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科第二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2021-09-10 09:58:32 字數 3925 閱讀 5540

地理試題的第乙個特點是整個試卷直接再現所學知識的題目很少。試題中以某一物件為中心提供材料設定情境,考查能力的題目多,而且設問比較新穎,儘管這些題目並不難,卻體現著對「活學、活用」的要求,如捲ⅰ(b卷)8、9、11題。

第二個特點是覆蓋面比較窄。這其實也是整個文綜的特點,受題量與分值的限制,試題不再強調學科本身體系的完整性和知識點的覆蓋,而是以某一物件為中心從不同層面、多個角度來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切口小,縱向挖掘深,考核的知識面和能力要求比較完整,如捲ⅱ的36題。

第三個特點是側重對地圖知識的考查。地圖是考試的重中之重,包括識圖、讀圖、用圖能力,如捲ⅰ(b卷)1、2、4、7、8、10、12等,政史地綜合題也是建立在相關的地圖和自然、區域地理知識上的漸次推進。

第四個特點是關注社會。把書本知識滲透於社會知識之中,如捲ⅰ(b卷)2、3題等。文綜試卷中最後一道大題佔60分,在整個試卷中分值最重,該題是一道史、地、政結合的典範:

從地理上的東南亞海嘯入手,引出歷史上的第一次亞非會議,再到政治方面的國際新秩序。

地理學科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環境關係的科學。要求我們既要注重知識的積累,又要注重能力的提高。體現在高三地理複習中,就要求我們一方面應緊緊圍繞地理基礎知識的複習,通過地理知識的系統整理、歸納,形成完整、科學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要按大綱規定的能力要求,通過原理分析、規律總結和解題訓練加強能力培養,提高創新意識,不斷提高認識水平。

一、加強知識的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

教學理論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知識更具價值。在傳統的學習過程中,比較偏重於掌握知識的細節,而忽略了對知識結構整體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而帶來的直接的危害是降低了知識的智力價值,使獲得的知識難以成為今後深入**的可靠基礎。

在知識整理加工的過程中,伴隨一系列思維活動,如分析、判斷、歸納、演繹、比較、分類、總結、概括、推理等,可以說這個過程也是思維綜合訓練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同時也可以發現問題、彌補漏洞、糾正錯誤。在對基本原理、規律的**、發現、歸納和應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多思、敢問、善問可準備乙個問題本 ,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二、落實基礎,突出主幹,注意與初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

基礎和主幹知識是指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規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觀念、結論。它們分布在教材的各個部分。但總體來看,能夠體現地理學科學習功能的、能夠形成再生知識的、與生活生產緊密聯絡的部分多為高考複習的重點所在。

如:地圖、地球運動、大氣運動、人類活動、人地關係等。

對於基礎和主幹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要死記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體應用。高考試題往往通過大量引用課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素材,形成新的問題情景,構成新的問題角度,從而考查學生的能力。但是無論如何,其考查的落腳點仍然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和主幹知識。

所以我們必須抓住各部分的基礎和主幹知識,尋找各部分知識與其他知識的內在聯絡,形成綜合的思維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複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重點複習高中系統地理知識的同時,還要正確處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初高中地理知識是乙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識,都應該掌握,決不能迴避。要正確處理好高中系統地理與初中區域地理之間的關係,以高中系統地理為主,兼顧初中地理,當涉及到相關初中地理知識時要進行串聯複習,並落實到區域圖上。

只有把具體的地理事物或現象落實到具體的區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產生的原因、特點,**它的發展變化趨勢。如複習「地球運動」時,就應把初中的「時區和日界線」融入其中,複習「地殼運動」時應一併複習初中「地形和地形的變化」等等。

通過這樣處理,不僅使初高中地理知識緊密結合,形成乙個有機整體,而且便於提高綜合分析地理知識的能力。可見,抓住多角度觀察地理事物的空間性質,綜合分析地理系統內部與外部物質、能量和資訊的運動與轉化這些大問題,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識學習更加透徹、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思考與解答地理問題的深度與廣度。

三、加強空間思維訓練,形成科學的整體觀念,不斷提高認識水平

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地理試題選取了能夠反映地理學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內容為命題素材,緊緊圍繞「描述、概括、理解各種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聯絡和發展變化過程」、「認識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和空間位置」等能力要求。試題中時差的推斷、地圖的判讀、世界和中國某個區域的特徵分析、判斷等都是在考查學生的空間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複習中要特別注重空間思維的訓練,以促進我們的整體思維觀形成。

空間思維能力的考察主要有這幾項內容:各類地圖的判讀,地球的自轉與公轉,大氣的運動和變化,世界和中國區域(大洲、大洋、地區、國家)中的重要經線、緯線,各類重要地理分界線(自然地理界線、人文地理界限)等。培養地理學科的空間思維能力,一定要講求方法。

如對空間概念和物體空間運動的理性思維分析可選取十條重要經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e、120°e),通過它們,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經緯網,並想象地球運轉起來線與線之間相互位置關係及晨昏線的動態關係。

通過有效的空間思維訓練,才能達到當給出世界上某一點或線時在腦海中湧現的不是亂糟糟的一團,而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地理事物。而有了這樣的水平,無論命題角度如何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四、掌握基本原理,訓練解題思路,不斷提高解題能力

地理是一門「講理」的學科,明確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規律,有利於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規律和觀點,訓練答題思路,提高答題水平。

1、要全面思考,綜合分析解答問題。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弄清自然地理環境的內涵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絡,人文地理要素的內涵(人口、資源、城市、市場、交通、勞力、技術、政治、經濟、文化等),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之間的聯絡、影響等。對於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進行對比分析。

可縱向對比分析,如按時間順序比較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生產、工業布局的影響,也可以進行橫向對比分析,如比較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氣候特徵、地區分布,比較幾種農業地域型別的發展條件、主要特徵等;可採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過影象來通過設計題目進行對比分析。認清相似問題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明確知識間的聯絡,有利於掌握概念的實質內容,排除干擾因素,形成正確的認識。

2、循序漸進,加強邏輯推理,提高解題水平。近幾年高考試題的一種新趨向是,條件隱蔽,層層設障,並且沒有明顯的正誤傾向,只能依據條件去判斷、推理,挖掘題目中包含的隱含條件,各個擊破,求得正確答案。

3、要多角度訓練,促進知識正遷移。地理學習中有很多圖形、**之間可以不斷變化,如太陽高度角可以有旗桿影子、窗戶光線、樓房間距、地球經緯網、太陽能熱水器、變化曲線座標圖等多種題型;晨昏線問題更是變化多端,側檢視、俯檢視、仰檢視、區域性圖等。對於一些可從多角度思考的地理問題,要從整體上把握,注意發散思維的訓練。

解題中注重加強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問題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訓練解題思路,提高應變能力,研究各種可能造成知識負遷移的因素,促進知識的正遷移。如給出一組等值線圖,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變換條件,進行思維訓練:①假定為等高線圖,判斷山脊、山谷;②假定為等壓線圖,判斷高壓脊、低壓槽;③假定為等溫線圖,判斷是何種洋流影響所致,或是何種地形影響所致;④假定為等降水量線圖、等震線圖等等。

4、要聯絡實際,運用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高考試題的另一大特點是注重聯絡實際,把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巧妙地與當前熱點、焦點問題或區域聯絡起來,以考核我們運用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感性材料(如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青藏鐵路、水土流失、沙塵暴、水旱災害、火山**等)的認識,理解和掌握許多抽象的、難以耳聞目睹的地理知識和現象。

這樣不僅使地理學習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了擴充套件,而且有助於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了能力,提高了整體綜合素質。

高三地理複習中有法而無定法,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地緊扣大綱,立足基礎,構建知識體系,形成整體觀念,加強能力培養,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實材料為基礎,形成地理概念,認識地理規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知識更有價值,抓住主幹知識,注重培養邏輯推理能力,在命題人員的眼裡沒有熱點問題,將所謂熱點問題搞得沸沸揚揚、草木皆兵是不可取的,緊緊把握住區域特徵認定及其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措施,注重空間思維的訓練,促進空間思維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高二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時間很快,乙個學期就要結束了,所有工作也進入了最後階段,回首這一學期,收穫頗多,現將這學期的教學做個總結,既是對過去經驗教訓的整理,也是對未來的提醒。本學期我擔任了5個班級的地理教學工作,現將一學期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 積極認真參與教研活動與備課活動 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大家共同聽課 教學策略,研...

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4 在作業批改上,認真及時,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訂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輔導中做到有的放矢。二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不強求一律。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遊戲 比賽等教學手段,充分調...

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了高三的地理教學。本人能按 教學大綱 的要求,認真鑽研教材,研究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較為適宜的教法,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一 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新的理念 1 堅持每週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