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扎風箏 活動方案

2021-11-06 21:06:34 字數 1303 閱讀 8270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與實踐,使學生學會紮製簡單的風箏。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動手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動手製作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

4、培養學生耐心細緻、不怕困難、團結協作的優秀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紮製簡單的平板式風箏的方法,學會扎簡單的風箏。

2、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善於觀察、勇於創新,創作出造型各異的風箏。

三、教學準備:多**、風箏骨架、成品風箏。

四、教學過程

程式內容師生活動活動意圖

創設情境運用古詩《村居》匯出「風箏」,****,激趣匯出「扎」。 讓學生背誦《村居》,說出「紙鳶」的意思,學生****。教師板題:扎風箏。 揭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實物展示教師展示課前製作的兩個風箏(蝌蚪式風箏、六邊形風箏)及風箏骨架。 教師展示風箏的同時,請學生仔細觀察,說出扎風箏的特點:左右對稱。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導**教師根據學生的總結,利用投影演示。(提線拴制方法。①找到中軸(豎竹條)與上橫條的交點;②以交點為中心,向左右兩邊各量一段相等的距離,穿線。

③在中軸與下橫條的交點再穿一線。④將風箏平放桌面,提起提線,當上提線所處的平面與風箏面垂直時,下線的長度就定下來了,將三線拴合,打結,風箏製作完成。) 學生在小組內觀察、動手製作、討論、研究骨架的綁紮方式、拴提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風箏的對稱,明確製作過程。

通過嘗試,知道蝌蚪式風箏紮製的步驟及如何保證左右對稱,感悟製作技巧。

遷移創新學生基本掌握了扎蝌蚪式風箏的方法後,遷移發散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別的式樣的風箏。 教師巡視指導,點撥製作技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作:扎、糊、拴提線、繪。

增強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意識,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展示評價學生展示合作的風箏。 學生談創作意圖,最後評出扎的優秀的風箏。師生共同總結。 培養學生審美、評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

課後拓展****。傳承風箏的文化,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下課後,週末裡,我們再看誰的風箏飛得最高?

試著發現問題,完善製作的風箏,總結放風箏的技巧。 既檢測了學習效果,又調動了實踐的積極

巧手扎風箏活動總結

一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增強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意識,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培養學生審美、評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學習時很認真,很投入,在風箏製作放飛活動中,使學生親近了大自然,陶冶了情操,培養了動手、動腦、創新思維,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培養學生耐心細緻、不怕困難、團結協作的優秀品質。

扎風箏 綜合實踐活動

動手操作篇第5課扎風箏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了解風箏的相關知識,了解風箏的製作方法。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收集資訊的能力 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激發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材料準備 長竹條 選址 棉線 膠水 毛筆 顏料 剪刀 小刀 砂紙。計畫時間 1課時 活動步驟 一 激趣匯...

「望童巧手慧心做風箏」活動方案

三月,在春風中到來。三月的望園,蔚藍的天空中將飄滿美麗的風箏,願望童心隨風箏輕舞。風箏起源於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為了讓望童了解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同時讓望童在活動過程中愉悅身心,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特組織開展 巧手慧心做風箏 第二屆望童風箏節活動。一 活...

走近風箏活動方案

走近風箏 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 主題的提出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正是外出遊玩的好時候。有不少的同學提出春天到了,最喜歡到廣場上去放風箏,可是買的風箏大多放飛不起來。於是,有同學提出,我們可以自己動手製作風箏。通過交流討論,我們五年級就確定了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 走近風箏 二 活動目的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