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講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模擬練習

2021-06-11 22:29:04 字數 4829 閱讀 7599

一、選擇題

1.(東北三省四市2010屆第一次聯考文綜)商朝人崇信多神,把占卜、祭祀作為與神靈溝通的手段。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有①使商朝王權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②商王藉此強化了王權③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④使商王決策失誤,導致亡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2011屆新課標全國卷文綜模擬三)《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會結構的基本特點是

a.嚴格的等級關係b.嫡長子擁有繼承特權

c.通過壟斷神權強化王權 d.血緣紐帶和政治關係緊密結合

3.(2010·安徽皖南八校聯考)有人說:「分封制是一柄雙刃劍,它同時給與**集權和地方勢力以合法性,至於哪種勢力能夠在激烈的政治搏鬥中獲勝,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實力了。」下列地方勢力的行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顯王三十五年,齊侯嬰齊自稱齊威王 b.晉文公加派魚鹽之稅

c.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進行變法 d.魏文侯以吳起為將,編練新軍

4.(北京市朝陽區重點中學2010屆高三上期二次月考文綜)坐落在北京天安門東側的今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曾經是明清兩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這種對列祖列宗的膜拜,源於我國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皇帝制度 d.王位世襲制

5.《呂氏春秋宰分覽慎勢》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爭,爭生亂。」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維護宗族內部的穩定與團結 b.保證各級貴族的特權

c.消除諸子矛盾d.實現長治久安

6.(廣東省揭陽市2011屆高三一模文綜)許多學者認為,秦朝的建立標誌著官僚政治取代過去的貴族政治,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點應該是

a、頒布《秦律》,依法治國b、**由皇帝直接任免

c、丞相掌握大權d、建立從**到地方的行政系統

7.(四川成都龍泉中學2010屆高三五次調研文綜)「這是乙個劃時代的突破和最駭人聽聞的社會結構,沒有封國封爵,沒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學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這簡直就是打碎他們的飯碗了」。這個時代是指

a.春秋戰國 b.秦朝 c.漢代 d.唐宋時期

8.斯塔夫裡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他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結構和社會結構。第一次發生於西元前221年,……第二次發生於2023年,……第三次在2023年的……」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集權制度的建立 b.儒家學說成為統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 d.世卿世祿制確立

9.(廣東省揭陽市2011屆高三一模文綜)徐天麟在《西漢會要》中說:「漢祖龍興,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於矯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實行印證了這一觀點的是

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國並行制

10.(安徽省馬鞍山市2010屆二次質檢文綜)歷史上時常出現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背離的現象,即所謂「種瓜得豆」。中國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實施過程中最符合這一現象的是

a.秦朝郡縣制 b.西漢郡國並行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軍機處

11.(北京市東城區示範校2011屆高三綜練二文綜)錢穆在《中國歷史政治得失》中指出:「漢宰相是採用領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則採用委員制。」唐代宰相的「委員制」指

a.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b.相權分立制衡

c.削弱了相權d.行政權實現了真正的三權分立

12.(廣西南寧市2011屆高三二模文綜)有資料記載,我國歷史上有乙個朝代的大臣諡號多以「文」字為榮。整整這個朝代,諡號為「文」者達一百四十多人,為「武」者僅二十人。這個朝代最有可能是

a. 西周 b. 秦朝 c. 唐朝 d. 北宋

13.北京大學出台2023年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長輩的學生。這不禁讓人們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為標準選拔人才的制度,始於漢代,在東漢成為求仕者必由之途。這種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舉制 c.科舉制 d.八股取士制

14.(安徽省2023年江南十校高三聯考文綜)「生髮未燥,已拜列侯;身未離襁褓,業披冠帶」的現象源於我國哪一項選官制度

a.徵辟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15.元朝創設的行省制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主要是指①延續了秦漢的郡縣制度②進一步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③奠定了今天中國行政區劃的基礎④鞏固和發展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明史》記載:「(明太祖)革中書省,歸其政於六部,……置殿閣大學士,而其官不備,其人亦無所表見(表現)。燮理(治理)無聞,何關政本,視前代宰執(指宰相),迥乎異矣。

」殿閣大學士與宰相「迥乎異矣」主要表現在

a.殿閣大學士僅供顧問,而無實權 b.殿閣大學士實際上並未設定

c.殿閣大學士地位實際上與六部等同 d.擔任殿閣大學士的人沒有辦事能力

17.明初**「設五府、六部、都察院……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這一做法的實質是

a.罷設丞相,緩和君臣矛盾 b.各機構平等,避免權力集中

c.各機構相互制約,強化君主** d.各部權力分明,提高效率

18.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的共同之處是

a.統領六部,處理各種政務 b.參與決策,並負責朝廷日常事務

c.參與機要政務,但沒有決策權 d.負責各地的軍政事務

19.《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為: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明代為:朱奉天運、富有萬方……這種排序主要體現了

a.皇權的獨尊 b.**集權的強化 c.等級制度的森嚴 d.文化**的擴充套件

20.圖一是北京天安門東側後院古代建築,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稱為太廟。圖二是民間祭祀祖宗的場所,稱為祠堂。這種現象源於我國早期的一項政治制度,其特點不包括

a.嫡長子繼承制b.神權與王權的結合

c.血緣紐帶與政治關係結合 d.「國」與「家」結合

21.「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電視劇集《宰相劉羅鍋》曾和它的這首主題歌一樣風靡一時。但該劇的片名卻犯了歷史學上的乙個常識性錯誤。根據你掌握的歷史知識,你認為它所犯的錯誤應是

a.「羅鍋」一詞有辱劉墉人格 b.片名與劇情名實不符

c.「宰相」稱謂違背歷史真實 d.作品中的宰相不止劉墉一人

二、非選擇題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左傳》

材料二:不過應該注意到,周天子當時並沒有真正的統治權,周初萬邦並立,周不過只是其中之一邦。……天子與諸侯之間,諸侯相互之間,諸侯和卿大夫之間,往往用盟約維持關係。

所以我們可以說,周代存在著主權分割現象,卻沒有形成個人之間的主從關係。

——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自從秦始皇統一了當時的「天下」,中國即成為乙個長期整合的政治體。……中國,作為乙個政治單元,能夠有長期的凝聚性,固然由於其地理環境自成格局,但也由於國家形態具備一定程度的穩定性。

——許倬雲《歷史大脈絡》

(1)依據材料

一、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點。(4分)

(2)結合秦朝**集權體制的優勢,分析材料三中秦朝國家形態的穩定性優於西周時期的原因。(6分)

(3)試評價秦朝**集權政治制度的歷史影響。(10分)

23.(2010·成都檢測)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十分重視修訂「家譜」。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乙個以血緣關係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蹟的特殊圖書體裁,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流傳至今的家譜至少仍有三萬多種,其內容之豐富,價值之高,很值得我們今天去了解與認識的。

「隱惡揚善」是修纂家譜的一條基本原則。

材料二:在現代的僑鄉家譜中,都普遍記錄了不同時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時間與原因……同故鄉故國的聯絡與貢獻等內容。有些還闢有專章、專傳介紹,這就為他們的後裔尋根問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據,也就更增加了他們對故國故鄉的依戀之情。

材料三: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欲考族制組織法,欲考各時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齡、平均壽數,欲考父母兩系遺傳,欲考男女產生兩性比例,欲考出生率與死亡率比較……等等無數問題,恐除了族譜家譜外,更無他途可以得資料。

」為此他提出廣收家譜並對家譜進行研究。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我國民間重視修訂「家譜」的主要原因。簡述家譜在中國傳統社會發展中的作用。(8分)

(2)依據材料二,並結合現實,分析家譜在當今社會的作用。(4分)

(3)依據上述材料,說說如何辯證地看待家譜的學術價值。(4分)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漢武帝創始了一條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級人員(六百石俸祿)巡行郡國,察考大吏(二千石俸祿)的成績和罪惡,隨時向**快速匯報,這種官職叫「刺史」。

注:「石」為糧食重量單位,品級高的**俸祿高,漢代俸祿折算成糧食。

——趙儷生《趙儷生文集·第三卷》

材料二:(西漢)成帝末,翟方進、何武乃言:「《春秋》之義,用貴治賤,不以卑臨尊。

刺史位下大夫,而臨二千石,輕重不相準。請罷刺史,……」而朱博以漢家故事(指漢代的傳統制度),置部刺史,秩卑而賞厚,鹹勸功樂進(指為獲皇帝賞識,積極性高)。……」於是……復置刺史。

——顧炎武《日知錄·卷九》

材料三:古代戰爭水平不高,崇山峻嶺、長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嶺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條件極佳的割據區域。

……元代的省……無視歷來與劃界密切相關的幾條最重要的山川邊界——秦嶺、淮河、南嶺、太行山等的存在,……陝西行省越過秦嶺而有漢中盆地;湖廣行省以湖南、湖北為主體而又越過南嶺有廣西;江西行省也同樣跨過南嶺而有廣東;……至於江浙行省,乃從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高考專題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題組一一 選擇題 安徽省懷遠二中2010屆高三第五次月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較早地走向完備和成熟。回答1 3題。1 左傳 昭公七年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會結構的基本特點是 a 嚴格的等級關係 b 嫡長子擁有繼承特權 ...

第三講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5課 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 一 課程標準 1 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2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二 學習目標 重點 雅典民主政治產生的條件 發展歷程及影響。難點 雅典民主政治的影響。三 知識梳理 ...

專題一 第1課 古代中國早期的政治制度 教

必修一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一課.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編寫人 劉昌遠審核人 胡作權 課程標準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學習目標 1.記住西周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內容,理解分封制推行目的和作用,理解分封制推行實質和影響 2.理清宗法制與分封制之間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