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規矩頌

2021-03-28 06:18:42 字數 4173 閱讀 4652

于凌波居士講述

第一講解釋經題

一識者心之別名

八識規矩頌,是唐代玄奘大師所造。這是玄奘大師於翻譯得數百卷唯識經論之後,對於唯識學中的 [八識] ,提綱攜領所作出的總結。全部頌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頌分為十二頌,每三頌為一組,計四組。

即前五識頌,第六識頌,第七識頌,第八識頌。八識的行相、業用、性別、識量、所緣、相應等,全包括在頌文之中。唯頌文辭約理著,言簡義豐,每一頌中都有許多佛學專有名詞,若不詳加講解,一般人很難了解。

因此,乃有八識規矩頌講座的開設。

八識規矩頌這五個字頌題,重點在 [八識] 二字,尤其是這個 [識] 字,要特別加以詮釋。識是什麼? 《大乘義林章》 曰:

[識者心之別名] 。因此、識就是 [心] 。在唯識學上稱識而不稱心,只是一種方便,因為心與識是一體兩面的東西。

《大乘廣五蘊論》 上說: [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

] 這樣看來,心、意、識三者,也全是一樣東西了。那麼,或有人問: [心又是什麼呢?

] 依照佛經上說, [心] 是我們精神作用的主體。原來依照佛教的教義,所謂 [宇宙] (物質世間,我人賴以生存的環) 和人生 (有情世間,我人的生命體) ,不是神 (大梵天或上帝)

所創造,不是無因而生,這一切,都是 [因緣和合] 而生起存在的。

照佛經上說,構成宇宙和人生的質料有五類,叫做色、受、想、行、識。這在佛經上叫做 [五蘊] 。蘊是積聚的意思,積聚許多同一性質、同一系列的事物或心理活動,把它歸成一類,就叫做蘊。

世界上所有的物質現象、和我人的心識活動,可以歸納成五類,就是前面所說的五蘊。由五蘊的 [因緣和合] ,而有 [有情世間] ----有情識、情見的眾生,和 [器世間] ----我人所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的生起和存在。茲再分釋五蘊如下:

一. 色蘊: 色蘊的色,是物質的意思 (不是顏色、美色的色) ,組成色蘊的內容是地、水、火、風四種元素。

其實真正所指的不是地、水、火、風四種實物,指的是堅溼、暖、動四種物性。由此四種物性,構成宇宙萬物,也包括著我們物質性的身體在內,此即所謂 [色身] 。

二. 受蘊: 受蘊是我人感官接觸外境所生起的感受。此感受,有使我人愉快的樂受,有使我人不愉快的苦受,和既無愉快亦無不愉快的捨受。其實這就是感情作用。

三. 想蘊: 想蘊是知覺作用,也就是我人的感覺器官接觸外境,心識上生起分別、認識的作用。這在現代心理學上,相當於 [知] ,由知而形成概念。

四. 行蘊: 行蘊是我人的意志活動,這是心識中 [思心所] 的作用。

思心所作了決定,由身 (動作) 和口 (語言) 去執行,這就是身行、語行、意行。行就是行為,也稱為 [造作] ,行為的後果就是 [業] ----身、語、意三種業。

五. 識蘊: 佛經上說,識蘊是 [於所緣境了別為性] 。

事實上就是我人認識作用的主體,也就是心識。在小乘佛教時代,只說 [六識] ,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識,大乘佛教發展為八識。就是在六識之後,發展出末那識、阿賴耶識。

這在唯識學上稱為 [八識心王] ,也就是 [八識規矩頌] 中八識二字的**。

佛經上說,我人的身心,是由五蘊組合而成的,即所謂; [五蘊假合之身] 。五蘊又稱 [名色] ,色是物質的組合,名是精神的組合,如下表所示:

色物質組合----物----色

受想精神組合----心----名

行識五蘊是構成宇宙萬有的質料 (包括物質世界和各類有情----一切生命體) ,識蘊是 [主觀的能認識的主體] ,色、受、想、行四蘊是 [客觀的所認識的物件] ,如下表所示:

識主觀的能認識的主體----我

色受客觀的所認識的物件----我所

想行識者心之別名,識就是心,亦名月意,也就是我人精神活動的主體。

二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規以正圓,矩以正方,所以古人說: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規與矩,本來是木匠正方圓的工具,引申出來的意思,有軌範、法則的意義。

所以八識規矩,表示八識行相,各具境、量、性、界的不同,有其規矩井然而不可雜亂者,於此,先抄錄出全部頌文,再依次解釋頌題:

八識規矩頌】

唐三藏法師玄奘造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痴。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痴我見慢相隨。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爭。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十二首頌文,如上所錄,於此先解釋頌題如下:

一. 八識: 識者心之別名,是我人精神作用的主體。

在唯識學上,把識分析為八種,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是五種感覺器官,合稱前五識; 意識稱為第六識,是我人心理活動的的綜合中心; 末那識稱第七識,是有情 [自我意識] 的中心,阿賴耶識稱第八識。它含藏 [萬法種子] ,是生起宇宙萬法的本源。

二. 規矩: 規矩是規範或法則,這八個識,在眾生位上,它們的行相、業用、境、量、性、界,固然有其規矩法則,即是在修行證果位上,也有其規矩法則,所以稱八識規矩。

三. 頌: 頌是一種文字型栽,含有讚美的意思,印度梵語稱為伽陀,義譯為偈。頌的形式似詩而不用韻,通常四句一首,用

四、五、

六、七字均可,若意思未表達完,可以繼續下去。佛經中用頌,目的在便於記憶。本頌用的是七字一句。

四. 唐: 朝代名,公元六一八年建國,傳十九帝,公元九零六年為後梁所滅。

[盛唐] 時代,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國威伸張於全世界,現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 [唐人街] 的存在,是以 [唐人] 代表中國人的意思。

五. 三藏: 佛經結集,有經、律、論三藏,合稱大藏經。即佛陀所說的法稱之為經,佛陀為僧團所訂的戒律稱之為律,後世佛**注釋佛經、或依據佛經而發揮其義者,稱之為論。

七. 法師: 法者軌則,師者教人以道,所謂 [傳道、授業、解惑] 也。

指通達佛法,又能引導眾生修行之人。三藏法師,指精通經、律、論三藏之法師。若僅通經或律,稱為經師、律師。

造論闡揚經義者,稱論師。法師是乙個很尊貴的名詞,經律中廣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具足以下十種條件,稱為法師。這十種條件是:

一者五官端正,二者六根圓備,三者出身望族,四者品德善良,五者守持戒律,六者通研三藏,七者威儀具足,八者勝辯言詞,九者聲音美好,十者忍辱知足。《瑜伽師地論》 卷八十一中,對此有更詳盡的說明。不過這個名詞現在已通俗化了,變成泛稱出家眾的名稱了。

八. 玄奘: 我國最有名的三藏法師,曾到印度求法,下一節再詳予介紹。

九. 造: 造是著作的意思,如各種論典,均稱某某造

三歷史上偉大的譯經家玄奘大師

玄奘三藏,河南偃師人,生於隋文帝開皇二十年 (公元六零零) ,俗家姓陳名緯,有兄長捷先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師於十三歲時亦隨兄出家,就慧景聽 《涅盤經》 ,就嚴法師受 《攝大乘論》 。武德元年,與兄同入長安,未幾赴成都,就道基、寶遷二師學 《攝論》、 《毗曇》 ,武德五年受具戒,再入長安,時有法常、僧辯二大德俱講 《攝論》 ,師又就聽之,以諸師各異宗途,聖典亦有隱誨,不知適從,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表請不許,師不為屈,乃就止蕃人學西域書語,於貞觀三年私發長安,西行求法。

師經蘭州出玉門關,涉八百里流沙,途中失水,師誓西行一步而死,不願東退一步而生,歷經艱險,抵達高昌國,高昌國王曲文泰崇信佛法,於師禮供殊厚,派遺車馬侍從,送師西行,經阿耆尼等國,度蔥嶺,至素葉城,謁突厥葉護可汗,再度鐵門西行,於貞觀七年始抵印度。他曾到過喬賞彌、阿瑜陀、舍衛城諸國,後來到中不竺那爛陀寺,依**論師**戒賢 (時已逾百歲), 學 《瑜伽師地論》 及十支論奧義,前後為時五年,復從杖林山勝軍論師學 《唯識抉擇》 及瑜伽、因明之學。然後巡禮聖蹟,遍歷天竺諸國,參訪各地論師,之後再返那爛陀寺。

以其和會中觀、瑜伽二宗所造之 《會宗論》 三千頌呈戒賢論師,戒賢稱善。

八識規矩頌

一 題解 八識 即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末那識 阿賴耶識,八種認識功能。識謂了別義,是一種認識功能。唯識者 1 但有內識,無諸外境,故名唯識。2 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以無為 識自性故,識相應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故名唯...

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2009年7月27日印製 于凌波居士講述 第一講解釋頌題 第二講唯識大意 第三講八識心王 第四講六位心所 第五講種子 四分 第六講九緣生識 第七講三境 三量 第八講修行五位 第九講前五識頌 第十講第六識頌 第十一講第七識頌 第十二講第八識頌 第一講解釋經題 一識者心之別名 八識規矩頌...

禪學講座《八識規矩頌》簡釋南懷瑾講述

二祖晚年行跡 上一次研究過達摩祖師傳法於二祖的經過,現在繼續研究二祖晚年的幾個問題。祖乃往鄴都化導,四眾皈依,三十四載,遂韜光混跡,變易儀相,或入酒肆,或過屠門,或習街談,或隨廝役,或問之曰 師是道人,何故如是?祖曰 我自調心,何關汝事?指月錄 卷四 二祖接受初祖的教導與指點,得法以後,成為中國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