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講道理的幾種方法

2021-03-04 00:57:29 字數 1358 閱讀 7968

孩子「聽話」與否,與家長對孩子講道理的方式、技巧有很大的關係。家長給孩子講道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建議的態度。孩子不肯聽家長的話,很多時候是因為家長在講道理的時候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往往過於刻板和嚴厲,無意中把自己置於孩子的對立面。如果我們在給孩子講道理時,多些寬容的態度,以建議的方式與孩子協商,使孩子覺得家長並無強迫和限制自己的意思,從而消除戒備和抵制心理。

二、迂迴的策略。迂迴可以說是說理的一種必要策略。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說理方法。

▲故事法。3—4歲的孩子正處於愛聽故事的年齡,何不投其所好,家長不妨自己也當一回童話作家、寓言大師,「編造」乙個故事勸說孩子。這樣既可以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僵持局面,又可以起到教育作用,還可以在孩子專心聽故事和提問的同時,幫助他不知不覺地完成某件他原本不願意做的事情(如吃飯、穿衣等)。

▲逆向法。故意順著孩子的意願去做某事並加以誇張,使其最終明白其中的害處。例如兒子在冬天洗完澡後只穿一件內衣就在床上跳來跳去地玩耍,無論我怎麼跟他講不穿衣服會著涼,他都不聽。

於是我索性讓他脫下內衣。兒子冷得不行,我又給他出主意:「躲到被子裡去學小袋鼠。

」兒子趕緊乖乖地鑽進被子,只留乙個小腦袋在被子外面,說「很有意思」。

▲情景法。與孩子一起看兒童節目,可以讓孩子指出電視節目中小朋友不正確的行為,表揚做得正確的小朋友。你會發現孩子的是非標準其實很分明,辨別好壞根本不成問題。

如,我雖多次對兒子說,小朋友不講衛生,病菌就會鑽進肚子裡與細胞打仗,人就會生病、發燒。可兒子始終不當回事,後來看到一部講述人體免疫系統與感冒病毒對抗的科教片,忙叫兒子過來**。看完**後,兒子在洗臉洗手方面大有進步。

▲換位法。與孩子一起做遊戲時,可以與之互換角色。如,我讓兒子扮演醫生為我打針,我則模仿他曾在醫院裡哭鬧、手腳亂動以及向父母提出諸多要求的情景。

結果兒子一會兒像爸爸一樣嚴肅地批評我不能亂哭亂叫,手不可亂動,一會兒又十分溫柔地問我要不要吃東西、喝水、聽故事,表現得乖巧無比。

▲借用偶像法。兒童也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像《東方兒童》節目中的月亮姐姐和《比克曼世界》中的比克曼等,就是兒子心目中的偶像。如果託言「比克曼說如何如何」,兒子通常都會信服。

三、自尊心的激發。幼兒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很強。如果家長能細緻地發掘孩子身上的優點並及時加以肯定,就會激發他們的榮譽感與自豪感,並使好的行為得以鞏固和趨於自覺化。

例如,兒子不知從何時起開始喜歡聽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於是我虛構一些他小時候的優點,經常告訴兒子:「寶寶小時候可乖了,他最講衛生,吃飯也很乖……」。兒子總是很自豪。

這時再要求他照小時候那樣去做,他往往很樂意。

四、言傳與身教的結合。要使教育深入到孩子的心中,必須靠父母的實際行動和人格魅力去影響他。幼兒的模仿能力是極強的,家長的言談舉止、行為方式都對孩子起著舉足輕重的示範作用。

因此家長要想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首先要從加強自身的修養做起 。

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

這位家長的做法很有代表性,不少家長,包括很多學校老師,面對孩子的一些問題時,經常脫不了這樣的套路 先講道理,講道理不行就去批評,再不行就通過發脾氣來征服。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陳述我為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卻這樣不懂事 以此來 感化 孩子。思想家盧梭說過,3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 ...

重要的是陪伴與傾聽而不是講道理

在我小時候,這樣較勁的場景也經常在我的家中上演。我父母都是工程師,平常思維很理性,遇上我有大的情緒波動,考試前啊什麼的,就很愛給我講道理。講了半天情緒還是下不來,還經常被我老爸貼乙個 這孩子怎麼這麼愛鑽牛角尖 的標籤。不過現在長大後回想起來,雖然他們的 招兒 不怎麼管用,但無論如何都陪我擰巴較勁了很...

提高孩子做事效率的幾種方法

孩子經常有懶散 懈怠或者拖拉的現象,這就需要父母能夠觀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幫助孩子樹立遵守時間 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以便積極應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挑戰。方法一 故事引導法 小孩子往往對故事書很著迷,不如找一些有關名人守時的兒童讀物,讓他自己看,或者親自給他講一講 有時也可以講一些因為不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