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鑑賞

2021-03-04 00:34:12 字數 5157 閱讀 7678

1.拉瑪蘇

是亞述/巴比倫神話中的人首半獅半牛怪,保衛著亞述人的神廟和宮殿。它們有翅膀,可以飛翔,而且力量很大。

2.楔形文字

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被譽為「古代東方的拉丁語」。在西方世界中,希羅多德的《歷史》曾提及「亞述文字」。近代世界最早發現並給予命名的是義大利17世紀旅行家瓦利。

經德國的格羅特芬特和英國的羅林遜、喬治·史密斯等於19世紀50年代譯讀出來了。

3.《神秘的蘇美爾人》

空中花園,巴別塔

4.古代巴比倫文學

在文化淵源上,巴比倫文學與遠古的蘇美爾、阿卡德文明血脈相通,它們一般被視為乙個整體。其主要的文學成就有神話傳說、史詩和箴言詩三種體裁,其他文學型別還有勞動歌謠、寓言、讚歌、祈禱文等。

(1)神話

蘇美爾人崇奉自然神,其宗教很少超出原始多神教階段。太陽神舍馬什、風雨神恩利勒、生育和生命女神英安娜、瘟神內爾各勒是他們所崇拜的神祗中主要的幾個。

蘇美爾創世神話認為:宇宙萬物和它們的秩序是由水神(又是智慧型之神)恩基創造和確立的。

阿卡德**傳最廣的神話有兩部:《埃努瑪·埃立什》、《伊什妲爾下降冥府》(它是對蘇美兒人的《英安娜下降冥府》神話的一種改造)

(2)史詩

古巴比倫文學的最高成就當推原始英雄敘事史詩 《吉爾伽美什》

《吉爾加美什》:這部亞述語楔形文字所刻的泥板書共有3000多行,詩體,是目前世界文學史上已發現的最古老的一部史詩。主要取材於蘇美爾——阿卡德神話故事、英雄傳說。

5.《吉爾伽美什》作者:喬治史密斯

喬治史密斯在考古學上的發現:1.破譯泥板上的楔形文字

2. 揭秘《聖經》中的諾亞方舟及大洪水神話

吉爾伽美什:大洪水後蘇美爾人的著名城邦烏魯克第一王朝第五位「恩」或「恩西」(意為國王或執政)。

執政時間大約在西元前2023年至西元前2023年之間。據考古資料《蘇美爾王表》證明,吉爾伽美什的名字被編在蘇美爾最古老的國王名錄裡面。

人間英雄,但古代人們往往賦予英雄以神奇浪漫色彩,吉爾伽美什在人們長期口頭傳頌過程中有了「神」的色彩,他成了大神阿魯魯所創造的「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英雄,在巴比倫神話中相當於太陽神。

「吉爾伽美什」(gilgamesh)的含義是「火與斧的人」,赫羅茲尼認為他是普羅公尺修斯的原型,是最古老的「靈智英雄」。

成書過程: 《吉爾伽美什》的原始形式是民間口頭流傳的文學,史詩的基本內容於西元前2023年代的蘇美爾——阿卡德時期已形成雛形,它同早期的蘇美爾的英雄傳說《吉爾伽美什和生物之國》、《吉爾伽美什和天牛》、《吉爾伽美什之死》、《吉爾伽美什、恩啟都和另一世界》、《吉爾伽美什和阿伽》等有直接聯絡。確切地說,「它是西元前2023年代的巴比倫人對西元前2023年代蘇美爾人的文學遺產進行加工改造的結果。

」從乙個口頭文學演變成為泥板文書。其成書過程長達一千多年。

故事內容:第一部分,寫暴君吉爾伽美什的殘酷和他與蒙昧英雄恩啟都的結交。這一部分包括在第

一、二塊泥板上。

第二部分,寫吉爾伽美什一改暴戾的脾性,轉而成為為百姓除害造福的英雄,與恩啟都一起誅殺雪杉之妖芬巴巴。這一部分包括在第

三、四、五塊泥板上。

第三部分,寫水性楊花的女神伊什妲爾的求愛和遭到拒絕後的報復。這一部分包括在第六塊泥板上。

第四部分,寫恩啟都遭眾神的懲罰患致命的疾病暴亡,吉爾伽美什的悲悼。這一部分包括在第

七、八塊泥板上。

第五部分,寫吉爾伽美什為尋訪人類始祖烏特那庇什提姆、探求死和求生的奧秘的長途遠遊。這一部分包括在第

九、十、十一塊泥板上。

第六部分,寫吉爾伽美什與友人恩啟都的幽靈對話。這一部分見於第十二塊泥板上。

象徵性內涵:這部古老的英雄史詩藝術魅力的主要源泉。

與處於世界文學史上頂峰位置的古希臘荷馬史詩相比,東方史詩顯得較為原始與散漫,黑格爾把希臘史詩稱作為古典型史詩,把東方史詩看作是「其中心是象徵型的」。

這種詮釋的理論基礎就是蘇美爾· 巴比倫人以象徵為中心的神話思維。

數字象徵、情節象徵、人物象徵、意象象徵

數字象徵:

神秘的數字、宇宙之大數7:「七賢」、「七身索子甲」、「七年歉收」、「造船七天竣工」、「船在尼什爾山擱淺七天」、「祭神時的七隻又七隻酒盞」、「烤了七個麵包」等。

神秘的數字12:12塊泥板、12個月、一天12個時辰(古巴比倫曆法規定)、恩啟都從患病到死恰好12天、巴比倫人按太陽執行的黃道圈即太陽軌跡分成12部分和12個黃道星座。

「11」。載在第11塊泥板上的洪水浩劫和方舟救渡神話與巴比倫曆法中的11月份稱為「大雨天災之月」暗合。

情節象徵:

代表著城邦文化的吉爾伽美什與代表著游牧文化的恩啟都的決鬥以及和解,象徵著蘇美爾人的城邦文化與阿卡德人、巴比倫人的游牧文化之間的衝突以及融合。

英雄歷險 、吉爾伽美什為尋訪人類始祖烏特那庇什提姆、探求死與永生之謎的長途跋涉、方舟救渡與人類再造、生命之草得而復失、幽冥地府的故事,象徵著人與自然環境、自然法則的不懈拼搏、協調,又象徵著人對生命奧秘的不斷探索、理解,人認識自身、發現自我的社會化程序。

吉爾伽美什與恩啟都:

吉爾伽美什從恩啟都這個物件化的「我」中認識了自身。

死亡意識推進著自我意識的覺醒,正是由於意識到自身存在的限度,才可能進而去思考在這個必然限度中怎樣爭取自由。換言之,人知道了必然死,才進而知道如何生的問題。死亡是人類最大的恐懼。

所以,對死的關注可視為人生哲學的開端,對永生不朽的探索追求,是世界文學史上許多民族在神話階段所共有的憧憬。

生命樹:神話學家們認為,《吉爾伽美什》中的長生草是最早見於文獻的「生命樹」 。在世界文學中,與吉爾伽美什尋求生命之草的故事在性質上最接近的可以說是中國神話中后羿與嫦娥的傳說。

都是克服死亡這一母題的重現。

6.古印度兩**詩

古印度文學的總體特質

1、文學內容的泛神化

文學作為宗教的組成部分,是以「超自然」為中心的「神本主義」文化的體現;文學的根本目的是將觀念中的神的形象呈現出來;

2、文學現象的泛眾生化

「眾生」指的是一切有生命的東西,特別是人和諸種動物,由此形成「眾生平等」觀念、人體形象眾生化、神之形象泛眾生化;

3、文學形式的泛**化

文學作品在語言、情節、結構布局等方面上,普遍存在著與**作品相類似的某些特徵;

古代印度(又稱「五印度」、「五天竺」)文明:

1、中國古籍稱之為 「身毒」、「天竺」、「賢豆」等。

「印度」,美好明亮之意。

2、摩漢卓達羅、哈拉巴

3、達羅毗荼人

4、雅利安人

5、孔雀王朝、笈多王朝

6、月護王的孫子阿育王

7、種姓制度。「四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8、吠陀教、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印度教

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化的發源地

阿育王:月護王的孫子。孔雀王朝最偉大的人物,被史學家認為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傑出的當政者之一。尚佛、禮佛、拜佛 。

7。古代印度文學時期

(1)、吠陀時期文學(西元前15世紀——前5世紀)

(2)、史詩時期文學(西元前5世紀——公元後3、4世紀)

(3)、古典時期文學(西元前後——12世紀)

8.吠陀時期文學

又叫做《吠陀》文獻

印度最古老的詩歌總集

「吠陀」原意是知識、學問、智慧型,後轉化為教義、經典之意。

(1)狹義的吠陀

指《吠陀本集》(簡稱《吠陀》),即「四吠陀」,包括《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夜柔吠陀本集》、《阿闥婆吠陀本集》四部。

《吠陀本集》是吠陀教的聖經。

(2)廣義的吠陀

除了《吠陀本集》外,還包括《梵書》(15部)、《森林書》(8種)、《奧義書》(200多種)。

(3)吠陀語

《吠陀本集》大都使用詩體,所使用的語言叫「吠陀語」;

吠陀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拼音文字之一,從左到右橫寫,屬於印歐語系,是印度的「雅語」,有如中國的「文言文」,也是印度古典梵語的前身。

(4)梵語

梵語屬於印歐語系,是古代印度的文學語言和標準語言,也是印度的宗教語言,用一種叫「天城書」(devanagari )的字母書寫。天城書字母是從古普塔手寫體的變體——七世紀出現的最早的碑文——發展起來的。

梵語從左至右書寫,它的字母表由四十八個符號組成,其中三十四個是子音,十四個是母音或雙母音。這個字母表被看作是迄今為止最完善的文字系統之一。

從公元1至12世紀,梵語是印度古代通用的標準語言。 印度古典文學時期又叫做「梵語古典文學時期」。

9.史詩時期文學

兩**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

《往世書史詩》(36部)

佛教文學:《佛本生經》(佛教寓言故事集)

佛**學:佛教經典

10古典時期文學

《五卷書》、《故事海》

首陀羅迦的《小泥車》

迦梨陀娑的《雲使》(抒情長詩)、

《沙恭達羅》(詩劇)

文藝理論著作《舞論》(又譯《戲劇學》)

「味」、「情由」、「情態」、「不定情」

11.迦梨陀娑

古代印度最偉大的詩人和戲劇家,古典梵劇的最高代表,「印度的莎士比亞」。

「迦梨陀娑」的意思是「迦梨(時母)女神的奴僕」

抒情長詩《雲使》

三部傳世劇作:《摩羅維迦與火友王》、《優哩婆溼》、《沙恭達羅》。

202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把迦梨陀娑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加以紀念。

12.《沙恭達羅》:國王豆扇陀和淨修女沙恭達羅的愛情悲劇.

席勒在一封信中斷言:「在古希臘沒有一部詩劇能夠在美妙的女性的溫柔方面,或者在美妙的愛情方面與《沙恭達羅》相比於萬一。」

2023年歌德曾寫詩讚美說:「倘若要用一言說盡——春花秋實,大地天國,心醉神迷,愜意滿足,那我就說『沙恭達羅!』」

13.兩**詩(古代敘事詩中的長篇作品,反映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或以古代傳說為內容塑造著名英雄形象,結構巨集大,充滿幻想和神話色彩。史詩說是世界通行的說法,沿用了18、19世紀的歐洲人的定義。

而印度傳統習慣是把《摩訶婆羅多》稱為「歷史傳說」,稱《羅摩衍那》為「大詩」。)

印度兩**詩的形成是乙個以民間口頭創作為基礎的長期流動、不斷膨脹的漫長過程,帶有流動性、隨意性和開放性,是印度民族集體智慧型的結晶。

世界文學中最長的史詩,僅《摩訶婆羅多》的篇幅就是荷馬史詩總和的8倍,全部《聖經》篇幅的3倍。

以古代印度最流行的詩律輸洛迦寫成。每頌即一節詩,共32個音節,分兩行排列——雙行詩體,作四句吟唱,沒有尾韻。

《摩訶婆羅多》10萬頌,即20萬行;《羅摩衍那》2.4萬頌,即4.8萬行。

14《.摩訶婆羅多》

作者是毗耶婆,這是音譯,意譯為廣博仙人;又名島生黑仙人。形成於西元前4世紀直至公元4世紀。反映的是比較原始落後的印度西部文化。

外國文學史

本課程作業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 客觀題部分 由15個選擇題組成,每題1分,共15分。第二部分為 主觀題部分 由簡答題和論述題組成,共15分。作業總分30分,將作為平時成績記入課程總成績。客觀題部分 一 選擇題 每題1分,共15題 1.古希臘喜劇的代表人物是d a 埃斯庫羅斯b 索福克勒斯 c 歐...

《外國文學史》備考

一 單選 1.維吉爾的 埃涅阿斯紀 被稱為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詩。2.詩藝 的作者是賀拉斯。3.最有名的騎士抒情詩是破曉歌。4.龍沙屬於七星詩社。5.英國詩歌之父 是喬叟。6.彌爾頓的詩劇 力士參孫 取材於 聖經 舊約 7.法國古典主義的理論家是布瓦羅 洛 8.斯威夫特在英國文學中開創了諷刺傳統...

常見外國文學典故

76 象牙塔 19世紀法國詩人 文藝批評家聖佩韋 查理 奧古斯丁的書函 致維爾曼 奧古斯丁批評同時代的法國作家維尼的作品中的悲觀消極的情緒,主張作家從庸俗的資產階級現實超脫出來,進入一種主觀幻想的藝術天地 象牙之塔。比喻與世隔絕的夢幻境地。77 紅十字 19世紀和撒丁與奧地利軍隊發生戰爭。瑞士人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