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子孫孝心的故事

2021-07-03 13:54:49 字數 3196 閱讀 8128

周子路「為親負公尺」

仲由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父母。從小他就家境貧寒,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所以經常以野菜充飢。

然而他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係,但父母都上了年紀,如果營養跟不上,身體會越來越不好,想到這些仲由心裡非常擔心。

仲由的家離集市很遠,為了讓父母吃到公尺,他必須要走幾百里的路,才能買到公尺,買完公尺後再揹著公尺趕回家裡,奉養雙親。為了能讓父母吃到公尺,不論嚴寒酷暑、狂風暴雨,他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買公尺,再揹回家。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仲由持之以恆,從不間斷為父母買公尺,直到父母雙雙過世。後來他南下去了楚國,楚王封給他**厚祿,連出門都有上百輛馬車跟隨,仲由從此過著富足的生活。

但他並沒有因為物質條件的優越而感到歡喜,反而時常的感嘆。要是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過好生活該有多好;如今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即使他想再去百里之外為雙親負公尺,都永遠不可能了。

孝敬父母歷來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而且也是每個人成長中的必修課。而盡孝並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對父母是不是發自內心的敬愛。孝順沒有貴賤之分,上自古代的帝王下至尋常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要不計辛勞,盡力做到。

我們能孝敬父母、孝養父母的時間是一日一日的遞減。如果不能及時行孝,只能徒留終身的遺憾。如果沒有辦法把握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來孝養他們,等到你想要來報答親恩的時候,早已為時已晚。

我們應在父母健在的時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孝順父母。

董永「賣身葬父」

漢朝時,有乙個聞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裡非常貧困。他的父親去世後,董永無錢辦喪事,只好以身作價向地主貸款,埋葬父親。

喪事辦完後,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還錢,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攔住董永要董永娶她為妻。董永想起家貧如洗,還欠地主的錢,就死活不答應。

那女子左攔右阻,說她不愛錢財.只愛他人品好。董永無奈,只好帶她去地主家幫忙。那女子心靈手巧,織布如飛。

她晝夜不停地幹活,僅用了乙個月的時間,就織了三百尺的細絹,還清了地主的債務、在他們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樹下時,那女子便辭別了董永。相傳該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動,遂下凡幫助他。

有詩頌曰: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線償債主,孝感動蒼穹。董永原本是千乘今(山東博興縣陳戶鎮人)。

東漢末年,地方割據,盜賊四起,董永看到山東不太平,就帶著年邁的父親,到湖北德安避難。沒過多久,董父得了重病,請醫吃藥毫無效果,離開了人世。董永悲痛不已,因為自己為避難漂泊之身,**有錢買棺埋葬父親呢?

無計可施。當地有位姓裴的富翁,聞而憐之,就借錢給他,讓他買棺安葬了父親。而董永從此賣身為奴,進了裴家。

孝感董永公園

一天董永奉主人之命,外出辦事。在辦完事回來的路上,遇到乙個丰姿美貌的**。**流露真情地說:

"你沒有娶妻,還是乙個光棍;我是個被丈夫離棄的**,能否給你做妻子?"董永是個老實人,在當時社會來講是個忠僕。他回答這位**說:

"這件事,我自己不敢作主,須稟告主人。"**笑說:"痴郎,你怎麼這樣的怕主人?

既是這樣,我願與董郎一同前去見你的主人。"董永便帶著這個**,一同返回裴家。裴翁欣然為他們婚姻作主配成夫妻。

並讓他們在一百天內,織出三百匹絹布贖身,做自由的農人。從這天起,**日夜紡織絹布,快速異常,非常人可及。在一百天的前一天,將三百匹絹布交給裴翁,裴翁按照他自己說的諾言,把董永的賣身契退還給他。

從此,董永成了自由的農人。沒想到董永剛脫離奴藉,**忽然向董永告別,說她馬上要走了。董永哭著說:

"你為我贖身的恩德,我還沒有來得及報答,你怎麼就拋下我走呢?" **答道:"你我夫妻一場,我也捨不得你。

但是,我是天帝的七女兒,天帝念董郎孝心,令我下凡相助,今百日緣滿,當回去向天帝繳旨。"**說完便不見了。現在湖北省的孝感,原來叫德安,即是因為董永的孝心感動了天,所以改名為孝感。

這些流傳於民間的原始情節,與後來《天仙配》中的情節不同,但都是崇孝的神話傳說。《天仙配》其實便是按照這個原始神話傳說,誇張成為"老槐樹開口做媒"。

王祥臥冰求鯉

古時候,有乙個叫王祥的小孩子,他的生母去世了,父親再娶了乙個妻子,就是王祥的後母。後母不喜歡王祥,可是,王祥很聽後母的話,後母叫他做的事,他都盡力做好。 乙個寒冷的冬日,後母生了病,想吃活魚,要王祥到河捉魚。

天下著大雪,北風呼呼地吹著,河水早已結冰,哪有魚呢? 王祥想:我可以用體溫使冰塊溶化啊!

他脫掉衣服,臥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關打顫,全身顫抖,但他仍然強忍著、忍著……突然間,他身體下的冰塊裂開了,兩條鯉魚跳了上來。王祥大喜,抱著鯉魚飛奔回家,煮魚湯給後母吃。 一點啟示:

赤身臥在冰上捉魚,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作為兒女,只要全心全意,盡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即使送上一粒糖果,他們也可感受到你的心意。[2]

黃香溫席

漢朝時,有一位叫黃香的孩子,是江夏人。他九歲時,已懂得了孝敬父母的道理。每當炎炎夏日的時候,就給父母的蚊帳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蟲和蚊子扇開,讓父母好安心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體溫使父母的被子暖和,讓父母睡得舒服。

於是黃香的事蹟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黃香溫席典故從前,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

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他*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盡量讓父親少操心。夏天到了,黃香家低矮的房子顯得格外悶熱,而且蚊蠅三字經兒歌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裡乘涼,儘管每人都不停地搖著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覺得涼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三字經準備睡覺去了,這時,大家才發現小黃香一直沒有在這裡。「香兒,香兒!

」父親忙提高嗓門喊他。黃香溫席漫畫版 「爸爸,我在這兒呢!」說著,黃香從父親的房中走出來。

滿頭的汗,手裡還拿著一把大蒲扇。 以後,黃香為了讓父親休息好,晚飯後,總是拿著扇子,把蚊蠅扇跑,還要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使勞累了一天的父親早些入睡。冬夜裡,天氣特別寒冷。

那時,農戶家裡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裝置,確實很難入睡。一天,三字經全文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麼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幹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

想到這裡,小黃香心裡很不安。為讓

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裡,給他鋪好被,然後脫了衣服,鑽進父親的被窩裡,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誇獎黃三字經朗讀香。

人們想,這樣孝敬父親的人,一定很愛自己的國家。黃香果然沒讓大家失望,長大後,人們推舉黃香當地方官,在黃香的領導下,家鄉的日子越過越好。「香九齡,能溫席。

孝於親,所當執。」就是出自這個故事。 這也是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之一。

弘揚孝道文化爭做孝心少年 主題班會

1 家庭是社會的組織細胞,是社會穩定 和諧的基礎之一。2 父母關心子女,子女孝敬父母是家庭和諧的前提。3 古人說,人生百道孝為先。4 我國是乙個崇尚孝道的民族,千百年歷史綿延,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孝文化。5 自古以來,恪盡孝道者受人尊敬,被人頌揚。6 中國向來以孝敬為衡量乙個人素質修養的底線。3 情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