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作業答案

2021-04-10 19:01:41 字數 3584 閱讀 4052

國學經典選讀作業

一、 填空題

1、首孝悌, 次謹言 , 泛眾愛 ,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2、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在親民 ,在止於至善 。

3、守道不篤 、辨物不博 、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遊。

4、《 三字經 》是我國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種啟蒙讀物。《 千字文 》是我國早期的蒙學課本,作者是南北朝時期的周興嗣 。

5、《 禮記 》與《 禮儀 》、《周禮》合稱「三禮」。

6、《左傳》以《春秋》為本,按照魯國國十二國君的順序,用編年體體例記錄了春秋時期的歷史。

7、臨財勿苟得 ,臨難勿苟免 。

8、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者 ,為民者宣之使言。

9、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

10、恭則不侮, 寬則得眾 ,信則人任焉, 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1、蠶吐絲,蜂釀蜜, 人不學 , 不如物 。

12、 朱熹的《 四書章句集注 》始立「四書」之名,明清定為士子必讀注本,而且是科舉考試命題的「題庫」。

13、漢代鄭玄在《易贊》中曾經指出「易」有三義: 簡易 、 變易 、 不易。

二、簡答題

1、簡述朱熹的讀書方**。

答:朱熹的讀書方法並非方**,二是修身養性的手段,其方法有三:其一,要把讀書與自我對人生道理的切忌體驗結合起來。其二,書要熟讀,更要精思。其三,讀書要先定心,虛心涵詠。

後來他的**匯集他的訓導,概括歸納出「朱子讀書法」六條,即:(一)循序漸進。(二 )熟讀精思。(三)虛心涵詠。(四)切忌體察。(五)著緊用力。(六)居敬持志。

2、簡介《左傳》中的「和而不同」思想。

答:《左傳》中的「和而不同」是齊國大臣晏嬰從國家政治的角度,論證了「和」與「同」的概念和本質區別。君臣之間應該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意見,在彼此充分發表各自意見的基礎上達成「和」,才是國家政治應有的狀態和理想境界。

而「同」則相反,「同」否定不同,迴避矛盾,不允許不同意見、不同認識的存在和發展。

「和」與「同」表面上看起來很相似,但它們實質完全不同。「同」是絕對的一致,沒有變動,沒有多樣性。因此,它代表了單調、沉悶、死寂,也沒有內在的活動和動力,不符合宇宙萬事萬物起源、構成、發展的規律性。

「和」卻是相對的一致性,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各種相互不同、相互對立的因素通過相互調節而達到的一種同一臺,平衡態。因此,它融合了不同因素的積極方面,保留了各個因素的特點,又不彼此抵消,是乙個具有內在活力、生命力、再生力的整體。

「和」的觀念,即是萬物起源、構成、發展的規律之一。換句話說,「和」的內涵既包含了自然規律,也包含了人的理智對秩序的追求,即人為的秩序。和的觀念被付諸實踐,就形成了中國人獨特的行為方式。

國家興盛的理想狀態是和諧,君臣之間、官民之間、朝野之間、國與國之間,相互理解、支援、協調,利益趨於一致;文學藝術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諧,有限和無限、虛和實、似與不似、剛與柔、抑與揚等因素共存於乙個統一體中,相互補充,相互調節;人們處理事務、人際關係也崇尚「和為貴」,用自我克制來消除矛盾、分歧,用相互切磋來發揚各自所長,通過尋找利益的一致之處,把各方的不同之處加以協調。

3、簡述孟子對「浩然之氣」的闡釋。

答:在《論養氣》中,當**問孟子,說:「請問老師,您的長處是什麼?

」孟子說:「我善於培養我的浩然之氣。**又問,什麼叫浩然之氣?

孟子說:「這很難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說的話,首先它是充滿在天地之間,一種十分浩大、十分剛強的氣。

其次,這種氣是用正義和道德日積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沒有正義和道德儲存其中,它也就消退無力了。這種氣,是凝聚了正義和道德從人的自身中產生出來的,是不能靠偽善或是掛上正義和道德的招牌而獲取的。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所謂浩然之氣,就是剛正之氣,就是人間正氣,是大義大德造就一身正氣。孟子認為,乙個人有了浩氣長存的精神力量,面對外界一切巨大的**也好,威脅也好,都能處變不驚,鎮定自若,達到「不動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經說過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三、論述題

1、談談你對坤卦中「厚德載物」思想的理解。

答:坤卦的「彖辭」中有:「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是說坤卦表明了大地是資生萬物的載體,它順應客觀必然性,以無限寬廣的胸懷和無比肥厚的土壤養育了世間的一切。

坤卦給人們以什麼啟示呢?它的「象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宋朝大思想家朱熹在這裡注道:「至順極厚而無所不載也」。「厚德」即地之德,「順」是它的根本點。

「地勢坤」即「地至順」,即合乎規律而動。《易傳》中有:「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

」自然界「順動」,則日月執行、四季更替井井有條;統治者「順動」,則賞罰分明,使民臣服。「厚德載物」是要求「君子」摹仿大地母親,順應天道變化的規律,以最崇高的「無疆」之德默默地為人們奉獻一切。

在當今的社會,我們可以把 「物」看作是「金錢」「權力」「美色」等**之物,我們對待這些**之物就應該是「厚德載物」的態度。也就是說乙個人所能承載的「物」應該與自己的德行相匹配,如果德行沒到,給他再多的「物」也會敗光,甚至會毀了其一生,有的人德行到了,再多的**在他面前也能處理妥當。比如比爾蓋茨,萬億美金錢財於他真如身外之物,說全捐給慈善事業就捐出去了;比如黃光裕,貪斂了多少財富,他還是貪欲不止,終於麻煩纏身,欲說還休。

所以,我覺得世界非常公平,厚德的人才能承載更多的「**」,不是你的,得了也會失去甚至招來殺身之禍,是你的,別人奪走了,也會很快回來的。

2、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是怎樣解剖中國這個「老大帝國」的?

答:《少年中國說》這篇政論,其鮮明的特點首先表現為它強烈的批判性。此文以主要篇幅用於對中國這個「老大帝國」逐層進行解剖。

其中心扣住乙個「老」字。而在備述「老大帝國」的種種「老大」現象之後,特別去著力揭示當時那些手握「國權」的「老朽之人」的卑微的人格,空虛的靈魂,尸位護權的自私心理。他認為,乙個國家的「老」「少」,主要表現在靈魂、精神的「老」「少」,而國家精神的「老」「少」,又主要取決於「握國權者」其人如何。

他說,西歐、日本之所以稱中國為「老大帝國」,首先「則以握國者,皆老朽之人也。」而這些人本來就無德無能,「自其少壯之時」,就不知亞洲、歐洲為何地,漢祖、唐宗為何人,再加上封建倫理、官場傾軋的「搓磨」「陶冶」,「腦髓已涸」,「血管已塞」,「氣息奄奄,與鬼為鄰」。其肉體已非盲則聾,非跛則癱,「步履」須左右扶捉,「言語」更「不能自了」,而將「二萬里山河,四萬萬人命」,交於其手,國家精神怎能不老,民族氣血怎能不衰!

更嚴重的是那些所謂「老後、老臣、老將、老吏」們,在極端自私心理的支配下乾出來的坑害民族、貽誤國家的種種行為。文中梁啟超幾乎是借用了歐洲**家描摹人物心理的手法,對那些手握國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狀態作了無情的解剖。他說這些人,「積數十年之八股、白折、當差、挨俸、手本、唱喏、磕頭、請安、千辛萬苦」,才弄到「紅頂花翎」,「中堂名號」,自然要「出其全副精神」「以保持之」。

這些人,「既七十矣,八十矣」,「今日且過」,管它明日;「今年且過」,管它明年!為自己能夠「快活」地了結餘生,自然甘願「割三頭兩省之地」,「換我幾個衙門」;「賣三幾百萬人民」、「贖我一條老命」!「以此為國,安得不老且死」!

這真是入木三分的精彩刻畫!梁啟超以「老」為中心,對清帝國所作的系統批判,確實抓住了封建政體的痼疾。但是,他對於「少年中國」的本質、特點、精神、追求的描述卻是朦朧的、膚淺的,而把一切希望不加分析地寄託於中國新起的一代少年,也是片面的演化論觀點。

他對於少年中國的未來,於字裡行間,雖然充滿了熾熱的情感,但他到底也沒能指出一條奔赴未來的可行之路。

幼兒文學經典作品賞析與教學作業答案

5 結構 條理清楚 層次分明 有乙個好的開頭 6 語言 幼兒文學讀物語言的總體要求,一是可接受性,一是超前性。幼兒文學讀物的語言,應注意以下要求 用詞具體 淺顯 充分發揮動詞的作用 句子口語化 首先,幼兒文學讀物中的語言,要以簡單句為主。其次,其次是多用主動句,少用被動句。第三,盡量用短句。短句上口...

國學經典平時作業

國學經典概論 平時作業 4 一 判斷題 每小題2分,共10分 1.墨家之名出現要早於儒家之外的各家。2.孟子的 君貴 思想,繼續並發展了 尚書 以來的民本思想,也代表了中國政治理論健康發展的方向。3.通典 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的通史4.儒家之外,影響最大的是到家 5.介於儒家與道家之間的...

國學經典網上作業2

作業11 請從教學大綱 或教材中 國學經典語錄123句中選擇你印象最深 或對你影響較大 的三句。簡單談一談你對於這三句話的獨到理解。1,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意思是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恰到好處。中庸看是無所為,其實不一定啊,很多情形它就化解了很多的事情2,一死一生,乃知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