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政治馬原必背重點總結含大題重點

2021-03-03 21:34:19 字數 4268 閱讀 2291

(部分)

1、科學的是實踐觀的確立是實現哲學變革的關鍵:唯心主義從精神出發去理解世界,舊唯物主義從自然出發去理解世界,他們都不了解人類實踐活動及其意義,因而導致了重大的缺陷。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去理解世界。

實踐不僅具有認識論意義,而且具有世界觀意義。

2、語言是意識的物質外殼。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

3、意識的形式(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主觀的,意識的內容則是客觀的。

4、實踐的基本特徵:

a、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

b、實踐是人類有意識的活動,體現了自覺的能動性。

c、實踐是社會的歷史的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的特點。

5、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實踐把人從自然界提公升出來。實踐創造了人的特徵,創造了人的社會結構,實踐改造著自然也改造了社會。

6、人與自然的關係:

①如何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是人的實踐活動方式和水平的反映。

②人與自然的關係出現矛盾是由於人類實踐方式不當而造成的。

③必須轉變實踐活動方式,合理地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

自然界的運動屬於物質運動,人類的實踐屬於物質活動,自然界的物質運動與社會性的物質活動都是物質的運動形式,都必須遵循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實踐活動的規律與物質運動的規律是一致的。違背自然規律的實踐活動必然導致自然的報復,而遵循自然規律的實踐則導致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

因此,正確的實踐方式是人與自然統一的關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

7、聯絡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

8、聯絡的客觀性:聯絡是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過程中所固有的本性,事物一產生就會與周圍的事物發生聯絡。

9、聯絡的普遍性:

①內部聯絡: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絡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在的結構性。

②外部聯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於一定的相互聯絡之中。

③整體聯絡:整個世界是乙個相互聯絡的統一整體。

④中介聯絡。

10、普遍聯絡原理的方**意義:

普遍聯絡的觀點是科學發展觀的哲學基礎。唯物辯證法要求我們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正確地處理和協調經濟規律、社會規律、自然規律的關係。

11、對立統一規律的實質和核心:

功能:①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普遍聯絡的根本內容和永恆發展的內在動力。

地位:②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辯證法的各個規律和各對範疇的中心線索,是理解這些規律和範疇的「鑰匙」。

③對立統一規律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④是否承認對立統一學說(矛盾學說)是唯物辨證法和形上學對立的焦點。

12、同一性鬥爭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方**意義: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互鏈結、相互制約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矛盾時,必須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這是辯證認識的實質所在。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同一才具有不可分性;從同一中把握對立,對立才有相反性質。

對立關係和同一關係是兩種不同性質的關係,但這兩種不同性質的關係又是基於共同的本質。對立是同一種的對立,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

13、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第一,(量)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在矛盾雙方中一方的發展以另一方的發展為條件。矛盾雙方可以利用對方的發展使自己獲得發展。

第二,(量)同一性使矛盾雙方相互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素,而各自得到發展。第三,(質)同一性規定著事物轉化的方向和發展的趨勢:事物的發展是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

(2)矛盾的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第一,(量)矛盾雙方的鬥爭促進矛盾雙方力量的

變化,造成雙方力量發展的不平衡,為對立面的轉化、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第二,(質)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舊的矛盾統一體破裂和新的矛盾統一體產生,從而使舊事物發展為新事物,實現事物的質變。

14、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普遍存在。表現在兩個方面:

(1)矛盾無處不在: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2)矛盾無時不有: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

三種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三是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即矛盾的不平衡性。

15、矛盾的不平衡性:

任何現實的事物都是由諸多矛盾構成的系統,即矛盾群。

根本矛盾貫穿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性質。

不論是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其對立的雙方中總有一方處於支配地位。

16、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反對形上學的「一點論」和「均衡論」的錯誤。一方面,在研究複雜事物的矛盾體系中,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又要分析次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對矛盾時,既要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分析矛盾的次要方面,尤其要考察矛盾之間與矛盾雙方的相互作用與相互轉化。反對割裂矛盾之間以及矛盾雙方辯證統一關係的,「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一點論」。

另一方面,在研究複雜事物的矛盾體系和任何一對矛盾時,要著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點。防止不分主次,「眉毛鬍子一把抓」的「均衡論」。

17、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並區別於其它事物的內在規定性。

量是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關係表示的規定性。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18、事物的辯證發展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經過兩次否定、出現三個階段,形成乙個週期。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19、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前進性體現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質變,都把事物推到新階段;每乙個週期都是開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終點。曲折性體現在恢復性上:

其中有暫時的停頓或倒退,但是經過曲折終將為事物的發展開闢道路。

20、引起某種現象的現象叫原因,被某種現象所引起的現象叫結果。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轉化。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

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同因異果)、一果多因(同果異因)、多因多果(複雜因果)。

21、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合乎規律的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要發生的、不可避免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

22、可能性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潛在的東西,是包含在事物中並預示著事物發展

前途的種種趨勢。現實性是指已經產生出來的有內在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23、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絡和表面特徵,人們可以通過感官感知。本質是事物的內在聯絡和根本性質,只有靠人得理性思維才能把握。

24、現象和本質具有一致性、統一性,正是因為二者的統一,才能為人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提供客觀的可能性。所以我們能夠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現象和本質之間存在著矛盾和對立,正是因為二者的對立,現象並不直接就是本質,才需要把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

不能停留與現象二必須透過現象揭示本質。透過現象發現本質是科學研究的任務。

25、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具有調控性:

意識具有指導、控制人的行為的作用。意識和心理活動能夠調節人體生理活動,影響人的健康狀況。

26、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是辯證統一的:首先,必須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人的主

觀能動性必須以承認規律的客觀性為前提。其次,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運用客觀規律的條件。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為,人們通過自覺活動能夠認識規律和利用規律。

再次,實踐是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統一的基礎。

27、認識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

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是乙個能動的創造性的過程。

認識在實踐中實現反映性和創造性的統一。

28、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的條件:

第一,勇於實踐,深入調查,要在時間的基礎上觀察大量生動的現象,盡可能獲取十分豐富而真實的感性材料。這是正確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的基礎。

第二,必須經過理性思考的作用,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

由表及裡地製作加工,才能將感性認識上公升為理性認識。

由於客觀事物的複雜性,人們對於乙個複雜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需要經歷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有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覆才能完成。

由於客觀世界是無限發展的,人類的認識是永無止境、無限發展的,它表現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無限迴圈。

29、作為哲學範疇的「價值」,是指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效用關係。簡言之,價值即客體對主題的有用性,是對人與社會的積極意義。

30、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生產力的狀況決定一定的生產關

系的產生及其變化發展的方向和形式;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當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的狀況時對生產力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反之將起著阻礙作用。

考前必背2023年考研《政治》馬原考點

2012年考研複習已經進入了衝刺階段,對於這一階段的複習考生們也越發緊張和重視。對於考研政治來說,各個科目裡面有很多重難點內容需要廣大的2012年的考生們注意。為了讓大家更有針對性的複習,專家們特別總結了這些科目的重難點,以供廣大2012年的考生們參考複習。馬原重難點總結之認識論 一 認識的本質和規...

2023年考研政治必背考點馬原篇2章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一 馬克思主義含義 1 馬克思 恩格斯的理論學說是關於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解放的科學。馬克思主義創立的標誌 1848年出版馬克思 恩格斯合著的 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主義包括 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科學社會主義。2 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

2023年考研政治馬原必背考點第5章

第一節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 一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產生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1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產生 一是從小商品經濟分化出來 二是從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成。2 資本的原始積累 所謂資本原始積累,就是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勞動力成為商品 貨幣資本迅速集中於少數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