馬原重點總結 11軟服3班

2021-12-23 05:35:42 字數 5079 閱讀 970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重點總結

緒論1、什麼是馬克思主義?(p3)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從創造者、繼承者的認識成果將,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而由其後的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從階級屬性講馬克思主義是由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鬥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從研究物件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想發展的普遍規律學說,是關於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學說。

從狹義上說,馬克思主義即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從廣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主義即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還包括繼承者對他的發展,即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

2、馬克思主義的三大構成?(p3)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單個主要組成部分。

第一章實踐的概念: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

實踐的特徵:實踐具有物質性,自覺性和社會歷史性等基本特徵。

實踐的基本形式:物質生產勞動實踐,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和科學實驗等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問題?(p32)

世界的統一性問題,是回答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有沒有統一性,即有沒有共同的本質或本原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不僅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也具有物質性,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

運動和靜止?(p32)(這一題是自己整理的,請同學看看書本。)

(1)世界是物質的,而物質是運動的。

(2)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而物質在運動過程中又有某種相對的靜止。

(3)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

(4)物質、運動、時間、空間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世界觀和哲學的基本問題(p27):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學說和理論體系,方**同世界觀是統一的。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又是方**。人類的一切活動歸納起來無非是兩大類活動: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物質和意識(p30):

物質範疇是對物質世界多樣性和統一性多作的最高的哲學概括。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它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可以為人的意識所反映。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像。

質量互變規律:(p46)

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任何乙個變化都有乙個量變積累的過程,沒有量變的積累,質就不會發生。第

二、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單純的量變不會永遠永遠持續下去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第

三、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

辯證法的總特徵:聯絡和發展

聯絡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

發展:變化的基本趨勢是發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失望的發展過程從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時間上的持續性和空間上的廣延性的交替;從內容上看,是事物在運動形式,形態,結構,功能和關係上的更新。

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的實質和核心(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絡的根本內容和永恆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麼會發展的問題;貫穿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唯物辯證法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是反應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係的哲學範疇;對立性(鬥爭性)和統一性(同一性)是矛盾的兩種屬性。

矛盾的鬥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表現:

同一性是事物發展和存在的前提。

同一性使矛盾雙方相互吸收有利於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發展。

同一性規定事物轉化的可能和發展趨勢

矛盾的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表現:

矛盾雙方鬥爭促進矛盾雙方的力量的變化,造成雙發力量發展不平衡,為對立面的轉化,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

矛盾雙方的鬥爭,是一種矛盾統一體向另一種矛盾統一體過度的決定力量。

和諧是矛盾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矛盾的普遍性與矛盾的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係

第二章1、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p64

第一,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

第二,時間對認識提供了可能。

第三,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

第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各種學術派對認識本質問題的不同觀點p66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1)唯物主義哲學堅持反映論的立場,認為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2)唯心主義哲學顛倒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否認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把認識看是先於物質,先於實踐經驗的東西。

3)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人事室主觀產生的,是「內心反省」的結果,是心靈的自由創造物。

4)客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上帝的啟示或絕對精神的產物。

2.辯證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對認識的不同回答

1)舊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即形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把人的認識看成是消極地被動地反映和接受外界物件。

2)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3、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p68

一,從實踐到認識。

二,從認識到實踐。

三,認識運動的不斷反覆和無限發展。

4、真理及其客觀性,真理與謬誤,檢驗真理的標準p72

一、真理的客觀性

1、首先,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

2、其次,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客觀的。

二、真理與謬誤

1、真理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這也是真理發展的規律。

2、真理與謬誤既相對立又統一。

3、真理與謬誤的辯證關係原理告訴我們,想要做乙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就必須用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樹立終生為真理而奮鬥的理想信念,準備隨時為真理而獻身。

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首先,從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法陣規律的正確反映,它的本性在於主觀和客觀相符合。

2、其次,從時間的特點看,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的物質性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

第三章1、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及相互關係(p95-p97)

社會存在:也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及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

社會意識: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辨證關係: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辨證統一的。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性質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

②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錯誤的社會意識會阻礙社會存在的發展,正確的社會意識會促進社會存在的發展。

2、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p100-p102)

①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的變革。②第二,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即當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發展時,它對生產力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發展時,它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3、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p105-p107)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是辨證統一的: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②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當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上層建築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

4、 改革及其作用(p120-p121)

(1)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又一重要動力,是同一種社會形態發展過程中的量變,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會制度而在社會各個領域採取的革新舉措。

(2)改革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會基本矛盾,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有效途徑和手段。在一定社會形態的量變過程中,當社會基本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會革命的程度時,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徑或手段,來改變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上層建築。

(3)社會主義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全面進去。

(4)改革的直接物件是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體制和思想觀念等。

(5)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5、 科技及其作用(p122-p125)

科學技術作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誌,對於推動社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學指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反映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及其相關的活動。廣義的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非生產技術,狹義的技術值生產技術,即人類改造自然、進行生產的方法與手段。

(一) 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槓桿

1. 對生產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

a 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構成要素

b 改變了人們的勞動形式

c 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特別是導致產業結構發生變革

2. 對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

3. 促進了思維方式的變革

(二) 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具有兩重性

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能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造福人類,同時也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消極效果。

科學技術的發展標誌著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意味著能夠更多的創造出人們需要的物質財富,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於對科學技術的應用不當等原因,也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後果,一種情形是由於對自然規律和人魚自然關係認識不夠,或缺乏對科學技術消極後果的強有力的控制手段而產生的。

6、 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p130)

⑴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的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

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①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②人民群眾的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③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④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第四章1、商品的二因素:p144

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

2、勞動的二重性;p144

任何一種勞動,一方面是特殊的具體勞動,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勞動,這就是勞動的二重性。

3、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p149

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構成了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這一矛盾貫穿著商品經濟發展過程的始終,決定著商品經濟的各種內在矛盾及其發展趨勢。

2019政治馬原必背重點總結含大題重點

部分 1 科學的是實踐觀的確立是實現哲學變革的關鍵 唯心主義從精神出發去理解世界,舊唯物主義從自然出發去理解世界,他們都不了解人類實踐活動及其意義,因而導致了重大的缺陷。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去理解世界。實踐不僅具有認識論意義,而且具有世界觀意義。2 語言是意識的物質外殼。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

11生科3班綜合測評總結

班級 11生科3班班長 劉瑞 宋志巨集 時光荏苒,轉眼間大三學年已度過了,11生科3班在這一年中不斷的成長,其中取得了一部分成績,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現通過綜合測評總結進一步分析我班的具體情況。首先,在此次綜合測評中我班嚴格按照綜合測評的流程順序,由民主選舉產生民主評議小組,小組成員由班長 團支書 ...

電氣學院11級電子3班技能大賽總結

學以致用展現專業特色 電子產品製作特色班級建立申報 材料電子電氣學院11級電子3班 2013年5月 學以致用展現專業特色 電子產品製作特色班級活動 一 指導思想 以提高專業技能為宗旨,以展現專業特色為主題,以學以致用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原則,全面發展 培養同學們的綜合素質,提公升同學們的實踐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