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導遊詞

2021-03-13 15:41:01 字數 2572 閱讀 1857

今天我們參觀的是大雁塔景區和曲江旅遊區,首先我們去參觀舉世聞名的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雁塔路南端的大慈恩寺內,大慈恩寺,初名無漏寺,始建於公元589年的隋代,到了公元648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慈母文德皇后大恩,要求選擇「挾帶林泉,務盡形勝」之地,建造佛寺,為其母祈求冥福,於是重修隋代無漏寺,並改名為大慈恩寺。唐代的大慈恩寺規模極大,占地342畝,有房間1897間,可容納僧徒3000餘人,慈恩寺的首任拄持就是被稱為「法門領袖,民族脊梁」的玄奘法師,玄奘姓陳名禕,河南偃師人,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佛教翻譯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公元627年,28歲的他獨自一人前往印度學習佛學,先後在印度各地從事佛教研究長達17年之久,公元645年,玄奘西行取經歸來,帶回了657卷佛經和大量的佛舍利以及佛像,受到了朝野和國人的隆重歡迎,公元648年12月,大慈恩寺初建落成,玄奘法師便被請到慈恩寺擔任住持,繼續翻譯佛經,並在此宣講唯識宗教義,使慈恩寺成為了唯識宗的祖庭。

現在的大慈恩寺,是在唐代大慈恩寺西院的遺址上重新修建的,規模僅為唐時的七分之一。現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好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大慈恩寺的門口,因為我國佛教寺院大多都建在深山密林之中,所以寺院的正門稱為山門,山門也稱三門,東為無相門,西為無作們,中為空門,象徵著佛教的入門三解脫,走進山門,我們可以看到鐘鼓二樓東西對峙,東邊的鐘樓內懸掛有一口明代的大鐵鐘,重約三萬斤,上面刻有雁塔晨鐘四個字;西面的鼓樓內有一面直徑約2公尺的大鼓,僧人們早上敲鐘,晚上擊鼓,晨鐘暮鼓,交相輝映。寺院的鐘聲每天敲108下,象徵著破除人的108中煩惱,及「聞鐘聲,煩惱清。智慧型長,菩提生。

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渡眾生。」就是說,聽到寺院的鐘聲,就可以消除一切煩惱,得道成佛了。

鐘鼓樓的北面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佛教寺院的主體建築,殿內供奉的是三身佛,中為法神佛毗盧遮那佛,西為報身佛盧舍那佛,東為應身佛釋迦牟尼佛。三身佛的兩側是佛祖的兩大**,東為迦葉,西為阿難。兩邊有普賢菩薩像和文殊菩薩像,他們分別象徵著真理和智慧型。

東西兩側還列坐有十八羅漢像。

大雄寶殿過去是法堂,法堂是為佛教徒講經說法的地方,裡面供奉的是阿彌陀佛,堂內牆壁上貼有三張拓片,中間的是玄奘負笈圖,兩側是玄奘的兩位**,圓測與窺基,圓測是新羅國王孫,窺基是唐初名將尉遲恭的侄子,兩位名門之後均拜玄奘為師,可見玄奘法師當時的名聲之大,地位之高。

法堂的背後就是舉世聞名的大雁塔了。大雁塔始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是由玄奘親自設計並督建的,用以儲存他從印度帶回的佛經與佛像。最初的塔為5層,磚表土心,不可攀,後來武則天在位的時候,將它重新修建並增高至十層,後經戰亂毀壞,到五代時又重新修建,改為七層。

現在的大雁塔基本上就保留了這次修繕後的狀貌,為樓閣式磚塔,高64.7公尺,共七層,塔內建有樓梯可盤旋而上,每層都建有磚拱門,塔南門東西兩側的磚龕中,嵌有兩方石碑,是李世民和李治分別撰寫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記碑》,二碑均為唐初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被稱為「二聖三絕碑」。

大雁塔的得名,一說是西域稱佛塔為「亙娑」,唐言為「雁」,故雁塔之名是由梵文音譯過來的。另一說是出自於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所記載,說是摩揭陀國有乙個信奉小乘佛教的寺院,寺僧可食三淨肉,有一天中午,一位僧人看見天空中有群雁飛過,於是便開玩笑的說:「眾僧今日還沒有肉吃午飯,如果菩薩有靈的話,因該知道啊!

」話音剛落,只見領頭的大雁突然折身飛回,在這個僧人的腳下墜地而亡,眾僧大驚,隨即明白了這是佛陀化身前來教育他們,於是便將此雁葬於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從此改信大乘佛教,不在吃肉。雁塔之名相必便是**於此。還有一種說法跟雁塔題名有關,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說到雁塔題名,它始於唐中宗神龍年間,進士張莒登塔題名,後文人們競相效仿,在考取進士以後,都要等上雁塔將自己的姓名、籍貫和及第時間題留在雁塔的牆壁上,日後若是公升為卿相還要用朱筆改寫,雁塔題名被視為人生一大榮耀之事,白居易在考取進士後,就曾作詩道:「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表現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悅與自豪之情。

大雁塔的北面是玄奘三藏院,它是一組仿唐建築群,於2023年建成並對外開放,全院由西院的光明堂,中院的大便覺堂和東院般若堂三部分組成,光明堂內以壁畫的形式講述了玄奘從出生到去西域求法的事蹟;般若堂的壁畫,講述的則是玄奘取經回國後,翻譯佛經和培養人才的事蹟;大便覺堂內,供奉了玄奘的頂骨舍利和他的青銅坐像,供人們瞻仰和憑弔,牆壁上的漢白玉壁畫,講述的是《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的故事,具有很濃厚的佛教文化色彩。

大雁塔在歷史上就是曲江之地,下面我們就去參觀曲江旅遊區的其它幾個著名景點。

首先我們去打雁塔北廣場參觀,這是乙個以突出大雁塔、大慈恩寺以及大唐文化的主題廣場,於2023年建成,由噴泉水景區,大唐盛世浮雕景區,大唐東西步行街,唐詩園林區等組成,內有亞洲最大的**噴泉,現已成為了西安的「城市會客廳」和「城市名片」。

下面我們去參觀大唐芙蓉園,它是在唐代芙蓉園遺址上修建的,完全仿照了唐代皇家園林的建築形式,於2023年建成並對遊人開放,占地面積1000畝,總投資13億元人民幣。內有紫雲樓、鳳鳴九天歌劇院、陸羽茶社、仕女館等等許多的仿唐建築群,擁有全球最大的水幕電影,是我國第乙個全方位展示大唐文化與風貌的主題公園,被譽為「盛唐主題天下第一園」。

現在我們去參觀曲江海洋館,它是西部最大的海洋館,占地90畝,總投資3.5億元人民幣。主要由海豚表演館、海洋科普館、熱帶雨林館、海底隧道和水下大觀園等部分組成。

在曲江旅遊區,我們還可以參觀到傳說中薛平貴與王寶川愛情故事的發生地寒窯以及以平民身份埋葬的秦二世胡亥墓。

好了朋友們,我的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大雁塔導遊詞

古人曾留下了 驪山晚照光明顯,雁塔晨鐘在城南 的佳句。我們的大雁塔高高聳立在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內。我們現在來的就是慈恩寺了。它始建於隋代,最初叫做無漏寺。無漏就是沒有煩惱的意思。到了唐代,當時的太子李治,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為了追念死去的母親文德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長安一代則一處 夾帶林泉,物...

西安大雁塔介紹

五層大雁塔五層,陳列著一通釋迦如來足跡碑,是依據唐代玄奘法師晚年於銅川玉華寺請石匠李天詔所刻製的佛足造像複製而成。上有諸多佛教圖案,內涵十分豐富,素有 見足如見佛,拜足如拜佛 之說法。在五層的塔室內,還收集展出有玄奘鮮為人知的數首詩詞。可窺見玄奘高超的詩詞藝術造詣。六層六層懸掛有唐代五位詩人詩會佳作...

從《大雁塔》與《有關大雁塔》看朦朧詩和新生代詩兩者的區別

從內容上來看,韓東的 有關大雁塔 是令人深思的一首詩,在這首詩中,詩人消解了歷史和權威,消解了英雄和崇拜,消解了富貴和精英,詩人關注的是當下的日常生活,是平常人的平常生活,是這個沒有英雄了的年代的凡人的世俗化生活。我們可以從詩歌知識裡學習到,淵源的文化歷史及厚重的詩歌傳統不僅是中國第三代詩歌的養料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