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原理總結

2021-12-20 05:24:00 字數 4180 閱讀 7899

:能夠更完全吸收任何波長入射能量而沒有反射的理想物體。

:在各波長處的光譜發射率相等的物體稱為灰體。

:有些波段的電磁波通過大氣層時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透過率較高的波段稱。

:使用安放在承載工具(平台)的某種裝置(遙感器),在不直接接觸被研究的目標情況下,感測目標的特徵資訊(一般是電磁波的反射輻射或者發射輻射),經過傳輸、處理,從中提取人們感興趣的資訊的過程。

:為了分析物體的輻射能力,常用最接近灰體輻射曲線的黑體輻射曲線來表達,這時黑體輻射溫度稱為該物體的等效輻射溫度。

指當大氣中的粒子直徑比波長小得多時所發生的大氣散射現象;相當時

:發生在非常粗糙的表面上的一種反射現象。不論入射方向如何,其反射出來的能量在各個方向是一致的。又稱為朗伯面反射。

:介於鏡面和朗伯面(漫反射)之間的一種反射。自然界種絕大多數地物的反射都屬於這種型別的反射,又叫非朗伯面反射。

:是研究可見光至近紅外波段上地物反射率隨波長的變化規律。

:地物的電磁波響應特性隨電磁波長改變而變化的規律,稱為地表物體波譜。反射波普曲線是物體的反射率歲波長變化的規律,以波長為橫軸,反射率為縱軸的曲線。

:確定衛星軌道在空間的具體位置。由公升交點[衛星軌道的公升交點與春分點之間的角距]、近地點角距[衛星軌道的近地點與公升交點的角距]、軌道傾角[衛星軌道面與地球赤道面之間的二面角]、衛星軌道長半軸[軌道橢圓的長半徑]、衛星軌道偏心率、衛星近地點時刻組成。

:衛星由南向北執行時與赤道面的交點

:衛星軌道面與太陽地球連線之間在黃道面內的夾角不變,不隨地球繞太陽公轉而改變。

: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重合且衛星執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執行週期相等。

:以衛星質心為座標原點,沿軌道前進的切線方向為x軸,垂直軌道面的方向為y軸,垂直xy平面的方向為z軸,衛星姿態角有三種:繞x軸旋轉的姿態角為滾動,繞y的為俯仰,z的為偏航

:衛星質心與地心連線同地球表面的交點。

:衛星從某點開始,經過一段時間飛行後,又回到該點用的時間。

[, ]:在掃瞄成像過程,掃瞄鏡的現場角大小。決定空間解析度。計算:像元尺寸/焦距。

:表示按地物幾何特徵(尺寸和形狀)和空間分布,即在形態學基礎上識別目標的能力。通常用像元大小、像解率或視場角來表示。

:影像能夠詳細區分的最小單元像元所代表的地面實際尺寸的大小。

:指遙感器在接收目標輻射的波譜時,能分辨的最小波長間隔,即遙感器的工作波段數目、波長及波長間隔(波帶寬度) 。

指遙感器探測元件在接收波譜輻射訊號時,能分辨的最小輻射度差。

:遙感器須對目標的運動(變化)進行連續均勻、不間斷地探測,對同一目標進行重複探測時,為分析、識別目標所必須具有的最小時間間隔,稱時間解析度

:指熱紅外感測器分辨地表熱輻射(溫度)最小差異的能力。

:在脈衝發射(垂直於航線)的方向上,能分辨兩個目標的最小距離。

:在雷達飛行的方向上,能分辨兩個目標的最小距離。

:經過透鏡(組),按幾何光學的原理聚焦構像,用感光材料,通過光化學反應,直接感測和記錄目標物反射的可見光和攝影紅外波段電磁輻射能,在膠片或像紙上形成目標物固化影像的遙感器。

:對被測的目標物自身的紅外輻射進行掃瞄成像或顯示的一種儀器,是把目標的熱輻射變成探測器的一種電訊號然後用磁帶記錄這些訊號並通過陰極射線管**影象的一種掃瞄器。

[, ]:成像板上排列24+2個玻璃纖維單元,梅列六個纖維單元。每個纖維單元瞬時視場為86微弧。

每個像元地面解析度79*79m,掃瞄一次每個波段獲6條掃瞄線,地面範圍474*185km。

[, ]:是mss的改進,是乙個高階的多光段掃瞄型的地球資源敏感儀。具有更高的空間解析度,更多的波段,更好的幾何保真度,更高的輻射解析度。

[, ]:一種瞬間在像面上先形成一種影象甚至一副二維影像,以推掃瞄的方式獲取沿軌道的連續影象條帶,然後對影像景象進行掃瞄成像的成像儀。

[, ]:是一種線陣列退掃,由於使用ccd元件做探測器,在瞬間能同時得到垂直航帶的一種影象線,不需要用擺動的掃瞄線,以推掃方式獲得沿軌跡的連續影象條帶。

:一種兼具高空間解析度和高波譜解析度。譜像合一的新型超多波段掃瞄成像遙感器。

[, ]:是一種由矽等半導體材料製成的固體器件,受光或電激發產生的電荷靠電子或空穴運載,在固體內移動,達到一路時序輸出訊號。三種功能:光電轉換,電荷積累,電荷轉移。

:以實際孔徑天線進行工作的側視雷達稱為真實孔徑側視雷達。

[, ]:利用遙感平台的前進運動,將乙個小孔徑的天線安裝在平台的側方以代替大孔徑的天線,提高方位解析度的雷達用乙個小天線作為單個輻射單元,將此單元沿一直線不斷移動,在移動中選擇若干位置,在每個位置上發射乙個訊號,接收相應發射位置的回波訊號儲存記錄下來,儲存時必須同時儲存接收訊號的幅度和相位,當移動一段距離ls後,儲存的訊號和實際天線陣列諸單元所接受的訊號非常相似。

[, ]:利用sar在平行軌道上對同一地區獲取兩幅或兩幅以上的單視複數影象來形成干涉,進而得到該地區的三維地表資訊。

: 是指影象上像元在影象座標系中的座標與其在地圖座標系等參考座標系統中的對應座標之間的差異。

:利用地面控制點的影象座標和其同名點的地面座標通過平差原理計算多項式中的係數,然後用該多項式對影象進行糾正。

:地物點在影象座標(x,y)和其在地面對應點的大地座標(x,y,z)之間的數學關係。

:實質是遙感影象糾正,根據影象的幾何畸變的特點採用一種幾何變換將影象規劃到統一的座標系中。

:將不同的影象檔案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包含感興趣的區域的影象。

:影象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標地物的光譜反射率的差異,但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改變,這一改變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稱為輻射畸變

,用以確定感測器入口處的準確輻射值。

是指消除或改正遙感影象成像過程中附加在感測器輸出的輻射能量中的各種雜訊的過程。目的是為了校正或清除由於太陽位置和角度條件、大氣條件、地形影響和感測器本身的效能所引起的各種失真,便於影象使用和解譯。

:建立感測器測量的數碼訊號與對應的輻射能量之間的數量關係。需要對目標做定量的描述,即要得到目標的輻射絕對值。

:是為了校正感測器中各個探測元件響應度差異而對衛星感測器測量到的原始亮度進行歸一化的一種處理過程。

[, ]:ndvi=(紅外-紅)/(紅外+紅),也稱為生物量指標變化,可使植被從水和土中分離出來。

是指由於單一感測器獲取影象資訊有限,往往很難滿足應用的需求,同時不同感測器資料具有不同時間空間和光譜解析度以及不同極化方式,因此將多源遙感影象按照一定的演算法,在規定的地理座標系,將不同感測器獲取的遙感影像中所提供的各種資訊進行綜合,生成新的影象的過程。

:通過非線性變換使得乙個影象的直方圖與另乙個影象直方圖類似。,特別是對影象鑲嵌或變化監測。

:對遙感影象上的各種特徵進行綜合分析、比較、推理和判讀,最後提取出所感興趣的資訊

:各種地物的各種特徵都以各自的形式表現在影象上,各種地物在影象上的各種特有的表現形式稱為判讀標誌。

:同名地物點在不同波段影象中亮度的觀測量將構成乙個多維的隨機向量稱為光譜特徵向量,為了度量影象中地物的光譜特徵,建立乙個以各波段影象的亮度分布為子空間的多維光譜特徵空間。

:根據每個波段裡感測器接收的該波段區間的地物輻射能量的積分值(或平均值)與波段的關係在直角座標系中描繪出的曲線稱為波譜響應曲線

:乙個模式識別系統對識別的模式做一系列的測量,然後對測量結果與模式字典中一組典型的測量值比較,若和字典中某一詞目的比較結果吻合或比較吻合,則我們就可以得出分類結果這一過程稱為模式識別。

:將原始影象通過一定的數字變換生成一組新的特徵影象, 這一組新影象資訊集中在少數幾個特徵影象上,資料量有所減少的變換。(意義:1減少特徵之間的相關性,,從而改善分類結果3減少資料量)

:利用哈達瑪矩陣作為變換矩陣新實施的遙感多光譜域變換。哈達瑪矩陣為乙個對稱的正交矩陣,其變換核為h』=]. 哈達瑪定義為ih=h·x,實際是將座標軸旋轉45°的正交變換

[, , ]一種線性特徵變換,在mss影象中,土壤亮度變換軸為穗帽的底邊,帽上面各部分反映了植物生長變化狀況,植物株冠的綠色發展到頂點以後逐漸枯黃,枯黃過程是從帽頂沿著一些稱為帽穗的路徑回到土壤底線。

:從原有的m個測量值集合中,按某一規則選擇出n個特徵以減少參加分類的特徵影象的數目,從而從原始資訊中抽取能更好的進行分類的特徵影象,即使用最少的影象資料最好的進行分類。

:基於我們對遙感影象上樣本區內地物的類別已知,於是可以利用這些樣本類別的特徵作為依據來識別非樣本資料的類別。

:人們事先對分類過程不施加任何的先驗知識,而僅憑遙感影像地物的光譜特徵的分布規律,即自然聚類的特性進行盲目的分類。

:影象上那些已知其類別屬性,可以用來統計類別引數的區域。

:用**的方式檢驗分類精度的樣區內所有像元,統計分類圖中的類別與實際類別之間的混淆程度

是對模式的統計分類方法,。

遙感原理與應用總結

第一章 1.遙感的定義 遙感是指對地觀測,即從不同高度的工作平台上通過感測器,對地球表面目標的電磁波反射或輻射資訊進行探測,並經資訊的記錄 傳輸 處理和解譯分析,對地球的資源與環境進行探測和監測的綜合性技術。2.遙感的分類 1 按遙感平台分類 地面遙感 航空遙感 航天遙感 2 按工作方式 主動式遙感...

遙感原理與應用總結

遙感有如下特點 1 波譜輻射量化性 2 巨集觀性 探測範圍大,可以進行大面積同步觀測 3 多源性 多平台 多時性 多波段 多尺度 4 週期性 時效性,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以及變化情況 5 綜合性和可比較性 6 經濟性 7 獲取資訊的手段靈活 8 應用廣泛 9 遙感資訊的複雜性 遙感的發展趨勢 1 感測器...

遙感地學分析及原理

遙感地學分析 是建立在地學規律基礎上的遙感資訊處理和分析模型,其結合物理手段 數學方法和地學分析等綜合型應用技術和理論,通過對遙感資訊的處理和分析,獲得能反映地球區域分異規律和地學發展過程的有效資訊的理論方法。熱慣量 由於系統本身有一定的熱容量,系統傳熱介質具有一定的導熱能力,所以當系統被加熱或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