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驕傲的格言 識人

2021-05-22 23:17:53 字數 3449 閱讀 4720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譯釋:賢德的人對親近者能敬重,對欽佩者能愛慕;對於喜愛者能了解他的缺點,對憎惡者能了解他的優點。

——《禮記·曲禮上》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哉?人焉瘦哉?

譯釋:(考察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可觀察他為達到一定目的所採用的方式方法;還要了解他的心思,安于什麼,不安於什麼。那麼,這個人怎麼隱藏得住呢?

這個人怎麼隱藏得住呢?(瘦:音shòu,藏匿。

)——《論語·為政》

舉直錯諸枉,**服;舉枉錯諸直,**不服。

譯釋:把正直的人提拔出來,放在邪曲的人之上,老百姓就服從了;若是把邪曲的人提拔出來,放在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會不服從。

——《論語·為政》

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譯釋:(何謂君子呢?)可以把幼小的孤兒託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命脈交付給他,面臨安危存亡的緊要關頭,卻不動搖屈服,這是曾子說的。

——《論語·泰伯》

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譯釋:先學習禮樂而後做官的,是未曾有過爵祿的一般人;先有了官位而後學習禮樂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要我選用人才,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

——《論語·先進》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譯釋:怎樣才是「達」呢?品質正直,遇事講理,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觀察別人的顏色,從思想上願意對別人退讓。

這種人,做國家的官時固然事事行得通,在大夫家一定事事行得通。至於「聞」,表面上似乎愛好仁德,實際行為卻不如此,可是自己竟以仁人自居而不加疑惑。這種人,做官的時候一定會騙取名望,居家的時候也一定會騙取名望。

——《論語·顏淵》

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譯釋:(仲弓問如何識別和提拔優秀人才,孔子說:)提拔你所知道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別人難道會埋沒他嗎?

——《論語·子路》

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譯釋:在君子底下做事很容易,討他的歡喜卻難。不用正當的方式去討他的歡喜,他不會歡喜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時候,卻衡量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務。

在小人底下做事很難,討他的歡喜卻容易。用不正當的方式去討他的歡喜,他會很喜歡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時候,便會百般挑剔,求全責備。

——《論語·子路》

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譯釋:不預先懷疑別人的欺詐,也不無根據地猜測別人的不老實,卻能及早發覺,這樣的人是一位賢人吧!

——《論語·憲問》

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釋:政治主張不同,不與之相互商議。

——《論語·衛靈公》

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端愨誠信,拘守而詳,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任。

譯釋:力行恭敬而心承忠信,遵循禮義而性情仁愛;這樣的人在天下四方做事,即使被困於邊遠地區,人們還是會尊重他。遇到勞苦的事奮勇爭先,遇到有利可圖,而且安逸快樂之事就能謙讓,端莊忠厚,誠實守信,做事從來都小心謹慎;這樣的人在天下四方做事,即使困於蠻夷之地,人們也莫不信任他。

——《荀子·修身》

見賢而進之,不同君所欲;見不善則廢之,不辟君所愛。行己而無私,直言而不諱。

譯釋:看到賢人便舉薦,不考慮君主的喜惡;看到不勝任的必廢掉,不避開君主之所愛。辦事出以公心,所以能直言不諱。

——《晏子春秋·外篇重而異者》

歸國寶,不若獻賢而進士。

譯釋:與其饋贈國寶,不如舉薦賢士。

——《墨子·親士》

良弓難張,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良才難令,然可以致君見尊。是故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聖人者,事不辭也,物不違也,故能為天下器。

譯釋:良弓難開,卻可以射到高深之處;良馬難駕馭,卻可以負載重物至遠方;良才難於使喚,卻可以使國王受到尊重。江河不嫌棄小溪注滿它裡面,所以水流能大;聖君(具有相容萬物的品德),遇事不推辭,不違背事理,所以能使自己成為治理天下的英才。

——《墨子·親士》

得士則謀不困、體不勞、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惡不生。

譯釋:得到了賢士,計謀就不會窮困,身體就不會勞累,功成名就,善美的得以昭彰,而醜惡的便不會產生了。

——《墨子·尚賢中》

夫尚賢者,政之本也。

譯釋:崇尚並舉薦賢人,是為政的根本。

——《墨子·尚賢中》

貪於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於貨者,不能分人以祿。

譯釋:貪圖政權的人,不能將事務分給別人;重視財貨的人,不能將俸祿分給別人。

——《墨子·尚賢中》

天下不患無臣,患無君以使之;天下不患無財,患無人以分之。

譯釋:天下之大不怕沒有大臣,怕的是沒有人去發現並重用他們;天下之大不怕沒有財富,怕的是沒有人能合理地去分配財富。

——《管子·牧民》

君之所審者三: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

譯釋:國君所要詳察的問題有三個:一是臣子的品德與其爵位相不相稱,二是臣子的功勞與其俸祿相不相稱,三是臣子的才能與其官職相不相稱。這三個根本問題,是決定國家治還是亂的源頭。

——《管子·立政》

審其所好噁,則其長短可知也;觀其交遊,則其賢不肖可察也。

譯釋:觀察乙個人的好噁,就可以了解他的長處和短處;觀察他交遊的人,就可以知道他的本質究竟是好還是壞。

——《管子·權修》

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

譯釋:通曉使用和駕馭部下的策略和手段之人,一定有遠見並且會明察,不明察就不能洞察隱私;能推行法治之人,一定堅決果斷、剛勁正直,不剛勁正直,就不能矯正奸邪行為。

——《韓非子·孤憤》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

譯釋:舉薦人才對外不避開仇人,對內不避開自己的兒子。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譯釋:聖明的君主選擇官吏,宰相必定從州縣等基層提拔,猛將必定從軍隊的基層發現。

——《韓非子·顯學》

凡用人之道,若以燧取火,疏之則弗得,數之則弗中,正在疏數之間。

譯釋:凡用人的方法就像燧石取火一樣,太疏遠不能得到,太勤密了也不行,必須掌握一定的分寸。

——《淮南子·說林訓》

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卑賤。

譯釋:品行高尚者可以保持經常不變,但被統治者認識並取用為官的機會難遇。乙個人賢與不賢,要看才能;但能不能被賞識,卻要看時運和機遇。

因此才高行潔者不一定被識用而尊貴;而能薄操濁者,不一定處在卑賤的地位。

——《論衡·逢遇篇》

人非堯舜,誰能盡善?

譯釋:人不是堯舜那樣的聖人,誰又能盡善盡美呢?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

大器晚成,終心遠至。

譯釋:人才成名雖晚,但最終達到的成就非常人可比。

——《三國志·魏書·崔琰傳》

關於驕傲的格言 養生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譯釋 擁有財富能裝飾房屋,具有良好品德就能有益身心,心地坦然身體也就更健壯。禮記 大學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譯釋 君子,吃食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關於驕傲的格言 目標

人們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標 財產 虛榮 奢侈的生活,我總覺得都是可鄙的。德 愛因斯坦 我的世界觀 目標的堅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泉源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沒有它,天才也會在矛盾無定的迷徑中,徒勞無功。英 查理德斐爾,引自 智慧型的錦囊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於我們在何處,而在於我們朝著什麼方向走。...

關於驕傲的格言 樂觀

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中 洪應明 菜根譚 福不可徼,養喜神以為召福之本而已 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而已。中 洪應明 菜根譚 心寬出少年。中 王靜莊 冷眼觀 求樂的人生觀,才是自然的人生觀,真實的人生觀。中 李大釗 現代青年活動的方向 工作愈偉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厲害,簡直成為一種律令,對付這種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