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經典語錄 老子

2021-09-25 03:59:15 字數 5363 閱讀 1498

排行作品:《老子》

作者:老子

老子資料:又稱老聃、李耳,我國古代春秋後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老子》經典語錄名人名言

禍莫大於輕敵。——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本句大意是:最大的災禍來自輕敵。

輕敵,就會過分迷信自己的實力,從而作出錯誤的判斷;輕敵,就不能正確地分析敵情,容易放鬆警惕,給敵人造成可乘之機,因此,輕敵為古今兵家之大忌。此句可作為用兵者的座右銘,同時對每人也都具有警戒意義。無論幹什麼工作,鬆懈、麻痺、輕敵都會導致失敗,甚至會引出不測之禍。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這兩句大意是:謹慎地做到最終,就像開始時一樣,就不會有失敗和差錯。

辦任何事情,自始至終都應慎之又慎,這樣才不會出現差錯。大凡人們辦事時,容易虎頭蛇尾,開始時認真﹑細緻、謹慎、嚴肅,久後則是敷衍、馬虎、粗心、草率,這樣,往往辦不好事情。故老子「慎終如始」的名言告誡人們辦事應有始有終,始終如一,這樣才不致把事情辦糟,這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春秋·老聃《老子》第三十三章。這兩句大意是:善於識別人的人,可謂智慧型;善於認識自已的人,可謂明達。

常言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故知人很難,能知人者十分聰明;能了解自己的長處短處,更十分困難,故人貴有自知之明。此二句以精練的語言指出知人難,自知更難;只有能認識別人又能認識自己的人,才稱得上明智。它強調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於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名言好句

春秋·老聃《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真誠的話。

美:華麗。這兩句大意是:

真誠的話,不一定詞藻華麗;華麗悅耳的話,往往不真誠。真實誠懇的話,其目的並不在取悅於人,而在於說出真實, 道出真情,所以往往不以華麗的詞藻來裝飾;華麗動聽的語言,往往是為了取悅於人,甚而對人欺騙,所以它須要以華麗來掩飾虛假。因而鑑別語言之真實誠懇與否,不應以是否華美為標準。

這兩句可用以辨別語言的是否真實可信,以揭穿虛假語言華美的外裝。

九層之台,起於累士。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累土:堆疊起來的土。

這兩句大意是:九層的高台,起於一點一點堆疊起來的土。這兩句話清楚地顯示了事物變化過程中質與量的關係:

土的堆積(即量的變化)達到定的高度(即量變的一定界限),就構成了九層高台(即引起質的變化:「土」變成了「臺」)。量變過程達到一定限度引起質的變化,如此迴圈往復,推動事物進入高階形態。

可用於說明質與量的關係,也可用於說明任何事物的成功起始於細微工夫的積累。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本句大意是:一千里的路程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任何成功都起於具體的努力。

千里的行程,是從腳下邁出第一步開始的。只有不懈地堅持,扎扎實實一步一步地做,才會取得成功和勝利。這兩句話說明:

由小而大的量的積累,才能引起質的變化,取得事業的成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九章注。天道:天理,即自然的規律。

親:親近。與:

給與。善人:好人。

這兩句大意是:天理公道,無親暱,不偏私,常常使善良的人得福。這是一種不足為訓的天道觀,但人們常借它來說明善人總會得到善報,因為天理是最公道的,以此來安慰、勸勉那些受委屈,遭挫折,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好人。

這句名言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的名言一樣,代表了人們的願望,也從巨集觀上、總體上說明了具有規律性的社會現象。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春秋·老聃《老子》七十三章。天網:天道之網。

恢恢:形容非常廣大。疏:

指網眼稀疏。這兩句大意是:主宰宇宙萬物的天道之網廣大無邊,雖然它的網眼稀疏,但任何罪惡它都一點不會漏失。

~意謂天道公平,任何犯罪作惡,都要受到天的懲罰;現多寫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用以形容作惡多端的壞人,不管他多麼奸詐和狡猾,顯赫和不可一世,到頭來都難逃人民的法網和正義的懲罰。

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抗兵:對抗的軍隊。

加:施。哀者:

充滿悲憤心情的一方。這兩句大意為:兩國舉兵相加,受侵略而懷著悲憤心情的一方將會獲勝。

此二句寫出了老子的戰爭觀。老子認為:反侵略的戰爭一定能獲勝。

他認為:兩支對抗的軍隊相遇,受侵略的國家的戰士們滿懷著義憤,決心和敵人拚命,一夫拚命,萬夫難當,這樣的軍隊自然能獲勝.成語「哀兵必勝」即出於此。此二句可用以說明被壓迫、受欺凌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老子名言好句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章。以: 用。

正:正常。奇:

出人意料。這兩句大意是:用正常的方法治理國家,用特殊的、變化的方法指導戰爭。

這兩句的重心在前一句。辦任何事情的方法都有奇正之分。用兵是對付敵人,要用出人意料、變化多端的方法出奇制勝。

治國則是處理國家內部事務,要用正常的方法,不多生變異,橫生事端,還要符合人民的心理要求和願望,民安則國家也得到安定。選兩句多用於談論治國之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於內而不爭虛名,就不會有屈辱;知止於外而不貪得無厭,就不會有憂患。如此可以使身體健康長壽。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六章》知(zhi治):同「智」。明智的人不隨便說話,隨便說話的人沒有真知灼見。

也有作另一種理解:智者是不向人民發號施令的,發號施令的人就不是智者。《老子·五十六章》這一章講的是智者的修養方法及其效果。

老子認為,智者不應是說教者,而應通過自我修養,言行一致,豁達大度,以取得人們的尊崇。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四章。伐:自我誇耀。

矜(jīn今):自尊自大。這兩句大意是:

自我誇耀的人沒有功勞,妄自尊大的人不會長進。物極必反,柔弱者居上,是老子學說的核心。他說聖人把自己放在最後,結果反而會佔先。

有了功名,不要以功名自居,才能水遠保持自己的功名。相反,~,稍有點成就妄自尊大、炫耀自己的人,最容易停滯不前,因此他藉以自矜自誇的資本也不會長久。這兩句可引以戒驕。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三章,輕諾:輕易答應。寡信:

很少講信用。多易:把事情看得很容易。

這兩句大意是:輕易許諾一定很少講信用,把事情看得很容易,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人不可輕諾。

輕諾的人往往對事情沒有進行細緻的考慮,而輕率地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做到,這樣在實際去做時勢必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困難重重,難以克服,事情辦不到,就易於失信。這兩句多用於告誡人不可輕諾,也可用於說明對輕諾者不可多信。

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二章。>見(xiàn獻):同「現」,表現。

自愛: 愛惜自己的名譽。自貴:

自以為了不起。這兩句大意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不自我表現,愛惜自己名譽的人不妄自尊大。

>這些古訓有可取處,可用以自勉和勉人,因為謙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也有不足處,謙遜不是不要自我意識,假若國人做什麼事都「不自見」,也「不敢為天下先」(《老子》第五十八章), 永遠處於封閉狀態,那麼中國怎麼才能走向世界,跨進先進國家的行列?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名言好句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四章。自見(xiàn獻):自我表現。

彰:明顯。這兩句大意是:

自我表現的人眼睛不明,自以為是的人視物不顯。《老子》第二十三章中有「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之語,這裡又反覆申述。喜歡自我表現的人光見到自己的功勞和長處,看不見別人的優點;自以為是的人光知道自己正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他們既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又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所以稱為「不明」、「不彰」。可引用以批評驕傲,自滿的人,也可用以自戒。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春秋·老聃《老子》第十五章。敦:惇厚。

樸:質樸,渾樸。曠:

空曠,空豁。谷:山谷,象徵空虛。

這兩句大意是:(體道之士)惇厚質樸啊,像未經雕琢的素材;空豁開曠啊,像深山中的幽谷。《老子》的這一章是對體道之士所作的描繪。

老子的 「道」深玄精妙,恍惚不可捉摸;老子心目中的「體道之士」也靜謐幽沉,難以測識。~兩旬形容「體道者」淳厚、空豁、渾樸、恬靜等人格修養和精神面貌。老子認為「上德若谷」,有德之人胸懷謙虛得像深山幽谷一樣。

成語「虛懷若谷」即從此而來,常用以形容襟懷寬大,謙虛寬容的人。

圖難幹其易,為大於其細。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三章。圖難:圈謀難事.這兩句大意是:

做難事應從容易處著手,做大事應從細微處著手。~二句提出了兩條重要的工作方法:先易後難,化整為零。

無論辦什麼事情,必須從容易處著手,由易到難,逐步完成。只有將天下大事化整為軍。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

一件一件去幹,才能最終完成天下大事,不能企圖一口吃成個胖子。可以這兩句說明對待大事,難事的態度及方法。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七十四章。奈何:怎麼。

懼之:使之害怕。之,代指「民」。

這兩句大意是:老百姓們不怕死,怎麼能用死來威脅他們呢?過兩句今天可用來斥責反動統治者對人民的威脅和**,也可用來表現人民不畏**,敢於鬥爭的精神。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春秋·老聃《老子》飄風:暴風;朝:早晨。

暴風刮不完乙個早晨就會停息。比喻來勢雖猛,但持續的時間不會長久。驟:

急速。急雨不會下一天。比喻壞人壞事不會長久。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二章。這兩句大意是:不與人爭長鬥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同他爭鬥。

老子宣揚的是以退為進,勿與人爭的哲學,今天對這句話要有新的解釋。不與人相爭,怎能立於不敗之地?但爭,要以雄厚的實力作後盾才行。

「不爭」不是放棄努力,相反,卻要埋頭苦幹,做出實績來。不作無謂的口舌之爭,而以成績和實力去爭,那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名言好句

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三章。至柔:最柔弱的東西。

馳騁:騰越穿行。漢帛書甲本作「馳騁於」,乙本「於」作「乎」,義同。

這兩句大意是: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騰越穿行於最堅硬的東西中。從功用的角度說,老子的哲學可以說是「守雌」、「守柔」的哲學,他非常強調弱的作用。

三十六章說:「柔勝剛,弱勝強」,其結論是「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七十六章)。在這裡,老子一方面看到了事物的相對性,同時也看到了正反、強弱的相互轉化。

物各有長,也各有短,其用不一,這兩句話正可說明這種道理。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春秋·老聃《老子》第五十八章。倚:倚存,依靠。

伏:潛伏。這兩句大意是:

災禍啊緊靠著幸福,幸福啊潛伏著災禍。這兩句說明了禍福相依的道理。在社會人生中。

禍患總是會不斷發生的,倘若不被禍患所嚇倒,而能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激勵自己奮發進取,壞事往往會變成好事,一旦度過了難關,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社會人生中,也會有一帆風順,萬事如意,充滿了幸福的時刻,如果陶醉於幸福之中,忘乎所以,放鬆警惕,裹足不前,好事也會向壞事轉化,一旦樂極生悲,意想不到的災難就會發生。~兩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老子經典名言名句妙語錄

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釋 章句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可萬物之母 道德經 第1章 注釋 道可道,非常道 第乙個 道 字,是 道理 的意思。第二個 道 字,是 言說 的意思。第三個 道 字,是老子介紹自己見解的專有名詞,是構成宇宙的實體與動力。名可名,非常名 第乙個 名 字,...

老子經典名言名句妙語錄

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釋 章句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可萬物之母 道德經 第1章 注釋 道可道,非常道 第乙個 道 字,是 道理 的意思。第二個 道 字,是 言說 的意思。第三個 道 字,是老子介紹自己見解的專有名詞,是構成宇宙的實體與動力。名可名,非常名 第乙個 名 字,...

周恩來名言警句經典語錄

中國人幾乎佔世界人口的1 4 這樣大的國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對世界有所貢獻,經濟上不能有較快的發展,那我們就對不住世界人民,也對不住我們的祖宗。我們在死難的烈士前面,不需要流淚的悲哀,而需要更痛切更堅決地繼續著死難烈士的遺志,踏著死難烈士的血跡,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鬥爭!一帆風順是不能磨練人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