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實習報告

2021-07-28 07:27:07 字數 3313 閱讀 4676

峨眉山雄姿的真正崛起是從白堊紀末開始的,是大自然內外營力長期作用的結果。

白堊紀後期,受四川運動的影響,峨眉山原始水平狀的沉積岩層變形、移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褶皺,規模不一的斷層。其中峨眉山大斷層,峨眉山大背斜開始發育,峨眉山主體開始崛起。到始新世末期印度板塊與我國的揚子板塊相碰撞,導致喜馬拉雅褶皺公升起。

這次喜馬拉雅運動中,峨眉山也不斷遭受東西向主壓營力的擠壓,出現了強烈的褶皺和斷裂,山體沿著峨眉山大斷層的斷裂而迅速抬公升,形成峨眉山背斜,即峨眉山主體。峨眉山背斜起初還是乙個呈南北向隆起的整體,但是其邊緣又發生了一系列的斷層,將背斜分割成若干大斷快,特別是主壓營力所造成的呈西北向斷層,更進一步分割了峨眉山背斜。

當發展到喜馬拉雅運動後期時,不可阻擋的震撼,又使峨眉山出現了頻繁的新構造。其擠壓應力以西北——東南方向的分壓應力為主,不僅使峨眉山斷層規模增大,而且切割到基地的花崗岩體,使峨眉山主體沿斷層強烈抬公升,最終形成今日之雄姿。

峨眉山的地質演化史,概括起來,就是「八億年的孕育,七千萬年的成長,二百萬年的春風時雨和潛移默化」。在數千萬年的演變過程中,經歷無數次強烈的地殼運動,形成對種型別的地質構造,在國際上劃分的13個地質帶中,除缺失中、晚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和石炭紀外,其餘各時代地層均有沉積,因此被譽為「地質博物館」

峨眉山地跨上揚子臺褶皺帶的峨眉山斷拱和川西臺陷,是一座斷塊山其構造較複雜。其主要構造為:

1、褶皺

1)、峨眉山背斜:它位於張溝——洪椿坪一帶,軸向近南北,長約七公里。由於南北兩端分別為峨眉山大斷層和觀心坡斷層所斬斷,故目前所見只是其一段殘體。

其核部寬緩,出露最老岩層為峨眉山花崗岩。兩翼不對稱,西翼展布約十八公里。出露地層為震旦系-下三疊系統嘉陵江組,傾角10—12度。

東翼展布約五公里,出露地層為震旦系-下第三系,傾角16—50度,傾角陡立,在涼風峽——鞠家峽一帶為變為倒轉層序。故屬不對稱倒轉背斜。

2)、萬年寺向斜(又名桂花場向斜):位於純陽殿——桂花場一帶。軸向北西約50度,長約30公里,整體向北西傾伏呈箕狀。

被響水洞斷層、灰廠溝斷層錯為兩段;南東段由純陽殿至桂花場,核部狹窄。北西段由紅巖腳至黃灣,核部寬緩。兩翼傾角6—45度。

向斜迅速撒開,逐漸過渡為單斜。

3)、挖斷山背斜(又稱牛背山背斜)位於龍門洞雷巖一帶,為本區次一級褶皺構造軸向北西約45度長約十二公里。核部最老地層為下二疊統(p1)翼部為上二疊統(p2)和三疊系地層。西南翼岩層產狀正常,傾角中等。

北段黑水崗至雷巖,兩翼較對稱,傾角15—50度;中段和南段,受牛背山斷層的影響,兩翼不對稱。東北翼近核部地層產狀正常。但遠離核部發生倒轉。

另外,背斜樞紐均發生傾沒,故屬小型短軸倒轉背斜構造。儲存完整,軸部尚有挖斷山斷層穿過。

2、斷層:本區斷層屬壓性逆斷層。主要有以下幾個斷層:

1)、 峨眉山大斷層:是本區最大的乙個斷層構造,它對本區構造單元的劃分及地貌特徵都起著控制作用。分布與峨眉山東南側,在本區域範圍內,由西南楊村鋪附近,北東經張山,至峨眉山市中區。

區內長約40多公里,走向北東,傾向北西斷面波狀。傾角50—70度。北西盤逆衝於南東盤之上。

北西盤往往發育拖拽褶皺和派生斷層,東南盤地層區域性倒轉,並伴生一系列小褶皺和小斷層。該斷層最大斷距部位在其核部,斷距達3500餘公尺,即北西盤峨眉山花崗岩逆衝於南東盤中三疊統雷口坡組之上。而北東段,也就是位於峨眉斷陷盆地北西邊緣,大部分被第四系掩蓋,呈斷續出露。

2) 觀心坡斷層:規模較峨眉山斷層小,東起純陽殿一帶,向西經觀心坡至腳盆壩,全長18公里主斷層線露頭略呈舒緩的反「s」狀,東西兩端走向近東西。中段北西50度。

斷層有許多分叉,構成複雜的分支狀形象,其特徵在黑龍江棧道南至觀心坡間尤為明顯。這裡峨眉山花崗岩及白雲岩直接掩復於二疊系及三疊系地層之上。斷距幾乎與峨眉山大斷層相當。

但兩端很快減小。從此也可以看出,它是峨眉山大背斜在褶皺加劇過程中的乙個應力釋放面。這個斷層不僅切斷了峨眉山大背斜的北端,而且由它產生的分力作用,形成了萬年寺向斜和挖斷山背斜構造。

3)挖斷山斷層:發育於挖斷山背斜軸部,走向北西45度到40度,傾向南西,斷距較小。在挖斷山南側,斷層使二疊系上部灰岩發生重複。

斷層面附近岩石破碎、闢理。構造透鏡體及牽引現象發育,屬逆衝斷層。

4)萬年寺斷層南東起於丁溝,北西延至神卦山。走向北西,長約13公里,是觀心庵斷層的同向派生逆斷層。斷面南西傾,傾角50度左右。

南段斷於下二疊統-下三疊統飛仙關組中,兩盤地層均倒轉。中段斷於上二疊統峨眉山玄武岩-下三疊統飛仙關組中,兩盤地層倒轉。北斷主要斷於三疊系中。

5)初殿斷層北起長老坪附近,經仙峰寺,南至三灣崗。走向近南北,長約10公里。斷面東傾,傾角85度。

除中段天池峰附近表現為正斷層,南、北段均屬逆斷層。在初殿一帶,東盤燈影組三段白雲岩與西盤下寒武統筇竹寺組粉砂岩相抵,斷距約80公尺,仙皇臺側可見斷層角礫岩。在四季坪附近,東盤峨眉山花崗岩與西盤燈影組二段相抵,燈影組白雲岩中可見拖拽現象。

6)大峨寺斷層西起石筍溝,東至華嚴寺,走向東西,長約5公里。橫切峨眉山背斜和桂花場向斜,並錯斷觀心庵和萬年寺兩斷層。其北盤向西,南盤向東錯動,為平移逆斷層。

東段北盤飛仙關組、嘉陵江組等地層區域性倒轉。該斷層隔水性良好,潛水沿斷面上公升出露地表,形成了峨眉山玉液泉。

上述褶曲與斷層,在空間分布與成因上表現出明顯的規律性:

1、 構造線方向可歸納為三組:南北向(峨眉大背斜、報國寺斷層)東北向(峨眉大斷層)北西向(觀心坡斷層、挖斷山背斜、挖斷山斷層、萬年寺向斜)。

2、 峨眉大背斜為本區主幹構造。它被峨眉大斷層及觀心坡斷層切割成乙個三角形斷塊。這兩個斷層是在背斜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x「扭裂面上發育而成的。

它們在形成、發育過程中緊密相連,互相影響,使峨眉山主體抬公升。

以上便是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峨眉山地質的了解。

六、實習總結:

在四月末,我們在鄒老師和周老師的帶領下在都江堰、峨眉山、樂山進行了為期十天的野外實習。這次短暫卻充實的實習讓我收穫頗豐!野外實習將老師課堂所講的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加深了對課堂所學基本知識和理論的理解,培養了理論聯絡實際的思維能力。

這次實習也是一次艱苦的行程,我們每天都要走幾十里的路,在這裡,我們觀賞了都江堰、峨眉山、樂山風景區,登上了海拔3077公尺得金頂,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前進不掉隊!我們逐步樹立艱苦奮鬥的思想作風和勇於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在行進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互幫互助,鍛鍊了大家的團隊精神,增進了相互之間的友情!

此次實習認識了很多原來經常見在書中看到的岩石以及岩層等地質知識,還有很多水文方面的知識。初步掌握了都江堰的水文,峨眉山的地質以及羅盤的使用方法等知識。

這次的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對地理科學有乙個基本的初步的了解,培養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同學們的情操,達到轉變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和提高從事專業工作的興趣。

通過實習,也發現了自己地理方面知識的匱乏,對野外實習的準備不充分等問題。實踐出真知,地理學專業更是如此,我們的實習也正是把我們所學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逐步成長。

地理野外實習筆記、《自然地理綜合實習指導書》

峨眉山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一 峨眉山龍門硐地質實習 一實習地點 四川峨眉山龍門硐 二實習時間 2015年6月19日 三實習天氣 晴四實習目的 1 以黃灣大橋開始,觀察峨眉山地層 2 觀察岩石形成的環境 3 岩性的成因 4 岩性的觀察與描述 5 岩石型別的判斷 6 羅盤的使用 五實習內容 峨眉山玄武岩產狀屬於裂隙式噴發...

峨眉山實習報告

篇一 峨眉山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 峨眉山地質構造 一 實習時間 2010 4 19 2010 4 29 二 實習路線 內江 成都 峨眉山 樂山 內江 三 指導老師 鄒紅 周麗 四 實習目的及要求 1.通過實習,獲得地質地貌實體的感性認識,鞏固加深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2.通過對野外地質 地貌現...

峨眉山美術實習心得

經過長達一星期的出省美術實習,我們終於又回到了學校。還記得剛剛去的時候,賈老師在車上給我們上第一節課,給我們闡述了四個師的重要性,這四個師分別是師造化,師心,師古人以及老師。剛開始接觸這四個詞會覺得有點陌生,但聽了老師的解釋後明白了很多,有種煥然大悟的感覺。我想這四個師會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對我產生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