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初2019學年下學期教研工作計畫

2021-03-04 07:51:05 字數 3759 閱讀 7259

文山市第一初級中學2015學年下學期教研工作計畫

為完成2015學年下學期教科室的重點工作,紮實開展好校本教研,構建高效課堂,根據《文山市教育局2015學年教研工作計畫》(文教發〔2015〕57號)精神,結合我校教研工作實際,制定本計畫。

一、指導思想

以構建「高效課堂」為中心,從細節上研究 「五步自主學習教學法」的運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進一步做好新教師的培訓、跟蹤促進工作,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公升教師的業務能力,全面推進高效課堂教學改革。

二、總體目標

新的一年裡,教科室的工作重心就是全面推進高效課堂建設。2015學年下學期,我校將繼續貫徹落實《文山市教育局2015學年教研工作計畫》,認真貫徹《文山市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方案》(文教發〔2015〕7號)精神,結合我校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牢牢把握質量關,在總結2014學年、2015學年上學期「高效課堂」成績的基礎上,推廣課堂教學改革成果,在本校以及市一初片區內促進高效課堂建設的發展。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培訓,抓好教研管理工作

1.強化責任意識,搞好我校校本研修工作。首先要認真抓好理論學習,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的理念。

明確形勢發展要求,學習新課程,在思想上樹立新課程意識,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其次是搞好教學常規,從「教學準備、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與輔導、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細節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打造「高效課堂」的要求。第三是組織教師開展好每月至少一次的教研組活動,組織好豐富多彩的師生課外活動,真正體現教研組對教師的組織、引領、培訓、輔導、促進作用。

2.指導教研組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努力打造優勢學科。為探索一條合適的特色教學之路,我們鼓勵教師在教學理論上兼收幷蓄,推陳出新,內化為學科特色教學的指導思想,為特色教學奠定理論基礎,指明方向。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積極提倡教學反思,通過對課堂教學細節的反覆琢磨、質疑將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逐個進行解決,豐富了教師的教學實踐技巧,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要求其它學科教師領會學校特色建設內涵,努力運用本學科特點滲透學科特色教學思想,鼓勵學生撰寫研究性學習、科學**等相關內容的小**。鼓勵教師撰寫獨具視野的教學**,發表在教育刊物上。

各學科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適宜學生年齡、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目前學校每天下午都正常開展特色活動,每個專案都有負責人,有的專案還有協作人,還要在適當時機進行匯報展出,從而形成學校整體特色。

3.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要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帶動本組教師積極撰寫教學**、教學隨筆和教學反思,帶頭上好各級各類示範課和優質課。同時加強對青年教師業務能力的指導,促進青年教師業務能力的有效提公升。

認真落實「師徒結對」互助工程,加強對新教師培養,促使其健康成長。本學期將從兩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開展課堂教學改革達標課活動,實現80%教師達標,並將新教師達標課情況納入「師徒結對」互助工程的考核。

二是要培養出1—2個改革典型的備課組,每乙個學科培養1個具有個人教學特色的教師(原有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基礎之上),啟動名師工作室並組織開展工作。

(二)建設「名師工作室」,抓好過程性管理

2015學年下學期,根據《文山市第一初級中學名師工作室組建方案》,原則上要求以教研組為單位建設名師工作室。工作程序安排如下:

教科室將全程對名師工作室進行指導、督促、檢查和落實。

(三)抓好教育教學、教育科研過程性管理,打造高效課堂

1.各備課組要紮實搞好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前要認真學習各學科2011版「課程標準」,完成個人的「初備」,「師徒結對」的教師要完成師傅對徒弟所備內容的把關(即形成乙份經過師傅修改後的能體現師徒合作過程的教學設計);在集體備課中應將主要精力放在解讀教材內容、明確學習目標、規劃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化解教學重、難點、促進學生心智成長等方面;集體備課後備課組長應組織本組教師按照學校的要求開展聽課、評課和課後反思的活動,真正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各備課組集體備課時必須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備人),「六備」(備新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習題、備教法、備學法),「六統一」(統一學學目標、統一自學指導、統一解決策略、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流程、統一練習測試)的原則,並做好備課記錄,要求教師做到不備好課不進教室,鼓勵教師共同進步。

2.堅持聽、說、評課制度,發揮教師群體優勢。繼續加強對各教研組、備課組組內教師之間的聽課、說課、評課活動的指導與檢查,充分發揮教師的智慧型,促進老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鑽研,不斷營造教育科研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本學期,為進一步深化我校「五步自主學習教學法」改革,從細節上研究如何真正體現「五步自主學習教學法」的高效,繼續搞好「周四下午、周五上午的開放課堂」活動。原則上要求本組教師、無課的教師必須參加聽課、評課。要求新教師本學期聽課40節、本科目不少於25節,並認真反思、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其餘教師本學期聽課30節、本科目不少於20節。

全體教師認真填寫《教師聽課手冊》,聽課情況由教科室根據《2015學年下學期教科室工作計畫》上的有關安排進行檢查,結果將作為考核依據之一。

3.加強小組建設及小組考核的工作。為提公升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自主、合作、**能力,充分發揮集體教育的力量,真正實現「兵教兵,兵強兵」,本學期將加強小組建設及小組考核的工作。

要求各班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劃分小組,明確組內各成員的職責,制定好小組加減分制度和評比制度並嚴格進行量化考核。各班小組情況按照教務處、教科室的要求上報,每一學期將在全校評比出優秀小組加以表彰。

4.根據學校教學工作的實際,本學期各備課組要認真落實各學科本學期《導學案》的使用、修訂、完善工作。要求各備課組在教研組長及備課組長的帶領下,認真審核導學案學習目標的設計、教法和學法的研究、當堂訓練部分練習題的甄選;認真指導和監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導學案,並對使用情況進行好記錄並提出修訂意見。

整個學期將由教科室組織各教研組長及工作人員不定期收集檢查,並做好記錄。

(四)強化管理,抓好課題研究。做好學校教師已申報課題的研究、結題和新課題的申報工作。各課題組對照計畫,要認真開展研究工作,調整研究方向,及時上交階段總結,完善課題研究資料,該結題的要做好結題準備工作,該申報的要做好申報工作。

青年教師還要積極主動參與學校課題組活動,力爭都有自己參研的課題。

(五)組織好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競賽,以賽代訓,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本學期,市教育局將組織開展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競賽活動。我校將認真組織各學科組充分做好參賽準備,爭取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同時鼓勵、組織好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優秀**、優秀教學課件評比活動。

(六)加強教師培養,提高業務能力。從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入手,結合教學工作實際,通過多種形式對教師展開培訓。1.

從細節上全面深入進行「五步自主學習教學法」的培訓,做到抓住精髓,結合實際、靈活運用,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2.組織、督促參加「國培計畫」短期集中培訓和遠端培訓的教師順利完成培訓。

3.做好參加「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教師的指導工作,使其順利完成合格測試。4.

利用好赴教育發達地區跟班學習的有利時機,組織、督促參訓的教師學習、思考、交流並努力在自己的教學中嘗試,形成自己的學習成果。5.鼓勵教師在校內開展講座等形式的培訓交流活動,本學期將開展1-2次校內教師講座。

6.做好集中培訓和教師自我培訓的引導服務工作,充分運用校內力量和現代教育網路,拓寬培訓渠道,在對教師進行「有意」培訓的同時,引導教師進行自我培訓。

(七)加強片區教研,促進教學成績的提高。片區教研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研形式,它對提公升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新學期裡,我校按照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與安排,將組織優秀的老教師、大膽選用新教師參加片區內舉行的送課觀摩或同課異構活動,不斷提公升教師的業務能力,促進教學成績的提高。

總之,本學期我校的教育教研工作緊緊圍繞「高效課堂」這個中心開展,以培訓教師、促進教師各方面的素質發展為手段,以學生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努力提公升教育教學質量。

2023年3月8日

附:2015學年下學期教科室工作週曆表

83學校關於2019學年下學期教學教研工作的

補充意見 鎮中心學校已於2011年8月24日向各學校下發了 青龍鎮中心學校2011 2012學年教學教研工作指導意見 2011年9月 2012年7月 現對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作如下補充,請各學校認真執行。一 教學常規管理 各學校請認真做好日常教學教研管理工作,讓教學教研工作常態化。特別要加強對教學六...

2019學年下學期教研工作計畫

2011 2012學年下學期 教研工作計畫 翟村中心校 2012年2月 一 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公升辦學水平 為目標,以深化 制度改革 管理方式改革 評價改革 學生團隊活動改革 為突破口,以典型帶動 整體推進為基本工作思路,以管理創新和評...

英代村中心校2019學年下學期教學教研工作計畫

英代村2013學年上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在上級黨委 及西灑鎮中心學校的領導下,順利完成了預期的各項工作目標,為認真做好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真正轉變教師教學觀念,適應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轉變學生培養目標,促進全村教學質量的提高,特制定我村2013學年下學期教學教研工作計畫。一 指導思想 繼續以新課程理念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