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藥》的主題思想

2021-07-22 17:36:34 字數 3562 閱讀 3626

五、主題思想

魯迅的《藥》寫於2023年4月,是魯迅的一篇重要作品,深刻的主題思想與特異的藝術構思,使這篇作品成為現代**創作的乙個典範。魯迅曾說:「《藥》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說因群眾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 。

」這是魯迅當初構思這篇**的主旨,也可以說是作品的基本主題。它通過用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在揭露統治階級殘酷鎮壓革命的罪行、熱情讚揚夏瑜大義凜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時,著重對辛亥革命不發動群眾和依靠群眾,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貧苦群眾在長期的封建統治下所形成的嚴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憤,提出了必須喚起群眾的覺悟,才能進行徹底的社會革命這一重大問題。

《藥》的思想內容,可進一步分析如下:

1.反映迷信思想對人們的毒害

當時人們普遍受到迷信思想的毒害,華老栓就是迷信落後群眾的代表。他不惜掏出辛辛苦苦鑽來的錢買人血饅頭,一想到能買到人血饅頭來治兒子的癆病時,就「覺爽快」,彷彿「得了神通......跨步格外高遠」,這可看出他的迷信落後。

當他去取「藥」時,也正是夏瑜被處決時;

他根本不想知道被殺害的是什麼人,拿著人血饅頭後,「彷彿抱著乙個十世單傳的嬰兒,別的事情,都以置之度外。」他根本不會想到,這饅頭上蘸的正是為像他這樣的群眾而犧牲的烈士的血,而愚蠢地相信這種人血饅頭中有「新的生命」,他要將這「新生命,移植到他家裡,收穫許多幸福。」正因為他的迷信,把希望和幸福全寄託在乙個人血饅頭上,才導致華小栓延誤醫治而死的悲慘結局,難怪魯迅常說:

「迷信是一把無形的殺人刀。」

2.揭示當時群眾愚昧無知、麻木、不覺性的國民性弱點

**描寫夏瑜無法實現他的救治中國的願望,反而落得被殺身死、連血也被人當藥吃了的悲劇,歸根究底是由於他周圍的國人身上存在著愚昧、麻木、因循守舊、疾視革新、**地排擠壓迫先覺者等國民性痼疾。

華老栓是極端愚昧、麻木、不覺悟的,他根本不明白革命的目的。當他買「藥」後回到茶館,還提著大茶壺,「笑嘻嘻的聽」康大叔對被殺害的革命者的惡毒咒罵。他不僅對他的話深不疑,甚至還為自己碰到了好運氣,得了「藥」而沾沾自喜。

他對於乙個與他兒子一樣的青年革命者的被殺,竟無動於衷,也沒有同情,更沒有絲毫憤怒。作者藉此深刻地揭示了他的愚昧、麻木,完全沒有民主革命的覺悟。

**中所出現的群眾也都是愚昧、麻木的一群。**第二節所寫的夏瑜被處決時圍觀的群眾,那些「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的「看客」;還有在茶館裡傾聽康大叔議論夏瑜的「坐客」,實際上都是麻木落後的華老栓們。當康大叔說道夏瑜宣傳革命,大罵夏瑜「賤骨頭打不怕」,遭到阿義毒打反而可憐阿義時,把話說得多麼清楚,但花白鬍子卻沒有聽懂,以為是阿義說夏瑜可憐呢!

經過卡大叔解釋後,「聽著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滯,話也停頓了。」說明他們還是聽不懂。過了一會,有的才恍然大悟,過了較長的時間,有的才「領會」這話的意思。

但事實上由於他們的愚昧,使他們無法理解夏瑜的精神境界,所以不論是老的小的都「恍然大悟似的」肯定夏瑜是「發了瘋了」。當大家認定夏瑜是「發瘋」後,「店裡的坐客,便又現出活氣,談笑起來。」這是一種多麼可悲的麻木啊!

所以魯迅在《藥》中通過華老栓及群眾來揭示當時廣大群眾的愚昧無知、麻木而不知覺悟的社會現實,這正是長期封建統治下的國民性痼疾。

3.抨擊封建統治階層的罪惡殘酷與愚昧與***策

`魯迅通過《藥》有力地抨擊了封建統治者的罪惡,他們不但殘酷地鎮壓革命黨人,殺害像夏瑜這樣的革命志士,還長期推行***策,人民在封建統治的長期愚弄和毒害下,變得愚昧無知、麻木而不覺醒。

精神上的愚昧、麻木使華老栓無法擺脫厄運,他耗盡錢財買來的「藥」最終仍治不好華小栓的病,而群眾的愚昧則促成了夏瑜的悲劇,他一心想拯救民族、振興國家,但當他說「這大清天下是我們大家的」時,卻被人打了兩巴掌,最後在不被群眾了解的情況下被殺害了。夏瑜是被封建統治者以屠刀直接殺害的,而華小栓則是被統治者的思想屠刀間接殺害的。魯迅通過這一殘酷的社會現實,強烈地抨擊了封建統治者的罪惡。

再以夏三爺來說,康大叔稱他為「乖角兒」。他主動告密,是怕受連累,滿門抄斬,他的狠毒並非出於對夏瑜的仇恨,而是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集中刻畫了他顯現的奴性,充分地說明了封建統治階層的***策與鎮壓行動的成功。

此外,**描述了劊子手**革命志士,還用烈士的鮮血去詐騙洋錢,而貪婪的牢頭阿義毒打烈士,還把他的衣服剝下據為己有,更進一步揭露了統治階層的醜惡。

4.揭示沒有喚醒群眾、脫離群眾是導致革命失敗的原因

革命者夏瑜在當時的社會的處境是極其孤立的,他不惜為革命犧牲自己,推翻滿清以拯救廣大的群眾,可是他所流的血,並沒有在群眾間激起應有的反應,也沒有驚醒精神麻木的群眾。

出賣他的性命的夏三爺、用他的血來牟利的劊子手以及要從他身上榨取最後一滴油水的阿義自不必說了,而其他國人又何嘗是理解、支援他呢?當他在丁字街上蒙難時,竟有那麼多的國人趕來,麻木而又饒有興味地圍觀鑑賞他的被殺示眾的盛舉。而這時,華氏一家正等著用他的血來治病,並且終於把他為革命、為國人所流的血吃了。

他犧牲後,竟被茶館裡形形色色的國人所奚落和嘲罵,認為他「發瘋」;而他的母親也不理解兒子犧牲的意義,反而受傳統和**的束縛,為兒子的被殺感到羞愧,一再說「冤枉」和「可憐」。這說明了這些群眾對於夏瑜、對於革命,不是漠不關心,把革命者的犧牲當作可以觀賞或享用的材料,就是敵視革命,咒罵革命者,或者是吃人血,又或者是想從革命者身上榨出油水來。

夏瑜的犧牲,只是給母親帶來了悲哀和羞愧,給華老栓提供了一味假藥,給劊子手乙份詐騙錢財的資本,給看客們一次鑑賞殺人的盛舉,給茶客們增添了無聊的談資。可見夏瑜在國人中是沒有乙個真正的知音,他與國人之間有著難以相通的隔膜,他的鮮血就是如此寂寞地灑在丁字街口了。革命者的寂寞和悲哀,是由於群眾不理解革命、不支援革命的必然結果。

魯迅在**中所描寫的群眾有三種人:一是華老栓一家子,二是茶客和看客,三是康大叔、夏三爺和阿義。群眾之所以麻木不仁,一方面是深受封建傳統思想的毒害,以致群眾愚昧落後缺乏覺悟,甚至利慾薰心,**毒辣;另一方面是當時的革命志士所宣傳的民族民主的思想尚未「喚起民眾」,這也就是當時革命失敗的主因。

其實,這三種人中的大多數,除了冥頑不靈者外,經過適當的宣傳教育,仍有可能改變,轉而擁護革命。這目標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進行長期而艱苦的工作。所以,《藥》的主題也在於說明療救國民精神上這種愚昧麻木的病態與弱點,喚醒不覺悟的民眾,對中國革命與振興民族是何等重要,進而指出革命脫離群眾的不徹底性。

5.歌頌革命烈士大義凜燃的氣概

夏瑜在作品中雖沒有正式出場,但這個人物卻通過側面描寫,寥寥的幾筆,便將革命者的特點概括在他的身上,讓他光芒四射地站立了起來。他是乙個具有理想和頑強鬥志的革命者,他大膽宣傳推翻封建君主的思想,**入獄後儘管遭受毒打,卻寧死不屈,繼續從事革命宣傳,並且為別人的不覺醒感到痛心。他雖年輕,還有孤苦伶仃的母親,然而面對敵人的屠刀,卻是那麼的義無反顧。

作者在作品中對這乙個以拯救群眾為己責、不惜為革命事業而壯烈犧牲的英勇烈士是虔誠地加以歌頌的。

(注意:魯迅雖然對夏瑜的犧牲精神表示讚揚,但夏瑜沒看清楚要取得革命成功的關鍵所在,是要爭取廣大民眾的支援的事實,卻不是魯迅所想看到的。)

6.透露出革命尚存希望,以及後繼有人的信念

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雖有過苦悶甚至悲觀的時期,但他從不絕望,而是在艱苦地探索和企望,並且逐漸擺脫苦悶,從社會革命中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

在《藥》裡,不僅有夏瑜的革命精神令人鼓舞,**結尾時,作者描寫夏瑜的墳頂上出現了「一圈紅白的花」,這表明革命者雖寂寞地犧牲了,但依然有人關心他,紀念他,革命火種是撲不滅的。魯迅在此透露這樣的資訊;革命志士是永遠殺不絕的,革命必定後繼有人,乙個人倒下去,千萬人站起來;一次慰藉那些寂寞的鬥士,並激勵和鼓舞人們毫不畏懼地前進,勇敢投入推翻舊制度的鬥爭。

魯迅《藥》主題賞析

吃人血者愚灑熱血者悲 河北省沙河市教師進修學校高江海 054100 魯迅先生的 藥 通過夏瑜被反動統治階級殺害及華老栓們對他犧牲的反應,揭示了舊民主主義革命脫離群眾的致命弱點,寫出作者對群眾愚昧麻木之痛,對革命者獻身之悲,啟示人們去探求療救中國病態社會的良藥。一 老拴討 人血饅頭 足見其愚昧 華老栓...

雷雨主題思想

雷雨 的主題 雷雨 是四幕悲劇,它通過周魯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前後三十年間複雜的糾葛,寫出舊家庭的悲劇和罪惡。在作者看來,這場悲劇和罪惡的製造者正是威嚴體面 道貌岸然的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當時作者雖然還不能從理論上清楚的認識他的人物的階級屬性和特性,但具體描寫上已經接觸到了現實階級關係的某寫本質方面...

實踐背景 主題思想

前言何為創業?創業就是創業者發現和把握機會並由此傳告出新穎的產品或服務以滿足社會需要和實現其潛在價值的過程。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必須通過付出努力 時間 精力和金錢,承擔物質上 精神上的風險,當然也能夠獲得物質上的回報和個人的自我實現。據了解,人保部門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0 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