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陪伴與傾聽而不是講道理

2021-03-04 00:57:29 字數 1856 閱讀 2672

在我小時候,這樣較勁的場景也經常在我的家中上演。我父母都是工程師,平常思維很理性,遇上我有大的情緒波動,考試前啊什麼的,就很愛給我講道理。講了半天情緒還是下不來,還經常被我老爸貼乙個「這孩子怎麼這麼愛鑽牛角尖」的標籤。

不過現在長大後回想起來,雖然他們的「招兒」不怎麼管用,但無論如何都陪我擰巴較勁了很久,這種陪伴本身還是讓人覺得挺溫暖的。

接受理工科教育多的人,容易相信理性的力量,覺得講道理比較管用。但很多時候不是這樣。怎樣安撫人,不至於陷入擰巴的境地,這大概也是一門學問,關於人的科學。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腦科學的角度理解下這種「鑽牛角尖」為何出現。比如在中科院讀書那會兒,我們同學之間會相互開玩笑說自己「沒有前額葉」。前額葉在情緒調節和認知任務中扮演很關鍵的作用,然後知道這個道理,也不一定管用。

這還是「道理我都懂,但道理不管用的範疇」。

再舉乙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我有個朋友,她女兒3歲,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早上她開車先送女兒去幼兒園,然後去上班,去幼兒園的過程經常讓她很疲憊,像一場不大不小的戰爭。

女兒本來出門時好好的一切正常,一到幼兒園門口就哭著喊著不進去,而且非要回家拿小熊,「嗚嗚嗚,我要我的小熊……」。

小朋友對進幼兒園感到害怕,要小熊。許多小孩子喜歡抱著個毛絨玩具,這能安撫他們的情緒,讓他們有安全感。對於「嗚嗚嗚要小熊」的三歲小朋友,是沒道理可講的:

你不能跟她說,媽媽上班要遲到了,你要乖;也不能說幼兒園其實沒什麼可怕的,你不該反應這麼大。小朋友進幼兒園之前感到害怕,就情緒大爆發,能安撫自己的玩具小夥伴又不在旁邊,於是乎,嗚嗚嗚,好難受。就算自己知道該去幼兒園,也還是害怕的控制不了。

三歲小朋友進幼兒園之前的不安,中學生臨考前的擔憂,女朋友同事關係的鬱悶與煩躁,這些情緒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沒道理可講,也不需要講道理,最需要做的是陪伴、傾聽和一些情緒安撫。我們觀察自己也是一樣:情緒來的時候可能氣勢洶洶,伴隨諸多負面悲觀想法,如果不急於控制和辯駁,情緒也終將緩慢的過去,最終平復下來,極端想法也跟著消失了。

日常生活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有個鬱悶的事情,和自己朋友或閨蜜抱怨一下,吐吐苦水,回去該咋樣咋樣,也沒什麼大不了。許多事情,情緒過去後,自己能去找解決辦法。

就像我上中學的時候,考試前緊張的不行,想和父母說說,最希望得到的回應就是,父母能耐心聽完我的焦慮和抱怨,耐心等我情緒有所

平復,然後聊點其他開心的事,或者看看電視劇集稍微放鬆下,這樣情緒就化解了。而如果不去關注情緒和感受,只是理性的講道理、給建議,那個來尋求情緒安撫的人,會感到自己的感受被忽略了,甚至感到自己不被信任,於是乎情緒會進一步增強,陷入更加擰巴的境地。

當然,這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自己最親近的人在講自己難受的體驗,自己又能淡定的傾聽、包容這些情緒,既把別人當自己,站在對方角度理解情緒感受,又把別人當別人,不急於捲入替別人搞定事情或給建議,這得需要多大耐心和定力呢。不過,這些正是滋養心靈的真正養料。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史蒂芬·柯維在書中講到過自己兒子的例子:兒子成績差,和同學交往時不成熟,經常弄得周圍人很尷尬。他又瘦又小,動作不協調,打棒球時經常招來其他人的嘲笑。

柯維和妻子替兒子做了很多努力,只要孩子稍有進步就大大誇獎一番,並斥責那些嘲笑自己兒子的人。但兒子卻總是哭著說:「我永遠也學不好了!

」柯維認真反省了自己的做法,發現自己和妻子都在努力扮演模範父母,維持良好形象,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感受。於是他們做出調整,不再設法改變孩子,而是更多從客觀角度發現孩子的特色、個性與價值;並且做出調整,不再用孩子的表現來判斷自己作為父母的價值:不必再拿孩子與旁人比較,不再主動替兒子遮風擋雨,如果兒子向他們求援,他們會認真聆聽,但不會替兒子做事情,這無形中傳達了乙個積極的信念:

「父母不用保護你,你沒問題!」幾個月過去後,兒子漸漸有了信心,也開始肯定自我價值,終於以自己的速度與步調發揮了潛能。

下一次孩子擔心考試,下一次女朋友不開心,記得要相信他們自己最終能搞定,需要的只是你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情緒,給予他們一些安全的陪伴。

管理改造的是制度,而不是人性

這就是責任稀釋定律 責任在人多的環境中,就會像化學溶劑一樣會被稀釋,人越多,個人責任感就越淡薄。為什麼越重要的事,越沒有人做?在實際執行中,有很多管理者都是這種責任稀釋現象的受害者。因為他們想當然地以為,一件事情越重要越緊急,就會有越多的人來處理。因此,他習慣於向員工不停地說明這項工作有多麼多麼的重...

管理 可以改造的是制度,而不是人性

管理 可以改造的是制度,而不是人性。北京錫恩企業管理顧問 姜汝祥博士 什麼是責任?所有的管理都建立在乙個基本的假定之下,那就是每個人都承擔自己的責任。但什麼是責任?當我們講責任的時候,我們事實上是在這樣兩個前提下進行的 一 事情與自己有沒有聯絡,與自己沒有聯絡,就沒有責任。二 事情的發生過程中,自己...

最好的管理方法是激勵而不是懲罰

管理的兩大利器 激勵和懲罰,相輔相成,最好的管理方法是激勵而不是懲罰。懲罰不當會挫傷員工積極性 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制訂了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如果違反或者完不成就隨之而來各種各樣的處罰,且不論這些處罰的力度大小,重點在於懲罰要罰的心服口服。如果原本該罰的沒有處罰,或者處罰的大小拿捏不到位,都會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