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名言錦句

2021-05-15 05:29:14 字數 4879 閱讀 2418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治風先治血,血足風自熄。

人之所病病疾多;醫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沒有不治之症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六腑以通為補少年進補,老來吃苦心主血、脾統血、肝藏血暴怒傷肝,五誌化火上工(高明的醫生)治未病,不治已病夫業醫者,當先明臟腑……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清王清任《醫林改錯》

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治急性病要有膽有識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嶽美中風為百病之長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六腑以通為用行欲方而智欲圓,心欲小而膽欲大胃以通為補,脾以健為運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凡藥能逐邪者,皆能傷正;能補虛者,皆能留邪……於此知無藥之不偏矣……何必朋參芪而仇硝黃哉。

--莫枚士《研經言·用藥論二》

夫病有宜補,以瀉之之道補之;病有宜瀉,以補之之道瀉之--程杏軒《醫述·藥略》

必先歲時,勿伐天和氣聚則塞,氣散則通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氣--金翼匱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靈樞?五邪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與今善言人者必有厭與己大醫精誠.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

學到知羞處,方知藝不精。

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臨證多,更要熟讀王叔和。

學醫從"傷寒論"入手始而難既而易,從後世分類書入手初若易繼則大難矣。

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後議藥,藥者所以勝病者也。識病,則千百藥中任舉

一、二種用之且通神;不識病,則歧多而用眩。

久立傷骨,久坐傷血,久視傷神,久行傷筋,久臥傷氣。

養生在動,養心在靜修和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醫為仁人之術,必具仁人之心。

學不博無以通其變,思不精無以燭其微。

藥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殺人。若知之不詳,用之不的,小錯則貽誤**,大謬則關係性命。故醫者於藥不可不精。

讀仲景書,須於無字處求字,無方處索方,方可謂之能讀。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用藥難,識證難。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畢矣。

話傳三遍假成真,藥方抄三遍吃死人。

清瀉不用醫,餓到日沉西。撐痢疾,餓傷寒。

瘡大瘡小,出頭就好。

不服庸醫藥,勝請中流醫。

吃藥不忌口,枉費大夫手。

久病成良醫。

春捂秋凍,無病**。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痘要結,麻要洩。

壯水之主以治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壯火食氣,少火生氣。

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勝而泉源不竭。

人受天地之氣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氣常有餘,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餘論〉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見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喘氣毋耗氣,精遺勿澀洩,明得個中趣,方是醫中傑。

--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

十問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佔驗。

--清·陳修園《醫生實在易·問證詩》

凡醫者之於病人,必事事體貼,如若身受之,而後用藥無誤醫之為道,全在身考。

--清·徐靈胎《慎疾芻言·用藥》

暴眩為風火與痰,漸眩為上虛氣陷(陳修園"醫學實在易")土虛木必搖(尤在涇"靜香樓醫案")肝風上公升於巔頂,原屬陰虧;痰濁瀰漫於中宮,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醫案")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內經"至真要大論")無虛不能作眩(張介賓"景岳全書")無痰則不作眩("丹溪心法")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劉一仁"醫學傳心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天人和一。

見病醫病,醫家大忌!

病有標本,多有本病不現而標病見者,有標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見一證即醫一證,必然有失。唯見一證,而能求其證之所以然,則本可識矣。

--明·周慎齋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後議藥。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議病後議藥》

病經議明,則有是病即有是藥,病千變藥亦千變。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問·至真要大論》

張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製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諸內必形諸外,觀其外可知其內。

--清·周杓元《温證指歸·望色論》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張仲景舌以候元氣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淺深。

--清·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傷寒脈舌》

辨舌質,可訣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淺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總論》

觀舌本,可驗其陰陽虛實;審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熱淺深也--清·章虛谷《醫門棒喝》

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

--《素問·標本病傳論》

張景岳注云:「病淺者可以兼治,故曰並行。病甚者難容雜亂,故曰獨行。」

寸尺弱,勿汗寸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陽;尺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陰。

--清·程鐘齡《醫學心悟·醫門八法·論汗法》

汗也者,合陽氣、陰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為物,以陽氣為運用,以陰精為材料。

--清·吳鞠通《溫病條辨·汗論》

陰虛之熱者,宜壯水以平之;無根之熱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書·寒熱》

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

--《醫學心悟·三消》

內之證或不及其外,外之證則必根於其內。

--現代·明堅《醫林掇英·外病求內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將,治內傷如相。

--清·吳鞠通《溫病條辨·雜說·治病**》

治外感如將,貴在猛峻;治內傷如相,貴在圓通症者徵也,瘕者假也。

徵者成形而堅定不移者是也;假者無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婦人規·症瘕類》

症瘕與積聚異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徵,堅硬不移,痛有定處,病屬血分;瘕者,聚散無常,推之可移,痛無定處,病屬氣分。

積·聚積者積壘之謂,由漸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謂,作止不常者也。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積聚》

積血聚氣積者,推之不移,成於五臟,多屬血病;聚者,推之則移,成於六腑,多屬氣病。

--清·程鐘齡《醫學心悟·積聚》

木熱則流脂,肝熱未有不見痰者!

秀才學醫,籠中抓雞:)心腎·虛寒虛熱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

--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注文表·裡病在於表,毋攻於裡,恐表邪乘虛陷入於里也;病在於裡,毋虛其表,恐汗多亡陽也。

--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辨治***論》

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

--明·王綸《明醫雜著·醫論》

嘔苦知邪在膽,吐酸識火入肝。

--清·李用粹《證治匯補·胸膈門·嘔吐》

膽熱移腦為鼻淵;肝熱轉肺為鼻痔。

--清·王旭高《環溪草堂醫案·諸竅門》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四總穴歌凡血枯經閉者,當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而嘔血**者,當求動血之源,源在髒也。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血證》

右脈不足,補氣藥多於補血藥;左脈不足,補血藥多於補氣藥。

--明·汪石山《石山醫案·營衛氣血論》引朱丹溪語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是火邪盛也;身涼脈靜者易治,是正氣復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凡治血證,須知其要;而血動不由,惟火惟氣耳。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血證》

一切不治之證,總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證論·**》

朱丹溪:氣血衝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氣實者氣必喘粗,聲音壯厲;血實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堅。

--清·徐靈胎《雜病源·虛實》

學醫從《傷寒》入手,始則難,繼而大易,從雜症入手,始則易,繼而大難。

我認為這個主題沒有意義隨便到古籍裡去查兩句來貼上就是了~虛虛實實,過尤不及,病重藥輕瘀血化水,亦發水腫,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證論》

血不利則為水。

--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

--明·李宗梓《醫案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引語後天資生,納谷為寶。

--張錫純凡水腫等證,乃肺脾腎三臟相干之病。

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於氣,故其標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腫脹》

別陰陽於疑似之間,辨標本於隱微之際;有無之殊者,求其有無之所以殊;虛實之異者,責其虛實之所以異。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審查病機無失氣宜論》

謹守病機,各司其屬。

--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

(痰)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吐,在心則悸,在頭則眩,在背則冷,在胸則痞,在脅則脹,在腸則瀉,在經絡則腫,在四肢則痺。

--清·林佩琴《類證治裁·痰飲論治》

肥人氣虛多痰,瘦人血虛多火。

--清·程芝田《醫法心傳·醫宜通變論》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湯頭歌訣·礞石滾痰丸》

痰為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醫》引朱丹溪語溼邪為病,緩而難知。

--清·吳刊安《傷寒指掌·濕症合參》

不明臟腑經絡,伸手動手遍錯獨處藏奸===大概是景岳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內而生,皆邪氣也。擨氣加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張子和《儒門事親》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

王旭高《王旭高醫案》

欲知病之難易,先知病之深淺。欲知病之深淺,先知病之部位。

傳統醫學去溼

傳統醫學認為,夏秋之交熱而多雨,濕氣較重。濕邪過盛可致病。濕邪傷人有內外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臥濕地而致病 內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中醫認為 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滑水溼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反之,濕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

傳統醫學師承關係合同書

指導老師 師承人員 簽訂日期 公證日期 甲方 指導老師乙方 師承人員 姓名姓名 性別性別 出生年月出生年月 單位名稱及位址單位名稱及位址或家庭住址 依據 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辦法 衛生部第52號令 的有關規定,經指導老師與師承人員甲乙雙方在平等自願 協商一致的原則下,建立師承學...

傳統醫學師承關係合同書

指導老師 師承人員 簽訂日期 公證日期 甲方 指導老師乙方 師承人員 姓名姓名 性別性別 出生年月出生年月 單位名稱及位址單位名稱及位址或家庭住址 依據 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辦法 衛生部第52號令 的有關規定,經指導老師與師承人員甲乙雙方在平等自願 協商一致的原則下,建立師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