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蔬菜產業振興規劃 2023年

2021-09-21 16:39:07 字數 5346 閱讀 2730

山東省蔬菜產業振興規劃(2011—2023年)

為加快振興我省蔬菜(含食用菌)產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實現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結合蔬菜產業發展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

(一)蔬菜產業。我省蔬菜產業經過20多年的不斷發展與壯大,已經成為特色鮮明、效益突出的優勢產業,生產、加工、市場、流通的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蔬菜面積、產量、產值、出口創匯等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2023年,全省蔬菜(含瓜類)播種面積3046萬畝,總產1.02億噸,分別佔全國的11%和16.6%;總產值1527.

4億元,佔農業產值的47.4%;出口創匯20.1億美元,佔全國的31.

2%;設施蔬菜面積達到1300萬畝,佔全國的20%以上,蔬菜產業已成為我省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但從目前情況看,要實現蔬菜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推動產業上檔次、上水平,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標準化生產水平不夠高,重產量輕質量的現象依然存在;設施蔬菜土壤鹽漬化、酸化以及土傳病害嚴重等連作障礙問題日漸突出;棚室設計建造不規範,日光溫室更新換代任務艱鉅;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智財權的品種偏少,部分蔬菜種子大量依靠進口;國內外市場准入門檻不斷提高,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的壓力加大;其他省市蔬菜產業發展迅猛,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二)食用菌產業。食用菌產業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高效特色朝陽產業,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的顯著特點。2023年,全省食用菌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總產量達到206萬噸,總產值達124億元,出口創匯2.

1億美元,較2023年分別增長了183%、372%、332%,菇農人均食用菌年純收入8000元以上,食用菌綜合指標已躍居全國第二位。但從目前情況看,我省食用菌產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生產經營方式比較落後,產出能力較低,單位面積產出率比發達國家低40%左右;加工能力不強,加工比例不足30%,且產品大多是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發展滯後;市場開發不夠,人均消費量僅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科技創新能力較弱,科研人員少,經費不足,與產業的快速發展不相適應;行業管理體系還不夠健全等。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高階、高質、高效」的發展理念,以保障市場**、確保質量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通過轉方式、調結構,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全力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全面提公升產業的加工增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再創山東蔬菜產業新優勢。

(二)基本原則。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優化品種結構;堅持產品質量安全第一,實現產量、質量和效益的統一;堅持規模化發展,合理優化產業布局;堅持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地方名優特產;堅持品牌化發展戰略,努力拓展市場空間。

(三)發展目標。

1.蔬菜產業。到2023年,全省蔬菜播種面積穩定在3000萬畝左右,其中設施蔬菜面積力爭擴大到1500萬畝左右;蔬菜總產量達到1.

1億噸,總產值達到1800億元以上;國內市場占有率穩定在20%左右;蔬菜產品抽樣檢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三品一標」產品認證數量增加30%以上;產品商品化處理和精(深)加工率達到65%以上;建設1000個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培育100個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通過蔬菜產業的提公升發展,使全省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增加300元左右。

2.食用菌產業。到2023年,全省食用菌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總產量、總產值分別達到300萬噸、2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食用菌生產水平顯著提高,建設100個高標準示範園區,標準化生產率達到85%以上;食用菌產品加工比重達到45%;建立和培育省級以上名優品牌100個;食用菌畝均收入達到4萬元,通過食用菌產業的提公升發展,使全省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增加150元以上。

三、發展重點

(一)蔬菜產業。

1.大力發展設施蔬菜。以日光溫室為龍頭,形成日光溫室、拱圓大棚和中小拱棚相互銜接和配套的設施蔬菜生產體系、技術體系和市場體系;建設標準化設施蔬菜生產基地;推廣新型設施和覆蓋材料,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和設施環境調控能力;引進、選育和開發設施專用蔬菜品種;研究和推廣現代育苗技術、規範化生產技術和採後處理技術;完善蔬菜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優化設施蔬菜區域布局,引導各項資源逐步向技術、經濟、基礎條件好的優勢區域集中,提高設施蔬菜產出率。

以列入全國蔬菜重點區域發展規劃(2009—2023年)黃淮海與環渤海設施蔬菜重點區域基地縣名單的壽光市、莘縣、滕州市、沂南縣、蒼山縣、泰安市岱岳區、青州市、淄博市臨淄區、平原縣、昌樂縣、泗水縣、聊城市東昌府區、齊河縣、單縣、陽谷縣、冠縣、茌平縣、諸城市、金鄉縣、萊西市、安丘市、商河縣、肥城市、棗莊市薛城區、成武縣、濟陽縣、鄒城市、膠南市、高唐縣、曹縣、莒縣、沂水縣、陵縣、廣饒縣、魚台縣、東阿縣、濟寧市任城區、定陶縣、莒南縣、海陽市、臨清市、鄆城縣、萊蕪市萊城區、臨沂市河東區、高密市、新泰市、高青縣、棗莊市嶧城區、濟南市歷城區、棗莊市台兒莊區、費縣、昌邑市、臨邑縣、章丘市、惠民縣、萊州市等56個縣(市、區)為重點實施區域。

2.挖掘提公升地方名產蔬菜。以山東名產蔬菜品牌化為中心,以在國內外久負盛名的蒼山大蒜、金鄉大蒜、萊蕪生薑、章丘大蔥、濰縣蘿蔔、膠州大白菜、昌樂西瓜、馬家溝芹菜、曹縣蘆筍、煙台地黃瓜、青州銀瓜等為重點,在蒐集、整理和保護品種資源的基礎上,開展品質改良和開發利用,推行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和品牌化營銷,充分放大品牌效應。

以具有地方名產蔬菜的縣(市、區)作為重點實施區域。

3.做深做精加工出口蔬菜。以標準化生產和精深加工為中心,以發展脫水蔬菜、速凍蔬菜、保鮮蔬菜、調理食品等產品為重點,加大出口蔬菜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促進產品精深加工,發展壯大出口產業集群。

以列入全國蔬菜重點區域發展規劃(2009—2023年)東南沿海出口蔬菜重點區域基地縣名單的肥城市、萊陽市、高密市、諸城市、安丘市、成武縣、萊州市、金鄉縣、膠州市、臨邑縣、東明縣、昌樂縣、萊蕪市萊城區、萊西市、曹縣、青州市、平度市、滕州市、蒼山縣、巨野縣、廣饒縣、兗州市、濟南市長清區、泰安市岱岳區、臨沂市河東區、博興縣、壽光市、郯城縣、樂陵市、菏澤市牡丹區、武城縣、夏津縣、膠南市、單縣、即墨市等35個縣(市、區)為重點實施區域。

(二)食用菌產業。

1.突出增量提質。著眼於提高食用菌生產的標準化、規模化水平,在香菇優勢區(以惠民縣、棲霞市、膠南市、淄博市臨淄區、平度市、滕州市、日照市嵐山區、文登市等為核心地區)、雙孢菇優勢區(以鄒城市、莘縣、定陶縣、武城縣、巨野縣、單縣、鄆城縣、平原縣、禹城市、新泰市等為核心地區)、金針菇優勢區(以青州市、齊河縣、蒼山縣、梁山縣、高青縣、萊蕪市萊城區、高密市、滕州市等為核心地區)、珍稀菇類優勢區(以新泰市、冠縣、東平縣、利津縣、鄒平縣、平陰縣、濟陽縣、蒙陰縣、寧陽縣、東平縣、沂水縣、廣饒縣、泰安市岱岳區、汶上縣等為核心地區)、黑(毛)木耳優勢區(以費縣、莒縣、新泰市、魚台縣、金鄉縣、微山縣、梁山縣、棗莊市山亭區等為核心地區)、平菇優勢區(以聊城市東昌府區、棗莊市台兒莊區、章丘市、壽光市、曲阜市、陽谷縣、棗莊市薛城區、昌邑市、禹城市等為核心地區)等優勢區域,打造一批集約化程度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示範園區,建設一批高標準、規範化的菌種繁育場(基地),扶持一批有特色、專業化的原材料生產基地,發展一批規模較大、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工廠化生產企業,帶動全省食用菌產業盡快步入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軌道。

2.突出增效增收。圍繞提高食用菌產業綜合效益,壯大一批工藝先進、科技含量高、出口能力強的加工龍頭企業,建立一批區域性強、覆蓋面廣的專業化批發市場,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具有自主智財權的名優品牌,不斷增強食用菌產業的加工增值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3.突出科技進步。提公升科技創新和推廣能力,引進選育一批品質優、產量高、適應性強的新品種,研製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新成果、新技術,培養培訓一批業務精、素質高的技術人才和新型農民。

四、政策措施

(一)改善生產設施和裝備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1.加快老舊棚室公升級改造。大力推行結構合理、效能優良的新型棚室,科學選用棚室骨架、覆蓋材料,提高採光保溫效能,增強抗禦自然災害能力。

積極推廣機械捲簾、肥水一體化以及食用菌拌料、裝袋、接種、噴灌、通風等自動化控制裝備,提公升機械化操作水平,降低勞動強度,提高規模化生產能力。力爭經過5年努力,全省改造老舊棚室50萬個,公升級改造率達到80%以上;公升級改造食用菌菇房70萬個,基本實現全覆蓋。

2.大力發展集約化育苗和菌包繁育。培育一批管理規範、技術先進、銷售和服務網路健全的集約化育苗中心和食用菌良種繁育基地,大幅度提高集約化育苗在蔬菜生產上的應用比重。

省裡重點扶持50個年育苗能力3000萬株以上的大型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30個年生產能力1000萬包以上的食用菌良種繁育基地。

3.切實改善田間基礎設施。在設施蔬菜、地方名產蔬菜集中產區和食用菌重點產區,加強生產道路、排灌溝渠等設施的修整改造,配備必要的水電設施,達到路、水、電齊全,為生產提供保障。

(二)加大技術創新和推廣力度,提高科技支撐能力。

1.推進科技創新。重點加強蔬菜良種工程和重大應用技術創新研究實施力度,盡快啟動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產品精深加工體系等建設專案,創新一批具有自主智財權的新品種、新材料、新裝置、新技術。

加快建設蔬菜種業研發基地,加快蔬菜進口種子國產化、名優品種改良國際化步伐;加大食用菌名特優和珍稀品種選育力度,實施種質資源資料庫建設工程,在泰山、沂山、蒙山等十大山脈開展野生食用菌種質資源調查、採集、保護、馴化和開發利用,解決食用菌生產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科技支撐能力。

2.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良種良法配套技術的整合與推廣,提高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新材料的入戶率和轉化率。

大力實施蔬菜科技成果轉化專案、財政支援農業技術推廣專案。組織開展蔬菜提質增效工程,利用5年時間,遴選10項技術成果,在100個蔬菜主產鄉(鎮)進行轉化推廣,全面提高專案區蔬菜產品品質,增加經濟效益。在食用菌生產優勢區域,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實際,合理配置各種生產要素,建設100個高標準示範園區,推進菌渣高效利用,構建「動物、植物、食用菌」的高效生態迴圈農業模式,充分發揮示範園區的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著重進行50個新品種展示和20個新技術示範。

3.加強技術培訓。大力實施科技入戶、新型農民培訓工程等培訓專案,重點針對標準化生產、病蟲害防控等開展農民專業技術培訓,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新型農民,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提高核心競爭力,豐富產業技術儲備,提公升產業科技含量。

(三)建立健全標準化生產體系和質量保障體系,努力提公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1.建立健全標準化生產體系。通過全國蔬菜標準園建立,加快制訂、完善行業標準和技術規程,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

在抓好42個國家級標準園建設的同時,省、市、縣(市、區)**要再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地方蔬菜標準示範園。加快建設一批生態、優質、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原材料工廠化生產基地;強化產品「三品一標」認證。

2.建立健全質量監測體系。加強產品質量監測機構和檢測點的建設。

3.建立健全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加大對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農藥殘留、重金屬和違禁新增劑的監測力度,實行全程質量監控並及時發布資訊。

4.建立健全質量監管體系。加強監管隊伍、制度和條件建設,不斷提高監管能力。

(四)深化產業化經營,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1.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積極引導和推動龍頭企業與科研教學單位相結合,加快加工裝置的更新改造,促進精深加工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重點對保健食品、休閒食品、調味品、化妝品及藥品等蔬菜產品進行研製,提高產品附加值,著力打造500家加工能力強、生產工藝先進的農業龍頭企業,提高企業科技創新和輻射帶動能力。

山東省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綱要

2011 2015 物聯網 theinter ofthings 是通過射頻識別 rfid 紅外感應器 全球定位系統 雷射掃瞄器等資訊感測裝置,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連線起來,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慧型化識別 定位 跟蹤 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根據國家戰略要求和山東經濟會發展實際,特...

山東省十二五規劃

新華網 2011年02月14日09 23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山東頻道2月14日電 13日下午,山東省 兩會 召開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山東省 主任張超超向記者們介紹,歷時近1年半時間編制完成的山東省 十二五 規劃綱要,共10篇 33章。與以往的五年規劃相比,十二五 規劃呈現出七大特點 一 突出了提公升質...

山東省鋼鐵工業調整振興規劃中的重點專案

2009 08 24 16 22 48 作者 tncsteel tnc資料庫 山東省鋼鐵工業調整振興規劃重點在建和擬建專案共200項,總投資1819億元。其中在建專案合計84項,總投資4170288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679301萬元,擬利用外資17500美元,2009年起後續固定資產投資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