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下冊《生命生活與安全》計畫及教案

2021-03-04 09:17:15 字數 5531 閱讀 5529

1、我們不怕痛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初步了解痛是神經細胞在起作用。

2、使學生初步了解痛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能。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的疼痛感受學習本課。

2、以活動形式開展。

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學會正確對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疼痛事件。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科學認識痛感的原因與作用。

教學難點:使學生學會正確對待疼痛。

三、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請學生談自己疼痛的感受。認識痛是經常發生的,並引出乙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會有痛感?

二、活動:議一議

1、同學們有疼痛的經歷嗎?看圖描述圖中的場景;再聯絡生活說一說還有哪些情況會引起疼痛。

2、引出問題:我們為什麼會有痛感呢?痛感有什麼作用呢?

3.、了解疼痛是神經細胞在起作用;了解痛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能。

活動一:認識神經細胞的作用。請學生分別扮演「神經細胞」和「我」, 「神經細胞」和「我」的對話說明痛感的原因:

人體內有專管疼痛的神經細胞,當它們的神經末梢遇到危險刺激後會迅速將訊號傳遞給大腦,人就會馬上產生疼痛感。

活動二:了解人體沒有疼痛的地方。學生說說自己沒有疼痛的時候(剪頭髮、剪指甲),討論得出科學認識:人的頭髮和指甲上沒有分布神經末梢,因此不會感覺到痛。

第二課時

一、 進一步了解疼痛的作用。

1、師:人的頭髮和指甲上沒有神經細胞,所以不會產生痛感,如果人的身體內任何地方都沒有神經細胞該多好啊,那就不會有痛感了,我們也就不會害怕了。這樣可以嗎?

人要是沒有痛感了會怎麼樣呢?

2、學生討論。

二、麻醉術的秘密

1、請打過麻藥的小朋友說說打麻藥時的感覺。

2、引導討論揭示:麻醉術是一種比較常用的避痛技術,是用***注射於組織內產生暫時性痛覺消失的方法。

三、生命的堅強

1、閱讀小故事「敬禮娃娃不怕痛」、「關羽刮骨療傷」,談感受。

2、引導學生感悟:生命有堅強的一面。

3、讓學生結合自身情況講述生活中勇敢克服疼痛的故事。

四、考考你

1、學生做「疼痛,我們怎麼面對」的選擇題。

2、讓學生從小樹立當疼痛出現時,首先應及時採取措施保護和救治,其次才是學會克服和忍受。

教後反思:

六、七歲的孩子在生活中都曾經有過因擦傷、劃傷、摔跤、開水燙、打針等引起的痛感。許多學生面對疼痛會忍不住大哭,這是正常現象。在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疼痛的同時,我們要引導學生科學認識疼痛的原因,讓學生明白,疼痛感是我們人類自我保護的一種機能,消除他們的恐懼的心理。

讓學生知道,「痛」經常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正常的生命感覺;痛的秘密是神經細胞的作用;痛感是保護我們生命的訊號;痛有醫術可以避免。

資訊反饋:

2、種子的力量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開啟眼界,了解植物、動物生命的驚人力量。

2、使學生認識到人類的智慧型是一種驚人的力量。

過程與方法:

1、提前一周布置學生親手種一粒種子,觀察種子的變化。

2、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學習本課。

情感態度價值觀

幫助學生認識幼小的自己也擁有強大的智慧型潛能;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天天向上的生命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植物、動物生命的驚人力量。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的智慧型力量是最驚人的;幫助學生認識幼小的自己也擁有強大的智慧型潛能。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植物生長全過程的課件資料。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人類創造發明的故事。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件(密封的鐵罐子被種子生長的力量衝破的實驗),說說自己的感受。

二、**一株植物生長的課件資料,了解植物是怎樣開花結果的。

討論:種子為什麼能發芽?引導學生想到生命的力量。

三、**課件:松樹在岩石縫裡扎根生長;螞蟻扛起比自己重幾百倍的東西;白蟻修築巢穴。

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植物、動物的生命有著驚人的力量。

第二課時

一、課件展示人類發明創造的故事、學生講人類發明創造的故事,思考、感受人類智慧型的力量。

二、人類智慧型力量大

(一)比比誰的記性好

1、識字。出示認字表,在規定時間裡識字量大的學生為勝。

2、背誦古詩。出示古詩,在規定時間裡背誦數量多的學生為勝。

老師給獲勝者發小紅花

(二)比比誰的手巧

1、學生進行手工小製作

2、交流、評比

3、獎勵

(三)遊戲

1、收拾書包

2、傳作業本

(四)說說你還會做哪些事?說說自己長大了想做什麼工作?

教學反思:我們常以為強大的生命總是有著強大的力量,其實弱小的你生命也有強大的力量。本課以植物種子的力量為例說明生命力量的強大,並以此讓學生初步感悟到雖然自己比較幼小,但生命裡蘊藏著智慧型的力量,那是一種驚人的力量。

資訊反饋:

3、我的雞蛋寶寶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道乙隻正在孵化的雞蛋就是乙個生命,這個生命很脆弱,需要呵護。

2、在護蛋行動中讓學生感受到呵護生命需要付出愛和責任。

過程與方法:

1、在家親手感受、了解一下雞蛋的特點。

2、**課件。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護蛋行動,使學生體會生命成長的不易,感悟父母養育自己的艱辛,學會感恩。

二、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體會生命的脆弱,體會呵護生命需要付出愛和責任。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乙個生雞蛋。

學生準備:乙個學習小組乙個生雞蛋。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認識生命,感受生命的脆弱

1、猜謎引入:有個東西圓溜溜,輕輕一磕它就破,擺上餐桌人喜歡,營養價值沒得說。

2、引導想象:雞蛋媽媽正在孵化的雞蛋會出現什麼奇蹟?

3、引導認識:能孵出小雞的雞蛋就是乙個生命。

4、教師引導:雞蛋媽媽能孵出小雞,人能想辦法孵出小雞來嗎?下面請聽乙個故事——愛迪生孵蛋。

5、引導學生認識雞蛋孵化需要的條件。

二、生命小秘密

1、師:在嚴寒的北極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動物——企鵝,在企鵝家族,小企鵝是爸爸孵化出來的。下面我們就去看看企鵝爸爸是怎樣孵蛋的。

2、學生讀故事,談體會。引導體會環境的惡劣和企鵝爸爸孵蛋的艱辛。

3、幸福的「我」

(1)學生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根據學生的講述,引導閱讀教材上相關**的文字。

(2)引導學生認識到:小生命的成長需要安全、營養、健康、關愛和呵護等。

4、體驗:學孵蛋

學生下蹲3分鐘做孵蛋動作,感受呵護生命的艱辛。

第二課時

一、體驗活動:護蛋行動

第一:活動規則:保護雞蛋的安全,不被打破,保持雞蛋的乾淨。

第二:討論保護雞蛋的好辦法。

第三:開始進行護蛋行動。四人小組乙個生雞蛋,進行護蛋一節課的體驗,要完成跑步、掃地、做操等動作,感受護蛋的艱辛。

二、活動結束後,以文字或繪畫的形式記錄活動的過程和感受。

三、分享評比:我的護蛋故事

引導學生感受呵護生命需要關愛和責任,體會生命成長的不易,感悟父母養育自己的艱辛,學會感恩。

教學反思:生命有脆弱的一面,因此生命需要呵護,而呵護生命需要愛和責任。本課以「我的雞蛋寶寶」為切入點,學生在與雞蛋寶寶的親密接觸中初步感受生命的脆弱,初步體會父母養育自己的艱辛,認識到呵護生命需要愛和責任,懂得感恩父母。

資訊反饋:

4、獨自在家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能充分認識到獨自在家時可能遇到的危險。

2、使學生學會冷靜、機智、合理地應對入室盜搶等不法犯罪行為。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看圖並聯絡生活實際學習本課。

情感態度價值觀:

提高學生保護自我人生安全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學會冷靜、機智、合理地應對入室盜搶等不發犯罪行為。

三、教學準備:課件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說話

二、議一議:

1、室內小男孩為什麼會發出哈哈聲?

2、室外來了什麼人,他準備幹什麼,小男孩知道嗎?

引導學生意識到獨自在家的時候可能會存在入室盜搶的危險。

三、說一說:

1、獨自在家的時候可能還會遇到哪些危險呢?

2、全班匯報

四、獨自在家時,為了防止危險,該怎樣做呢?

1、看課文插圖,說說他們在做什麼,誰做的對?

2、同桌議一議:獨自在家時首先應做好那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

3、看插圖說說:有**打來或有人敲門時應該怎麼辦?除了書上的辦法?還有其他辦法嗎?

4、當壞人已經入室或準備強行闖入時該怎麼辦?看圖說說,再結合自己說說其他辦法。

5、老師給與適當的評價。

第二課時

一、學生分組表演獨自在家時遇到陌生人敲門來訪的情形,該怎樣做才正確,教師及時給與肯定。

二、現場表演「打110報警**」,比比誰最會打110報警**。

三、課外調查活動:問問哪些鄰居經常在家,特別要記住他們家的**號碼。提醒學生要保護隱私,不能在全班或公眾場合隨便透露鄰居的**號碼。

教學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大人忙於上班、外出,孩子獨自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多,這時有的不法分子便乘虛而入,利用各種欺騙手段實施犯罪。強化兒童獨自在家時可能會遇到危險的意識,教育了兒童學會巧妙地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資訊反饋:

5.家中如何避震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能充分意識到在家中可能遇到發生**的危險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了解並掌握在家中合理逼震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學生保護自我人身安全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學會冷靜、合理地躲避發生在家中的**災難

三、教學準備

課件及相關**

四、課時劃分

兩課時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材插圖中小床的劇烈搖晃以及床下小孩「啊,**了!」的呼喊,展示了人在家中突然發生**時的場景,隨即**小熊貓提出:「如果**發生時,你正好在家,該怎麼辦?

」學生雖然經歷了「5.12」汶川**,但由於當時絕大部分學生在學校,沒有獨自在家避險的經驗,所以可以直接用小熊貓提出的問題引入本課教學。

考慮城鄉各自的實際情況,教材將學生的家庭住所分為樓房與平房兩大類,分別講述家中避震的常識。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建議本部分內容的教學以教師講述為主。

**發生時,對於家住樓房的學生,「小博士」提出「就近找安全地方躲起來」的逼震方法,以「家住樓房的同學,注意護住頭部,最好找下面這些地方躲起來」概括出家中躲避**的要領:護住頭部和找安全的地方。

教材以四福插圖展現了小朋友護頭躲在家中可以避震的地方的場景:房間內承重牆牆角、狹小的衛生間、結實的寫字檯下面、低矮的家具旁。意在告訴學生,當**發生時,躲避到這些地方的做法是正確的。

二年級上冊《生活與生命安全》計畫

合什鎮小教師吳棟才 一 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1班的生活 生命與安全的教學,這個班共有學生41人。通過一學年的學習和認識,他們在各個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特別是在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上有了明顯的進步。這學期要通過各種方式,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抓好各班的紀律,組織學生多...

二年級上冊生活生命與安全計畫

一 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的 生活 生命與安全 的教學,通過一學年的學習和認識,他們在各個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特別是在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上有了明顯的進步。每個孩子都活潑可愛,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他們純潔善良,好奇心強,求知慾強。但是由於年齡小,自製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

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案

太陽廟中心校 姜慧敏 2013 2 25 第一課我愛家鄉山和水 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2.能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眼中家鄉的美景和自己對家鄉的感受。3.能運用觀察 訪問 調查資料等方式,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教學重點 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