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記》讀後感

2021-08-24 21:17:26 字數 2628 閱讀 3748

在這個暑假裡,我看了幾部外國文學的經典作品,其中卡夫卡的《變形記》給我的感觸最深刻。

《變形記》是卡夫卡筆下以「變異」為主題的**,作於2023年,發表於2023年,是卡夫卡生前發表的少數作品之一。這篇作品寫主人公格里高爾一天早晨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乙隻巨大的甲蟲。他本來用他的收入養活著全家,現在卻要全家來養活他了家中的父母和妹妹,對他突然變成甲蟲的可憐遭遇先是充滿同情和關懷,妹妹一開始每天給他送飯、打掃房間。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對他慢慢地開始由憐憫變成了討厭,最後對他的討厭變成了對他的憎恨,家裡人都把他當成了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大包袱,都懷著鄙夷的目光,希望他早點死去。一天,他終於在遭到全家的長期的嫌棄後在孤獨寂寞中悄然離去。全家為此慶幸。

父親說:「讓我們感謝上帝吧!」一家三口為慶祝格里高爾的死去,決定乘車去城外郊遊。

**大概的內容就是這樣。卡夫卡說過:「為每天的麵包所感到的憂慮摧毀了乙個人的性格,生活就是如此。

」而通篇《變形記》,無非就是這樣乙個主題的藝術表現。緊張的生存競爭、畸形的社會分工以及緊張和災難感、不安全感,使許多人的精神不健全乃至崩潰,使他們部分或全部失去了人性。**中主人公從乙個家庭的負擔者變成了乙個家庭的負擔後,家人對他的何等冷酷甚至敵對的態度,這難道不是人性的一種喪失嗎?

接下來我想談一下《變形記》的「變形」。刻畫「變形」,是卡夫卡創作中的乙個重要的方面。青年時代的馬克思在寫給他父親的一封信裡說:

「每乙個變形形象,在某種程度上可說是臨終的傑作,在某種程度上則是偉大詩篇的序曲。」它無疑肯定了變形的重要意義。我們可以說,掌握住變形,也必然能洞察事物的本質,通過新舊變化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徵,我想卡夫卡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有思想的作家偏愛寫變化,因為變化最能暴露人的本質。**寫了格里高爾「變形」後,全家對他態度的變化,這種「變化」便是「變形」。因此,我覺得《變形記》中的「變形」包含了兩層涵義,它既是格里高爾的變形,又是家庭成員的一種人性的變形。

但是我相信讀了這篇**的人都會發現,格里高爾變的只是外形,他的內心仍然沒有變,他的品格仍然高尚,他在「蟲化」後一步步遭到他最親近的人的鄙夷,可是他還一心想著他恢復人形後如何報答他們。而他的親人則相反,他們的外形沒有變,他們的內心卻完全的變了,他們的人性也變了。這兩種「變」與「不變」的鮮明對比,深刻地揭露了**的主題和思想。

**中主人公格里高爾的遭遇使我感到深切的同情,這不僅是因為他的不幸,還因為他的崇高和情操。人在乙個早上便變成了蟲,這象徵著災難與厄運會隨時突然降臨,意味著人無力把握自己的命運,這是多麼的不幸。遭遇這天大的不幸後,當妹妹對他討厭,希望他立即死去時,他說他「消滅自己的決心比妹妹還要強烈」,就是這麼乙個很富同情心、能寬容體諒別人的人,深深地打動了千萬讀者的心。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格里高爾在「累人的差事」和生活的重壓下,已經完全失掉了自我。大甲蟲是乙個絕妙的藝術象徵,它象徵了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異化」處境,它象徵了自我的一種怯懦、逃避和封閉。卑微的小人物是無力同現實抗衡的,他只能躲在甲殼中,忍受孤獨、冷眼。

於是他麻木地放逐著自己,變形後,他不吃人的食物,拋棄人的行為習慣,但是,所有人都不能接受格里高爾甲蟲的形象,聽不懂他的語言,不理解他的行為,這就意味著格里高爾是被放逐的。所以我們要客觀地看待格里高爾的變形,從積極意義看,是對現實的抗爭,從消極意義看,是對現實的躲避,無論是抗爭還是躲避,其目的都在於逃離這讓人厭倦的生活,逃離這異化的社會,而恢復人之所以為人所應具有的本性。

讀《變形記》,我感覺是在讀乙個弱者無辜受害,束手就縛的受難記錄,他記錄了乙個很普通的人在不幸和痛苦的處境中的孤獨寂寞、孤苦無告、無助無援、內心的痛苦和精神上所受到的種種折磨和創傷。**中卡夫卡所描繪的生存環境令人窒息,**的結尾表面上讓人看到曙光和幸福生活的來臨,但是,這樣的生存並不是幸福,而是一場地道的災難。從這篇**中我們可以看出卡夫卡對改造世界的一種絕望的態度,他也無疑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感受荒誕時代的荒誕共性。

凡是在生活中經歷過這種「人」被貶為「蟲」的遭遇的人都會驚訝,卡夫卡在幾十年前已經為他寫出了他的處境和他「蟲化」後為人歧視、孤苦無告、受到非人待遇等一切精神痛苦。這就難怪有的人稱他為「預言家」了。我覺得他之所以成為乙個「預言家」,是因為他勇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作為乙個猛士,他清醒地分析了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以利益為基礎的關係。

從結構上來說,卡夫卡的《變形記》結構是新穎的,是完全能夠令人眼前一亮的。具體的寫作特色是總體上的荒誕性和細膩的心理和細節描寫結合。卡夫卡的細膩有時候使人感到厭煩、囉嗦、單調、臃腫,不時會叫你產生不能讀下去的感覺。

卡夫卡的偉大在於:在厭煩的細節中卻包含了人生的哲理,使你讀完後,真的會有所思所悟,深覺自己悟出了一點什麼,這一點正是你平時不明確的,現在卻領悟到了。在藝術手法上,卡夫卡主要用荒誕的象徵性和隱喻、暗示的手法。

這使我們不能把**的主題和思想一望到底或者一目了然,他把要揭露的東西反而隱藏了起來,然後讓讀者自己從中去揭開他原來要揭露的東西,這引起了讀者更大思考樂趣。

讀完了這篇**,也引發了我一些思考,我知道人變成甲蟲是完全不可能的、荒誕的,但是,人遭到厄運、不幸、陷害、暗算、**等等之後,由「人」變成不被尊重的「蟲」卻是常見的。這是不是在暗示著,在人與人關係冷漠的社會中,在功利主宰一切的社會中,人都會變形呢?在功利主宰一切的社會中,你一旦有了權和勢,或者有了錢或財,或出了名有了地位,許多人便會在你的面前「變形」,同樣,那些原來無權無勢、無名無地位、無財產的人一旦有了這些之後,也會變成他們的形了。

相反,你一旦沒權沒錢沒勢,人們也同樣在你面前「變形」。這難道不是一種惡性的迴圈嗎?雖然這樣的人我們也見得不少了,但是我們必須有一種信心,去杜絕這種悲劇的發生,相信我們的社會會越變越好。

《變形記》觀後感

崔帆別讓貧困掩埋你的鬥志,別讓奢侈磨滅你的勤奮 在順流逆流中保持平靜的心態,擁有一顆平常心,你不僅會發現世界的美麗,還會發現生命的璀璨。湖南衛視的 變形記 講述了一位深圳13歲富二代易虎臣和一位14歲的雲南少數民族的貧困少年吳宗巨集互換7天生活。乙個是玩世不恭,一年換了十幾部手機,城市的標準富二代。...

《變形記》觀後感三

変形記 觀後感作文 這個星期四和星期五陸老師帶領我們看了湖南衛視的 變形記之少年何愁?故事主要講的是乙個大山里窮家孩子與深圳的富家公子互換七天。他們分別是吳宗巨集和易虎臣。吳宗巨集在大山里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可易虎臣就不一樣,他被人稱為最不受歡迎的 公子哥 小流氓 他們互換的想法也不同,吳宗巨集是為了...

綠豆變形記

一天早晨,我喊媽媽教我泡綠豆。我們開始泡綠豆了,媽媽把綠豆倒進塑料杯裡,綠豆調皮地跳到了餐桌上,有的很喜歡我的本子似的,連蹦帶跳地跳到我的本子上。我定睛一看,綠豆小小的 綠綠的,身體的一側長了一條白線,就像一顆顆小小的綠石頭。我往杯裡加點清水,一搖,綠豆馬上就翩翩起舞。我腦海裡閃出疑問 綠豆放在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