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公益活動策劃書09電腦科學與技術

2021-03-11 06:58:21 字數 1788 閱讀 6762

甌江學院資訊系09計本

2010.10.25.

前言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開始關心,注意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但人們還是一如既往的追求經濟的發展,於是對於自然的「報復」也就掩耳盜鈴的認為是自然規律。可是頻繁的規律出現使人們漸漸的恐慌起來,死亡不再是遙遠的未來。我們聽到了天堂的聲音,我們回應來自天堂的希望。

比如說2008.5.12.

汶川大**;2008.5.30.

青島暴發滸苔水汙染時間;6月11日南方多地方發生洪澇災害;7月18日,2023年最嚴重的颱風「海鷗」重創臺中;7月23日,新疆遭遇2023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7月28日,颱風「鳳凰」又降臨台北;8月30日,四川攀枝花6.1級**。等等都是在告誡我們要保護大自然,要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而自從口碲疫以來,世界上的動物便開始瘋狂的製造疫情。2023年的非典便讓我們見識了動物報復的可怕。隨之而來的禽流感和甲流更是讓世界上的所有動物包括人類都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我們不得不聽聽來自天堂的聲音。那些死於非典和甲流的人向我們控訴動物的報復,可是動物們卻用死前的恐懼的眼神表達不能言語的無奈。我們對待其他動物一向以造物主的身份以為我們賦予他們的生命便有權決定他們的生死。

但結局向我們證明:我們有必要回應天堂的聲音,讓我們的世界不再充滿恐懼。

聽到那些疫情傳遞者的聲音的同時我們看到了在那些動物的背後還有一群動物在觀望。他們是我們再也無法看到的生命,他們是已經絕種的居民。在這一切都災害中人類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最無辜的應該是那些本份的無從選擇的物種吧,我們是否也該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我們需要回應他們的聲音。

一、 活動背景: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自然的破環也越來越受嚴重,為了能減少對大自然的傷害以及構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我們應共同努力,和諧構建我們的家園。

2、活動主題:

回應天堂的聲音,共建和諧的家園。

三、活動目的與意義:

通過此次活動可以增強大學生自身更加關注大自然,讓同學們更加了解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對動植物的關愛,和對大自然的愛護,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

四、活動時間:

暫定五、活動地點:

暫定六、活動物件:

09計本全體學生

七、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

(1)、班委討論,商定活動大體流程,並分配工作。

(2)、書寫活動策劃書。

(3)、提前做好人員的安排,並分配好各個工作。

(4)、準備好活動所需物品。

(5)、海報宣傳:我們準備用海報呈現出不一樣的方式。是用所用過的廢品和膠水所做成的。顯示出環保和創意。

(6)、宣傳單宣傳:讓同學們扮成動植物的樣子進行宣傳,體現出更實際的效果。並且保留傳單作為簽名活動的簽名紙

2、活動具體實施:

(1)、安排班幹部通知活動時間,活動地點;

(2)、班委按前期分配完成負責的工作,並組織活動流程。

(3)、簽名活動:製作乙個巨型海報,上面有針對生態環境、自然災害、疫情等的改善和倡議,組織大家簽名。

大家也可以將簽名單貼成愛心形狀在海報上,並將海報擺在學校顯眼的地方,讓大家來能夠更好的了解我們的活動的意義。

(4)、動植物裝扮者與人類和和諧社會建設活動:讓動植物裝扮者與同學一起互相活動,具體活動暫定。活動主旨體現人類與動植物的和諧相處。

八、經費預算:

膠水:5瓶,10元;

宣傳單:0.5x500=25元;

動植物裝扮:盡量用報紙製作;

小計:10元;

共計:45元。

九、注意事項:

1、 活動安排要有秩序進行,注意維持現場秩序;

2、 要充分調動現場氛圍;

3、如遇特殊情況或活動有所改變,有理事另行通知;

大學生公益活動策劃書

一 活動背景 1 四川的很多地區有很多無辜的適齡上學兒童因為貧窮沒辦法上學。2 在貧困山區,農村村小圖書室只有一點微薄的藏書,有的學校甚至一本圖書都沒有。3 運河高等師範學校的學子在自己有學上的同時沒有忘記祖國的其他孩子,大家都有一顆強烈的助學之心。4 學校有很多學生有閒置不用的書和衣物等其他用品。...

大學生公益活動策劃

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校園一,創新之處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可貴?沒錯,人才最可貴!但有內涵的人才更可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招聘者除了注重人才出眾的專業技能外,更看重的是人才的德行。何謂 德行 個人的思想修為叫做 德 個人的舉止言談稱作 行 物以稀為貴,也正是由於目前傳統文化的流失,人類道德素質的降...

公益活動策劃書

數理公益活動 ex 來了 策 劃書理學院分團委實踐部 2014年5月11日 一 活動名稱 ex進校園 二 活動目的及意義 在當今時代,科教興國已經成為教育的時代主題。因此在基礎教育學校進行科普宣傳使更多的學齡兒童了解到自然科學的魅力是很有必要的。當今時代,大學生不應該只是在學校中學習,也應該走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