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應急預防控制技術方案 試行

2021-04-02 01:40:24 字數 4982 閱讀 9588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應急預防控制技術方案(試行)

1.背景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簡稱sars)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起病急、傳播迅速、病死率較高。我縣地處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縣場眾多,商品流通、人口流動十分頻繁,存在著發生疫情的嚴重威脅。為了科學、規範、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指導各地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嚴防疫情發生、擴散和蔓延,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浙江省防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應急預案》制定本技術方案。

2.疫情分級

根據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發生的病例數、傳播速度、流行範圍和趨勢,分級實施控制措施,以達到最佳的預防控制效果。

2.1疫情預警(藍色警報)

與我縣通航的國家或地區及我國其他省、縣已有疫情發生,我縣存在疫情輸入可能。我縣出現散發疑似病例或多個醫學觀察病例,但未出現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

2.2 c級疫情(黃色警報)

本縣發現首例臨床診斷病例或輸入性臨床診斷病例,住院病例數在2例以內(包括2例),或病例在2個縣(縣、區)以內,無續發臨床診斷病例或醫源性傳播。

2.3 b級疫情(橙色警報)

本縣發現臨床診斷病例數在3至5例(包括5例),或已出現續發臨床診斷病例或醫源性傳播,或臨床診斷病例分布在2個以上5個以內(包括5個)縣(縣、區)。

2.4 a級疫情(紅色警報)

疫情在本縣發生暴發流行,出現較多的續發臨床診斷病例或醫源性傳播,臨床診斷病例數5例以上,或有6個以上縣(縣、區)出現臨床診斷病例。

3.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責與分級響應

3.1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職責

3.1.1要確定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監測點,建立健全監測網路,承擔疫情的監測、報告與預警,及時掌握、分析、報告疫情動態,提出預防控制對策。

3.1.2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判定疫情性質。

3.1.3負責疫情現場處置、控制和評價,做好疫點的衛生處理工作,指導村(居)委會對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

3.1.4推行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

3.1.5開展相關實驗室檢測工作。

3.1.6做好技術與物資儲備。

3.1.7對有關人員開展預防控制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

3.1.8對醫療機構的疫情報告、發熱呼吸道疾病門診分診和消毒隔離及防護措施、消毒產品和防護用品的質量、醫療廢棄物處理等措施進行指導。

3.2分級響應

3.2.1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組建應急機動隊,並分成若干個機動組,每個組的組長由單位領導或科所負責人擔任,組內必須包含流行病學、消毒、取樣檢驗、健康教育等專業人員。

機動隊人員組成、職責、****等內容要以書面形式發到每個人,明確職責,責任落實到人。

3.2.2在應急狀況時,行動組之間應分組間隔行動,每次至少保持乙個預備組不在接觸傳染源的現場,以確保安全和保持持久的工作能力。

3.2.3疫情預警(藍色警報)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處置任務。

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加強對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業務技術指導。c級疫情(黃色警報)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處置的業務指揮,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按指揮要求完成相應任務。b級疫情(橙色警報)、a級疫情(紅色警報)由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處置任務的業務指揮,縣、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按指揮要求完成相應任務。

4、現場處置

4.1前期任務

4.1.1做好應急準備,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並進入應急狀態;

4.1.2啟動發熱呼吸道疾病門診日統計報告,實施醫學觀察病例、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報告和零報告制度。

4.1.3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施轄區內醫療機構預防保健科例會制度,加強對醫療機構發熱呼吸道疾病門診疫情報告和流行病學詢問等業務指導及培訓工作。

4.2現場流行病學調查

4.2.1應急機動隊到達現場後,應按照衛生部《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指導原則》,立即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核實診斷,並做好記錄。

流行病學調查包括個案調查、**調查、傳播鏈調查、提出控制措施及如何落實的建議等。

4.2.2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獲得的資訊,及時進行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調查。

4.2.3負責採集非住院物件的樣品。具體操作規範按《浙江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體樣品採集、保藏、運輸和使用規範》執行。

4.2.4流行病學調查處理及實驗室檢驗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必須遵守操作規程,嚴格做好自身防護。

具體要求按衛生部《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醫務人員現場防護指導原則(試行)》、《浙江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醫院感染控制指導原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實驗室生物安全操作指南》執行。

4.3控制措施(包括消殺以及媒介控制)

4.3.1現場消毒處理:按照「早、小、嚴、實」的原則劃分和處理現場,對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醫學觀察病例的住所及可能汙染的場所進行消毒處理。

4.3.2指導醫療機構對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和留院的醫學觀察病例的分泌物、排洩物及其汙染的場所與物品,必須經消毒處理。具體操作按《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消毒技術方案》執行。

4.3.3負責對消毒處理以及遺體運輸和火化人員的防護工作提供技術指導。

病人遺體由所在醫院負責消毒處理,遺體必須及時就地火化,具體按《浙江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遺體處理方案》執行。

4.4接觸者的判定和醫學觀察

4.4.1接觸者的判定:參照《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觸者判定標準和處理原則(試行)》要求,分為密切接觸者與一般接觸者。

4.4.2密切接觸者一般採取家庭隔離,必要時也可採取留驗站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隔離場所實施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

4.4.3一般接觸者實行自我醫學觀察,每天測體溫1次,若有異常應立即就近到發熱呼吸道疾病門診診治。

4.5現場應急監測

4.5.1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取得的資訊,確定發熱呼吸道疾病症狀監測範圍及要求,並及時進行分析。

4.5.2實施門診日統計分析制度,及時調整現場應急監測的範圍、定義及時間。

4.6衛生宣教與健康教育

4.6.1按照《附件6 sars健康教育指導原則》通過各種形式開展sars及其它傳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宣傳教育工作,豐富公眾衛生防病知識,提高公眾防護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以疫區人群知曉率或每人宣傳資料獲得率達50%為基數,疫情分級每提高一級,知曉率或每人宣傳資料獲得率提高10%。

4.6.2對有關人員進行培訓,尤其是做好疾控人員、醫療衛生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疫情的發現、報告和疫情處置能力。

以疫區醫療衛生人員培訓率達50%為基數,疫情分級每提高一級,培訓率提高10%。

4.7應急接種

在疫苗允許使用後,以村(居)為單位,應急人群的預防接種率達85%以上。

4.8現場處置重點和注意事項

4.8.1隔離傳染源:

sars患者是最主要傳染源。極少數患者在剛出現症狀時即具有傳染性。一般情況下傳染性隨病程而逐漸增強,在發病的第2周最具傳播力。

通常認為症狀明顯的患者傳染性較強,特別是持續高熱、頻繁咳嗽、出現ards時傳染性較強。退熱後傳染性迅速下降,尚未發現潛伏期患者以及**出院者有傳染他人的證據。對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和確診病人應當盡早採取隔離措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和確診病人分開安置。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和確診病人應當單間隔離,經病原學或者血清學確診的病人可以置於多人房間。

4.8.2現場取樣:鼻咽分泌物最佳取樣時間為患者出現症狀後7天內(5—7天陽性率最高);採集雙份血。

4.8.3個人防護:按照分級防護。

5、長效監測

在採取措施後,以縣為單位,經過連續14天的醫學觀察無新發病例,該縣即轉入常態監測。

6、附件

《衛生部關於印發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預防控制有關技術方案的通知》中sars疫情處理的有關技術方案(共有6個指導原則)

附件1 sars流行病學調查指導原則

附件2 sars密切接觸者判定標準和處理原則

附件3 sars防治消毒技術指導原則

附件4 預防sars通過交通工具傳播指導原則

附件5 農村地區sars防治指導原則

附件6 sars健康教育指導原則

附件1sars流行病學調查指導原則

一、目的

流行病學調查是傳染病預防控制的關鍵措施和重要工作環節。做好sars流行病學調查對於指導疫情的預防和控制至關重要,其主要目的是:

1.核實診斷,查詢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2.確定和追蹤密切接觸者及一般接觸者,進行分類管理,防止疾病的進一步傳播。;

3.掌握疫情波及範圍和影響因素,為疫情的處理提供依據;

4.為進一步闡明疾病自然史、流行病學特徵及規律提供研究線索。

二、工作內容

1.病例的個案調查

2.接觸者追蹤

3.資料管理和利用

三、工作程式和方法

(一)病例的個案調查

1.醫院所在地的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sars病例(或疑似病例)報告後,應於最短時間內派出流調人員對報告病例進行流行病學個案調查。原則上每例病人至少由2名專業人員共同完成調查。

2.對病例進行個案調查時,盡可能由病人自己回答調查者所提的問題,對於不詳或有可疑的地方可通過病人家屬或醫生等其他知情者補充或核實。如病人病情較重或死亡,無法直接調查時,應通過其親友、同事或其他知情人了解情況,完成調查。

3.按照sars病例個案調查表(附表1)進行個案調查,個案調查基本內容:病人的基本情況、臨床表現、臨床實驗室檢測結果,以及患者發病前後的活動情況和與其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員情況。

調查表填寫要完整,字跡要清晰。

4.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接到sars病例的訂正報告或轉歸報告時,應及時做好隨訪和相關資訊的補充調查,進一步完善個案調查表。

對病人進行隨訪時,要注意了解病人健康恢復情況。

(二)追蹤接觸者

1.接觸者的追蹤調查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人員根據個案調查獲得的資訊進行分析,按照《sars密切接觸者判定標準和處理原則》確定密切接觸者和一般接觸者,及時開展接觸者的追蹤、調查和管理。調查內容詳見「sars病例密切接觸者調查表」(附表2)。

2.接觸者的醫學觀察和隔離

在個案調查的基礎上,及時做好接觸者資訊的通報,按照《sars密切接觸者判定標準和處理原則》,對接觸者實施管理。

(三)流調注意事項

1.流調人員應按照有關sars防護指南的要求做好個人防護。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8例治療體會

1.2.3 放射痛心肌缺血缺氧時,酸性代謝產物刺激心臟交感神經傳入纖維,經胸交感神經節1 5,沿傳入神經至腦產生痛覺,痛覺可向c2 t10任何部位放射,除引起胸骨後疼痛外,亦可放射至咽部 下頜,引起咽後痛 牙痛 頸痛等首發症狀,極易引起誤診。1.2.4 其他在我院患者中有極少數患者表現為感冒 急性闌...

普通人如何預防非典型肺炎

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疾病多發季節,受氣候影響容易引發某些呼吸道傳染病的區域性流行。春季預防這類疾病的主要方法有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 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洗手後,用清潔的毛貼和紙巾擦乾,不要共用毛巾。2.注意均衡飲食 適量運動 充足休息 穩定情緒和避免吸菸,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增強身...

傳染性軟疣的治療措施

2 冷凍或雷射 用冷凍 或雷射 去除疣體。3 化學藥物 10 氫氧化鉀水溶液塗於皮損上每日2次,至出現炎症徵象或淺表潰瘍時停用 苯酚,先取80g結晶苯酚放人乾淨的三角瓶內,加入looml蒸餾水,然後加熱使其充分溶解後即可分裝使用 是採用棉籤蘸上藥液後對準皮損逐個點藥,注意不要將藥液點塗到正常 上以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