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大集合

2021-03-04 07:40:27 字數 5413 閱讀 4738

怎樣培養小班幼兒繪畫興趣

實驗幼兒園劉新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幼兒園,由於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塗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中遊戲,隨自己興趣任意塗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範,因此,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他們內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教學的繪畫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由於幼兒年齡小,對繪畫一無所知,他們只會持筆亂塗亂抹,來體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伴隨著這種體驗,他們對畫畫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這時教師千萬不能急於教孩子畫些什麼,也不必強調幼兒畫得像不像,因為這樣易使幼兒失去繪畫的興趣和熱情,而應該去引導、呵護、培養。提高幼兒的這種興趣,如:

為幼兒提供各種繪畫工具、材料,使幼兒在高興時能隨時拿起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自由描繪、表達,教師應時刻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歡的」讓幼兒興致勃勃地自由塗畫,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二、認識繪畫工具及材料

幼兒繪畫中,不能單一只用一種繪畫工具來做畫,這樣容易導致幼兒沒有新鮮感,因此每次作畫教師盡量要讓幼兒感到繪畫課的新鮮和好奇。剛開始我讓幼兒先用水彩筆學畫畫,當孩子對水彩筆畫有一定的了解,使用時幼兒便會感到不新鮮,這時,教師便要換其他的繪畫工具,如:油畫棒、棉籤、手指點畫、水粉顏料、調色盤等。

使幼兒感覺到繪畫工具的多種多樣性,使幼兒對繪畫興趣進一步提高。

三、學習簡單的繪畫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教幼兒從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小點表示花朵、小草、樹幹,用橫線表示棍子、繩子、欄杆等。

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幼兒練習畫氣球、泡泡、太陽等。再逐步畫欄杆、格仔布、房子,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及對筆的控制力。

《了解家》教學反思

實驗幼兒園張紋

《了解家》是一節以社會領域為主的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群環境,知道自己家的位址,從而激發幼兒對居住地周圍環境探索的興趣。

在本次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請爸爸媽媽幫忙在家中告訴幼兒自己家的準確位址,並在回家的路上對自己家周圍的環境進行觀察,初步了解自己家周圍的環境,從而為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過程中,我的匯入環節新奇有趣,利用走迷宮的形式匯入,熊寶寶玩累了想要回家休息,可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請小朋友幫忙,幼兒對活動充滿了興趣,通過小朋友幫助熊寶寶回家,引出幼兒對問題的思考:為什麼熊寶寶會不了家了?從而引出主題:

對自己家周圍的環境不了解,不熟悉。在展開環節,我通過一連串的提問:你的家住在**?

住在幾樓?你家附近都有哪些環節設施場所?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並且在這一環節對幼兒進行適時的鼓勵,這種對幼兒的肯定讓幼兒充滿了自信,我的充分提問讓班級中幾乎大部分幼兒都有機會進行表達,注重了提問面向全體和對幼兒的鼓勵教育。

然後,我出示一些幼兒常見的場所**,如:診所、學校、飯店、廣場等,聯絡了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此外,我還注重幼兒的實際操作,我為每一名幼兒都提供了一張場所**,請幼兒找一找、圈一圈,從中找出自己家周圍的場所,並且進行標記,從而讓幼兒的知識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加深。

幼兒的最喜歡的就是遊戲,結合幼兒的這一特點,我在活動中也為幼兒提供了遊戲:帶路。讓幼兒在快樂的遊戲中內化了對周圍環境的探索興趣。

最後,我請幼兒欣賞我們生活的城市濟南一些有特色和著名的場所風景設施等,讓幼兒的認識得到擴大和提公升。

本次活動物質準備充分,活動前的準備體現了家園共育和家園合作,活動過程中關注全體幼兒的均衡發展,環節緊湊,過渡自然。注重提問面向全體,能夠聯絡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遊戲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完成了教學目標。我覺得不足的是活動氣氛平淡,應該再提公升一下課堂的活躍氣氛,教學過程平穩,缺乏亮點。

其次,沒有動靜交替,缺乏互動環節。另外,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新性,這都是我今後應該注意和學習的地方。

健康活動《寶寶不發脾氣》教學反思

實驗幼兒園李苗

活動內容:寶寶不發脾氣

活動目標:1,了解發脾氣是不好的行為。

2,願意說出發脾氣的看法。

3,知道要做開心寶寶,不亂發脾氣

活動重點:了解發脾氣是不好的行為。

活動難點:願意表述「發脾氣」的看法。

反思: 我是以一節故事講述方式開展本節課的。手偶教具,再加上老師的故事講述,緊緊的抓住了托班幼兒心裡特徵。

課堂紀律由此非常的好,聽課的幼兒也多了。放了進行到讓幼兒自己想辦法,不讓故事裡的主人發脾氣時,很多幼兒都想不起來,甚至有的幼兒說不開心了當然要發脾氣。幼兒有了這樣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我立刻修整講課思路,強調寶寶發脾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並舉例到自班小朋友的身上。經過這一重複,幼兒明白了很多,知道要做乙個不發脾氣聽話的好寶寶。通過這次上課,我明白了孩子很天真,需要我們老師用心用愛去呵護。

老師有一點小小的誤差,就能改變孩子很多好的一面。所以,在以後的授課過程中,我希望自己能夠做到沒有錯誤,沒有失誤,把每節課都上的精彩萬分。

科學活動《這是什麼聲音》教學反思

實驗幼兒園趙慶

中班幼兒意志還比較薄弱,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遊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一種活動形式,本週我們的教學是圍繞《瓶瓶罐罐》的主題開展。

因此,我採用遊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針對這些特點,我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這是什麼聲音》這個活動符合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

通過幼兒自身的探索,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課間出示了孩子熟悉的易拉罐材質的可樂罐、皮球罐、奶粉罐、爽身粉罐等等都是孩子日常所見的東西。我示範了各種瓶子的打擊樂器模仿現在的娛樂節目的打擊樂器的表演。

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幼兒在操作活動中嘗試、模仿、觀察、比較、傾聽,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我提供給幼兒人手乙份樂器,讓幼兒同時感知聲音的不同,最好選擇聲音差別大一點的樂器。總的來說孩子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興趣也很濃厚。

科學活動《小熊的冬天商店》教學反思

實驗幼兒園孫瑤

《小熊的冬天商店》是一堂科學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我把目標定位按物品的名稱分組,歸併,並讓孩子們能初步辨別做事的合理順序。

我在上課之前也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我製作了***演示文稿,將活動的情節以**的形式展示出來。再把這堂課裡的大衣、圍巾、帽子、手套,用四種顏色分別製作了四樣,還準備了一套完整的幼兒大衣、圍巾、帽子、手套、棉靴,以方便活動中的實物操作。

匯入部分,我以小熊要開一家冬天商店引入,讓小朋友們有目的的討論:為什麼叫做冬天商店,冬天商店裡可以賣什麼,我們用了就不冷了?孩子們都能積極的回答,我都給予肯定與鼓勵。

接著展示商店裡亂哄哄的**,告知小朋友小熊馬上要冬眠了,請幫助小熊把商店裡的東西整理好。我讓孩子們自由發揮與操作,說說你為什麼這樣整理?有的孩子按照物品的名稱歸類、有的按照物品的顏色歸類,還有的按照物品的大小歸類……這讓我滿是驚喜!

孩子們的熱情很高,大部分孩子能夠明白自己歸類的原因,這樣歸類有什麼好處等等。我替小熊感謝了孩子們!接著又提出一問題:

讓幼兒說說買了這些東西,要按怎麼樣的順序穿才更合理?孩子們又進入了下乙個高潮,都很積極的發言,我能也及時的對孩子們的回答有回音,並讓幾個孩子上台用他們認為最合適的穿著順序演示,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如:手套不能先戴,應放到最後最為合適。

整個活動,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如我覺得活動中可以穿插遊戲,這樣可以使活動更具生動性,更有吸引性。因此,在以後的教育過程中應該多觀察,多引入孩子較感興趣的事物,我想這樣的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小班科學活動《會唱歌的瓶寶寶》教學反思

實驗幼兒園王倩

教材分析:

主題活動《好聽的聲音》從幼兒對聲音的好奇和模仿性學習入手,通過聽聲音、猜聲音、學聲音、創造聲音等活動,增強孩子對聲音的敏感,體驗聲音的多樣性和可變性。科學活動《會唱歌的瓶寶寶》,以科學為主導,巧妙地將生活、語言、**等領域有機滲透,相互整合。把生活中最常見的材料引入活動,把酸奶瓶變為形象生動的「瓶寶寶」來吸引幼兒,激發興趣,用遊戲的形式和口吻貫穿各個環節,讓幼兒通聽一聽、猜一猜、搖一搖、試一試等環節在玩中做,在做中學,在學中玩,體現了寓教於樂,寓樂於教的教育理念,引導他們發現「瓶寶寶」唱歌的秘密,探索用力大小不同能使「瓶寶寶」唱出不同聲音的歌,不同的東西裝進「瓶寶寶」肚子裡,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萌發幼兒好奇、好問、樂於嘗試、喜歡探索、敢於表達的學習品質。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請幼兒嘗試匹配瓶蓋,這一過程主要是鍛鍊孩子旋瓶蓋的小肌肉動作和學會觀察挑選大小合適的瓶蓋(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我用有趣的提問吸引孩子進入活動:「天氣冷了,瓶寶寶的帽子找不到了,我們幫它找一找,找到大小合適的帽子給它戴上吧,要帶緊哦,如果用小手搖一搖帽子掉下來的話瓶寶寶就要感冒了。

」第二環節是請幼兒裝豆豆,搖一搖,探索製造聲音的方法。教師先提問「瓶寶寶會唱歌嗎?」然後將裝好「豆豆」的瓶寶寶搖一搖,讓幼兒發現瓶子裡裝進東西會發出聲音,激發他們的探索慾望。

接著,請幼兒操作裝「豆豆」,考慮到真實的豆豆顆粒較小不方便操作,因為第一次活動用區域材料中喂小動物的串珠顆粒代替豆豆,請幼兒裝。他們都很享受裝和搖的樂趣,裝進去以後搖一搖能發出聲音,都樂此不疲。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操作,我還自編了兒歌「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吃好擰緊小帽子。

」幼兒操作的時候,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加以提示引導,他們都操作地很有效。

第三環節是搖瓶寶寶,感知用力大小和聲音輕響的關係。我先示範用力搖和輕輕搖的時候瓶寶寶發出的聲音輕重不一樣,用形象的語言提示「我的瓶寶寶吃飽了,它要唱歌了,大聲地唱;瓶寶寶累了,它要小聲地唱」,請幼兒感知。再請幼兒跟著老師為改編的歌曲《大鼓小鼓》伴奏,教師邊唱邊搖:

我是乙個大鼓,我的聲音很大,咚咚咚咚咚,我是乙個小鼓,我的聲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結束環節是乙個延伸活動的提問:「是不是瓶寶寶肚子裡裝東西就會發出聲音了呢?」引發幼兒的思考。

為他們在自由時間或區域活動時,進一步探索「放不同的材料到瓶子裡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做好鋪墊。

活動反思:

1、科學活動應與生活密切聯絡,尋找生活中最常見的、幼兒熟悉的材料,很容易吸引孩子進入幼兒,同時也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相銜接,激發孩子探索的慾望。活動中的酸奶瓶是幼兒生活中隨處可以收集的,這次是請家長和孩子一同蒐集帶到幼兒園的,因此在出現瓶子的時候,很多孩子都很「自豪」地說:「這個是我帶來的!

」教師在選擇讓瓶寶寶唱歌的材料時,也考慮到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隨處可取的,教室裡現成有的材料,幼兒也很熟悉。

2、託小班科學活動應以形象的遊戲貫穿,有個具體的形象會讓幼兒很快進行探索的情景。比如一開始給瓶子找瓶蓋,我就說成給「瓶寶寶找帽子」,他們馬上就積極地投入,而且告訴幼兒「要把帽子戴緊,要不然會感冒」,他們就都把蓋子擰緊了。活動過程中,孩子難免會不停地搖瓶子,但我在提醒的時候會說:

「瓶寶寶唱累了,請它躺在你的小腿上休息一下吧!」而不是簡單直接地說「不要搖瓶子」(這樣會影響孩子的探索興趣),孩子們就會安靜地管好瓶子聽老師講再操作。

3、科學活動不是一次集體活動就結束了,要引發幼兒後續的探索。瓶子裡裝不同的東西,搖瓶子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裝數量不同的相同東西,搖瓶子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不是所有的東西裝進瓶子裡都有聲音,比如:棉花、紙片等。

所以,最後的提問,能引發孩子繼續探索,將這些材料投放進區域活動中,讓孩子自由地再嘗試操作。

4、改進之處:瓶子上面可以適當裝飾,將瓶寶寶的形象變得可愛些,更容易讓孩子有情感上的共鳴。

幼兒園安全制度大集合

1,要注意房屋,場地,玩具,用具使用的安全,避免觸電,砸傷,摔傷 燙傷等事故的發生。2,幼兒園應該有負責來客登記和盤問 看管園所大門的門衛。園所大門只在接送時間對外開放,其餘時間一律關上。3,各班應建立嚴格的交 制度,保教人員不得在工作期間擅離幼兒,教師在帶領幼兒進行活動前後都應清點幼兒人數,防止幼...

幼兒園優秀教案手指遊戲大集合2 大 中 小班

六節 拍拍 拍二下 手指開啟背靠一起手插進 手指並一起向前 開始拔。右拇指動動向右拔 右手彎曲左手伸直向右拔 左拇指動動向左拔 左手彎曲右手伸直向左拔 拔呀拔呀拔呀拔,兩隻小手 攤平 不分家 豎起兩個大拇指碰到一起 七節 乙隻小雞嘰嘰,抵抵頭 雞嘴狀點桌面三下 吃公尺公尺 碰碰食指三下 來了 先伸出...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在前三年的工作中我一直是帶的大班,對於小班的孩子真的是沒有接觸過,所以今年是我第一年帶小班 在這乙個月的教學中我確實有很多的反思。1 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來說,確實要根據不同的年齡特點來與孩子進行交流和教學。原來大班的孩子的規則意識會更強一些,但是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一味的強調規則對於他們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