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圪嶗煤礦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2021-03-03 23:15:51 字數 5459 閱讀 6615

1事故型別和危害程度分析

1、礦井火災災害的型別

(1)內因火災

煤炭由於受埋藏深度、煤層賦存條件、煤質、通風環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或由於上分層工作面或相鄰區段工作面在開採過程中遺煤較多,且不均衡,加之工作面沿空布置,漏風通道發育,供氧積熱條件較好等造成的自燃發火事故。

一旦發生內因火災,其危害程度嚴重,可造成礦井停產,燒毀裝置,危及現場工作人員和著火地點回風側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屬於礦井重大事故。

新圪嶗煤礦現開採的煤層屬具有自燃性煤層,由於受埋藏深度、煤層賦存條件、煤質、通風環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可能出現自燃發火,是目前威脅我公司安全生產的自然災害之一。

(2)外因火災

a.因溢煤堵皮帶或司機失誤造成過捲,引**花造成皮帶著火;

b.不及時更換防爆效能差的裝置,一旦失爆,發生電器**,可能引**災;

c.採區變電所配電點,因沒有專人值班,電器失修,長期下去可能發生火災;

d.漏電繼電器、電焊、綜合保護失靈,接地系統不符合規程要求,當發生短路故障時,不能立即切斷電源,易引**災;

e.井下動力、照明等供電線路遍及各類巷道,由於井下潮濕、絕緣老化、機械外傷、吊掛不當、保護失靈等方面的原因,使電纜線路產生火花引**災;

f.燒焊不按措施執行,不留監護人,遺留火種不清除,易發生火災;

g. 在採掘生產過程中,特別是放明炮、糊炮、裝藥密度過大或過小、封孔炮泥長度不夠或用可燃物代替炮泥

h.因其它原因而引**災。

一旦發生外因火災,其危害程度嚴重,可造成礦井停產,燒毀裝置,危及現場工作人員和著火地點回風側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屬於礦井重大事故。

2 礦井火災危害程度分析

礦井外因火災的特點是突然發生、來勢兇錳,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往往可能釀成惡性事故。據統計,世界煤礦重大惡性90%以上屬於外因火災。但是外因火災的燃燒火源早期往往是在表面,如果及時發現和採取措施還是易處理的。

礦井火災如果未及時發現或未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處理,一旦發展開去,凡是煙流所流經的巷道,由於熱對流和熱輻射等傳熱作用,高溫煙流預熱下風側可燃物,使其公升溫燃燒從而使燃燒帶蔓延。在火源蔓延和煙流傳播區域,由於空氣溫度高,密度下降,因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產生兩種作用,一是因體積膨脹和燃燒生成物的加入引起通風風阻增加的「節流作用」;二是產生熱風壓而出現的「上浮作用」。節流作用增加巷道風阻,減少風流流量。

煙流溫度愈高,節流效應愈強。熾熱煙流「上浮作用」對通風風流的影響視環境條件而定。礦井火災產生的熱效應即浮力和節流效應的綜合應用,引起礦井風流狀態三種形勢的紊亂:

風流逆轉在浮力和節流效應共同作用下,反抗機械風壓的影響致使礦井某上結巷道風流方向發生變化,稱為風流逆轉。逆轉主要發生在其反向熱風壓大於正向機械風壓的旁側支路(主幹風路是指從入風井經火源到回風井的通路,旁側支路是指除主幹風路外的其餘支路)。

煙流逆退在浮力和節流效應分別作用下(取決於巷道傾角),加上巷道縱、橫斷面方向溫度、壓力梯度的影響,在著火巷火源上側,新鮮風流繼續沿巷道底部供風的同時,煙流沿巷道頂部逆向流動。風流逆退可能發生在著火巷及其相連線的主幹風道上。

煙流滾退在火源下風側節流效應和巷道斷面溫度、壓力梯度影響下,在新鮮風流沿巷道底部按原風向流入火源的同時,火源產生的煙流沿上風側巷道頂部逆向回退並翻捲流向火源。在一定條件下,這種現象也可能發生在下風側。

逆轉以同種流體單向流動為主,逆退是不同流體(煙流與新鮮風流)異向流動,滾退是在同一斷面上,既有新風和煙流的異向流向動,又有煙流翻捲引起的同種流體異向流動。滾退是逆退和逆**生的先兆。

上述風流紊亂的發生,不僅使井巷風量減少,還將著火產生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蔓延到非著火巷道,擴大火災煙流影響範圍,還會將這些氣體回流到火點加劇燃燒甚至**,嚴重影響災害的搶救。

3、應急工作原則及機構

機構設定

組長:郭崗文

副組長:張秀軍、嶽賴小、薛超、馬建合、張中仕

成員:田峰、王文超、張春幸、程廣林、任廣泉、孟慶水

王新營、張德舉、孫凱、徐克磊、馮向前、張國慶

徐愛華、張永強、陳光、盛兆民、白林飛

3.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安全優先」的原則。在實施救援的過程中,要牢牢把握「即時進行救援處理」和「減輕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兩個事故損失控制的關鍵點,把遇險人員、受威脅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放在首位,不准放棄一絲解救遇險人員脫離險情的希望。

同時,要確保搶險人員的安全,不准有新的人員**。

3.2堅持在對災區人員實施救援時先生存者後遇難者的原則。

3.3堅持防止事故擴大的原則。

3.4堅持保護環境,有利於災後重建和盡快恢復生產的原則。

4、 礦井火災災害處理注意事項:

瓦斯礦井處理火災時,除了高溫煙流及火焰對人員造成威脅外,另乙個最難解決的難題是會發生瓦斯**。因此,在瓦斯礦井處理火災時,對災區要進行合理的通風,防止瓦斯**的發生(合理的通風對此有決定性作用)。在火災處理過程中,必須監測掌握瓦斯的變化,合理排程風流,其原則是有助於控制火勢,又能沖淡瓦斯,及時將瓦斯排走。

不能隨意減少或中斷災區供風,必要時(瓦斯濃度上公升)還應增加火區供風量,加強巷道維護,防止冒頂堵塞巷道,增加巷道阻力,風量減少而瓦斯聚集。

1)上下山和運輸平巷發火時,如果在火源的上風側有掘進頭和廢巷,應將積存瓦斯的巷道嚴密封堵。在火源的下風側有冒頂、廢巷和掘進頭聚集瓦斯時,對滅火人員威脅最大,為防止瓦斯**應果斷封閉火區,或者進行區域性反風,將這些瓦斯封閉後,再組織人員滅火。

2)處理巷道高冒處火災時,必須在噴霧水槍的掩護下(迫使火源侷限在高冒處),在火源的下風側設水幕,然後在高冒處兩端用水槍滅火。

3)處理瓦斯礦井獨頭巷道火災時,不能停風,要在保持正常的通風或大風量的條件下處理火災。但是,由於某種原因(如人員撤退時停掉區域性局扇或火焰燒斷風筒),風流中斷或風機停轉時,應檢查巷道中瓦斯和煙霧情況,只有瓦斯濃度不超過2%時才可以進入救人滅火。特別是上山獨頭煤巷發火,如果風機已停轉,在無需救人的情況下,嚴禁進入偵察或滅火,應立即在遠距離封閉。

對於下山掘進煤巷迎頭發火,在通風條件下,瓦斯濃度不超過2%時可直接滅火。若在下山中段發火時,無論通風與否都不得直接滅火,要遠距封閉。

當直接滅火無效或不可能時,應封閉火區。在瓦斯礦井封閉火區是相當危險的工作。應根據瓦斯湧出情況,通過加大風量將瓦斯濃度降至2%以下,於火區進風側和回風側同時建造防火牆,並在三分之二高處留有通風排氣口,然後在統一指揮下同時封口。

這種封閉方法,不易產生瓦斯**,即使燃燒,人員安全係數也很大。這是因為防爆牆建畢後,火區氧氣消耗快,可生成大量co2,有助於抑制火勢,同時瓦斯上公升慢,不易達到**濃度。24小時後在防爆牆掩護下建築永久密閉,完成火區的封閉工作。

如果人力物力不足時也可封閉火區進風,但密閉牆的位置應盡量靠近發火點,並且保證牆體絕對嚴密,否則由於風側空間過大或密閉質量不好,積存大量瓦斯極易造成**。當在多頭巷道封閉時,應先封閉困難大的風路及分支風路(風量小的風路),然後封閉主要風道(風量大的風路)。進風側封閉後,等待1至3天,待火區穩定後再封閉火區回風。

實踐證明,火區進風側封閉後十多小時,回風側的煙霧減少70%,溫度下降50%,瓦斯濃度也有明顯降低,這種封閉方法也是比較穩妥可靠,只是要強調進風側密閉要距發火點近和嚴密不漏風,否則會產生**,同時在砌牆的過程中(如有條件)注入惰性氣體會更安全。

封閉採區內的火區時,還應考慮某巷道封閉後,是否會造成臨近採空區內瓦斯被大量吸出通過火源引起**。另外還必須強調任何情況下,不准先堵回風、後堵進風,否則會發生火煙逆退或瓦斯**。

5 、 預防與預警

5.1危險源監控預防

認真落實公司防火工作的各項管理制度,不斷提高「一通三防」管理水平,努力提高抗禦火災事故的能力,防止火災事故。防止火災事故可採取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1) 合理開拓開採及通風系統

在開採自燃發火嚴重的煤層時,可以將運輸大巷、回風大巷、採區上下山、集中運輸平巷和集中回風巷平巷等服務時間較長的巷道布置在煤層底板的岩石中;盡量採用長壁式採煤法。礦井通風網路結構簡單,風網阻力適中,主要通風機與風網匹配,通風設施布置合理,通風壓力分布適宜。礦井以**分列式或兩翼對角式通風方式為好,採區應採用分割槽通風。

(2) 防止漏風

及時封閉採空區,維護好密閉等通風設施,儘量減少漏風。

(3) 預防性灌漿

將水、漿材按適當的比例混合,製成一定的濃度的漿液,借助輸漿管路送往可能發生自燃的地區,以防止自燃火災的發生。

(4) 阻化劑防火

阻化劑是一些吸水性很強的有機鹽類,當它們附著在煤粒的表面時,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在煤的表面形成含水液膜,從而阻止了煤與氧的接觸,起到了隔氧阻化作用。

(5) 均壓滅火法

設定調壓裝置或調整通風系統,以降低漏風通道兩端的風壓差,減少漏風量,達到抑制自燃的目的。

(6) 惰性氣體防滅火

往火區注入氮氣滅火。

(7) 在一般的礦井條件下,氧濃度是滿足的,只要可燃物有引燃熱源就有發生火災事故的可能。因此,須加強對火災的監測,一旦發現火災,立即發布事故預警,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5.2預警行動

1、礦井各施工地點及各峒室安設直通排程室通訊**,當事故發生後,施工現場負責人班組長、安監員和施工人員,立即**匯報排程室,匯報清事故發生的性質、時間、地點、災區人數,危害程度及現狀。

2、礦井事故匯報程式

(1)礦內匯報程式

①井下人員一旦發現或接到災害通知,必須迅速報告礦排程室,並按通知要求行動。 (新圪嶗煤礦排程**8662197或者「80014」)

②當事故發生後,現場管理人員要詳細了解事故的時間、地點、火災災害的範圍、受堵或埋壓人數、通風及瓦斯湧出狀況、生產系統的破壞情況,並立即與排程室聯絡。

③礦排程室接到事故匯報後,必須立即向值班領導匯報。向礦長、總工程師報告,並根據災情及時向集團公司排程室匯報,向礦山救護隊報警。

6、 應急響應

6.1響應分級

火災事故響應分級同綜合預案 5.1

6.2響應程式

火災事故響應分級同綜合預案 5.2

6.3應急結束

當礦井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排除後,已經進入恢復階段,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應急狀態可以終止時,向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報告,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決定並發布應急狀態終止命令,宣布應急狀態終止。

在應急狀態終止後,應根據需要,組織資訊發布,說明有關事故處理完畢後的調查結果、採取的措施、善後處理的安排及預防改進措施等。

應急結束後,應明確:

(1)事故情況上報事項

事故發生單位概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現場, 事故簡要經過,事故已造成或可能造成**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採取的措施,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2)需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

事故現場有關物證,事故現場情況,應急救援結束後礦井現狀,環境汙染情況,發生次生事故情況。

(3)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

7 、處置措施

7.1 內、外因火災事故的處理程式及措施:

(1)初期火勢較小時,現場人員應充分利用防塵供水管路、滅火器或其它可能利用的滅火工具從火源的進風側直接滅火,用水滅火時,水流應從火源外圍噴射逐步逼向火源中心,並向礦排程室匯報。

(2)如果火災規模較大,現場人員不能直接撲滅火災時,應盡快將火災的地點、範圍、性質等情況向排程室匯報,並積極組織受火災威脅區域的人員沿避災路線盡快撤離災區。

(3)排程室接到井下火警報告後,應根據事故的地點、性質、規模等,立即通知災區人員和受威脅區域的人員,盡快沿規定的避災路線撤離災區,並及時通知救護隊和有關領導救災。

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6 工程內臨時消火栓應分別設於各層明顯且便於使用的地點,並保證消火栓的噴射水柱到達工程任何部位。消火栓口出水方向宜與牆壁成90度角,離地面1.2m。消火栓口徑應不小於65mm,配備水龍帶每節長度不宜超過20 m,水槍噴嘴口徑不小於19 mm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 受困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安全優先原則...

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公司名稱 1事故型別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型別 在危險源評估的基礎上,根據 企業職工 事故分類 gb6441 86 的規定,本專項應急預案所針對的事故型別為火災事故。1.2危險程度分析 在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部分原料 部分輔料及包裝容器是可燃物,這些可燃物質或設施的存在,在遇到明火 高熱等點火源情...

煤礦火災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報告新

大同鵲山精煤有限責任公司 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報告 二o一三年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我公司安全生產實際情況,於2013年6月18日進行了礦井火災應急救援演練,現將礦井水災應急救援演練情況報告如下 一 應急救援演練時間 2013年6月18日9 30 11 30 二 發生事故地點 北三盤區運輸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