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查對制度

2021-06-07 02:42:43 字數 5068 閱讀 8917

(一) 醫囑查對制度

1、處理醫囑前應查對醫囑的床號、姓名、內容、時間、用法和醫生簽名,任何醫囑執行前均需雙人核對無誤後方可執行。

2、當班**對本班醫囑白班還需查對夜班醫囑,夜班**對當日醫囑要進行查對,**長每週定期大查對一到兩次並登記。重整醫囑須經另一人查對後方可執行,如有問題及時糾正。

3、在搶救時或手術中執行口頭醫囑,**須複述藥名、劑量、給藥途徑,待醫生確認無誤後方可執行,並暫時保留用過的空安瓿由兩人核對後方可丟棄。

(二)服藥、注射、輸液查對制度

1、服藥、注射、輸液前必須嚴格進行三查八對一注意。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後查。

八對:對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和有效期。一注意:

用藥後的反應。

2、清點藥品時和使用藥品前要檢查質量、標籤、失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擺藥後必須經第二人核對方可執行。

4、對易導致過敏的藥物,給藥前需詢問患者有無過敏史;使用毒、麻、限劇藥時,要經過反覆核對。靜脈給藥要注意有無變質、瓶口鬆動、裂縫,同時使用多種藥物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5、服藥、注射過程中患者有疑問要重新核對,無誤後方可執行。

(三)輸血查對制度

1、輸血標本採集查對;

(1)**接到輸血申請單後,將醫囑與輸血單上各項資訊進行二人核對,確保無誤後方可採血。

(2)採集血標本前需核對輸血申請單及試管上的各項資訊是否與患者相符,確保無誤。

(3)血標本採集完畢後,將血標本、輸血申請單、患者資訊再次進行雙人核對,確保無誤後送血庫做交叉配血試驗,並註明採血時間籤採血者全名。

(4)同時有兩名以上患者需採集血標本時,須嚴格遵守「一管一單制」、「一次一人「的原則,逐一分別採集血標本,嚴禁同時採集兩名患者的血標本。

(5)血標本與輸血申請單由護理人員同時送交血庫,雙方進行逐項核對。

2、取血核對

取血者與血庫人員雙方須將輸血申請單與血袋標籤及血液質量進行共同檢查核對,內容為:

(1)查採血日期、血液有無凝血塊或溶血、血袋有無滲漏及血液有效期。

(2)查輸血申請單與血袋標籤上血型(包括rh因子)、血量、血袋編號是否一致,交叉試驗有無凝集。

(3)查患者科別、姓名、床號、住院號、性別、血型、血液製品種類。

(4)查對無誤後,取血者及發血者籤全名及取血時間。

3、輸血查對:

嚴格執行三查十二對制度。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質量、輸血裝置是否完好。

十二對:科別、受血者姓名、性別、年齡、床號、住院號、血型、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血袋編號、採血日期、血液的種類和劑量。

(1)輸血前查對:

輸血前由兩名**(夜間一人當班時與值班醫師)嚴格查對輸血申請單及血袋標籤上的各項內容,準確無誤方可輸血。

(2)輸血時查對:

到患者旁邊再次兩人核對床號、姓名、性別、血型等,確認與輸血單相符,用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並在合血單上簽上二人的姓名,以示查對。

(3)輸血後查對:

輸血完畢後按三查十二對內容再次核對,將血袋保留,以備必要時送檢查對。

(四)手術查對制度

1、手術患者查對:

(1)查對內容:依據手術通知單和患者病歷

①患者姓名、床號、性別、年齡、科別、住院號、手腕帶、診斷、手術名稱及部位(左右)及其手術部位術前標識、術前用藥、藥物過敏實驗結果、備皮、導尿等與手術通知單是否相符。

②了解患者是否進食、是否排盡大小便、是否卸妝,將患者的義齒、義體、義眼、**眼鏡、發卡以及貴重物品等專人保管。

③攜帶病歷、影像學檢查結果、術中用物、藥物等。

④評估患者全身情況,特別是**情況,了解既往史。

(2)查對時間:

①手術前一日,巡迴**訪視患者時與病歷、患者核對。

②手術當日,手術室人員接患者時與手術通知單、病歷、病房**及患者核對。

③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前,巡迴**與病歷及患者核對。

④患者進入手術間後麻醉師、主管醫生、巡迴**與病歷及患者再次核對。

2、手術器械及標本查對:

(1)器械**查對無菌包名稱、有效期、包裝及無菌包內的滅菌指示卡和手術器械是否齊全、合格。

(2)在術前、術中關閉深部組織與體腔前後及術畢時,器械**須與巡迴**共同核對所有敷料和器械數目核實後登記。

(3)術中需增減器械、縫針等用物時,器械**須與巡迴**認真清點,及時記錄。

(4)手術取下的標本,器械**與術者核對無誤後送病理。

(五)各種檢查化驗查對制度:

1、接送病人檢查時與檢查前,持檢查單與病人查對科室、床號、姓名、檢查內容、部位、時間。

2、採集化驗標本前,**接到化驗單後,核對病人的床號、姓名、住院號、化驗專案及電腦錄入是否準確,選擇合適容器進行貼上。

3、採集化驗標本時,將化驗單、標本容器與病人進行查對,確保床號、姓名、化驗專案、採集方法無誤後,方可採集,採集後註明採集時間。

(六)消毒**室查對制度

1、去汙區對**的物品,認真查對用物的名稱、數量和包內器材的品種、規格、數量,確保準確無誤並登記。

2、配製各種消毒液、清洗液時,認真查對原液品名、規格、有效濃度,配製後的濃度。

3、包裝各類器械包時,核查包內器械和敷料的品名、規格、數量、效能、清潔度,包裝材料的清潔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內指示卡,手術器械包需兩人核對。

4、消毒員裝載時查對包外的化學指示膠帶資訊:物品名稱、包裝者編號、滅菌時間、有效期、包的體積、重量、嚴密性是否符合要求,填寫鍋次鍋號。

5、滅菌執行時查對:壓力、溫度、時間。

6、解除安裝時先檢查化學指示膠帶變色情況以及監測包中化學指示劑變色是否達到標準要求,再查有無溼包、破損包、鬆散包。

7、發放消毒或滅菌物品時,認真查對包的名稱、數量、滅菌時間、有效期、化學指示膠帶變色情況以及外包裝的清潔度、完整性、嚴密性是否達到標準要求。確認無誤後,方可發放並登記。

8、一次性使用無菌物品必須查包裝上標識:有三證標識、品名、規格、質量、滅菌方法、滅菌日期和有效期。

1、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履行職責,保證各項**、護理工作準確及時的進行。

2、每班必須按時交**,**者必須提前10~15分鐘到病房,閱讀病室報告、護理記錄、**記事本、進行物品交接。在**者未接清楚之前**者不得離開崗位。

3、值班者必須在**前完成本班的各項工作,寫好病室報告及各項護理記錄,處理好用過的物品。遇到特殊情況應詳細交代,與**者共同做好交**工作方可離去。白班應為夜班做好物品準備,如搶救藥品、搶救用物及**用物,以便於夜班工作。

4、**中發現患者病情、**及護理器械物品等不符時,應及時查問。**時發現問題應由**者負責;**後如因**不清,發生差錯事故和物品遺失,應由**者負責。

5、**內容:

(1)交清住院患者總數,出入院、轉院、轉科、手術、分娩、病危、病重、死亡人數以及新入院、手術前、手術日、危重、搶救、特殊檢查患者的診斷、病情、**、護理,寫出書面病室報告及護理記錄,同時交清留送各種標本完成情況。

(2)床頭**檢視危重、搶救、昏迷、手術、新入院、臥床患者的病情,如生命體徵、輸液、**、各種引流管、特殊**情況及各專科護理執**況。

(3)交、**者共同巡視並檢查病房清潔、整齊、安靜、安全的情況。

(4)**者應清點毒麻限劇藥、急救藥品和其它醫療器械,若數量不符應及時與**者核對。

6、晨會集體**由**長主持,全體人員應嚴肅認真地聽取夜班**報告,要求做到**時護理記錄要寫清,口頭要講清,患者床頭要看清,如交代不清不得下班。

(一)分級護理原則

分級護理原則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確定並實施不同級別的護理,並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1、符合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特級護理:

(1)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

(2)重症監護患者;

(3)各種複雜或者大手術後的患者;

(4)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

(5)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並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

(6)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crrt),並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徵的患者;

2、符合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一級護理:

(1)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症患者;

(2)手術後或者**期間需要嚴格臥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相對穩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隨時可能發生的變化的患者。

3、符合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二級護理:

(1)病情穩定,仍需臥床的患者;

(2)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4、符合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護理: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穩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處於**期的患者。

(二)分級護理要點

1、特級護理的要點:

(1)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徵;

(2)根據醫囑,正確執行各項**及用給藥,配合醫生實施各項急救措施;

(3)根據醫囑,準確測量出入量並記錄;

(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管路護理及各種併發症的預防,實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

(6)嚴格執行危重症患者床旁交**;

(7)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針對性開展心理指導及健康指導;

(8)履行告知義務,尊重患者執行權。

2、一級護理的要點:

(1)每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徵;

(3)根據醫囑,正確執行各項**及用藥;

(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管路護理及各種併發症的預防;

(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和功能鍛鍊。

3、二級護理的要點:

(1)每2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徵;

(3)根據醫囑,正確執行各項**及用藥;

(4)根據患者病情需要,提供專科護理;

(5)指導患者採取措施預防跌倒/摔傷;

(6)協助患者做好生活護理、基礎護理;

(7)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及功能指導。

4、**護理的要點:

(1)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徵;

(3)根據醫囑,正確執行各項**及用藥;

(4)指導患者採取措施預防跌倒/摔傷;

(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及功能鍛鍊

護理查對制度

四 手術病人查對制度 1 核對病人 應根據手術通知單和病歷核對病人床號 姓名 性別 年齡 診斷 手術名稱及部位 左 右 術前用藥 藥物過敏試驗結果及配血報告。把好 四關 1 接病人之前,與病房 查對。2 進入手術間之前,與巡迴 查對。3 進入手術間之後,與麻醉醫生查對。4 麻醉之前,與手術醫生查對。...

護理查對制度

護理人員在執行各項 護理等工作之前,必須堅持查對制度,按要求認真查對,必要時須兩人查對,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一 服藥 注射 輸液查對制度 1 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三查 操作前查 操作中查 操作後查。七對 床號 姓名 藥名 劑量 濃度 時間 方法。2 備藥前要檢查藥品有無沉澱 混濁 變質,瓶口有無鬆...

護理查對制度

查對制度是保證病人安全,防止差錯事故發生的一項重要措施。因此,在工作中必須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嚴格執行三查七對,才能保證病人的安全和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一 醫囑查對制度 1 各班醫囑必須兩人核對,每日小查一次,每週由 長參與大查一次,並有登記有簽名。2 處理醫囑後,應做到班班查對,當日白班醫囑由主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