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基礎 工商管理

2021-03-17 20:44:47 字數 4758 閱讀 7843

管理學基礎形成性考核作業題和參***

單選題1—19;34—98題

第1題: 為了保證組織目標得以實現,就需要有控制職能。縱向看,各個管理層次都要重視控制職能,(愈是基層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時效性愈長,綜合性愈強。 )。

第2題: 約法爾是管理過程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管理的職能有五個,即( 計畫、組織、人員配備、指揮和控制),這五種職能構成了乙個完整的管理過程。

第3題: 企業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強企業競爭力,從( 生產流程)上保證企業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贏得客戶。

第4題: 企業管理層次的差異決定了目標體系的垂直高度。這樣,企業目標就成了乙個有層次的體系和網路,即是目標的(層次性 )。

第5題: ( 70年代)以後,在我國一些企業,目標管理思想得到廣泛的應用,並在實踐中與計畫管理、民主管理、經濟責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結合,形成帶有中國特點的目標管理制度。

第6題: 按**時間範圍長短不同,可將其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三種。一般地,**時間範圍越短,**質量越高;反之,**結果的準確性越低。

因此,在進行產品**決策時,需要做的是(短期決策 )。

第7題: 用特爾菲法進行**與決策,對專家人數的確定要視所**或決策問題的複雜性而定。人數太少會限制學科的代表性和權威性;人數太多則難以組織。一般以( 10—15)人為宜。

第8題: 授權時應依被授權者的才能和知識水平的高低而定。這就是授權的( 因事設人視能授權)原則。

第9題: 有一種領導理論,它將領導方式分為四類,即專權命令式、溫和命令式、協商式和參與式,這種領導理論即(管理系統理論 )。

第10題: 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詹姆士在對職工的研究中發現,按時計酬的職工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勵的職工,其能力可發揮至(80—90/100 )。

第11題: 乙個管理人員的職能是「計畫、安排和實施各種不同的生產過程」,這是( 塞繆爾*紐曼《政治經濟學原理》)中的觀點。

第12題: 決定乙個組織經濟效益大小和資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條件是(資源的最優配置和最有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

第13題: 梅奧等人通過霍桑實驗得出結論:人們的生產效率不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響,而且還受到社會環境、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由此創立了( 人際關係學說)。

第14題: 企業管理層次的差異決定了目標體系的垂直高度。這樣,企業目標就成了乙個有層次的體系和網路,即目標的(層次性 )。

第15題: 組織結構設計的出發點和依據是(實現企業目標 )。

第16題: (亨利*明茨伯 )提出協調方式經歷了相互調整方式、直接監督方式、標準化方式三個階段。

第17題: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2023年的危機中,發明並最早採用( m型)組織結構。

第18題: 下列哪種方法不屬於模擬情景訓練法?( 結構式面談)

第19題: 領導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性格理論階段 )側重於研究領導人的性格、素質方面的特徵。

第34題: 用特爾菲法進行**與決策,對專家人數的確定要視所**或決策問題的複雜性而定。人數太少會限制學科的代表性和權威性;人數太多則難以組織。一般以( 5—10 )人為宜。

第35題: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在本世紀早期提出了理想的組織模式,即:所謂的「理想行政組織」 。韋伯主要依據( 權威關係 )來描述他的理想的組織模式。

第36題: 從企業組織結構的含義可以得出:組織結構的核心內容是( 權責利關係的劃分 )。

第37題: 責任、權力、利益三者之間不可分割,必須是協調的、平衡的和統一的。這就是組織工作中的( 責權利相結合 )原則。

第38題: 管理幅度是指乙個主管能夠直接有效地指揮下屬成員的數目。經研究發現,高層管理人員的管理幅度通常以( 4—8 )較為合適。

第39題: 授權時應依被授權者的才能和知識水平的高低而定。這就是授權的(因事設人視能授權 )原則。

第40題: 管理者授權時,必須向被授權人明確所授事項的任務目標及權責範圍,亦即授權的( 明確責任 )原則。

第41題: 為了充分運用用管理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利於組織專業化生產和經營,常常採用( 按產品 )部門的方法。

第42題: 以職位的空缺和實際工作的需要為出發點,以職位對人員的實際要求為標準,選拔、錄用各類人員。這就是人員配備的( 因事擇人 )原則。

第43題: 行為科學個別差異原則告訴我們,人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乙個人只有處在最能發揮其才能的崗位上,才能幹得最好。因此,要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適的崗位。

這就是人員配備的( 量才使用 )原則。

第44題: 在選聘管理人員的時候,安排被選者擔任某個臨時性的「**」職務,以防止彼得現象的發生。這就是( 臨時職務 )的培訓方法。

第45題: 有一種領導理論,它將領導方式分為四類,即專權命令式、溫和命令式、協商式和參與式,這種領導理論即( 管理系統理論 )。

第46題: 領導者的自身影響力取決於領導者本人的素質和修養,主要包括( 品德、學識。能力、情感 )等因素。

第47題: 領導者只決定目標、任務的方向,對部屬在完成任務各個階段上的日常活動不加干預。這種領導方式被稱作「效果管理」。它屬於( 分權型 )領導。

第48題: 領導者要科學地用人,需要先識人,即發現人所具有的潛在能力。科學用人的藝術主要表現在( 知人善用,量才適宜、用人不疑 )等方面。

第49題: 當領導者面對乙個非處理不可的事情時 ,不去直接處理,而是先擱一擱,去處理其他問題。這種調適人際關係的方法就是( 轉移法 )。

第50題: 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詹姆士在對職工的研究中發現,按時計酬的職工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勵的職工,其能力可發揮至( 80—90/100 )。

第51題: 馬斯洛將人類的需要由低到高劃歸為五層次。他認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這個層次從低階到高階,一層一層地去追求並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滿足。這就是著名的( 需要層次理論)。

第52題: 管理人員在事故發生之前就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患於未然,這樣的控制活動,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 前饋控制 )。

第53題: 企業中體現企業目標所規定的成員之間職責的組織體系就是( 正式組織)。

第54題: 老張到總公司開會,回來的路上丟失了部分檔案,致使總公司的指令不能及時被傳達。由此造成的資訊溝通障礙源於( 資訊接收者的態度知識和價值觀的影響 )。

第55題: 當組織的外部環境變化不大時,企業組織結構可以體現較強的( 剛性 )。

第56題: 小批量生產企業的產品具有差異化的特點,常常根據顧客的要求進行設計、生產,對企業技術人員技術水平要求較高,適於採用( 分權式 )組織形式。

第57題: ( 亨利明茨伯 )提出協調方式經歷了相互調整方式、直接監督方式、標準化方式三個階段。

第58題: 針對組織結構存在的某些缺陷,通過設立臨時性或長久性的協調人員或協調組織實現協調,這種協調方式屬於( 結構協調方式 )。

第59題: 組織結構設計的主體階段是( 組織結構的框架設計 )。

第60題: ( 直線職能制組織結構 )即u型結構,又叫「功能型垂直結構」。

第61題: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2023年的危機中,發明並最早採用( m型 )組織結構。

第62題: 以職位的空缺和實際工作的需要為出發點,以職位對人員的實際要求為標準,選拔、錄用各類人員。這就是人員配備的( 因事擇人 )原則。

第63題: 行為科學個別差異原則告訴我們,人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乙個人只有處在最能發揮其才能的崗位上,才能幹得最好。因此,要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適的崗位。

這就是人員配備的( 量才使用 )原則。

第64題: 在選聘管理人員的時候,安排被選者擔任某個臨時性的「**」職務,以防止彼得現象的發生。這就是(臨時職務 )的培訓方法。

第65題: 人員配備的首要任務是( 物色合適的人選 )。

第66題: 在管理人員選聘的測試辦法中,考查人員事先不擬訂談話形式和內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談形式讓備選人員自由發揮的方法是( 非結構式面談 )。

第67題: 將考評問題分級分類列表,發放給被調查者並要求填好後送回,由考評小組進行資料綜合的考評測試方法是( 問卷法)。

第68題: 有一種領導理論,它將領導方式分為四類,即專權命令式、溫和命令式、協商式和參與式,這種領導理論即( 管理系統理論 )。

第69題: 激勵過程就是乙個由(需要 )開始,到( 需要)得到滿足為止的連鎖反應。

第70題: 能夠有效發現計畫與計畫實施之間差距的管理環節是(控制 )。

第71題: 依據控制的( 環節)不同,可將其劃分為現場控制、前饋控制和反饋控制。

第72題: 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質量的含義是指( 產品和工作兩方面質量 )。

第73題: 零基預算的核心是( 一切應按照變化後的實際情況重新考慮 )。

第74題: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是強調( 計畫 )的重要性。

第75題: 日本經濟之所以能在「戰後」一片廢墟上迅速發展起來,起主導和關鍵作用的是( 培養並充分利用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 )。

第76題: 生產計畫、財務成本計畫和**計畫等,是屬於按( 企業管理職能 )進行分類的。

第77題: 系統管理學派認為,組織是由乙個相互聯絡的若干要素組成、為環境所影響的並反過來影響環境的開放的( 社會技術系統)。

第78題: 管理科學學派中所運用的科學技術方法,**於( 軍隊 )。

第79題: 對企業現在和未來的整體效益活動實行全域性性管理,就是( 戰略管理)的核心。

第80題: 如果要對事物發展變化的未來趨勢作出描述,例如對五年後技術變革方向進行**,通常採用(定性**)的方法。

第81題: **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往往有不同的適用範圍,有的方法適用於長期**,有的則適用於中、短期**,等等。例如定性方法往往適合於( 長期** )。

第82題: 定量**是根據調查得到的資料資料,運用數學模型對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定量、具體的描述。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 資料資料 )做支援。

工商管理學習總結

為提高各級經營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養其創新經營和現代管理意識,使其在工作中進一步更新觀念 理清思路,公司舉辦了為期33天的工商管理培訓班。我有幸參加了培訓,學習了現代企業制度 企業戰略管理 管理經濟學 市場營銷 電子商務 財務報表分析 公司理財 國際商務與wto基本規則 人力資源開發 組織行為學 ...

職業技能實訓平台管理學基礎工商管理

管理學基礎 工商管理 選擇題1.為了保證組織目標得以實現,就需要有控制職能。縱向看,各個管理層次都要重視控制職能,a愈是基層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時效性愈長,綜合性愈強 2.約法爾是管理過程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管理的職能有五個,即 a計畫 組織 人員配備 指揮和控制 這五種職能構成了乙個完整的管理過程...

工商管理學畢業報告心得

思想道德修養課程針對大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這一特點,將幫助青年學子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人生目的和人生價值,從而為自己的人生撥正航向發揮了積極作用。二 管理經濟學 課件給我的管理啟迪與反思 首先,我認為此課程給予我工作很多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管理案例,也使得我在工作中更好的發揮運用與實踐,在對於管理者為什麼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