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之有感

2021-07-05 03:21:20 字數 1546 閱讀 5225

三國演義之讀諸葛亮有感

三國時代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就像蘇東坡寫的那樣,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無論是成者為王,還是敗者為寇,都抹滅不了那些熠熠生輝的燦爛恆星。就算是那些身首異處、功敗垂成的群雄們,也有他們自身獨特的亮點。

如果說一本好書,每一次品讀都有不同的感受的話,那麼三國演義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在它描寫的人物裡,其中我最欣賞的就是諸葛亮啦,寫諸葛亮出山的過程,先借司馬徽、徐庶之口,影影綽綽地虛寫他的非凡才能;繼而是三顧茅廬,仍是從劉備等三人的眼光中虛寫這位「高人逸士」的生活氛圍和一種神秘色彩,逗引讀者的興趣.

第一次讀三國演義的時候,這個人物就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諸葛亮可以算是《三國演義》中智慧型人物的代表,他在無論何種複雜的情況下,都能審時度勢,掌握大局;在無論多麼危急的情況下,都能運用巧思,轉危為安。雖然三國演義已經神化了諸葛亮,但還是可以從中感悟到他的智慧型和人生哲學。我想他應該是一位儒將,至少有著儒將的風範,儘管古代十大儒將中並沒有他。

這就是我對這個角色的第一印象,但當我再次拿起著本書,看到他在五丈原時,在寒風中視察軍營時,面對長天的無力嘆息,我更加的敬佩這位偉人。這是諸葛亮臨終時的一句話「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意思就是,再也不能為復興漢室、酬恩先主而上陣討伐叛賊,浩淼蒼天,永恆不朽,為何卻對我如此苛刻,讓我在此走到盡頭,也不願再多給我哪怕一點點時間,不甘啊!五丈原的秋風徹骨生寒,命運對這位壯志未酬的老人確實是過於苛刻了,他走得極為不甘,而且走在了老對手司馬懿前面。

也許在當年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他就已經覺察到復興漢室江山是不可能的,但在劉備三顧茅廬的厚禮下,他毅然出山。他知道這一去怕是再也回不來了,但他並不後悔。司馬徽當初就說,「孔明雖得其主,然不得其時。

」想必諸葛亮也清楚這一點。

也許真正的歷史中諸葛亮並不是如此想的,而只是對劉備的忠誠。但三國演義就是如此恰到好處的塑造了這麼一位英雄,乙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英雄。是成事在天,謀事在人,還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就是三國演義要告訴我們的。

真正的英雄不一定是成功者,但乙個敢於面對挑戰,在困境中奮起,毅然決然的人,一定是以為英雄。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者,雖敗猶榮。試想這樣一位**人物,如何不能扣動讀者的心弦呢?

有一句話是《出師表》裡的: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也許你覺得沒什麼,也許是你不明白。

在這功名利祿的世界裡,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這個道理是不會變的。所以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向你伸出援手的人,你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諸葛亮九歲喪母,十二歲喪父,幼年飽受失親之痛。對於雪中送炭定有自己的認識,所以奉命於危難之間也是他人生觀的一種表現,更是知恩圖報的一種形式。

《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意思是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諸葛亮身為蜀漢丞相都如此嚴格的要求自己,實在是令人佩服。相比之下,同為蜀漢大臣的法正作為蜀漢智謀僅次於諸葛亮的人,卻是令人失望的。他用言行告訴我們:

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裡,悲傷嘆息,又怎麼來得及呢?——這也許是諸葛亮對自己人生觀的詮釋。

讀三國演義有感

開啟 三國演義 裡面的第一句話就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意思是當時社會,分離久了就會統一,統一的形式久了就會分離。我覺得我們班裡的同學有時也是這樣,幾個人好好的在一起,會因為矛盾而分開來,過了不久,關係好起來,又重新團結在一起,反反覆覆,周而復始。因此,第一句話就激起了...

讀三國演義有感

諸葛亮是我在 三國演義 中最欣賞的乙個人物,他的一生鞠躬盡,死而後已,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他火燒博望坡,借東風,草船借箭,巧擺八陣圖,空城退敵 以木偶智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 乙個個故事打動人心,使人難以忘懷。就拿 草船借箭 來說吧,雖然他知道周瑜妒忌他,想用造十萬支箭陷害他,可他顧全大局,豁達...

讀《三國演義》有感

三國演義 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群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為背景,故事是由魏 蜀 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 關羽 張飛 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 則是以貶居多。三國演義 是我國的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