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裝置 儀器管理制度

2021-06-03 20:43:54 字數 1723 閱讀 6347

一.目的:規範化驗室檢測用裝置、儀器、玻璃器皿等的管理。

二.範圍:本制度適用於化驗室檢驗用裝置、儀器、玻璃器皿的管理。

三.職責:化驗員負責本制度的實施。

四.實施內容:

1.由品控部指定專人(化驗員)負責檢驗用裝置、儀器、玻璃器皿的驗收、保管、使用、維修和定期校驗,建立相應的記錄。

2.裝置、儀器、玻璃器皿的驗收:

2.1新購置進廠的裝置、儀器等,由品控部人員會同採購部的採購人員、倉儲部的收貨人員,按計畫進行驗收。驗收專案包括:

名稱、型號、生產廠家、購進日期、合同單、隨機帶來的全部資料(圖紙、使用說明書、操作維修指南、備品備件明細表、出廠檢驗單等)及開箱驗收、安裝、除錯、驗證等所有記錄說明。

2.2驗收完畢,符合規定後,除留使用說明書影印件外,其它資料均存檔案管理.

2.3無製造許可證標誌的計量儀器、裝置不得購入。

3.裝置、儀器、玻璃器皿的保管:

3.1精密儀器應存放在精密維護使用。

3.2乾燥烘箱、培養箱應專區存放,不得隨意挪動。

3.3精密儀器(顯微鏡,分析天平等)應固定位置,不得任意搬動,並罩上儀器防塵罩;

3.4對不經常使用的儀器應經常通電檢查。

3.5無關人員嚴禁使用動用,特殊情況需經品控部專業人員批准。

4.裝置、儀器、玻璃器皿的校驗:

4.1滅菌裝置、培養箱、烘箱、高壓鍋等應按規定進行校驗合格後使用,並貼上合格證。

4.2屬國家強檢儀器、量具應到當地計量部門校正,並填寫「檢驗儀器、玻璃器皿校驗臺帳」。經檢定合格的儀器、器皿應貼上合格證並規定使用期限,定期進行檢定。

5.裝置、儀器、玻璃器皿的使用:

5.1分析用儀器的量程、靈敏度均應與所從事的分析操作相適應。

5.2操作人員應熟悉操作規程和儀器裝置效能,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

5.3愛護儀器,各種儀器使用完畢後擦淨蓋好,並由化驗員管理,貴重精密儀器裝置由化驗員操作,操作人員應經上崗培訓,並嚴格遵守操作程式,凡違章操作造成損壞,必須按章賠償。

5.4化驗人員對使用後的玻璃器皿應及時的進行清洗、烘乾、備用。

5.4.1容量玻璃器皿,如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使用後,應用洗液浸泡,再用自來水沖洗,最後用少量純淨水潤洗三遍。

5.4.2一般玻璃器皿,如燒杯、錐形瓶、試劑瓶、試管等,可用洗潔精清洗乾淨,用自來水沖洗,最後用少量純淨水沖洗三遍。

5.5玻璃器皿清洗乾淨後,使用人員應按不同類別分別擺放整齊。

5.5.1移液管:清洗乾淨,及時烘乾。

5.5.2滴定管:

用完後放棄內在的溶液,用蒸餾水淋洗乾淨,倒置,夾於滴定管夾上。長期不用的滴定管要將凡士林除掉,然後墊紙,用皮筋拴好活塞儲存,磨口塞間如有砂粒.粉塵,不要用力轉動,以免損傷其精度。

5.5.3比色皿:用完後洗淨,在小瓷盤或塑料盤中,下墊濾紙,倒置晾乾後放於比色皿盒或潔淨的器皿內。

5.5.4帶磨口塞的儀器:容量瓶、稱量瓶或比色管等在清洗前用線繩或橡皮筋把塞和管口拴好,以免打破塞子或互相弄混,需長期儲存的磨口儀器要在塞間墊一紙片,以免日久粘住。

5.5.5燒杯、錐形瓶、試管等,應置於專用晾乾架上。

6.裝置、儀器、玻璃器皿的維修:

6.1精密儀器、裝置的拆卸應經過規定的審批手續,未經批准不得私自拆卸。

6.2有故障的儀器、裝置,應及時上報並及時維修,不得使用。

6.3發生故障應及時修理,做好「檢驗裝置、儀器維修記錄」。

7.裝置、儀器、玻璃器皿的操作規程及記錄建立,操作、清潔、維修保養規程,內容包括:概述、操作規程、清潔規程、維修保養規程、注意事項。

8檢驗儀器裝置管理制度

1.儀器裝置到貨後,指定專人開箱驗收並盡快除錯。若存在質量問題,應及時與生產廠家聯絡包修或退貨。2.接收新儀器裝置後,若是固定資產,則應在乙個月內進財務規定組資,建立固資卡片台賬等,做到賬物相符。若為低值易耗品,則應登賬,所有儀器裝置應建立檔案袋和使用記錄。3.使用貴重 大型 精密進口儀器裝置的人員...

裝置儀器管理制度

一 裝置 儀器使用 維護規程的制訂 修改與執行 裝置 儀器的使用 維護規程是根據裝置使用 維護說明書和生產工藝要求制定,用來指導正確操作使用和維護裝置的法規。各大公司所屬廠礦 公司都必須建立 健全裝置使用規程和維護規程。規程制定與修改的要求 1.首先要按照裝置使用管理制度規定的原則,正確劃分裝置型別...

裝置儀器管理制度

3 各種測量儀器使用前後必須進行常規檢驗校正,使用過程做好維護,使用後及時進行養護。4 各種光電類 雷射類儀器必須定期送到具有資質的部門進行鑑定。鑑定時間不宜超過規定時間,以確保測量的準確和精度。5 嚴禁使用未經檢驗和鑑定 校正不到出廠精度 超過鑑定週期,以及零配件缺損和示值難辯的儀器。6 使用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