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宅」現象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2021-03-04 09:29:05 字數 4692 閱讀 3430

一. 目的: 讓人們了解大學中宅男宅女現象產生的緣由及其他

形式: 做訪問,問卷調查

地點: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及周邊大學

組織者: 徐方超 (10級會展設計專業) 學號:2010050107045

在我們身邊,到底有多少「宅」著的年輕人?他們的生活真像我們想的那樣隱蔽嗎?我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查閱各種資料,並進行分析總結。

二.我們的調查研究

1.我們在教育超市進行了採訪,56%的同學認為自己身邊存在宅男宅女。

2.我們在孔子路進行了調查,在我們對路人的詢問中,大部分人認為網際網路的便捷,可以讓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外面發生的事情,因此導致出現了大學中宅男宅女現象。半數的人認為宅並沒有什麼危害,也有人認為宅會使宅人們的交際能力下降。

3.我去了新華書店,學校的圖書館查閱資料,但關於宅男宅女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少。

4.為了擺脫困難,我利用網路進行了研究。在網上我們查詢了更多關於宅男宅女的資料,使我們對「宅人」現象有了更為深刻印象的認識。

四.「宅」的**

「宅男」一詞來自台灣,是日語「御宅男」的簡稱。 進入台灣後,「御宅男」被簡稱為「宅男」或暱稱為「阿宅」,並隨著使用範圍的擴大,語義漸趨中性,泛指痴迷於網路、整天待在家中或宿舍上網的男性。近年來,「宅男」一詞從台灣傳播到大陸,語義進一步泛化,指整天待在家中,不出門、不修邊幅的男性,成為網路**比較時尚的詞語.

五.大學生「宅男宅女」的特點

在沒課的時候「宅」在宿舍,也有甚者為了宅而逃課,在宿舍無外乎睡覺、上網。他們除了睡覺電腦幾乎都開著,聊天、逛論壇、看網頁、打遊戲、寫部落格、看**……即使沒事做也要掛在網上。他們飲食不規律,常吃零食、泡麵,或讓同學帶飯。

也有人「宅」在網咖,餓了叫外賣或在網咖買泡麵,困了就躺在椅子上休息。特別是大四生和研究生,經常沒課,自我要求低一些,很容易宅。還有一些專業的學生,學習要通過電腦完成,所以經常坐在電腦前不動彈。

在大學食堂,經常可見穿著拖鞋睡衣、頭髮散亂的學生去打飯。這種宅的狀態不僅在學校,還延續到家中。很多大學生寒暑假也宅在家裡,不用上課、寫作業,不用擔心吃飯,宅的心安理得。

宅的內容無非還是睡覺、上網,有的人除了吃飯上廁所就是躲進自己的房間,甚至很少與父母交流。

六.大學生被養成「宅男宅女」的原因

1、客觀原因

(1)電腦的普及與網路的發達

大學生「宅一族」的生活往往都離不開電腦和網路,這也是他們呆在室內不願出來的主原因。首先,網路為大學生建立了與外界溝通的橋梁。他們可以從網路上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資訊,在論壇上與網友交流,通過**等聊天工具與朋友聯絡,以寫部落格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並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還可以在網上購物、訂餐,使生活真的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其次,網路遊戲的巨大吸引力。

不同地域、年齡和身份的人因網遊聚在一起,遊戲過程中的交流、競爭、刺激,讓人感受到現實生活中無法體驗的愉悅和成就感,在許多大學生眼中,它不僅是一種遊戲,更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甚至全新的世界。

(2)、大學生閒暇時間相對充裕和自由

首先深究現在大學生上課現狀,很多大學生反應課程內容乏味,難以和實際相聯絡。而且大學教師上課照本宣科,難以吸引大學生的興趣,這給大學生逃課「宅」在宿舍提供了理由;其次,現在大學管理制度鬆弛,學生考核全用分數說話,考核內容單

一、死板,從而使很多同學即使平時缺課,考前突擊、臨時抱佛腳也能順利通過考試,這使得大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宅」在宿舍,因此使大學生被養成了「宅男宅女」。

2、主觀原因

1.「懶」

用「宅人」自己的話講。「只是懶得動而已」。他們懶得出門,覺得奔波的生活很令人疲憊,又有幸趕上高速發展的科技時代,在網路技術的支援下,他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世界永珍,與朋友溝通交流,甚至可以通過網購獲得他們想要的任何商品,於是網路成了他們的生活必需品。

他們認為「宅」在家裡就可以完成生活的步驟,何樂而不為呢?

2 . 缺乏奮鬥的目標

每個大學生在高中時期,都積極努力學習,希望有乙個更高的分數,考乙個更好的大學。而進入大學,如果沒有對人生做好規劃,沒有乙個清晰、堅定、明確的目標,就會感到無事可做,毫無動力。而每個人都有惰性,懶惰是人之常情,剛開始是出於偏好舒適,懶散,享樂,可一旦養成習慣,再想要提起幹勁來都會覺得力不從心,漸漸的人也會變得淡漠,消極,喪失鬥志。

於是便成為了宅男宅女。

3.逃避壓力

當代大學生面臨更多的壓力,如學業、就業、情感、人際交往等,也會在激烈的競爭下遭受挫折和打擊。面對逆境,有的人相信風雨之後總會見彩虹,奮鬥改變命運,選擇直面而上;而有的人渾渾噩噩,卻選擇了逃避。「宅」就成了大學生的乙個「避難所」。

七.「宅居」現象對大學生造成的影響

針對「宅」對大學生生活產生的影響這一問題的調查顯示,超過70% 的學生認為會導致交際狹隘,55% 左右的學生認為會導致個人語言表達、交際能力下降,39% 的學生認為會產生生活障礙、影響生活質量。而只有28% 的學生認為「宅居」是緩解壓力,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通過調查,我們認為對大學生會造成如下影響:

1.影響身體健康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依賴於「宅」,喜歡將自我封閉起來呆在家裡。但不規律的飲食、睡眠以及缺乏運動,讓「宅男宅女」們也感到自己身體狀況已趨向於亞健康。身材走形,不愛運動。

對健壯的人心存嘲諷,對肌肉和力量心存恐懼。崇尚中性美和病態美。又會表現出病態的固執。

這樣就表現為兩個極端,一方面弱不禁風,另一方面又偶爾會有驚人之舉.

2. 影響學業

有些同學經常「宅居」寢室而不去上課.就會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時間,從而耽誤他們的學業。有些同學為了宅在宿舍部分人選擇逃課,長時間的沉迷網路必然是大學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致使他們耽誤學習,甚至荒廢學業。同時網路具有很大**性,網路中沒有壓力,沒有約束,長時間的網路活動會使他們忘記現實、忘記自我、忘記學業。

這些對大學生的自身素質和今後發展皆有弊無利。

3. 影響人際關係

「宅居」限制了大學生人際交往,減少了文娛社團活動,即便是在bbs上閒逛,大多數時候。他們也是處於「隱身」狀態。長此以往,「宅人」們便逐漸不喜歡人際交往。

交際能力下降,與社會聯絡減弱。從而使他們易形成性格孤僻冷漠等不良心理與人格特徵,同時焦慮、孤獨、抑鬱、等負情緒的增加也容易使他們逃避現實、感情淡薄、社會退縮, 這非常不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八.關於「宅」現象的相關建議

對於大學校園裡「宅男宅女」的現象的出現已不是稀奇的事情了,而對高校裡出現的「宅」一族,師生評價褒貶不一。總之,對於這種現象,大家的看法各不盡相同。我認為,作為大學生,長期缺乏與人交往,會導致基本社交技能的退化。

我們應當關注社會,關注自身的發展,因此我提出了我們對「宅男宅女」們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一)明確自己的生活目標,合理使用電腦,參加實踐活動

「宅生活」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或生存的狀態.對任何人而言,這都絕對不是最終的生活目標。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自我成長的力量,有著種種對生活的期待和渴求,試著聆聽一下自己內心的聲音,慢慢激發起改變的願望,宅男宅女們要相信自己是可以而且有能力改變的。所以,從現在開始做乙個有明確目標的人吧!

大多數「宅男宅女」呆在自己的宿舍裡大部分時問是用在電腦上的,把電腦當作寄託,在不斷的上網中依賴起網路。所以在利用網路上把握好其中的度十分必要。必須合理安排自己的上網時間,這樣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

(二)學校多開展各類活動,幫助學生走出「宅居」生活

在幫助大學生走出「宅」的過程中,學校應該扮演起幫助者和輔導者的角色。大學生生活在校園裡,學校有責任為學生們營造出積極的且有活力的生活氛圍。學校可以多請專家來開展一些關於大學生生活規劃、大學生就業與人生規劃、網路的現代價值與使用等相關主題的講座與座談會;也可實施一些適度的旦有強制性的措施,諸如:

提出勿過多上網的要求,要求學生更多地去親身參加活動等等。

九.對」宅男宅女」的看法

1大家對」宅男宅女」的看法

「宅男宅女」的現象應該被關注,而不是去擔憂。宅人的出現從一定的角度來說是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社會是多元化的。每一種文化的產生有他的背後深刻的內涵。

宅人作為乙個新的社會群體我們應該正確理解他,去研究宅人們的內心狀況,並對消極的部分及時給予指正糾正。中國的宅男宅女的數量上公升已經成為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大家的身邊也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宅人。但是如果宅南宅女達到一定的數量,我們必須引起高度的警惕。

2 我對宅男宅女的看法

大學生是宅男宅女的典型代表,我們太安逸的生活給了我們宅的條件,宅的空間。我們美其名曰接受高等教育來到園林般的校園,我們每天只需上幾節課便早早回宿舍,學校的食堂,小賣部,外賣永遠為我們開放,我們接著學習的名義早早配置了電腦,我們的父母省吃儉用為我們提供充足的生活費。我們走進了宿舍,走進了網路世界,體驗著我們所謂舒適的宅男宅女生活。

我們現在很安心自在的宅,當出了大學門,我們能驕傲的說我們大學到底收穫了什麼嗎?難道是我們為我們沒掛科自豪,還是為我們的宿舍的宅生活而驕傲呢?恐怕到找工作的時候我們真的會被用人單位排擠在門外,回家做一次真正的宅人了吧。

梁啟超先生的孫子梁從誡先生說:「人還是應該有一種精神,有一點追求。在這樣乙個時代,我們可以選擇另一種生活。

」大學的「宅」生活確實過著很安逸,但在這種安逸下我們也應該試著想想我們為什麼不用另一種方式。我們是只能僅僅宅在宿舍,守在電腦旁,我們還可以宅在圖書館,宅在自習室。

生命時間屈指可數,有意義的生命時間更是寥寥無幾。我們不要越宅越窄,我們要在」宅」中學會去摘,摘下充滿知識的星星,摘下孕育智慧型的果實,摘下我們支援我們未來的目標,摘下最寶貴的學習時光,摘下我們無悔的青春。

參考文獻

[ 1] 吳荇. 中國閃現悶居一族: 宅男宅女是怎樣煉成的.

[2]中國青年報調查中心.你有「御宅」傾向嗎? [岡田斗司夫.《御宅學入門》.1996.5

《聚焦「宅世代」中國宅男宅女研究報告》groupmknewledgcenter群邑智庫.

[3]陸華傑.「宅男宅女」叩問校園文化.

[4] 安莉.」宅男宅女宅」生活

關於在校大學生「宅」現象的調查問卷

近年來,宅 現象在高校日益盛行,尤其是大學生。為了全面了解大學生的生活狀態,我們進行了本次調查。本次調查嚴格遵循 統計法 的要求進行,不用填寫姓名,我們將對您的問卷進行嚴格保密,所有答案只用作相關調查使用。衷心感謝您的幫助!1 您的性別 a 男 b 女 2 您所在的年級是?a 大一 b 大二 c 大...

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

有關大學生就業和企業運營狀況之間相互聯絡的調查 訪談人員 調查目的 通過訪談當地大學生畢業及部分公司工作人員,深入了解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和公司企業的衝擊,增強就業危機意識,同時增進對金融危機的認識。調查時間 2009年2月10日 2月21日 調查地點 調查物件 分別畢業於,北大,北航,中山,...

關於大學生社會實踐實效性的調查

您好!當今社會基本上每位大學生都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社會實踐不能取得較好效果。本小組就社會實踐實效性的影響因素進行調查,旨在改善社會實踐的現狀。希望能夠得到您的幫助和支援,希望您能認真填寫,謝謝合作!學生角度 1.您參加社會實踐的次數為 選擇a請做第11題 a.0次 b.1 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