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走向文明》教材分析

2021-07-16 21:20:47 字數 4866 閱讀 2753

第一單元《走向文明》

第一單元由《科技帶給我們什麼》《社會文明大家談》《健康文明的休閒生活》《學會拒絕》四個主題構成。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為:

1、讓學生初步了解科學技術與人們生活、社會發展的關係,認識科技要為人類造福。

2、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的精神和態度,讓學生懂得要自學掏不良風氣和各種封建迷信活動,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對邪教。

3、培養學生的公德意識和社會文明習慣,願意做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

4、讓學生了解吸菸、酗酒、迷戀遊戲機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吸毒是違法行為,要遠離毒品。培養學生對自己生命負責任的態度。

5、讓學生體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得家庭幸福和個人身心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單元編排的基本思路是: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社會走向文明;文明的社會需要文明的生活;文明生活應是科學的、健康的、幸福的;我們應向高質量的生活目標努力。

本單元著重讓學生明確這樣兩點認識:

第一,認識和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新的變化,讓人們的生活一步步走向文明,但科學技術又是一把雙刃劍,既有著為人類造福的積極方面,也有著違揹人性、違背科技倫理等消極、甚至是惡性的方面。

第二,科學技術不僅從很多方面「解放」了我們,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來建設自己的生活和精神文明,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思考:我們該怎樣過文明的生活?──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建設文明的社會,確立文明行為、選擇健康而文明的生活方式。

主題一:《科技文明帶給我們什麼》

●話題一: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本話題引導學生從積極、發展的視角來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文明生活的關係。

教材第2頁呈現的是科學技術給我們生活帶來變化的幾個範例,重點擊擇了科學技術對人們文化生活、家務勞動、診斷病情等帶來的影響,引導學生從更廣闊的角度去認識和感受科學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和進步。

教材第3頁首先引導學生借助自己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列舉出對我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具體科技成果,來進一步體會科學技術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資料框中的文字向學生介紹了沼氣技術的運用,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進步。右下角教材中兒童的提問在於引導學生思考,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年代,人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一種狀態,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今昔對比進一步體會科技成果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和進步。

教學時應重點引導學生關注科學技術使人們的日常生活、文化生活、社會生活得到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文明和健康等。同時,啟發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科學技術所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物質生活的變化,還有精神生活的提公升。

注重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我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獲得改善這二者之間的內在關係、因果關係。並力圖引導學生將在生活中對科技文明的發現與思考聯絡起來,進行有意義的社會思考,同時透過具體的社會生活現象,樹立科技文明的魅力在於造福於人類,有益於人類的價值觀。

●話題二:科技是把雙刃劍。這一話題力圖引導學生辯證地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人類需要的關係,進行科技倫理的思考和判斷。

承接「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這一話題,可以說「科技是把雙刃劍」則是一種對科技發展的反思和辯證認識。教材透過一些科技成果給人類、自然所帶來的破壞;透過轉殖等涉及人類尊嚴、科技與倫理道德問題等內容,引起學生對這類社會現象的關注。教材的第4頁列舉了電腦、農藥等,如果不恰當使用,就會產生不良的後果,目的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尋找類似的例子,分析其中的利弊,以初步明白「科技是把雙刃劍」這一道理。

引導學生能辯證地看待科技在生活中的運用,樹立在生活中或者在自己以後的生活中,盡可能地迴避運用具有負面效果的科技成果的意識,乃至採取相應的環保行動。重點培養辯證的思考能力、正確的態度和意識形成方面。本課在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讓學生結合例項來理解「科技是把雙刃劍」,學會辯證的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並寫成小**;2、學習這一課並不是反對科學,而是讓學生明確人類應當運用科學技術來造福人類,而不應當用科學技術來危害人類。

●話題三:崇尚科學,反對迷信和邪教。引導學生從科學認識、精神建構的視角,明確科學和人類認識的關係,即人類運用科學揭示的真理,來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發生的一些客觀存在的現象和事情。

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去判斷、分析和認識客觀存在的現象和問題等,樹立不盲從,大膽質疑的態度。

教材呈現了兩個事例和幾個引導學生討論的問題。教材的第6頁講的是2023年非典疾病侵襲我國的時候,農村的一些地區相信迷信、採用愚昧做法。教材通過這個事例,引導學生思考並展開討論,從而認識迷信對社會、對生命的危害。

教材的第7頁介紹的是可愛的小女孩劉思穎,受痴迷「**功」媽媽的影響,在天安門廣場**的事例。通過這個事例,揭示了「**功」欺騙百姓,讓健康人的生命受到摧殘,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精神,認識邪教的危害。教材通過以上事例引導學生理性地識辨迷信、偽科學現象,**事情的因果關係,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適當加以拓展,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周圍的迷信活動,如:算卦、求雨、巫婆看病等。並讓學生知道清明節、春節等節日的燒香、磕頭並不是迷信活動,而是人們對祖先的尊敬與緬懷的一種方式。

主題二:社會文明大家談

旨在引導學生反思和**:我們該用怎樣的文明行為和素養回應社會發展對人們提出的要求。讓學生知道我們的社會在走向文明的時候,對人的文明素養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會需要每個人做乙個文明的人。

●話題一:文明素養面面觀。在這個話題中,教材重在從社會視角、從人的公共行為與社會文明之間的關係,反思人的文明素養;引導學生考察人們在公共場所下的行為是否文明。

教材呈現了在社群生活中一些人的言談舉止與文明社會格格不相入的現象,引導學生去觀察、去思考。教材的第8頁列舉了一些公民隨意踐踏綠地;隨地吐痰、扔紙屑;說髒話;便後不衝廁的不文明現象。目的是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從小事去觀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群有無這些不文明現象。

同時,讓學生在實際的考察中感受不文明人與文明社會的不和諧以及給大家帶來的不愉快。

教材第9頁用了一段簡短的文字說明一件小事、乙個行為與地區、國家文明程度的關係。然後介紹了**電視台「焦點訪談」中關於「天安門廣場的口香糖」的報道。接著設計了兩個問題,創設了4個虛擬的生活情景。

這些內容是為了引導學生通過一些小事、通過角色換位等體驗,明白乙個人的一言一行雖然很平常,但卻反映乙個人、乙個地區乃至乙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道理,激發學生做乙個文明人的意願。

教學時教師注意不要讓學生簡單地止於觀察現象──辨析行為好壞──止於一些觀念上的回答,而是要重在啟用學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激情,多角度地、深刻地認識到不文明行為的嚴重性。如教材第9頁的「天安門廣場的口香糖」文章後面的設問,就旨在通過一系列的道德推理和道德思維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中,從不同的生活者的角度,去感受,去分析和思考,進而促成對自身行為的反思和借鑑。

在教學中,學生對「一點點小事,能折射出乙個人、乙個地區乃至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這句話並理解,教師可適應拓展資料,如報紙報道:一位遊客去美國旅遊,發現有許多中國的漢字,上面寫著「請勿吸菸」「請勿隨地吐痰」,覺得中國的漢字實在太偉大了,後來細細反思,覺得並不是這樣的。而是美國人對我們的一種提醒,讓我們遵守文明的規則。

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從小事做起,損壞了我們國家的文明形象。讓學生知道要從小事做起,努力塑造文明形象。

●話題二:生活中的一公尺線。尊重他人的隱私是現代人有教養的體現,教材從對私人空間的尊重與社會文明的關係的角度,反思在公共場所下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本文明素養。

讓學生理解生活中的「一公尺線」,不僅僅是人和人在空間中的距離,而是透過這一距離,體現對自己、他人隱私和權利的保護及尊重。

教材從生活中的一公尺線入手,引導學生通過認識了解銀行取款、接受機場安檢的時候一公尺線的作用,體驗假如自己的隱私被窺探的感覺,從而知道尊重他人隱私是尊重他人,是講道德的體現。

教材第11頁將生活中看得見的「一公尺線」引伸到生活中看不見的一公尺線,通過文字敘述讓學生懂得,每個人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生活領地,每個人都有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事,這些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是乙個人的隱私,隱私是乙個人正常的權利,打聽別人的隱私是一種很不禮貌的作法。教材通過主持人的提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一公尺線」現象,並列舉了「當別人打**的時候」「當別人在寫郵單的時候」「別人在交談的時候」幾個範例,通過這些範例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一公尺線」,讓學生明白哪些是屬於個人隱私,我們不能隨便打聽和談論別人的隱私,從小應做到尊重他人的隱私權。

●話題三:塑造文明形象。本話題引導學生回歸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從小做起,從生活中做起,從小事做起。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設計自己的文明形象」這一活動,知道做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規範。同時,讓學生懂得社會文明建設有自己的乙份,應積極參與。

教學時教師要通過「設計自己的文明形象」這一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設計形象的過程就是乙個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過程。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個人形象、行為與社會公共文明的形成和建立之間的相互關係,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而非止於個體形象在外表形式(梳妝打扮等)上的美與醜。旨在追求內在和外在美的統一協調。

主題三:健康文明的休閒生活

●話題一:我們的休閒活動。主要引導學生明確什麼是文明的、個體的休閒生活方式。

教材第14頁展示了乙個調查表,目的是引導學生調查關注自己生活周圍人們休閒活動的狀況,引導學生對休閒活動進行思考和討論。教材第15頁通過「活動天地」中的乙個辯論活動,引導學生對「麻將」這一休閒活動方式是否健康提出討論。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多種休閒活動方式,並從自己身邊的更多的休閒活動中學會認識健康的休閒活動的益處和不健康的休閒活動的害處,從而使學生明白,在休閒的時候,應參加健康的活動。

●話題二:我們社群新風尚。主要引導學生明確什麼是文明的、群體的休閒生活方式。

教材第16頁呈現的是一組反映社會新風尚的社群休閒生活範例,通過範例展示,讓學生明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社會走向文明,追求健康、文明的休閒生活成為更多人的共識,主持人的提問是引導學生根據教材提供的範例,結合自己生活地區的情況,說一說本地區人們有哪些新的休閒生活方式,同時教材注意了喚起學生參與社會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對本地區人們的休閒生活提出自己的建議。

●話題三:淨化我們的流行文化。引導學生回歸自己的日常生活,反思校園文化生活及自己的休閒生活,並嘗試用健康文明的休閒方式娛樂和建設自己的學生生活。

教材第17頁呈現了當前小學生休閒活動中所流行的一些文化現象,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懂得,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對我們成長的影響,要學會在日常的生活中正確判斷是非,自覺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蝕,淨化我們的流行文化。

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複習

15 誰都有自己的 長處 但也有自己的 短處 夥伴們互相 取長補短 就能 共同進步 不斷 完善自己 16 看到別人取得成功,甚至超過自己,我們要由衷的為他們高興,真誠的祝賀他們,並告訴他們 我要向你學習 17 人人都有為難的時候,站在別人的角度,想想別人的難處,你可能會有 另外的發現 18 如果我們...

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二 教學策略 因為教材已不是顯性的道德說教,而是採用隱性的 滲透的方式實施對學生的價值引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進行 性學習,給學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覺去進行體驗。教學中可採用對話性 活動化 體驗性 開放性和價值滲透...

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第一單元 讓心靈比天空更博大 單元分析 本單元的總目標 1 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了解他人的長處,學會欣賞他人,能夠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達到互相學習 互相促進 共同提高 共同進步的目標。2 鼓勵學生凡事能替別人著想,能體諒他人的難處。3 讓學生學會辨明是非,分清美醜,自尊自愛,有羞恥感,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