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文明禮儀中秋節教案

2021-07-03 15:04:01 字數 3037 閱讀 5185

第一課時中秋節

一、 教學目的

1、知道中秋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及習俗。

2、培養學生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3、培養學生珍視祖國的文化傳統和節日習俗的情感。

二、 教學要求

1、知道中秋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掌握中秋節的由來及習俗的知識。

2、學生一定程度學會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3、讓學生學會了解珍視祖國的文化傳統和節日習俗的情感。

三、 教學方法

1、直觀感受式

在教學手段、教學資源的運用上,教師在課前注意調查了解學生對中秋節的認知狀況,蒐集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文字、**或**資料並製作多**課件來輔助重點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課前通過多種途徑,訪談或蒐集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資料(如: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等)。

課上通過課件的**,幫助學生直觀感受。

四、 教學重點

1、 了解中秋節是中國民族傳統節日之一;

2、 了解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知識與習俗。

五、教學難點

3、 感受闔家團聚、其樂融融的美好氣氛;

2、激發學生熱愛家庭、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

六、教學內容

正文講解:

引言:每乙個古老的節日都會有一段傳奇的佳話;每乙個流傳在民間的習俗都有一段古老的淵源。流傳至今的古老文化節是乙個民族的根,也是乙個世界性的文化遺產。中秋節已經像一棵永不衰老的長生樹扎根在中華兒女的心間,因為「團圓」自古至今是我們始終不變的信念!

正文:1、中秋節之簡介

以家人團聚賞月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八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女兒節、追月節、玩月節。因在夏曆八月十五日,恰值秋季正中,故名中秋。

中秋節與元宵節、端午節並稱中國三大傳統佳節。漢、壯、布依、侗、朝鮮、仡佬、畲、京等民族都歡度此佳節.

閱讀教材關於中秋節的詩詞,體會中秋含義。

指定學生分別朗讀,體會含義,教師給予解答補充。

閱讀【走進現場】,指定學生找出文中的中秋節習俗。

2、 中秋節之由來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3、中秋節之傳說

三個傳說(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4、中秋節之習俗

賞月、吃月餅、觀潮、燃燈、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5、中秋節之傳播

在少數民族、各省、各國的傳播。

文學中的傳播:

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注釋  (1)銀漢:即銀河。玉盤:指月亮。

譯文  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賞析  這首小詞 ,題為「中秋月 」,自然是寫「人月圓」的喜悅;調寄《陽關曲 》,則又涉及別情。記述的是作者與其胞弟蘇轍久別重逢,共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同時也抒發了聚後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並不直接從月光下筆,而從「暮雲」說起,用筆富於波折。明月先被雲遮,一旦「暮雲收盡 」,轉覺清光更多。句中並無「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積水空明的感覺。

月明星稀,銀河也顯得非常淡遠 。「銀漢無聲」並不只是簡單的寫實,它似乎說銀河本來應該有聲的,但由於遙遠,也就「無聲」了,天宇空闊的感覺便由此傳出。今宵明月顯得格外團 ,恰如一面「白玉盤」似的。

語本李白《古郎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此用「玉盤」的比喻寫出月兒冰清玉潔的美感,而「轉」字不但賦予它神奇的動感,而且暗示它的圓。

兩句並沒有寫賞月的人,但全是賞心悅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團,更值兄弟團聚,難怪詞人要讚嘆「此生此夜 」之「好」了。從這層意思說,「此生此夜不長好 」大有佳會難得,當盡情遊樂,不負今宵之意。

不過,恰如明月是暫滿還虧一樣,人生也是會難別易的。兄弟分離在即,又不能不令詞人慨嘆「此生此夜」之短。從這層意思說 ,「此生此夜不長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別情。

說「明月明年何處看」,當然含有「未必明年此會同 」的意思,是抒「 離擾」。同時,「何處看」不僅就對方發問,也是對自己發問,實寓行蹤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銜接,對仗天成。

「此生此夜」與「明月明年」作對,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與「明年」之「明」義異而字同,借來與二「此」字對仗,實是妙手偶得。疊字唱答,再加上「不長好」、「何處看」一否定一疑問作唱答,便產生出悠悠不盡的情韻。

這首詞從月色的美好寫到「人月圓」的愉快,又從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歸結到別情。形象集中,境界高遠 ,語言清麗,意味深長。《陽關曲》原以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為歌詞,蘇軾此詞與王維詩平仄四聲,大體結合,是詞家依譜填詞之作。

結語:月亮在空際上不知道懸掛了多少歲月,見證了多少的悲歡離合,承載了多少的兒女私情。「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仲秋之夜,隻身單人,期盼的是下一年圓月之夜,相聚一起。「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人是多麼的孤寂,特別是在那樣乙個月圓之夜,身邊沒有乙個親友,濃情不盡,只有邀請明月與之同樂。

詩人總是多情的,詩人們在用他們特有的筆墨訴說著這千百年來人類的思念之情。

時代的發展,時代的變遷,一切的距離開始拉得更近,世界都變成了地球村。輪船、汽車、火車、飛機、**、手機、網路**把我們生活的空間縮小了。然而我們心中的那乙份對於鄉親眷戀的感情,對溫馨港灣的依戀,對情人間的纏綿,卻是不減分量的。

特別是在這樣的乙個物欲橫流的潮流之中,人們站在繁華紛雜的世界裡所要面對的東西太多太多了,金錢、名利、權勢、小車、房子、頭銜、證書,所有的這一切,追逐、得失錯漏、成敗。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人的心靈總想回歸到一種純樸自然的狀態。而對家鄉的眷戀便是這樣的一種情感,月依然,抬頭望著星空,那頭牽著思念的柔情。

五年級中秋節中隊活動方案

一 活動目的 中秋節是我國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最大意義與主旨是 團圓 團圓與和諧緊密相連,團圓不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內心的和諧與相通。為充分發掘傳統節日內涵,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激發廣大師生的民族情感,我們要通過中秋節來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二 活動...

一二年級文明禮儀教案

第一課整潔莊嚴公升國旗 教學目標 1.了解國旗,懂得尊敬國旗,熱愛國旗。2.激發學生尊敬國旗,熱愛國旗的情感。教具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國旗的資料。2.公升國旗的錄影。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匯入。師 每週一的早晨,我們全校師生都要到操場上舉行什麼活動?誰來說說公升國旗...

五年級關於中秋節的作文 中秋趣事

節日作文大全 中秋,是乙個令我們耳熟能詳的詞,中秋博餅,相信大家也並不陌生。當然了,今年中秋我也有博餅。就讓我來跟大家講講吧 今年中秋,我隨著爸爸媽媽來到好清香飯店,嘿嘿,這個飯店我可熟悉了,過年 生日 中秋 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來這與他的好友及妻兒一起共聚。今年也不例外。大家吃完了一桌豐盛的美食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