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馬原試題分析總結

2021-03-04 09:34:37 字數 2453 閱讀 9965

主要點: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和鬥爭性。

②共性和個性

③聯絡與發展

④實踐與認識

⑤真理1. 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例:中國引擎)

1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根本動力)(例:行政體制改革和國家機構職能改變)②改革(重要動力)

2. 任何事物都表現為矛盾的對立和統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例:「上下同欲者勝」和「求同存異」善於對立中把握統一;要一分為二)

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是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發展是使自己獲得發展,矛盾雙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素得到發展,矛盾雙方向著對立面轉化而得到發展(「變澇為寶」);

矛盾的鬥爭性是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鬥爭推動矛盾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造成事物的量變,鬥爭使矛盾雙方地位或性質發生變化,造成事物的質變。

3.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普遍性)和個性(特殊性)的統一,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個性又體現中共性。矛盾特殊性即不同事物之間,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階段以及不同側面都是有不同特點的。

堅持從個別到一般,再到個別的方**(如:實驗推廣某一產品)(例:①不同地方各有不同的條件需求,但目的意義相同,所以要善於從個性中發現共性。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結合的產物。③量體裁衣)

4. 事物是普遍聯絡的,聯絡具有客觀性、多樣性、普遍性。要確立系統的系統性、整體性觀念通過把握各種條件來把握具體聯絡。

(例:「工地悲劇」,「生命共同體」,「馬雲電商模式」。)

5. 事物是發展的,事物的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6. 人與自然的關係。自然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的實踐活動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分化和統一的基礎,因此在人類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應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改造自然,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是辯證統一的。

7. 實踐和認識的關係。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的**、動力和目的,是檢驗真理性的標準;認識反作用於實踐,正確的認識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認識的運動規律是理性認識—感性認識、感性認識—實踐的多次反覆(認識過程的反覆性),是實踐—認識—實踐的永無止境的前進過程(認識發展的無限性,如「市場由基礎作用改為決定作用」)。由於實踐和認識是永無止境的,所以要加強實踐創新(動力源泉)和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先導)。(例:

①「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摸索經驗;②科學理論對實踐指導作用;③「愛迪生見手機覺得奇怪」,體現認識的無限性和絕對性,同時也說明了由於主客觀條件限制,認識是有限相對的。)。

8. 認識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在客體的能動反應。有理性(主導作用,指導、解釋、預見)和非理性作用(重要作用,動力、誘導、激發)。

9. 實踐。任何成功的實踐都是真理標準(遵循客觀規律,規律性)和價值標準(滿足人的需要,目的性)的統一;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抓重點集中解決主要矛盾,學會統籌兼顧,恰當的處理次要矛盾),堅持全面論和重點論的統一(關鍵字:

「經濟建設是關鍵,首要。十八大報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各個領域」,)。(例:

馬雲的成功)。

10. 真理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絕對真理和相當真理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有條件的,是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主觀對客觀的符合,受條件制約,並隨條件變化而變化,離開具體的時間、條件、地點談真理是無意義的。

(例:①市場由基礎作用改為決定作用;②地球上理論在月球上行不通。)

11.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

1 原因與結果。

2 必然性與偶然性。(例:x射線的發現)

必然性和偶然性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後隱藏著必然性。

3 可能性和現實性。(例:楊振寧和莫言關於手機封神榜的對話)

可能性是事物發展過程中潛在的東西,是包含在事物中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趨勢。

現實性是已經產生出來的有內在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雙方有區別有聯絡。沒有現實就沒有可能,沒有可能就沒有現實。(例:楊振寧和莫言關於手機封神榜的對話)

4 現象和本質。

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絡和表面特徵,本質是事物的內在聯絡和根本性質。是對立統一的。人們應該通過事物現象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認識,不斷深化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5 內容和形式。

12. 事物發展中的量變和質變,肯定和否定,辯證否定觀。(三大規律:質量互變、對立統

一、否定之否定)

質是是矛盾特殊性決定的,量是認識事物的深化和精確化(關鍵字:「度」,「底線」),應善於從壞處準備,爭取最好結果,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即克服消極因素,又保留其積極因素(例:對待外國文化)

13. 人民群眾與領袖。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作主題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決定力量。

歷史分析法、階級分析法。做實事求是的評價,需要尊重領袖,發揮領袖的作用,但反對****。

政治考研馬原複習攻略

接下來咱們重點說一說哲學。有的同學以為哲學是重頭戲啊,得好好背了。但光背肯定是不行的。哲學部分的選擇題大多也是理解性的。比如說它考大家現象與本質這一對範疇的時候,不會問你現象的概念 本質的概念是什麼,而是給你拿出一段材料,讓你通過材料這個現象挖掘本質,最後問你這個本質體現了什麼哲學原理。對於這樣的考...

考研政治馬原核心考點匯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馬克思的理論品質 14年修訂單選 多選題 第二章世界的物質性及發展規律 1 意識的起源和本質 87 90 99 12單選,88 02 07 09 10多選 2 社會的物質性 很重要的考點但多年未考,值得關注 3 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及其意義 單選 多選 ...

2019考研政治馬原三大規律總結

由於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我們就不能奢望什麼事情都是徑情直遂 一帆風順的,要善於洞察事物發展中的各種可能性,充分估計其困難和曲折,經得起困難和挫折的考驗,堅定信心,知難而上,開闢前進的道路。3.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規律是事物的內部聯絡和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事物運動發展中本質的 必然的 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