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考試題

2021-04-28 04:41:05 字數 5003 閱讀 6314

1、 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從「三位一體」三個方面把握,這三個方面分別是什麼?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現了黨的執政目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指明實踐途徑;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體現了黨的思想靈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精神動力;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現了黨的執政方略和執政手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部理論與實踐是圍繞著哪四個基本問題展開的?

1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

2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3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4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

3、 中國國情可以概括為「三個沒有變」,具體是指哪三個什麼方面「沒有變」?

1) 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

2)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

3)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4、 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 始終堅持科學發展

2) 堅持以人為本

3) 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4) 堅持統籌兼顧

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5、 用最簡單的話概括,什麼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在國家巨集觀調控下使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相結合的市場經濟。

6、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係,具體指什麼?

第一種簡單的答案:從系統的觀點看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是互為條件的辯證統一體。這其中,改革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發展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的,穩定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前提,三者相互聯絡,相互促進;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度統一起來;

第二種答案是詳細的:

實踐表明,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係處理得當,就能總攬全域性,保證經濟社會的順利發展;處理不當,就會吃苦頭,付出代價。

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要根據客觀情況的不斷變化而有所側重。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經驗證明,必須始終注意把握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要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要堅持以改革作為發展的基本動力,全面深化改革。我國初步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現在發展處於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改革也仍處於攻堅階段。深化改革和調整結構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深層次矛盾的根本措施,但在推進過程中不僅過去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會顯現出來,而且還會出現新的矛盾和不穩定因素。

為此,深化改革必須突出重點,分別輕重緩急,防止改革措施在時間上過於集中。改革措施要兼顧不同群體的利益,認真考慮每項改革措施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把握好改革出台的時機和節奏。還要重視建立補償機制,對在深化改革中利益受損的群體通過一定形式給予補償。

要堅持以發展為主題,樹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戰略思想。歷史經驗證明,正確把握發展的速度至關重要。經濟增長速度過低或者過高,都不利於深化改革,也不利於社會穩定。

經濟增長速度過低,既不利於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潛力,也會帶來就業困難、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特別是我國現在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科技、經濟方面佔優勢的巨大壓力,如果我國經濟發展慢了,同發達國家的差距就會擴大,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就不能從根本上得到保證。另一方面,經濟增長速度過高,超過現有資源的潛力,又會引起通貨膨脹和**大幅度**,同樣也會造成經濟和社會不穩定。

這是我們今後要盡力避免的。

要堅持把穩定作為改革和發展的前提,保持社會安定團結。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重要結合點。要把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做好「兩個確保」工作,搞好「三條保障線」的銜接。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好改革發展程序中的各種利益關係。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實做好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項工作,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特別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

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抓緊解決剋扣和拖欠農民工工資、城鎮房屋拆遷與農村土地徵收徵用中侵犯城鎮居民和農民合法權益等問題。積極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不斷消除不利於社會穩定的體制和結構性原因。繼續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進一步健全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工作機制,把不利於社會穩定的因素化解到最低程度,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7、 中國對外開放的主要內容是什麼?p51

(1)繼續推進對外**增長,特別是發展出口**;

(2)繼續堅持「引進來」。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置,特別是有助於企業技術改造的適用的先進技術;

(3)實施「走出去」戰略。走出去就是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經濟全球化,更加廣泛的開展同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國家的經濟技術交流合作。

(4)是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

8、 什麼是政治制度?58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中,統治階級通過組織政權以實現其政治統治的原則和方式的總和。它包括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國家結構形式,政黨制度,選舉制度。

從更為寬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會政治領域中要求政治實體遵行的各類準則或規範。

9、 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麼?71

根本目的:大力發展人民民主,保證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

10、 什麼是豐富民主形式?什麼是擴寬民主渠道?

豐富民主形式就是尋找公民民主參與政治的新方式;拓寬民主渠道就是尋找公民民主參與政治的新途徑。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要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參與政治,這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條基本路徑。所以我們黨要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

11、 什麼是文化軟實力?83

我國提出的文化軟實力,是乙個國家基於文化的生命力、創造力、傳播力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1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有哪些?81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主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基礎)。

13、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倡導「富強、民主……」等24個字,你能說出這24個字具體是什麼嗎?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14、 社會建設主要指什麼?91

社會建設通常是指與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相適應的社會建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主要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通過發展社會事業、完善社會政策、改進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秩序等來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15、 社會建設要保障和改善民生,這裡說的民生具體包括什麼內容?95

民生主要是指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狀態,以及人民的基本發展機會、基本發展能力和基本權益保護的狀況等。

這裡說的民生具體涉及勞動就業、社會福利、義務教育、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助等方面的內容。

16、 我國社會利益關係呈現出一些什麼新特點?99

一是利益主體趨於多樣化。

二是利益差距有所擴大。

三是利益衝突有所增強。

17、 什麼是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與傳統工業文明的關係是什麼?109

生態文明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的社會和自然狀態。

建設生態文明是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認識成果,也是在發展物質文明過程中保護盒改善生態環境的實踐成果。建設生態文明不是否定工業文明,而是強調先進的工業文明必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使人們在享有現代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態文明成果。

18、 我國發展中遇到的人口、資源、環境主要問題有哪些?113

(1)人口方面: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此外,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還表現為農村人口多,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別比失衡等。

(2)資源方面:我國資源的自身供給嚴重不足;我國資源消耗的高峰期已經到來。一方面,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需要大量的資源;另一方面,由於技術不先進、管理不妥當,導致資源開發不合理,利用率低,浪費嚴重等問題。

(3)環境方面:環境汙染非常嚴重;水土流失嚴重;礦區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治理能力遠遠趕不上破壞速度,生態赤字逐年擴大。

19、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具體包括哪三個方面?122

(1)政治領導。主要體現為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立足中國國情,反映時代要求和人民意志,確定奮鬥目標,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並通過法律程式變為國家意志,成為全體人民共同遵循的規範。

(2)思想領導。主要體現為黨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提高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動員、組織和鼓舞人民自覺地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3)組織領導。主要體現為黨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培養、選拔、考核和監督幹部,推薦德才兼備的幹部,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保證國家的憲法、法律付諸實施,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20、 從當代中國與世界角度看,當代世界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趨勢是什麼?138

答:當代世界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趨勢主要有:

1)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2) 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

()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

()科學技術醞釀新突破;

()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呈現新特點;

()人類共同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另外,還有一些,比如說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日益顯現、非傳統安全問題成為世界政治的中心議題、全球範圍的宗教勢力和形形色色的民族主義正在復甦、權力中心財富中心和發展驅動力正在發生轉移、國際規則和秩序在經歷重大變革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學習資料 一 兩大發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發展為科學 1883年3月14日,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在倫敦逝世,4天後,恩格斯在馬克思幕前發表重要講話,對馬克思的一生作出了評價。他說 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唯物史觀 二是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複習

一 兩大發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發展為科學 1883年3月14日,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在倫敦逝世,4天後,恩格斯在馬克思幕前發表重要講話,對馬克思的一生作出了評價。他說 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唯物史觀 二是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即剩餘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心得

本學期學習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課程,在上課過程中,學到了許多知識,對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指導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文化建設 社會建設 四位一體 協調發展 共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更穩 更好 更快的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