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期半期考試後家長會發言稿

2021-03-03 23:35:40 字數 1807 閱讀 3009

考試之後我們做的

1.落實學生的成績情況之後,尋找該生的薄弱科目,確定培優補差學生名單。

2.通過班主任與各科任老師的聯絡,對補差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並通過學生補差記錄單,時時跟蹤,使學生在薄弱科上有所進步。

3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才慾望,充分利用課堂及班會時間給同學們加油鼓勁。

4、增強時間觀念。

5、向偏科現象較嚴重的同學介紹好的學習經驗

6.通過談話幫助學生分析成績,找出原因.

7.幫助學生確定目標.

8.加強自習課餘時間的整體輔導和個別輔導.

9.加大獎勵力度,完善獎勵機制,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增強競爭意識.

10.加強跟蹤力度.

11、嚴格常規管理,嚴格班規班紀,穩定學習秩序,為全面複習保駕護航;

12、老師們全力以赴,精心備課,組織好考前總複習。和學生同甘共苦,關愛每乙個學生,用真情激勵學生奮進。

希望家長配合的工作

1、合理安排飲食,注意補充營養;

2、提醒孩子認真參加體育鍛煉;

3、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交通安全、運動安全、飲食安全等)了解上學、回家的時間,時刻了解學生的動向。;

4、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物質、文化、精神環境)。

5、對子女的期望水平適中, 不能一味追求高目標。

6、控制零花錢,引導孩子合理消費。

7、注意觀察學生變化(交友、著裝、學習態度),碰到孩子的新問題, 辯證思考再處理,切莫魯莽行事。

8、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老師的教育。

9、始終關心孩子的學習,不要放棄努力,盡量保證每天與孩子的及時溝通多了解子女學習情況,不要只關心學習成績,而不關注學習過程。

10、經常和老師溝通,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

11、注意學生各學科的全面發展。

12.晚上監督學習作業.

13.注意觀察孩子的異常舉止.

家長還要嘗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①明確學習目的,培養正確的自我意識。讓孩子懂得自己的成長、進步,都跟個人的心理和行為直接有關,別人和環境只是間接原因。只有目的明確,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②引導孩子在集體中主動做一些事情,擔當重任,培養自信和責任感,並將此遷移到學習上,對培養學習的主動性是很有幫助的。

③讓孩子懂得做事情都有兩種態度:主動和被動。前者是積極的,是充滿創造和快樂的;後者是消極的、痛苦的。多鼓勵孩子,引導其在主動學習中得到收穫和快樂。

2、對孩子的要求要合理。家長不切實際的高期待下,孩子心理壓力往往很大。大多數孩子知道自己身負重任,他們會盡心盡力讀書以回報父母。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父母卻要

3 求做常勝將軍,所以孩子怕別人超過,絲毫不敢鬆懈。這種情況下,孩子容易緊張焦慮,產生逆反心理;而成績差的孩子總覺得不如別人,拼命想追卻又追不上,心裡痛苦不堪。這種情況下,孩子也容易產生自卑、自責心理,成績往往不公升反降,家長的努力適得其反。

①絕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拔苗助長。 ②在客觀了解孩子基礎上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未來做科學規劃。 3、要有耐心。

育人是慢的過程,需要愛心、耐心和細心,育人要扎扎實實,要不得浮躁和虛榮 4、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我們認為家長切莫僅僅以分數為指標評判孩子學習的進步,更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中的努力。幫助孩子分析不足,找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孩子的努力及時肯定,並指出努力方向是否正確,幫助孩子重樹信心。

如果我們家長能夠看到孩子的細微進步,給與他們適時的鼓勵,孩子就會內心感激家長,並建立強大的自信,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從而有勇氣面對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至於成績的提公升自然是水道渠成的事情。

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假如我們能與他們做朋友,多一點溝通交流,少一點打罵,多一點信任理解,少一點猜疑,那麼我們的孩子都有可能成為棟梁之材。

七年級家長會發言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晚上在這裡與大家見面,共同交流 孩子的教育。首先,我要對各位老師付出的辛勤勞動和無私奉獻表示真誠的感謝!下面我把自己的親身體會說一下。第一,孩子的教育可分為兩個方面,乙個是學校教育,乙個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咱就不多說了,老師這個班級是個非常優秀的班級,但要...

七年級家長會發言材料

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促進學生全面成才 七年級組餘永華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非常感謝各位在百忙之中參加我們初一新生的家長會。孩子的教育問題關係到家庭的幸福 社會的穩定與進步,孩子是我們家長的寶貝,是您的希望和寄託。現在您的孩子已進入中學階段,中學時代是人生的 時代 是學生思想品德和學習習慣形成的關鍵階段...

七年級家長會發言材料

作為班主任,我認為我們學校與家庭之間缺少溝通,造成孩子在校由老師管教,家長不過問 而孩子在家由家長教育,學校基本也不過問。這樣就造成老師不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而家長也不清楚孩子在校的各方面的情況,這種局面對於家校來教育孩子來說造成了極為不利的一面,往往會因為沒有真正了解情況,而在教育孩子方面用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