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涵說明書

2021-04-14 20:46:14 字數 4129 閱讀 4680

一、主要採用技術標準和設計規範

1.1 技術標準

1.公路等級:**公路;

2.設計行車速度:40公里/小時;

3.橋梁結構設計基準期:100年;

4.橋面寬度:8.5m=0.5m防撞護欄+7.5m車行道+0.5m防撞護欄;

5.設計荷載:公路—ii級;人群荷載:3.5kn/㎡。

6.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設計標準:軸載為bzz-100kn;

7.橋面鋪裝:9cm厚瀝青砼+防水層+10cmc50砼現澆層;

8.設計洪水頻率: 1/50。

9.抗震設防標準:**基本烈度為vi度, **動峰值加速度0.05g。

10.橋通航要求:無。

1.2 設計採用規範

1、《公路橋涵通用設計規範》(jtg d60-2004);

2、《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範》(jtg d62-2004);

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範》(jtg d63-2007);

4、《公路圬工混凝土橋涵設計規範》(jtg d61-2005) ;

5、《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 b02-01-2008);

6、《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範》(jtg c20-2011);

7、《公路工程基本建設專案設計檔案編制辦法》(2007);

8、《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jtg/t f50-2011) ;

其他現行的有關設計規範和標準。

二、地質條件

2.1 梅支中橋

2.1.1 場地地形地貌

橋址區位於丘間溝谷區,跨越山間溝谷,通視條件較好。橋梁跨越一條近南北走向的寬約15公尺的小溪,流向自北向南,溪中常年流水,水位隨季節暴漲暴落。橋址區地貌**見圖1。

圖1:梅支中橋地貌**

2.1.2地層結構及岩性特徵

根據地質調繪及鑽孔揭露,結合區域地質資料對比分析,沿線所經過的地層較簡單,按其成因和時代分類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統 (q4)粉質黏土、卵石土;下伏基岩為元古界板橋組 (ptb)板岩。自上而下敘述如下:

3.1第四系全新統(q4):

①-1含礫粉質粘土:黃褐色,稍溼,可-硬塑,幹強度及韌性中等,約含10%的礫石。

①-2卵石土:黃褐色,飽和,稍密,成分主要為石英和長石,顆粒級配不均勻,磨圓度一般,粒徑0.5-4厘公尺不等, 圖2:梅支中橋鑽孔岩芯**

少量粘土及礫砂充填。

3.2元古界板橋組(ptb

②-2強風化板岩:黃褐色為主,岩體破碎,岩芯呈碎塊狀,表面較粗糙,裂隙發育,裂隙面可見鐵錳質渲染,輕錘即碎。

②-3中風化板岩:青灰色,弱風化,岩體完整性一般,裂隙較發育,變余砂質結構,薄-中厚層狀構造。礦物主要成分為石英、長石等。

岩芯多呈柱狀、短柱狀夾碎塊狀。岩質較軟,敲擊聲較脆。

2.2左家塢大橋

2.2.2 場地地形地貌

橋址區位於丘間溝谷區,跨越山間溝谷,通視條件較好。橋梁跨越一條近南北走向的寬約8公尺的小溪,流向自北向南,溪中常年流水,水位隨季節暴漲暴落。橋址區地貌**見圖3。

圖3:左家塢大橋地貌**

2.2.3 地層結構及岩性特徵

根據地質調繪及鑽孔揭露,結合區域地質資料對比分析,沿線所經過的地層較簡單,按其成因和時代分類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統 (q4)粉質黏土、卵石土;下伏基岩為元古界板橋組 (ptb)板岩。自上而下敘述如下:

3.1第四系全新統(q4):

①-1含礫粉質粘土:黃褐色,稍溼,可-硬塑,幹強度及韌性中等,約含10%的礫石。

①-2卵石土:黃褐色,飽和,稍密,成分主要為石英和長石,顆粒級配不均勻,磨圓度一般,粒徑0.5-4厘公尺不等,少量粘土及礫砂充填。

3.2元古界板橋組(ptb

②-2強風化板岩:黃褐色為主,岩體破碎,岩芯呈碎塊狀,表面較粗糙,裂隙發育,裂隙面可見鐵錳質渲染,輕錘即碎。

②-3中風化板岩:青灰色,弱風化,岩體完整性一般,裂隙較發育,變余砂質結構,薄-中厚層狀構造。礦物主要成分為石英、長石等。

岩芯多呈柱狀、短柱狀夾碎塊狀。岩質較軟,敲擊聲較脆。

圖4:左家塢大橋鑽孔岩芯**

2.3 峙灘中橋

2.3.1場地地形地貌

橋址區位於丘間溝谷區,跨越山間溝谷,山體植被發育,通視條件差。橋梁跨越一條近南北走向的寬約2公尺的小溝,流向自北向南,溝中常年流水,水位隨季節暴漲暴落。橋址區地貌**見圖5。

圖5:峙灘中橋地貌**

2.3.2 地層結構及岩性特徵

根據地質調繪及鑽孔揭露,結合區域地質資料對比分析,沿線所經過的地層較簡單,按其成因和時代分類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統 (q4)粉質黏土、碎石土;下伏基岩為元古界板橋組(ptb)板岩。自上而下敘述如下:

3.1第四系全新統(q4):

①-1含礫粉質粘土:黃褐色,稍溼,可-硬塑,幹強度及韌性中等,約含10%的礫石。

①-2碎石土:黃褐色,飽和,稍密,成分主要為石英和長石,顆粒級配不均勻,磨圓度差,粒徑0.5-5厘公尺不等。

3.2元古界板橋組(ptb

②-2強風化板岩:黃褐色為主,岩體破碎,岩芯呈碎塊狀,表面較粗糙,裂隙發育,裂隙面可見鐵錳質渲染,輕錘即碎。

②-3中風化板岩:青灰色,弱風化,岩體完整性一般,裂隙較發育,變余砂質結構,薄-中厚層狀構造。礦物主要成分為石英、長石等。

岩芯多呈柱狀、短柱狀夾碎塊狀。岩質較軟,敲擊聲較脆。

2.4 楊村河大橋

2.4.1場地地形地貌

橋址區位於溝谷盆地區,跨越山間溝谷,通視條件較好。大橋跨越一條近南北走向的寬約50公尺的河流,流向自北向南,河中常年流水,水位隨季節暴漲暴落。橋址區地貌**見圖6。

圖6:楊村河大橋地貌**

2.4.2地層結構及岩性特徵

根據地質調繪及鑽孔揭露,結合區域地質資料對比分析,沿線所經過的地層較簡單,按其成因和時代分類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統 (q4)粉質黏土、卵石土;下伏基岩為元古界板橋組(ptb)板岩。自上而下敘述如下:

3.1第四系全新統(q4):

①-1含礫粉質粘土:黃褐色,稍溼,可-硬塑,幹強度及韌性中等,含少量礫石。

①-2卵石土:黃褐色,飽和,稍密,成分主要為石英和長石,顆粒級配不均勻,磨圓度差,粒徑6-20厘公尺不等,少量粘土及礫砂充填。

3.2元古界板橋組(ptb

②-2強風化板岩:黃褐色為主,岩體破碎,岩芯呈碎塊狀,表面較粗糙,裂隙發育,裂隙面可見鐵錳質渲染,輕錘即碎。

②-3中風化板岩:青灰色,弱風化,岩體完整性一般,裂隙較發育,變余砂質結構,薄-中厚層狀構造。礦物主要成分為石英、長石等。

岩芯多呈柱狀、短柱狀夾碎塊狀。岩質較軟,敲擊聲較脆。

2.5 餘新中橋

2.5.1場地地形地貌

橋址區位於溝谷盆地區,跨越山間溝谷,山體植被發育,通視條件差。橋梁附近有一條近南北走向的寬約5公尺的小溪,流向自北向南,溪中常年流水,水位隨季節暴漲暴落。橋址區地貌**見圖7圖7:

餘新中橋地貌**

2.5.2地層結構及岩性特徵

根據地質調繪及鑽孔揭露,結合區域地質資料對比分析,沿線所經過的地層較簡單,按其成因和時代分類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統 (q4)粉質黏土、卵石土;下伏基岩為元古界板橋組 (ptb)板岩。自上而下敘述如下:

3.1第四系全新統(q4):

①-1含礫粉質粘土:黃褐色,稍溼,可-硬塑,幹強度及韌性中等,含少量礫石。

①-2卵石土:黃褐色,飽和,稍密,成分主要為石英和長石,顆粒級配不均勻,磨圓度一般,粒徑0.5-4厘公尺不等,少量粘土及礫砂充填。

3.2元古界板橋組(ptb

②-2強風化板岩:黃褐色為主,岩體破碎,岩芯呈碎塊狀,表面較粗糙,裂隙發育,裂隙面可見鐵錳質渲染,輕錘即碎。

②-3中風化板岩:青灰色,弱風化,岩體完整性一般,裂隙較發育,變余砂質結構,薄-中厚層狀構造。礦物主要成分為石英、長石等。

岩芯多呈柱狀、短柱狀夾碎塊狀。岩質較軟,敲擊聲較脆。

三、主要材料及規格要求

3.1砼及圬工構造物

3.1.1橋梁

(1)橋面鋪裝層瀝青砼+c50砼

(2)預應力砼空心板梁c50砼

(3)預應力砼錨頭封錨c40砼

(4)伸縮縫槽口填塞及支座墊石c50砼

(5)防撞護欄c30砼

(6)橋墩墩柱 、肋板台身c30砼

(7)橋墩繫梁c30砼

(8)柱式墩、鋼筋砼蓋梁c30砼

(9)鋼筋砼臺帽,背牆、耳牆c30砼

(10)台後搭板c30砼

(11)橋台框架承臺c25砼

(12)橋墩橋台鑽孔樁c25水下砼

(13)橋台錐坡m10砂漿砌片石

橋涵引道變更 設計變更說明書

說明由 x高速公路建管辦下發 x 第 3 號檔案和第 12 號檔案對我標段的橋涵結構物重新進行了調整,同時增加了部分橋涵結構物,為了保證察棋高速公路周邊牧民的正常出行,全線涵底鋪砌統一下調50cm,根據下發的檔案,現對涵洞通道重新進行了調整。在接到檔案後,我標段即組織技術人員對重新調整的涵洞通道進行...

小橋涵說明

一 概況 承德至秦皇島高速公路秦皇島段青龍連線線第一合同段跨越小河溝及灌渠等處均設定小橋或涵洞。根據季節性河溝大小及地質情況,結合當地農田灌溉 路線過村等因素,全線共有涵洞11道,其中暗板涵8道,鋼筋混凝土圓管涵3道。根據地質情況板涵均採用輕型台身,擴大基礎,輕型臺設定支撐梁 管涵基礎墊層採用天然級...

橋涵設計說明

1 設計標準與規範 1.交通部標準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 2003 2.交通部標準 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範 jtg d60 2004 3.交通部標準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範 jtg d62 2004 4.交通部標準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 jtj 041 2000 5.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