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史問廉觀後感

2021-04-21 08:09:50 字數 1384 閱讀 6635

清正廉潔,方能正道直行

——**紀錄片《鑑史問廉》有感

從**到地方各級雷霆懲腐的大背景下,紀錄片《鑑史問廉》以其獨有的歷史觀和厚重感站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以「廉」為核心,以「清」「勤」「慎」為主題,從歷史的興衰沉浮中挖掘中華廉政文化的優秀遺產,讓人感到廉政富有的溫度和情感、活力和魅力,從而增強人們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凝聚力。

鑑史,問廉。著重在於廉字。透過《鑑史問廉》,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看到的「廉」,正是漢代小小洛陽令董宣「不畏強權冒死捍衛律法」的大無畏;是唐朝狄仁傑「斷案如神、秉公執法」的清官能吏形象;是宋代清天包拯「不持一硯歸」、「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品行和志向;是明朝海瑞「推清丈、平賦稅,屢平冤假錯案」的青天美譽......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對為官者清廉的寫照。「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對為官者提出的要求。文天祥,于謙這膾炙人口的詩句道出了人們的心聲,也是他們本人真實的寫照。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得到人民的擁戴,得到社會的認可。

人民的愛與憎是分明的。他們所給予的評價是公正的,合理的。縱觀中國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正是因為李世民的清正,才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貞觀之治,正是因為李隆基對清廉的正確的認識,才出現了大唐的開元盛世。

也正是因為對清正廉潔的正確的認識,歷史上才出現了包拯,狄仁傑,魏徵等這樣一批為人民所謳歌的清正廉潔的人物。無論你是乙個七品芝麻官,還是權傾朝野的將相,就算你是統領天下的帝王,人民群眾也會給你乙個公正合理的評價。大明的魏忠賢,滿清帝國的和珅,尤其是和珅,其財富恐怕擁有了大清的半壁江山。

但是史冊上留下的是什麼?是罵名,是臭名。還有陳後主,一曲《後庭花》唱出了家破國亡的悲劇。

「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詩句道出了南宋王朝滅亡的根本。儘管他們是將相,他們是帝王,但是他們都無法來改變人民對他們的評判。

細觀《鑑史問廉》,讓我深深懂得了讀史可知興替。乙個朝代的興起,往往是因為清正廉明所致,乙個朝代的滅亡往往是奢侈腐敗所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常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心。

常懷「居安思危」之心,警鐘長鳴。讓廉政之花常開,拒腐敗之風與千里之外。只有如此,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廉則興,貪則衰。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個八德就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dna,它滲透到每乙個中華子女的骨髓裡面去。興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濁之辯、道德之擇、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評。

從紀錄片中我看到了他們身上共有的鮮明特徵:忠於職守、報國為民、清正廉潔、懲惡揚善。廉潔自律是一項長期的思想作風建設,絕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它的效力在於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作為一名黨員,要始終堅持把廉潔自律作為一種思想境界來提公升,作為一種職業操守來要求,作為一種工作能力來培養,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利觀、地位觀和利益觀,正道直行,無愧國家、無愧人民、無愧家人。

二零一五年六月十日

鑑史問廉觀後感

該紀錄片記載了上起國家制度出現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中國共產黨開創的廉政新風,時間跨越5000餘年,歷經五大社會形態,可謂源遠流長。漫長的中國廉政史積澱了豐富的歷史經驗和優秀的文化傳統,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廉政文化資源。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批判繼承。它揭示的是以民為本 ...

《鑑史問廉》紀錄片觀後感

觀後感廉政建設,似乎聽起來離我們很遠,只有 才有必要看。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廉政建設和我們密切相關,滲透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細胞中,清與濁常常成為忠與奸 正與邪 廉與貪以及君子與小人的代名詞。清廉更成為一種人格的魅力,一種道德的體現。紀錄片 鑑史問廉 通過乙個個真實的故事,展示了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清官能臣與...

鑑史問廉心得體會

堅守 觀 鑑史問廉 後心得體會 範聰聰送錶礦區初中 2014年1月 堅守 觀 鑑史問廉 後心得體會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好漢來投奔,王朝和馬漢在身邊。相信二十多歲的人,多大多數都對這句歌詞異常熟悉,包拯,包青天,鐵面無私,為民解憂,不畏權勢,大義滅親,讓千年後的我們仍然感懷這位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