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河灣實習報告

2021-09-27 22:20:13 字數 5491 閱讀 4649

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一前言時間:2023年7月8號——2023年7月12號

地點:井陘縣測魚鎮張河灣地區

實習目的: 7月9號錦山地區

1、 錦山山底——>漱玉靈潭

2、 漱玉靈潭——>刀劈峽(錦山山頂)

3、 下山路線

7月10號白誠——>測魚公路沿線

7月11號桃花堖

實習隊伍組成:全班41人共分為5組,各組由兩個小組長帶領,每一組各有一把地質錘和乙個地質羅盤。全班各小組在宋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地質地貌的實習工作。

二實習地區概況

1、交通位置

張河灣地區位於河北省井陘縣境內,甘陶河畔。西鄰山西平定縣,南與山西省昔陽縣接壤,東部和元氏縣毗鄰,北為蒼巖山,距測魚鎮約2.5公里。(圖)

實習站以張河灣水庫為中心。距石家莊市約75公里,距井陘縣微水鎮40公里。石太鐵路橫穿微水鎮,石太高速公路在井陘縣南部通過,測魚至井陘縣有平涉國道相連,每天由測魚、南蒿亭至石家莊市和井陘縣城公共汽車通行,一日數次,到南蒿亭的公共汽車從實習站通過,交通極為便利。

2、自然地理

本區地處太行山中段,地勢南高北低,東西高中部低,為北東向延伸的中低山區。實習區內海拔500~900公尺的低山占多數。甘陶河流經本地,屬常年性河流。

甘陶河源出山西省昔陽縣窯上村,東北流至神河莊入井陘縣境內。在山西省境內的河段習慣稱松溪河,至北橫口與錦河匯合,全長150公里。流域面積2564平方公里。

甘陶河由源頭至河口穿行於盆地峽谷之間,其中以昔陽盆地為最大。甘陶河沿途接納眾多支流,比較大的支流有趙壁河、揚趙河、石門溝、甘槽溝等。甘陶河沿途多峽谷,一些河段比降較大,水流湍急,徑流變化大,一般流量為3平立公尺每秒。

南寺溝、白城溝、東石門溝、大西溝、峪溝、上坪溝、胡家灘溝、支沙口溝、王莽溝、割髭溝等支溝雨季時有山洪匯入。在幹流上建有張河灣中型水庫一座,庫下基本斷流。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短多風,夏熱多雨。

秋高氣爽,冬寒乾燥,因受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氣候區域性變化和垂直差異均較明顯。年平均溫度12.8攝氏度,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0.

6攝氏度,七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6.2攝氏度,夏季山地氣溫比鄰近平原地區低2-3攝氏度,比較涼爽,是夏季避暑的聖地。本區年平均降水量580~620mm,雨量多集中在7、8月份,多為暴雨。

三實習區區域地層概況

區內出露的地層發育齊全,層序較完整,由老到新依次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的寒武—奧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疊系及中生界缺失,新生界第四系分布在山坡、河谷和低凹地區。

地層的分布明顯受構造和地形控制。太古界五颱群分布於區內東部和東南部,下元古界滹沱群廣泛分布於全區,中元古界長城系和下古生界寒武-奧陶系分布於滹沱群之上的山頂部分。太古界五颱群劃分為兩個組:

下部紅鶴組,在區內沒有出露,上部石家欄組主要分布於區內東北部。

1, 五颱群概況

五颱群分布於贊皇隆起的核部,五颱運動表現的極為強烈,除了變形變質作用以外,岩漿作用幾熱液活動都表現的非常明顯。

五颱群是太古代最晚期形成的乙個岩石地層單位,它在地質的發展演化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原岩建造方面形成了一套沉積-火山岩組合,而在變形變質作用方面發生角閃岩相和強烈的混合巖化作用。所以,形成於乙個特定構造位置。

五颱群的基本特徵

◆五颱群於其周圍岩層有明顯的角度不整合關係。

◆五颱群變質係為中級區域變質作用的角閃岩,其岩石組合為:黑雲母斜長片麻岩、斜長角閃岩、黑雲母斜長巖和上覆滹沱群的綠片巖相有明顯的不同。

◆五颱群普遍發育混合巖化作用,區域性較強烈,多為條帶狀混合巖和混合花崗岩

2, 滹沱群概況

滹沱群主要分布於區內西南部的甘陶河兩岸楊莊、朱會、測魚、蒿亭一帶,在中部地區的張河灣廣泛出露。於五颱群有明顯的角度不整合關係。

滹沱群的基本特徵

主要岩性為一套巨厚的陸相碎屑岩-海相碎屑-碳酸岩-火山岩的淺變質岩系。由變質礫岩、砂岩、板岩、白雲岩和變質中基性火山岩、變質火山碎屑岩等組成,厚約8000m。

結合區內下元古界代地層的沉積組合、岩性及接觸關係等特徵,將滹沱群自上而下劃分為8個組級單位,即封龍山組、南寺掌組、南台組、豆村組、東冶組、南寺組、蒿亭組和岳家莊組。其岩石組成也依次為變質砂礫巖、變質凝灰岩、變質砂岩、板岩、大理岩化白雲岩、變質集塊巖、大理岩化白雲岩、變質安山岩。

滹沱群地層特徵

◆封龍山組:底部為變質礫岩,礫岩的主要成分為石英岩和燧石,偶爾見有花崗岩類和片麻岩類礫石。

◆南寺掌組:以變質凝灰岩為主,夾多層變質安山岩、安山質含集塊火山角礫岩、變質含集塊凝灰岩、安山集塊巖和礫岩、板岩,構成多次沉積-噴發的韻律。

◆南台組:為一套淺肉紅色厚層-巨厚層變質長石石英砂巖夾少量黑色板岩。

豆村組:以黑色板岩為主,區域性為千枚岩或千枚板狀巖,下部為變質含礫長石石英與板岩互層。

◆東冶組:以厚層白雲岩為主,下部為肉紅色、灰色大理岩化白雲岩與板岩互層,韻律發育,區域性為厚層大理岩化白雲岩;上部以青灰色、灰白色厚層-巨厚層細晶白雲岩為主,夾疊層石白雲岩。

◆南寺組:以一套變質安山岩及其熔結角礫岩為特徵,下部為變質鈉長安巖集塊巖、角礫岩夾安山岩層。

◆蒿亭組:主要為變質長石石英砂巖、粉砂質板岩、千枚狀板岩和變質白雲岩、大理岩化白雲岩,組成多次重複的韻律層。

◆岳家莊組:為一套多次噴發的巨厚的安山岩,其間夾多層砂岩和板岩,底部夾層中常見有泥質白雲岩。岩石中具有繩狀構造及流動構造,具綠簾石化。

3, 長城系概況

長城系岩性以灰白-肉紅色石英岩狀砂岩為主,夾粉砂岩和頁岩。區域性地區下部夾有紫紅色頁岩和灰凝巖,上部出露厚層白雲岩及燧石條帶白雲岩,在地貌上形成陡峭的山嶺。結合區內下元古界代地層的沉積組合、岩性及接觸關係等特徵,將長城系自上而下劃分為趙家莊組和常州溝組兩個組。

長城系地層特徵

◆趙家莊組:本區與常州溝組呈明顯的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下腹下元古界成角度不整合關係。本組主要岩性為紫紅色頁岩夾砂層、白雲岩,底部為礫岩,下部為灰紫色頁岩夾薄層、透鏡狀砂岩,含豐富的遺跡化石,見有泥礫。

本組厚度一般在0-150公尺左右。

◆常州溝組:本區是太行山區長城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張河灣地區主要分布在山崖,在地貌上形成陡坎。與下腹的趙家莊組呈平行不整合,或與下元古界的不同層位呈角度不整合。

4, 下古生界寒武-奧陶系概況

區內下古生界寒武系,發育良好,化石豐富,出露齊全,廣泛分布於區內西北部的山頂上,呈北東——南西向展布,為一套濱淺海相泥岩-碳酸鹽岩沉積。寒武繫於下腹中元古界地層為微角度不整合接觸,寒武——奧陶系為連續沉積,呈整合接觸,但奧陶系地層的分布距實習基地較遠。

下古生界寒武-奧陶系地層特徵

◆ 區內寒武系發育完整,出露連續,化石豐富,岩性巖相特徵典型,於鄰區及華北標準剖面均可對比。

四實習內容及進度

【2023年7月9日實習內容】

路線1:錦山山腳→漱玉靈潭

地點:漱玉靈潭

實習記錄:①經觀察,發現錦山地區的岩色大多為紅棕色,岩體呈粉砂細粒狀,可得出結論,該地區由沉積岩層構成,其成分為石英砂巖。

②錦山地區地層形成於前寒武紀,其中主要是古元古代的滹沱紀和中元古代的長城紀。由於前寒武紀植物多為藻類,動物多為菌類,其遺體儲存較困難,故很難發現動物或植物的遺體化石。

③漱玉靈潭後靠乙個較陡且光滑的岩壁,有水從上往下流出。據觀察,漱玉靈潭可能是由岩壁上的長期性流水衝擊而成的一塊窪地。其後靠的岩壁有x節理,說明該套岩層受到了平行岩層的側向壓力的擠壓。

④漱玉靈潭的左側岩壁上出現數條厚度為3~5cm的白色石英礦脈,該石英礦脈由石英砂巖(圍岩)變質形成。

路線2:漱玉靈潭→刀劈峽

地點:上山途中

實習記錄:上山途中,發現多出分布有泥裂、波痕、雨痕等3種沉積岩特有的層面構造。至刀劈峽後,發現許多岩壁上有大量的白色斑點或條帶。

經老師講解,得知錦山地區岩石為沉積岩,層理構造明顯,氧氣隨水分沿岩石岩隙進入岩體,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大部分岩體被氧化,從而形成了紅棕色的砂岩,後經過變質作用形成石英砂巖,那些白色的斑點和條帶為未完全氧化的部分。另外,途中還發現有角礫岩和斜層理構造,這有說明錦山地區古時候有河道存在。

路線3:刀劈峽

地點:刀劈峽裂縫內

實習內容:①仔細觀察,得知,刀劈峽為斷裂構造,且為平推斷層,兩個大的斷層面上又有規模較小的斷裂構造,亦屬平推斷層。其斷裂縫已經被泥土和石塊填充。

由此處的斷層構造可判知該地的岩層在古時候受過水平力的擠壓。

②測量岩體的產狀:走向 se160º

傾向 ne70º

傾角 84º

③此處岩狀與錦山地區大多地方相同,為紅棕色變質石英砂巖。

④部分地方出現斷層破碎帶。

⑤此處岩石出現波狀層理,岩層較薄。

⑥由於刀劈峽處於山頂,區域性岩體出現球狀風化現象。

路線4:下山路線

地點:下山途中

實習記錄:途中發現部分地區有崩塌和倒石堆現象,岩壁上出現幾處石窩,為長期的山風吹蝕而成。

【2023年7月10實習內容】

路線:白城→測魚

地點:白城→測魚公路沿線

實習記錄:①在距白城1km處,路旁的山體上出現少許黃土,為馬蘭黃土,呈淺紅色。該地黃土分四個時期形成:

早更新世(霧城黃土,呈紫紅色,土質較硬)→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全新世(馬蘭黃土,較軟,粉砂質)。

②繼續沿公路往西走,發現很多花崗岩。經觀察,此處花崗岩多為太古界岩漿形成的花崗岩。這種花崗岩石英顆粒較細,填充物為正長石。

山坡上很多地區出現風化殼,且分層性較好,有岩石斷裂處出現斷裂揉搓。

③山體上多第四紀沖積物堆積。

④該處岩石成分多為長石石英砂巖,少量含赤鐵礦的長石石英砂巖發黑色(赤鐵礦化)。

⑤自白城沿公路向測魚行走途中,岩石呈現千枚岩→花崗岩→板岩的變化。

⑥此處多為封龍山組,都是片理化很深的變質岩,含有很多絹雲母、白雲母,呈土狀。

⑦岩石發生風化作用:根劈作用、球狀風化(所見為輝綠岩)。

⑧多處發現石英礦脈切花崗岩現象,其石英礦脈為熱液沿岩縫滲入結晶形成。

⑨發現有很多顆粒較大的礫石,大部分為石英礫岩,填充物為長石、岩屑,最大粒徑達到5cm,部分礫岩也為含礫粗砂岩。

⑩大型角度不整合(圖) 沖溝(圖) 沿莊東側1.5km處的採石坑的坑壁有紫紅色頁岩,且出現4個連續斷層。(圖)

【2023年7月11日】

路線:桃花堖上山路線

地點:桃花堖上山途中

實習記錄:①順山而上,石塊越來越大。

②山路北側河道中,有一塊巨大變質岩,岩體為灰色,其中包含很多紅色岩體,為編制殘餘。岩體上有節理發育,被石英脈填充。岩石表面有黑色斑點(霉點),變質部分為石英砂巖,分層夾雜絹雲母。

③桃花堖整體形態為兩個山丘連線的馬鞍狀,其成因為原山體(分水嶺)兩側河流向山體溯源侵蝕造成,上游河道相接,兩側山谷上陡下緩。

④登山途中發現較厚(大約30cm)的石英礦脈,礦脈接近直立狀。由於結晶空間較大,可能有較好的結晶性狀。

五實習體驗與心得

為期三天的地質地貌實習,讓我

學子公文網

充分的認識真正了解了各種地質地貌環境,同時也鞏固了校內所學的理論知識,理論是建立在實踐之上的,只有通過實踐,理論才能得以充分發揮,這次實習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它結合了理論,讓我

學子公文網

們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為今後的理論學習及社會實踐劃上乙個逗號,這次實習另一感受,就是覺得時間太短,如能再長一點,我

學子公文網

想理解得會更透徹,掌握的將更加牢固。

實習建議與改進:

1)本次實習過程中顯露出我

張磊實習報告

3.拆卸模板的要求 多層樓板支柱的拆除,應按下列規定 樓板正在澆築混凝土時,下一層樓板的模板支柱不拆 在下一層樓板模板的支柱,僅可拆除一部分 跨度4公尺及4公尺以上的梁下均應保留支柱,其間距不得小於3公尺 在下一層樓板模板支柱,當樓板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時,可以完全拆除。在拆除模板過程中,如發現混凝土...

張鑫實習報告

其三,我們學會了溝通,學會處理好身邊的人際關係,學會在苦中作樂的技巧。其四,我們在工作中學會了研究,在工作中,方法的正確和方便性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生產效率,學會研究,自己研製出一套更加便捷的操作方法來提高自己的速度和減少工作量。其五,意識到了互相幫助中的揚長避短的重要性。第一次參加實習,我明白大學...

實習報告,張爽

黑龍江大學實習報告 學院 歷史文化旅遊學院 專業 旅遊管理 實習名稱 專業實習 姓名 張爽 學號 200911074 報告成績 此部分填寫實習報告正文,具體要求如下 1.結合為期八周左右的旅遊管理實習實踐,撰寫實習報告,字數要求 以上,提交電子文件和列印稿,並形成院內檔案存檔。2.實習報告中所得的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