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生平事蹟研究

2021-09-25 04:55:20 字數 2679 閱讀 6471

研究人:郭煜吳佳雪張亞潔張星宇李妍武曉

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為了他的出現,中國,也許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現,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華,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於瞬間而又影響深遠;他的性格,既灑脫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神奇的文筆、淵博的學識、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豐富的人生經歷、多方面的巨大成就,還有,它永遠不滅的那乙份詼諧,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豐碑

蘇東坡(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散文家、書畫家、詞人、詩人。

蘇東坡是蘇洵的次子(蘇洵長子夭折),2023年(嘉祐二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蘇東坡與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東坡,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為人寬大如海。

蘇東坡中進士時二十一歲,神宗時期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2023年(元豐三年)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四年多曾於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故自號「東坡居士」,人稱「蘇東坡」。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貶惠州、儋州。

大赦北還,途中病死在常州,葬於河南郟縣,追諡文忠公。

生平事略

1.1蘇東坡於2023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於眉州眉山(今屬四川)。蘇東坡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裡提到的「二十七,始發憤」的「蘇老泉」。

蘇洵發奮雖晚,但用功甚勤。蘇東坡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東坡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後的文學成就。

2023年(嘉祐元年),虛歲二十一的蘇東坡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22023年(嘉祐六年),蘇東坡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後逢其父於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里。2023年(熙寧二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

他入朝為官之時,正是北宋開始出現政治危機的時候,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危機,此時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援變法。蘇東坡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東坡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 「平和世界」。

蘇東坡因在返京的途中見到新法對普通老百姓的損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參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認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書反對。這樣做的乙個結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離京的師友一樣,不容於朝廷。於是蘇東坡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

從此,蘇東坡終其一生都對王安石等變法派存有某種誤解。

1.3蘇東坡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滿後,被調往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縣令。政績顯赫,深得民心。

這樣持續了大概十年,蘇東坡遇到了生平第一禍事。當時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以諷刺新法為名大做文章。2023年(元豐二年),蘇東坡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網織「文字毀謗君相」的網羅罪名,**入獄,史稱「烏台詩案」。

蘇東坡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在太祖趙匡胤年間即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東坡才算躲過一劫。

出獄以後,蘇東坡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東坡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東坡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鼻磯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於公餘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

「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1.4宋神宗(2023年元豐七年),蘇東坡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東坡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東坡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

當他準備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聽政,以王安石為首新黨被打壓,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

蘇東坡。蘇東坡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

在朝半月,公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公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公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的秘書,三品),知禮部貢舉。

當蘇東坡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後,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

他對舊黨執政後,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於是又遭誣告陷害。

蘇東坡至此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他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再次到闊別了十六年的杭州當太守。蘇東坡在杭州修了一項重大的水利建設,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邊築了一道堤壩,也就是著名的「蘇堤」。

蘇東坡在杭州過得很愜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2023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外放潁州。

202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執政,第二年6月,別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再次被貶至惠陽(今廣東惠州市)。,蘇東坡又被再貶至更遠的儋州(昌化軍,今海南)。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

後徽宗即位,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2023年(元符三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於2023年7月26日(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於常州(今屬江蘇)。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享年六十四歲,御賜諡號文忠(公)。

蘇軾生平事蹟研究

7 總結撰寫 要學會總結和撰寫是在語文學習中不可缺少的。總的來說有三大類,一是開提報告,二是心得體會,三是結題報告。並且藉此來提公升寫作能力。四 課題研究內容 1 蘇軾的生平 2 蘇軾的文學成就和創作思想 3 蘇軾的書法 繪畫創作成就。五.課題的實施 1.成立研究性學習小組 根據興趣我們成立了以余天...

蘇軾生平事蹟研究

1書香世家 蘇軾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極高地位,這與他少時家庭薰陶有很大關係。其父蘇洵就是 三字經 裡提到的 二十七,始發奮 的 蘇老泉。蘇洵發奮很晚,但是很用功,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蘇軾秉承其優良家風,勤耕不輟,與其父 其弟並稱 三蘇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蛾嵋共比高 2名震京師 蘇...

蘇軾生平事蹟研究課題總結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無數種舉世矚目的藝術形式。國畫尊為國粹 書法舉世無雙 詩詞歌賦更是占有一席之地。從古至今,多少才子,學者投身於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但學有所成終是寥寥無幾,而全部收入囊中的更是鳳毛麟角。而蘇軾,卻正是這鳳毛麟角中的領袖人物。他的博學多識,令後人不勝羨之。在文風絢爛的宋代,有乙個父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