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名稱的由來

2021-03-04 02:03:22 字數 1332 閱讀 6454

揚州,古代作楊州(按:漢碑中楊字皆從「木」,從「手」系後人所改,王念孫有詳細考證), 楊州的名稱最早見於《尚書·禹貢》:「淮海惟楊州」。

這是古人心目中的乙個廣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黃海、長江廣大地域內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據唐代杜佑《通典》所載,在古楊州地域內,唐代設有三十九個郡府,一百九十六個縣。這個楊州雖然包容了今天的揚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揚州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漢武帝時,在全國設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楊州刺史部。這個刺史部管轄的範圍相當於今天的安徽淮水和江蘇長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黃梅、廣濟;河南固始、離城等地。東漢時治所在歷陽(今安徽和縣),末年遷至壽春(今安徽壽縣)、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

三國時魏、吳各置楊州,魏的治所在壽春,吳的治所在建業(今江蘇南京市)。西晉滅吳後,治所仍在建鄴(曾改名建業,後又改名建康)。

今天的揚州,春秋時稱「邗」、秦、漢時稱「廣陵」、「江都」、東晉、南朝置「南兗州」、北周時稱「吳州」。隋開皇九年改吳州為揚州,但總管府仍設在丹陽(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從此廣陵才享有揚州的專名。

「揚州」名稱的由來b

江蘇揚州市簡稱「揚」,別稱「淮揚」。揚州的名稱,最早見於《尚書·禹貢》九州之一的揚州——「淮海維揚州」。其由來是因「州界多水,水揚波」,遂以「揚」為州名。

六朝以前各種典籍上所說的揚州,都指的是這個揚州。

早在2400餘年前的春秋時期,今揚州就已建城。但那時它還沒有「揚州」這個名稱,而是稱邗。今揚州之被稱為揚州,是有歷史緣由的。

戰國揚州稱廣陵,西漢時為江都國、廣陵國,東漢至西晉為廣陵郡,東晉分廣陵郡為海陵郡、山陽郡,劉宋改南兗州,北齊改東廣州,北周改吳州。

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開皇九年),隋文帝改吳州為揚州,置總管府,今之揚州才和「揚州」這個名稱沾上邊。但還不能說那時的揚州就享有了「揚州」的專名,這中間還有曲折。

隋煬帝大業初改揚州為江都郡,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又改為兗州,六年(623年)又改邗州,九年(626年)才改為揚州,置大都督。及至此時,今揚州才享有「揚州」的專名。

但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一度又改揚州為廣陵郡,詩人高適在唐玄宗至德元年任的官是「廣陵(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兼採訪使」。正是因為揚州改為廣陵郡的緣故,直到肅宗乾元三年(760年),又改為揚州,才算定型。

揚州,地處江蘇省中部,南臨滔滔的長江,東依靜靜的京杭大運河,歷來是風光秀美的風景城、人文薈萃的文化城、博大精深的博物城。

春秋時代的運河,漢代廣陵王的墓,南北朝的古剎大明寺,隋代迷宮、隋煬帝陵,唐城遺址,宋元時期的普哈丁墓、仙鶴寺、平山堂以及明清時期的樓、臺、亭、閣、園林等,更使古城揚州放射出奪目的光輝。

「故人西辭黃鶴樓,烟花三月下揚州。」李白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平添了揚州這座古城名邑的無限風韻。

中國各省名稱的由來

山東 以在太行山之東得名。明置山東省 後改山東布政使司 清改山東省。山西 以在太行山之西得名。明置山西省 後改山西布政使司 清改山西省。河南 以在黃河之南得名。明置河南省 後改河南布政使司 清改河南省。河北 以在黃河之北得名。明設北平省 後稱北直隸 清改直隸省 1929年改河北省。湖南 以在洞庭湖之...

中國各省名稱的由來

21.陝西 以陝原之西得名。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 清改陝西省。22.甘肅 以甘州 肅州各取一字得名。明為陝西行都司 清分陝西省恢復甘肅省。23.寧夏 以西夏安寧得名。明屬陝西省 清改寧夏府,屬甘肅省 初設甘邊寧夏護軍使,後置寧夏省 建國後撤銷併入甘肅省,後設寧夏回族自治區。24.青海 以青海...

全國各省名稱由來

山東 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南道 宋設京東路,後分京東東 西路 金更名山東東 西路,為山東得名的開始 元設山東東西道 明置山東省,後改山東布政使司 清改山東省,省名至今未變。山西 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 宋設河東路 金分河東北 南路 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 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