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制度

2021-03-31 23:15:04 字數 1662 閱讀 4165

地鐵工程施工中危險因素較多且為地下作業,各種惡劣的自然環境,如雷雨、洪水、颱風、**、坍塌等均有可能對工程施工人員、工程施工裝置乃至工程本身的安全造成威脅,因此,根據各專案實際情況建立並嚴格執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制度是十分必要、不可或缺的。「預防為主」是安全生產的原則。然而無論預防工作如何周密,事故和災害總是難以根本杜絕。

按照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為了避免或減少事故或災害的損失,應付緊急情況,各施工單位應在專案部的統一領導下,認真建立和執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制度。

1、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主要內容

專案部應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應急救援分隊),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裝置,並定期組織演練,安全員要認真做好演練計畫和演練記錄。

各施工隊應根據施工專案特點、範圍,對施工現場易發生重大事故部位、環節進行監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由專案部統一組織編制專案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勞務承包隊伍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各自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指定兼職應急救援人員,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裝置,並定期組織演練。

專案經理部應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制定分項的應急救援預案,應急預案的內容應包括坍塌、物體打擊、機械傷害、火災、觸電及隧道施工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準備應急救援物資,並在事故發生時組織實施,防止事故擴大,以減少與之有關的傷害和不利環境影響。

2、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寫

(1)建立編寫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機構

預案編制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專業性強的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安全、工程技術、組織管理、醫療急救等各方面的知識,要求編寫人員要由各方面的專業人員或技術人員組成,他們應該熟悉所負責的各項內容。

(2)蒐集、整理資訊

當建立了編寫組織後,資訊的蒐集整理工作是預案編制的第一步。在編制預案前需對所涉及的區域進行全面調查。掌握詳細而準確的資料,是預案編制的基礎。

(3)重大危險源的普查、辨識和評價

通過資訊的蒐集整理,可初步確定危險因素的存在,但其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及後果需經危險源辨識和評價才能確定。通過對重大危險源的普查、辨識和評價,確定可能導致的重大事故的型別和嚴重程度。另外,對於環境複雜的施工專案,建議根據工程量清單和當地水文、地質、氣候等自然環境情況進行危險源辨識。

(4)預案的初次編寫

在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後,進入預案的初次編寫。預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

① 應急救援機構、人員及其職責和聯絡方式;

② 應急救援機構的資源準備;

③ 應急救援工作制度,包括值班、例會、應急裝置管理、總結評比、學習培訓等制度;

④ 應急程式,即:報警、接報、發出應急救援命令、應急救援行動、結束應急行動的方案。

其中,應急救援行動方案應包括:通訊聯絡方案、事故處置方案、應急疏散方案、現場急救方案、現場清潔與淨化方案、恢復與善後方案。

3、對預案進行科學評價和實施審核,專案部編制的應急預案需報總經理審批後實施,並報指揮部、監理核查。

4、預案的培訓和演練:應急預案進行演練前,要制定詳細的演練計畫,要對所有參加演練的人員進行培訓,防止演練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培訓的內容應包含應急避險的知識、應急設施或裝置的使用、應急撤離路線的確定及救護知識。

演練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模擬事故事件發生的場景,接近真實情況,參演人員和參觀群眾要做到有序不亂,嚴格按演練計畫進行。

5、預案的修訂和改進

在預案演練過程中發現問題,危險設施和危險物質發生變化的情況,救援技術改進後應當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並及時通知相關人員。

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制度

編制人 黃雙榮 審核人 孫鐵 審批人 史曉東 中鐵二十五局集團 大西鐵路客運專線指揮部第二專案部 二0一0年四月 1 目的 為了規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管理,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增強應急預案的科學性 針對性 實效性,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

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制度

軒崗煤電公司劉家梁煤礦 目錄一 工作例會制度 2 二 應急物資裝備管理制度 4 三 應急培訓制度 5 四 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8 五 應急宣傳教育制度 10 六 預防性安全檢查制度 13 七 重大隱患排查與治理制度 16 八 應急投入保障制度 19 九 應急救援檔案管理制度 23 十 井下 緊急避險系...

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制度

山西東江煤業集團 二零一二年七月 目錄一 工作例會制度 2 二 應急救援物資裝備管理制度 4 三 應急培訓制度 5 四 應急預案管理工作制度 8 五 應急宣傳教育制度 10 六 預防性安全檢查制度 13 七 重大隱患排查與治理制度 16 八 應急投入保障制度 19 九 應急救援檔案管理制度 23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