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課程改革中後現代主義的反思

2021-03-04 00:26:35 字數 832 閱讀 9460

作者:崔惠萍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23年第10期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自2023年開始,已經開展了十多年了。對這次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許多學者認為是以西方自上世紀60年代盛行的後現代主義作為新課改的主導思想[1],並對傳統的現代教育思想進行了顛覆性的批判。

而有關對新課改實施效果的研究表明,由於對後現代主義思想的理解混亂,造成很多從教多年的老師突然不知道該怎麼去教學了。當然,這一方面是教師自身素質的侷限造成的,但它與後現代思想的相對主義、虛無主義、主觀主義的侷限性也是分不開的。再加之國內的部分學者對其誤讀或過度詮釋,又將這種虛無主義、主觀主義推向了極致。

首先,「改革」一詞,其本身包含著繼承和創新兩個方面,即在保留已有事物的好的東西的基礎上,吸收新事物的有利成分來變革不好的,而不是完全顛覆、全新的革命。而當前的課程改革很多學者卻走向了極端,大有全盤否定現代教學,不加批判地全面接受西方後現代主義的趨勢。誠然,後現代主義的思想中有其積極成分,這些對於變革我國當前教育的種種弊端,無疑起到解放思想、開闊視野的作用,但對其採取的態度應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利用時應該使其本土化,這也是後現代主義強調的知識文化情境性的體現。

在後現代主義看來,任何知識都具有情境性,不具有普適性,那麼後現代主義思想本身作為一種知識也應該具有情境性,它產生於西方文化社會,適用於西方,但到了我國,畢竟我國和西方在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那麼它還同樣適用於我國的教育嗎?這個問題應該在拿來使用之前作充分論證,對它的應用只能是在結合我國的本土文化的基礎上批判地使用,進行符合我國教育特點的詮釋和解讀,而不應照搬照抄、人云亦云。本文即是從我國教育的現實出發,對後現代主義的師生觀、知識觀以及課程觀進行符合國情的解讀和反思。

一、對後現代主義「主體間性」師生觀的反思

後現代主義風格特點

冰起於水而寒於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後現代主義是起源於現代主義內部的一種逆動,是對現代主義純理性的反叛,終日面對冷漠呆板的設計人們已感到厭倦,它表達了人們對於具有人性化,人情味產品需求的心聲。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在風格上更是兩個極端,但在諸多方面互有異同。例如哈桑在 後現代主義轉向 中對二者的部分進...

後現代主義視野下的課程評價趨勢

摘要 後現代主義作為當代世界性的思潮,影響著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它的開放性 多元性 創造性和內在性的特徵,為教育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在課程評價方面也彰顯其思潮的影響,如課程評價走出一元化或二元化的範圍,走向多元化和注重差異性 課程評價標準由單一化向多樣化和流變性轉化 課程評價方法由量化評價為...

後現代主義家居有哪些設計特點

後現代主義的設計風格強調建築的複雜性和矛盾性,反對簡單化 模式化,講求文脈,追求人情味,崇尚室隱喻與象徵的手法,大膽地運用裝飾和色彩,提倡多樣化和多元化。在造型設計的構圖理論中吸取其它藝術或自然科學概念,如片斷 反射 折射 裂變 變形等。用非傳統的方法來運用傳統,以不熟悉的方式來組合熟悉的東西,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