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社會研究方法名詞解釋

2021-03-04 09:58:10 字數 5081 閱讀 1075

社會研究方法-風笑天的名詞解釋

1、研究正規化:包括社會事實正規化(以迪爾凱姆的方**思想和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為代表,強調社會現象的客觀性,強調對巨集觀的社會結構、社會制度、文化規範進行研究,在社會結構層次和文化層次**社會的本質屬性),社會定義正規化(以韋伯的思想和符號互動論為代表,強調社會現象的主觀性質,認為巨集觀的社會現象都是人們主觀定義的,強調在微觀層次研究人們如何建立社會並在社會中行動的),社會行為正規化(以行為科學的方**為代表,強調對個人的社會行為進行客觀精確的分析,主張用經驗或實證的方法研究社會現象。認為事實正規化過於抽象,限於巨集觀層次,而定義正規化過於主觀,限於微觀層次,強調對人外部行為的經驗觀察來認識社會現象的因果關係)

2、巨集觀理論:一種試圖理解制度、整個社會和社會之間的互動等「大圖景」的理論。它的研究主題包括了社會中經濟階層之間的鬥爭,國際關係,社會內部主要機構間的互動。

巨集觀理論對付的是社會中規模大且綜合的實體,甚至是整個社會。往往以全部社會現象或各種社會行為為物件,提供一種高度概括的解釋框架。它的體系通常十分龐大、結構十分複雜、概念十分抽象。

如馬克思主義理論,達爾文演化論,社會學中結構功能主義理論、交換理論、衝突理論。它往往並不直接與具體的、經驗的社會研究發生聯絡,它們更多是作為研究者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時所採取的一種理論視角或依據的一種理論背景。

3、微觀理論:試圖通過理解個體及其相互之間的互動來理解社會生活的理論,處理個體或小群體的社會生活議題。實際上是操作層次上的命題陳述,其特點是直接由經驗材料或資料來證明或證偽。

具有三個重要特徵:1、由一組命題構成;2、這些命題在邏輯上相互聯絡;3、命題中的一部分可以通過經驗來檢驗。在具體的社會研究中,大多數理論屬於這種形式的理論。

如:「高的受教育程度傾向於低的生育率」、「工業化導致人際關係疏遠」等。

4、概念:是對現象的一種抽象,是一類事物的屬性在人們主觀上的反應。社會學研究中的概念可以是有形的社會現象或抽象事物如社會地位。

概念具有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內涵越明確和豐富,所表達的事物的特徵就越清楚,但外延狹小即涵蓋面窄。若抽象層次高,則對事物特徵的表達就越含糊。

5、變數:是屬性在邏輯上的歸類。包括若干個範疇、值或亞概念的概念,即概念的操作化。

變數具有兩個性質:a、構成變數的各個值必需是窮盡的;b、構成變數的值必需是互斥的。社會研究包含了變數及變數間相互關係的研究,社會理論是以變數語言編寫的,而個體之所以涉及研究,只因為他們是變數的介質。

變數包含了屬性或者說值。變數是很多屬性的邏輯組合。屬性和變數間的關係是科學描述和解釋的核心。

6、自變數:該變數的值在分析中是不受質疑的,而是被當作是給定的。自變數被看做是原因或是決定因變數的因素。

是其變化會引起其他變數發生改變的變數。它與因變數所隱含的關係是決定關係或因果關係模型。

7、因變數:該變數被假定是依賴於或是由其他變數引起的。是由於其他變數的變化而導致自身發生改變的變數。

當乙個變數影響另乙個變數,就形成了某種因果關係,自變數是主動的變數,因變數是被動的變數。在實驗研究中,自變數是實驗者主動操縱其變動的變數,即實驗刺激;而因變數則是手實驗刺激而變動的變數。在調查研究中,自變數多為屬性變數,比如性別、年齡等;而因變數多為行為或態度變數。

8、假設:它是命題的特殊形式,是一種可以通過經驗事實檢驗的,有關變數間關係的嘗試性陳述。假設就是尚待檢驗的命題。

9、歸納式理論構建:以觀察為起點,然後通過歸納推理,得出解釋這些相信的理論;理論建構的過程:1)從觀察到概括。

理論建構起始於對經驗現象的觀察,或定量或定性的觀察,完成從具體的觀察結果到對現象的經驗概括(指對現象反覆出現的規律或特徵的總結,或對變數之間反覆出現的某種相互關係的說明。是對一種由經驗資料證實了的變數特徵或變數間關心的一般性闡述)。2)從概括到理論。

捨棄特定個案的特殊性,集中其存在的共性特徵。從經驗概括中抽象出某種具有內在邏輯結構的概念間關係,形成對這一現象及其背景的更為一般性的命題,初步建立了解釋和說明這樣現象的理論。

10、演繹式理論構建:以理論為起點,通過演繹推理,作出預言或**,並通過對實際事物的觀察來檢驗預言的正確性。理論檢驗的步驟:

1)詳細說明待檢驗的理論 2)由理論推導(演繹)出一組概念化的命題 3)用可檢驗的命題形式即假設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題,即操作化 4)收集相關的資料5)分析資料6)評價理論並進行修正。

11、探索性研究:對所研究的物件或問題進行初步了解,以獲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認識,同時為今後更周密、更深入研究提供基礎和方向的研究型別。它常用來滿足三類目的:

滿足研究者的好奇心和對某事物更加了解的慾望;**對某議題進行細緻研究的可行性;發展後續研究中需要使用的方法。缺點:由於其樣本的代表性問題,它很少能圓滿的回答研究問題。

12、描述性研究:是一種對研究的總體或某種現象在某些特徵上的分布狀況進行描述的研究型別。其關注的焦點通常不是為什麼存在這樣的分布,而是在於回答這種分布是怎樣的,也可以說,其主要目的是收集資料,發現情況,提供資訊。

與探索法的主要區別在於描述法具有系統性、結構性和全面性。

13、解釋性研究:解釋原因,說明關係。指的是那種探尋現象背後的原因,揭示現象發生或變化的內在規律,回答各種「為什麼」的社會研究的型別。

和描述性研究同樣具有系統性和周密性以外,更為嚴謹,針對性愈強。往往需要進行雙變數和多變數的統計分析。

14、理論性研究:指那些側重與發展有關社會世界的基本知識,特別是側重於建立或檢驗各種理論假設的經驗研究。其關注點在於探索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其主要目標是要增加人們對社會現象的內在規律的理解,增加人們對社會事物的認識。

15、應用性研究:側重於了解、描述和**某種現實社會問題或者針對某類具體社會現象的問題。其關注點通常集中地體現在迅速地了解現實狀況,分析現象或社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力圖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供政策建議,以幫助制定社會政策,解決社會問題,以及評估社會後果等。

主要包括社會狀況/問題/政策/影響研究。

目前國內的社會學研究人員主要從事應用性研究。當理論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研究的是同一的社會現象,理論性研究更關注如何發展出某中一般性的社會認知,解答學科領域內的重大理論問題或疑難問題;而應用性研究則更關注如何有效地解決現實社會問題。

16、分析單位:研究什麼和研究誰。是社會研究的研究物件,即研究中將分析和描述的物件(人或事物)。

研究中的研究單位通常是觀察單位,是用來考察和總結同類事物特徵,解釋其中差異的單位。當研究試圖描述或解釋不止乙個分析單位時,研究者必須清楚他得出的結論及所對應的分析單位。四種型別:

個體(大學生、工人)、群體(家庭、鄰里)、組織(工廠、公司)、社會人為事實(其他分析單位如書籍、歌曲)。分析單位的特點:研究所收集的資料直接描述分析單位的每乙個個體;將對這些個體的描述聚合起來,可以描述由這些個體組成的群體(研究的樣本),以及由這乙個群體所代表的更大的群體(總體),或者用這種描述的聚合去解釋某種社會現象。

17、區位謬誤:在只對群體進行觀察的基礎上,錯誤地得出個體層次上地結論。是在社會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種集群的分析單位作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單位作結論的現象。

18、簡化論:侷限於只將某些型別地概念應用於被研究地現象。研究者用個體層次的資料來解釋巨集觀層次的現象。

導致因素:社會研究易獲得關於個人的具體資料,而客觀的單位執行比較抽象和模糊。避免這兩種錯誤的關鍵是,保證作結論時使用的分析單位,就是運用證據時使用的分析單位。

19、截面研究:以代表了某個時間點的觀察為基礎的研究。指在乙個時間點上收集研究資料,並用以描述研究物件在這一時間點上的狀況,或者**這一時間點上不同變數之間的關係。

它是社會研究的最常見的形式。主要是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很多解釋性研究也適用。

20、歷時研究:該研究設計需要收集不同時間點的資料。即在若干個不同的時間點上收集資料,用以描述現象的發展變化,以及解釋不同現象前後之間的關係。

大多數實地研究專案,包括直接觀察和深度訪談,都是屬於歷時研究。

21、趨勢研究:是一種歷時研究,其中總體的某些特徵一直得到研究。是對一般總體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的研究。

22、世代研究:又稱同期群研究,研究者歷時的研究亞總體。儘管在每次觀察中,資料可能是從不同的成員中收集的。

是對某一特殊人群隨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的研究。

23、專題群體研究:是歷時研究的一種,其中的資料是從不同時間點的同一批物件收集起來的。對同一組人隨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的研究。

與上者的區別在於始終都是同一樣本。困難是後續的研究難以獲得這些樣本。

24、測量:對所確定的研究內容或調查指標進行有效的觀測與量度,即根據一定法則,將某種物體或現象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徵用數字或符號表示出來的過程。有效的測量要滿足三個條件:

準確性;完備性;互斥性。

25、定性測量:測量層次最低。本質是一種分類體系,將研究物件的不同屬性或特徵加以區分,標以不同名稱或符號,確定其類別。數學特徵是(不)等於。

26、定序測量:該測量層次描述了變數的屬性沿著某個緯度的排列序列。不僅能將不同的事物區分為不同的類別,而且還能反映出事物或現象在高低、大小、先後、強弱等等級序列上的差異。

數學特徵是大於和小於。

27、定距測量:該測量層次所描述的變數的屬性可以排序,而且相鄰屬性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不僅能將社會現象或事物區分為不同的類別、不同的等級,而且可以確定它們相互的間隔距離和數量差別。

其結果可以相互進行加減運算。

28、定比測量:除有定性測量、定序測量、定距測量三種測量的全部性質外,有乙個有實際意義的「真實的零點」,其資料可以加減或乘除運算。如出生率。

是否具有實際意義的非中介性質的零點的存在,是定比與定距測量的唯一區別。

29、操作化:是對那些抽象層次較高的概念進行具體測量所採用的程式、步驟、方法、手段的詳細說明。把我們無法得到的有關社會結構、制度或過程,以及有關人們行為、思想和特徵的內在事實,用代表它們的外在事實來替換,以便於通過後者來研究前者。

或者說,操作化就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觀察的具體指標的過程。操作化方法:概念澄清與界定(首先弄清概念定義的範圍;其次,對定義進行分類);發展測量指標(列出概念的維度;建立測量指標-尋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標或先進行探索性研究,再發展指標)。

30、指數:一種復合測量,包含了多個具體的觀察,並代表著一些更一般的緯度。他是由多個不同的回答所構成的乙個簡單累加的分數。

是由一組有關事物的態度或看法的陳述構成,回答者分別對這些陳述發表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見,然後按照某種標準將回答者在全部陳述上的得分加起來,就得到了該回答者對這一事物態度的量化結果。

31、量表:是一種符合測量,由多個具有邏輯結構或是經驗結構的專案組成。用於測量人們的態度、看法、意見、性格等內容的一種量化工具。

通過對問題的不同反應模式賦予相應的分值,使不同選項反映變數變異程度的強弱。有鮑格達斯社會距離量表、語義差異量表、李克特量表,哥特曼量表等。

社會研究方法名詞解釋試題答案

b變數 是屬性在邏輯上的歸類。包括若干個範疇 值或亞概念的概念,即概念的操作化。b鮑格達斯社會距離量表 用於判斷人們進入其它型別社會關係意願的一種測量技術,它的長處在於能夠再不丟失原有資訊的同時彙總多個不連續的回答。b編碼 將原始資料轉變成標準化的形式的過程。c操作化 是對那些抽象層次較高的概念進行...

中山大學社會工作碩士考研跨考經驗

學姐跨考中大msw 回想當年看別人的經驗貼時,就幻想著自己如果也考上了,一定也要寫下經驗貼來幫助更多的人。不過最終結果出來,又不知該從何寫起。我的初試成績偏低,排名靠後,最後能考上也是非常的幸運,在考研幫上看的經驗貼基本上都是大神們寫的,而我的故事並沒有那麼傳奇,還是充滿艱辛的,也算是充滿戲劇性。初...

社會學研究方法 中山大學歷年真題總結 簡答

一 簡答 35 21 24 24 1.12 06 05 結構式研究 如問卷調查 與非結構式研究 深度訪問或個案研究 各自在社會研究中有什麼作用,它們對發展理論的意義何在?略 2.06 03 在確定社會研究的分析單位時,通常容易犯區群謬誤 層次謬誤 和簡化論 簡約論 的錯誤,請解釋其含義並舉例說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