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博物館觀後感

2021-03-04 02:16:34 字數 3368 閱讀 8925

[武漢博物館觀後感]機關服務中心組織黨員活動參觀首都博物館,看到一對對的小學生在館前合影留念,武漢博物館觀後感。多麼熟悉的一幕,不禁喚起兒時的回憶,中心的全體參展人員也展開黨旗在首博館前合影。此刻我感覺到時間變得之快,幾十年前參觀中國革命博物館的情形,歷歷在目,有生第一次參觀博物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也是七一前夕,只記得站在紅旗下,舉起手臂攥著小拳頭,幼嫩的喊出時刻準備著,做共產主義**人。

然後參觀,回來老師讓我們寫觀後感,只記得其中一句話,看了一堆石頭、 瓦片、破盒、破罐,特沒勁,手槍大刀可是真傢伙。幾十年後的七一又參觀博物館,也許還是現在學生時代,每次參加什麼活動,老師都要布置作業寫觀後感的習慣,此時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讓我又想寫點什麼。本人酷愛參觀展覽館和博物館,不論出差旅遊每到一地,只要有時間條件許可,都把參觀當地博物館作為首選,他是你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文化藝術等多方面知識的乙個重要途徑,回顧多年來參觀博物館的經歷與感受,讓我感受到祖國歷史的脈搏與改革開放的腳步。

記得小學時代,第一次參觀天安門側的中國革命博物館,那時對那些古人類創造的石器工具、陶罐、瓦片、不知其意義所在,只對刀槍感興趣,也激發了我動手的能力,參觀後就動手用木頭,削刻了一支形駁殼槍,在以後的觀展中看了中國的印章,他讓我萌發了學習篆刻的興趣。而今在進入博物館,又是一種不同的心態與感受了。當你步入博物館就如同進入了時光隧道,把你帶入了那遠古的洪荒時代,我站在那古樸、泛著鋼繡的青銅器前我欣賞已不是它的器形與上面雕刻的文字。

我只感受到一股夠重的歷史氣息迎面撲來,它似一種氣場,凝縮了中華幾千年前的資訊向你釋著。當我仰視著那些精美的字畫,我已不再解談其中的內容,站在遠處看,你似感覺到畫中的人物飛翩翩得向你走來,那字裡行間,急似飛流瀑布,緩似行芸,感覺妙不可言。當我俯視那一件件美輪美奐的玉器,我腦海裡浮現的是古人琢玉的場面,過去人們形容大自然的造化是鬼斧神工,看到這些精美絕倫的藝術品,你就理解了什麼事巧奪天工了。

在瀏覽神采各異的瓷器時,想得更多是不可思議,我想到古人,金木水火土的執行,讓一種物質變成另一種物質,你不得不感造物主的神奇。北京風俗展又讓我聯想去**,為什麼祖先會把皇城建在這片神奇的土地。走馬匆匆時進午,走出博物館還在回味,似知道了很多又似一片模糊。

晚臨睡前有習慣的拿起枕邊的一本《禪悟》翻悉看到中國古代有乙個禪宗和尚青源惟信禪師得到以後說:老僧三十年前來參加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到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是一段充滿禪機的話,看到此語頓覺感悟,今天的感受不就是悉山不是山,秀水不是水的意境嗎?其實我們的人生,還有藝術不都是要經歷這三種境界嗎?

人生三境界,說的是人生不同年齡段的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過程1,參觀國家地質博物館的意義參觀國家地質博物館,可以把課本中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相結合,讓抽象的概念在實際生活中變得具體化.雖然國家地質博物館以礦物,岩石等地質方面的展品為主,看似與材料專業沒有什麼關係,但通過國家地質博物館的參觀學習,把巨集觀的礦物石與微觀的晶體結構相聯絡,有利於加深對第三章晶體結構的理解.雖然學以致用需要的是一種知識的積累,但邊學習邊參觀的方式可以把每一步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對應,雖然不一定會有很深的了解,但通過一步步的對應,在最後的運用中,才能把所學到的知識與應用相對應.

對地質博物館的參觀學習, 可以作為乙個課本知識與實際應用相對應的範例.2,礦物,岩石與第三章晶體結構的關係. 礦物和岩石是一種巨集觀上的表態,其形態是晶體結構有序化排列的巨集觀表現.

礦物和岩石的成型過程以及其形態與物理性質都是由其晶體結構決定的. 第三章主要是對晶體結構的學習,從微觀的角度出發去理解礦物,岩石巨集觀上的特性.3,我們從材料角度要了解礦物,岩石的哪些知識.

從材料的角度出發對礦物,岩石的研究主要是為了將其開發利用,首先要了解的是礦物,岩石的物理性質,以決定它們有哪些應用潛能,可應用在哪些領域.為了能開發出礦物,岩石的最佳用途還要從微觀角度研究礦物岩石的晶體結構.由於晶體結構在一般情況下並不是理想的完整結構, 因此在研究礦物岩石的微觀晶體結構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研究晶體的缺陷,在這方面又與課本第六章的知識聯絡了起來.

晶體結構決定了材料的很多物理方面的性質,在應用材料的同時還必須了解其化學性質,因此在研究礦物,岩石的時候還必須研究其化學成分,因為化學成分又決定了晶體的化學性質.14,從晶體巨集觀形態可得到什麼微觀組織可學到什麼有何用途與金屬微觀上的比較.學習材科基除基礎外還應了解什麼從晶體的巨集觀形態,我們可以初步了解到不同的化學成份,形成原理以及形成環境最終會形成不同的礦物形態.

礦物通常具有不同的顏色,硬度,密度及特殊的化學性質和力學性質.岩石可分為岩漿巖,沉積岩和變質岩三種,它們形成條件迥異,大部分形成需要漫長的地質週期,但在物質互動作用和組織結構上與金屬有許多相似之處.根據晶體的巨集觀形態,我們可以分析其形成條件,獲得一些地質上的資訊;同時,通過對其化學及力學分析,有助於材料效能的研究,為新材料的開發提供一些可能的方向.

從晶體的微觀組織上看,礦物的結構顯得較無規則,且由於致色元素的作用而呈現不同的顏色.一塊岩石往往混合著各種不同的礦物成分,它們的成分比例以及相互分布影響著岩石的物理化學性質. 對於合金金屬, 其在冷卻過程中也往往形成不同的相成分, 由此可猜測,一些微觀組織相似的合金和岩石可能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學性質,因此通過對比研究,我們可以得到它們的相互關係,進而通過人工的方法得到與礦物效能相似的有利用價值的材料.

但由於礦物形成的條件非常複雜,而且大多經歷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逐漸形成,將一些特點應用到金屬上還有一定的困難,因此需要大量的理論基礎和實驗資料. 在學習《材料科學基礎》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我們還應更多地結合實際,並且不2僅僅侷限在金屬領域,還可以向人工聚合物,天然礦物,特殊化合物等方面延伸,將所學的理論應用於實際物質中,解釋其成因或效能.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有些可能是由於對理論理解不夠深刻,可通過深入的學習和討論逐漸解決;有些則可能是所學理論無法解釋的,這時就可以提出自己的假設,並通過實驗加以驗證.

材料科學就是在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逐漸進步,完善的.5,礦物的名稱化學式與人名的關係. 礦物的化學成分一般採用晶體化學式表達.

它既表明礦物中各種化學組分的種類、 數量,又反映了原子結合的情況.如鐵白雲石 ca(mg,fe,mn)[co3]2,圓括號內按含量多少依次列出相互成類質同象替代的元素,彼此以逗號分開;方括號內為絡陰離子團. 當有水分子存在時,常把它寫在化學式的最後,並以圓點與其他組分隔開,如石膏 ca[so4]2 h2o.

每乙個具體的礦物都有具體的名稱, 一般來講, 礦物名稱的獲得也遵循一些規律: 1) 以化學成分命名, 如自然金, 它是以金為主要成分; 2) 以物理性質命名, 如橄欖石, 它是以橄欖綠色為特點;3) 以形態命名, 如綠柱石, 常為綠色的柱狀形態; 4) 以人名命名, 如袁復禮石, 袁復禮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 5) 以地名命名, 如包頭礦, 包頭是我國內蒙的乙個城市. 此外, 有些礦物名稱是沿用我國古代的名稱, 如水晶,雄黃,辰砂等;但更多是自不同外文名稱轉譯而來, 如綠簾石(來自日文),貝塔石(來自英文)等.

值得注意的是, 從中文的礦物名稱中我們可以大致獲得礦物的一些資訊, 如: 以石結尾的礦物名稱, 如滑石,方解石等, 通常指的是非金屬礦物; 以礦結尾的, 如輝銻礦,黃鐵礦等, 指的是金屬礦物; 以玉結尾的, 如黃玉,硬玉等.

電影博物館觀後感

來到二樓,這是一層體驗樓,我們在此觀摩影視作品的生產創作流程,而且還看到了在工作室 有叔叔阿姨在 平板電腦上 認真的畫著動畫。我們還看到了錄音室等。那裡還有手搖放映機 各種演員的服飾。突然聽到了莊嚴國歌的我們急忙沖下,哇,左邊的一面櫃子上大概有幾百個獎盃吧,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輝煌。時間也在不經...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到達上海博物館之前,對上海博物館沒有多少了解,對它一點都不感興趣,所以我是抱著一種為完成任務的態度去的,只想著去稍微看看,拍幾張 回來再寫些感想應付一下作業,甚至給自己定好了時間2個小時要搞定來回路程和參觀,進入了展館以後,才發現自己一開始想得太簡單了。離博物館還有幾百公尺的時候,就看到了矗立在不遠...

甘肅博物館觀後感

對於甘肅的了解也只有從書本 傳聞中知曉,不曾真正的全方位的了解甘肅。此番有幸參觀甘肅省博物館,內心潮坪澎湃。甘肅博物館坐落於西站附近 外觀巨集偉 氣勢磅礴,屹然臨架於繁華的西站,門前傲然挺立著 甘肅省博物館 幾個輝巨集的大字。博物館博物館,還真夠博的。先說說大名鼎鼎 如雷貫耳的 絲綢之路 吧。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