禎埠特大橋跨330國道防護方案

2021-12-22 02:30:41 字數 4703 閱讀 4983

1.1編制依據

1.金溫鐵路擴能改造工程jwsg-ⅲ標工程施工總價承包招標檔案及其答疑與補遺等全部資料。

2.國家及鐵道部有關工程建設的相關法律、法規及規定,現行的建設工程設計、施工規範、技術規程、質量驗收評定標準。

3.鐵道部、業主有關工程建設施工管理行業規定、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以及新建鐵路工程設計、施工暫行規定等。

4.施工現場踏勘所取得的有關工程地質、水文、氣象、情況、地材**情況、交通運輸狀況,以及當地民風民俗、自然環境、水土資源狀況等調查資料。

5.在新建客運專線工程施工中同類橋梁工程積累的施工經驗、科技成果、施工工藝方法及既有的施工人員、機械裝置等資源情況。

1.2編制範圍

中鐵二十二局金溫鐵路擴改鐵路工程ⅲ標指揮部第四專案部管段內禎埠特大橋(dk116+428)上跨330國道施工範圍。

1.3編制原則

1.響應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的原則。嚴格按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的施工區段劃分、工期、質量、安全目標,使其滿足工程總體施工要求。

2.遵循設計圖紙的原則。認真閱讀核對設計檔案,理解設計意圖,嚴格按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和工程設計原則編制,滿足設計標準和要求。

3.遵循技術規範和驗收標準的原則。嚴格按施工技術規範要求編制施工方案,認真執行工程質量檢驗及驗收標準。

4.遵循安全第

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從制度、管理、方案、資源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嚴格按規章程式辦事,確保施工安全。

5.遵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原則。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體現科技在施工生產中的先導保障作用。

6.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區段工程特點,從實際出發、科學組織、均衡施工,達到快速、有序、優質、高效。

7.遵循保護環境的原則。認真貫徹「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管理」的方針,編制施工方案和工藝方法必須結合現場環境條件,減少環境汙染,避免水土流失。

8.遵循貫標機制的原則。現場建立完善的質量、環境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制定相應的保證措施,確保三大標準體系在本專案自始至終得到有效執行。

禎埠特大橋位於麗水市青田縣範圍內,里程為dk116+203.265~dk117+360.995,橋全長1157.

73公尺,中心里程為dk116+782.130,孔跨布置為:7-32m簡支梁+(48+4×80+48)m連續梁+4-32m+1-24m簡支梁+4-32m雙線變四線連續梁+3-32m四線簡支梁+(32+48+32)m連續梁。

採用主跨(48+4*80+48)m連續梁跨大溪河。

本橋6#、7#墩位於330國道兩側,其中6#墩高25m,7#墩高24m,樁基採用正迴圈衝擊鑽成孔法,墩身採用分段澆築,上跨330國道橋梁採用跨徑32m的簡支箱梁,採用移動模架施工箱梁,空間布置見下圖2.1:

圖2.1禎埠特大橋上跨330國道圖

3.1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工序流程:彩鋼板安裝-樁基施工-插打鋼板樁-基坑開挖-承臺施工 -墩身施工-防護棚架搭設-簡支箱梁施工-拆除防護棚架。

3.2彩鋼板防護

樁基施工前在國道兩側安裝彩鋼板對施工場地進行有效隔離,確保人員及行車安全,在隔離區內利用挖掘機對施工場地平整,安放衝擊鑽機進行樁基施工。

彩鋼板施工方案:在施工平台靠國道側每隔2m插打φ48鋼管,鋼管入土深不小於1m,露出地面以上高2m,橫向採用同樣鋼管連線,增強穩定,彩鋼板利用鐵絲綁紮固定在鋼管上,國道兩側註明安全警示牌。

3.3樁基施工

樁基採用衝擊鑽施工方案施工,鑽機高h=7.5m。

衝擊鑽成孔施工流程:

圖3.3-1樁基施工工藝流程

考慮7#墩鑽機施工相對於國道距離最近,在鑽機桅杆頂上遠離國道側系上兩根纜風繩,以確保安全;如圖3.3-2所示:

圖3.3-2臨近國道樁基施工

(1) 鑽孔樁施工主要裝置為鑽機及吊車,其中鑽機採用衝擊鑽,7#距國道距離最近,為最不利情況。

(2)樁與國道瀝青路邊線的距離為4m, 施工時在鑽機桅杆頂系上兩根不小於φ9mm的鋼絞線為纜風繩,與埋置在深1m,長40cm,寬40cm的c20混凝土基礎裡預埋的16鋼筋連線上,以增強鑽機的穩定性(見上圖),確保鑽機不傾倒。

由於鑽機在施工過程中相對前後方向,左右方向上容易側翻,故在鑽機就位時將鑽機前面對國道,後支點及操作平台背對國道。

(4)吊裝鋼筋籠

鋼筋籠吊裝施工主要機械為吊車,主要裝置為鋼筋籠;樁基鋼筋籠採用25t汽車吊完成吊裝下籠作業。

在靠近營業線側7#樁基鋼筋籠由9公尺標準節改為4.5公尺每節進行吊裝,為了防止鋼筋籠吊裝過程中在空中擺動幅度較大,影響行車安全,在吊裝的鋼筋籠底部栓上兩根定位繩,人工控制鋼筋籠的擺動,見下圖4.3-2:

圖3.3-2鋼筋籠吊裝

(4)鑽機退場

在樁基施工完成後,鑽機需要退場時,在轉場過程中我部採用吊車配合拖車進行轉移。首先吊車停靠在遠離國道一側,然後對鑽機進行拆卸並裝車,最後將鑽機運至下一施工地點並用吊車進行拼裝,在拆卸與拼裝過程中,如果吊車發生傾倒,將不會影響國道行車安全。

3.4承臺施工

本橋7#承臺邊距330國道中心最短為9m,承臺施工採取在不影響安全質量前提下,盡量縮短承臺施工工期,基坑及時回填的原則安排施工。

承臺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3.4:

圖3.4承臺施工工藝流程

在樁基完成後,開始承臺施工,為防止基坑開挖影響國道路基,在承臺開挖前沿國道側插打鋼板樁進行防護。採用拉森u型的鋼板樁,單根長9m,在對路基有影響範圍內插打,鋼板樁打入基坑底以下不小於3m。

基坑開挖深度為3m,採用人工配合挖機施工,為防止挖掘機在開挖過程中發生側翻,開挖時挖掘機面朝營業線一側由近及遠開挖;自卸運土車停靠在橫橋向承臺邊緣,基坑開挖出的土及時運出,禁止在基坑邊緣堆放。在承臺開挖過程中挖掘機臂伸長後的最遠距離為7.0m,如在挖掘機裝車旋轉過程中發生側翻,不影響行車安全。

混凝土澆築採用汽車幫浦送方式澆築,汽車幫浦置於承臺邊不小於4m,可保證基坑邊坡安全。

3.5墩身施工

本處墩身較高,6#墩高25m,7#墩高24m,為確保安全,墩身分兩段澆築,採用汽車幫浦送方式澆築混凝土。墩身模板為定型鋼模,模板外圍利用承檯面搭設腳手架,可確保腳手架基礎穩定,沿腳手架外圍安裝安全網,腳手架和墩身鋼模採用3根頂不小於φ9mm的鋼絞線為纜風繩,與埋置在深2m,長100cm,寬100cm的c25混凝土基礎裡預埋的φ22鋼筋連線上纜風繩固定,保證其不傾覆。見下圖3.

5:圖3.5臨近330國道墩身施工方案

3.6箱梁施工

簡支箱梁長32m,截面寬12.6m.,箱梁採用移動模架施工,移動模架採用下承式自行方式,利用兩組鋼箱梁支承模板,通過模板開合、模架橫移和縱移、支腿自移等功能,實現對混凝土梁原位現澆、逐孔制梁的施工工法。

施工工藝流程:原位合模→連線底模桁架及底模中部的螺栓→調整底模、側模及翼模→檢測、模板接縫處理→綁紮底板、腹板鋼筋、布波紋管→內模板安裝→頂板鋼筋安裝→自前往後全斷面快速澆注混凝土→檢測澆注狀況→養生→拆除端模及鬆開內模板→施加預應力、壓漿→檢測→解除豎向及橫向約束→模架整體下放使鋼梁作用在移位機構上的鉸座滑道上→鬆開底模桁架及底模中部的螺栓連線→兩組模架基本同步向兩外側橫移→兩組模架基本同步向施工方向縱移8.8公尺→前支撐托架及移位機構安裝於前方橋墩→模架前移到位→主框架及模板橫移到位→進入下一操作迴圈。

移動模架為逐孔施工,對330國道行車無影響,單片梁施工工期為15天,完成後直接移至下一跨,見下圖3.6:

圖3.6移動模架施工箱梁

3.7防護棚架方案

3.7.1設計荷載

⑴ 風荷載;

⑵ 人重,按五人共3.75kn同時作用於結構最不利位置;

⑶ 高空墜物,按37kg(6m鋼管重量)重物落高19m,在棚面板上的制動時間為0.1s考慮(說明:本設計荷載只考慮37kg重物墜落);

⑷ 結構自重;

⑸ 棚架上部結構拆除時對下部基礎產生的摩擦阻力。

4.7.2 總體設計方案

防護棚架寬20m,長12m,分兩跨,每跨6m,在國道兩側和中間澆築鋼筋混凝土基礎,通過與預埋在基礎中的螺栓固定支撐立柱,立柱採用ф400mm鋼管(間距3m),並在兩側掛雙層密目安全網與外界隔離,見下圖3.7.2-1和圖圖3.

7.2-2:

圖3.7.2-1防護棚架立面圖

圖3.7.2-2防護棚架平面圖

3.7.3防護目的

(1) 防止在箱梁立模、拆模、移動等過程中的手錘、扳手、螺栓等小型物件不慎墜落。

(2) 防止在箱梁混凝土澆注過程中、箱梁端頭鑿毛過程中的混凝土塊、碎石的墜落。

(3) 防止在箱梁縱向預應力、橫向預應力張拉過程中的小型物件不慎墜落。

(4) 防止在暴雨、颱風期間箱梁頂面、頂面有小型物件不慎墜落。

3.7.4細部結構設計

1)基礎設計

鋼管柱基礎採用2100×100×100cmc25混凝土條形基礎,高100cm。為方便基礎與立柱的連線,在基礎頂面預埋62*2㎝法蘭,再用6根長100cm的φ20mm螺栓,螺栓埋入砼內80cm,外露20cm,以便立柱鋼管底部的鋼板能與法蘭盤焊接並通過預埋螺栓連線。

2)立柱設計

立柱採用24根外徑為φ400mm的鋼管(壁厚6mm),每根長5.5公尺。鋼管底部焊接一塊62*1㎝的連線鋼板,鋼板四角留有φ20mm的螺栓,以便與基座的法蘭盤焊接並通過螺栓連線。

每排(順橋向)立柱上端設20mm厚鋼板與工字鋼焊接,並採用定位鋼筋加強連線。每排立柱相鄰之間採用l125×80mm×8mm的角鋼以剪刀撐的形式進行橫向連線。

3)梁部設計

在鋼管柱上用i40工字鋼作支撐梁,支撐梁上鋪設i45型鋼縱樑,在縱樑上擺設間距1m橫向[10分配梁。

4)頂部防護設計

為承接梁施工過程中的墜落物以及對墜落物能起到緩衝作用,在分配梁上鋪設截面尺寸為5×5cm,間距為30cm的方木條,採用8號鐵絲綁紮;面層為1cm厚防水板材;最後在四周安裝40㎝高擋渣帶,一方面使棚架上的水不往下滴,另一方面防止墜物從棚架四周落入國道內。

臨湘特大橋跨107國道懸臂梁後退施工方案 定版

臨湘特大橋40 64 40m現澆梁 掛籃退移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臨湘特大橋跨107國道梁部結構形式為40 64 40m現澆梁,採用掛籃懸臂澆築施工。橋梁主跨跨越107國道,與107國道線路夾角31 橋梁底板寬6.7m,頂板寬13.4m,節段布置形式為 0 塊9m,1 段3m,2 段3.25m,3...

港尾特大橋上跨G324國道施工通行方案

新建鐵路 潮汕至惠州南段鐵路xsgzq 9標段 2008年11月 審批意見 目錄1.編制依據 1 2 工程概況 1 3 施工方案簡述 1 4 工期安排 2 5 施工過程中通行方案 2 6 其它 2 港尾特大橋上跨g324國道路施工通行方案 1.1 港尾特大橋特大橋設計方案圖 1.2g324國道現場調...

跨長深高速特大橋跨S323施工交通組織方案

新建地方鐵路壽平線壽光至廣饒段工程 第一標段sdk0 000 sdk36 911.69 跨長深高速特大橋跨s323線 施工交通組織方案 山東省路橋集團 壽平鐵路壽廣段路橋施工一標專案部 二 一二年九月 目錄一 編制依據 4 二 編制原則 4 三 工程概況 5 四 鋼桁梁施工方案 6 五 施工交通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