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必背古代名句

2021-03-04 01:44:30 字數 5175 閱讀 9510

1. 敬賢如大賓,愛民如赤子。

【出處】《漢書·路溫舒傳》

【講解】大賓:古多指君王的賓客,這裡指 "貴賓"。赤子:初生的嬰兒。意思是:尊敬賢士如同尊敬貴賓,愛憐百姓就像愛憐初生的嬰兒。

2. 恤其勤勞,愛民如子。

【出處】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

【講解】恤:體恤、憐憫。意思是:體恤百姓的辛勤勞苦,愛百姓就像愛自己的子女。

3. 古之為政,愛人為大。

【出處】《禮記·哀公問》

【講解】意思是:古人治理國家(頒布政令),總是把愛撫百姓作為頭等大事。

4. 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

【出處】宋·陸游《隴頭水》

【講解】太白:星座名,即金星。古代占卜,以為太白星主中國。收光芒:指中國衰弱。這兩句詩寫出了對國家衰弱卻報國無路的悲嘆。

5.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出處】《尚書·五子之歌》

【講解】邦:國家。固:堅固,牢固。寧:安寧。意思是: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牢固了,國家才能安寧。

6. 愛民者強,不愛民者弱。

【出處】《荀子·議兵》

【講解】意思是:愛護百姓的,國家就強大,不愛護百姓的,國家就弱小。

7. 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舊。

【出處】漢·劉安《淮南子·泛論訓》

【講解】法:效法。周:密合。意思是:假如對百姓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人;假如完全合乎整理,就不必遵循舊規。

8. 治天下者當用天下之心為心,不得自專快意而已也。

【出處】《漢書·鮑宣傳》

【講解】自專:按自己的意圖獨斷獨行。快意:這時指隨心所欲。意思是:治理天下的人應當以廣大民眾的心願為心願,決不能按自己的意思獨斷獨行,隨心所欲。

9. 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出處】《商君書·更法》

【講解】法:效法。

10. 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

【出處】《荀子·君道》

【講解】有社稷者:這裡指國君。親愛己:愛戴自己。意思是:國君不能愛護百姓,不能為百姓謀取利益,卻要百姓愛戴自己,這是不可能的。

11. 雖有週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出處】《論語·堯曰》

【講解】週親:至親。仁人:指具有仁德之人。意思是:雖有於親,不如有仁德的人;百姓有過錯,責任在我一人。

12. 聖人之喜怒,不繫於心而系於物。

【出處】宋·程顥《答橫渠先生定性書》

【講解】心:感情。物:這裡指外物、環境。意思是:聖人的喜怒哀樂,不由他個人的感情決定,而由社會外物來決定。

13.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出處】清·黃宗羲《原臣》

【講解】治:特指國家治理得好。亂:

與 "治"相反,指國家無秩序,不太平。一姓:這裡特指國君。

意思是:國家治理得好還是不好,判斷的標準不是看國君家庭的興旺還是衰微,而是看億萬百姓是憂愁還是快樂。

14. 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

【出處】唐·羅隱《蜂》

【講解】借蜂喻人,寄寓了對廣大勞苦群眾,終生勤勞而一無所得境遇的深切嶼。現用以讚揚辛勤為民、毫無私心的高尚情操。

15.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出處】宋·文天祥《揚子江》

【講解】南方:指南宋小朝廷所在之地。這兩句詩以磁針石作比,表現出強烈的忠君報國的思想感情。

16. 榮必為天下榮,恥必為天下恥。

【出處】唐·齊己《君子行》

【講解】不為個人博取榮譽,要為天下博取榮譽;不為個人之事感到恥辱,要為天下之事感到恥辱。

17. 投筆書生古來有,從軍樂事世間無。

【出處】宋·陸游《獨酌有懷南鄭》

【講解】這兩句詩用東漢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追憶南鄭從軍之樂。所謂 "從軍樂事世間無",寫的是當年從軍之樂。該句與上句對照,流露出一種自豪感。

18. 粉身碎骨尋常事,但願犧牲保國家。

【出處】清·秋瑾《失題》

【講解】這兩句詩表達出一種決心為國犧牲,即使粉身碎骨也視若等閒的豪邁氣概。

19. 聖人內修其本,而不外飾其末。

【出處】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

【講解】末:外表。意思是:聖人注重的是加強自身修養這個根本,而不注重修飾外表。

20. 天下者,非一姓之私也,興亡之修短有恆數。

【出處】清·王夫之《讀通鑑論》

【講解】私:私產。修:長。恆數:不變之數,即常規。意思是:國家並不是國君一家一姓的私產,王朝的興亡,統治時間的長短自有它的常規。

21. 天下不可一日無政教,故學不可一日而忘於天下。

【出處】宋·王安石《慈溪縣學記》

【講解】政教:指政治和教化,而為學應時刻不忘國家,後一句啟示為學者應心懷天下。

22. 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講解】這兩句的意思是:對國家有利的就喜愛它,對國家有害的就討厭它。

23.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出處】清·徐錫麟《出塞》

【講解】解:知道。沙場:

戰場。馬革裹屍:東漢馬援曾說過,男子漢要死就死在戰場上,用馬皮裹著屍首回來。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戰士只知道如何為國犧牲,至於死後是否能把屍首運回家鄉,那侄不在乎。它表達了作者為國獻身、義無反顧的戰鬥決心。

24.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出處】唐·李白《獨漉篇》

【講解】國家的恥辱沒有洗除,怎麼去考慮個人成名呢?

25.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出處】宋·陸游《示兒》

【講解】王師:指南宋的軍隊。中原:指淪陷於金兵之手的中原地區。乃翁:你們的父親。這兩句詩如同臨終遺言,表達了詩人至死不忘收復失地、統一中國愛國情懷。

26. 平生頗有回天志,今日真成去國吟。

【出處】清·梁啟超《飲燈室詩話》引

【講解】回天:比喻扭轉極難挽回的形勢。去:離開。前一句寫挽回國家頹勢的壯志,後一句寫壯志難酬的悲哀。

27.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出處】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講解】可憐:可惜。這兩句詞是說:面向西北遙望舊京,可惜被無數青山遮擋,望而不見。言外之意是慨嘆中原陷金兵之手,不能光復。

28. 制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令行為上。

【出處】《史記·趙世家》

【講解】制:控制,統治。常:

指常道,這裡主要指不變的法令、制度等。經:規範。

上:這裡是最重要之意。意思是:

統治國家有不變的法令、制度,利民是根本;治理政事有規範,政令能貫徹執行最為重要。

29. 一寸丹心為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出處】明·于謙《立春日感懷》

【講解】前一句表達忠心報國之意,後一句表達拳拳思親之情。

30.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了丹心照汗青。

【出處】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講解】汗青:史冊。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人生總有一死,但要死得有價值,要留下忠誠的事蹟,永遠在史冊上光輝照耀。

31. 民利與興,民害與除,不可易也。

【出處】明·海瑞《告養病疏》

【講解】與:為,替。易:變更。意思是:對百姓有好處的,為他們興辦,對百姓有害處的,替他們清除,這是不能變更的。

32. 眾而不可欺者,民也。

【出處】宋·蘇軾《陳州為張安道論時事書》

【講解】意思是:人數眾多而不能欺侮的是百姓。

33.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國之本也,國者君之本也。

【出處】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講解】意思是:糧食是百姓生存的根本,百姓是國家存在的根本,國家是君主存在的根本。

34. 莫作世間兒女態,明年萬里駐安西。

【出處】宋·陸游《和高子長參議道中二絕》

【講解】安西:唐代邊關名稱,在今新疆境內。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不要像一般人那樣兒女情長,來年到萬里之外的西北邊境去防守邊敵,表達出一種為國戌邊的精神。

35. 為國忘家,那曾有後公先私?

【出處】清·張彝宣《倒精忠·刺字》

【講解】這兩句表現出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精神,以反詰句出之,感情分外強烈。

36.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出處】《孟子·離婁上》

【講解】天:指自然規律。意思是:順應自然規律的就生存,違背自然規律的就消亡。

37. 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

【出處】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講解】社稷:指國家。這兩句的意思是:普通人的死生對國家是有重要意義的。它表明作者對死生的一種見解。

38. 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

【出處】唐·白居易《新制布裘》

【講解】古人有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之說。 這裡活用這兩句話,再現出大丈夫要拯時濟世,而不願獨善其身的意願。

39. 與民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與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出處】《三國志·魏書》

【講解】意思是:與百姓一起分離快樂的,百姓一定會為他的憂愁而憂愁;與人民一同共度平安的,人民一定會在他遇到危險時全力進行拯救。

40. 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心也。

【出處】清·秋瑾《致秋壬林書》

【講解】前一句說人人都應有愛國心,後一句說明懂得本國文字、歷史與愛國心之間的關係。

41. 人主之恃者,人心而已。

【出處】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

【講解】恃 (shì):依靠、憑仗。意思是:國君所依靠的不過是人心所向罷了。

42.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出處】清·秋瑾《對酒》

【講解】碧濤:用萇弘死後其血三年化為碧玉的典故。指忠義之人為正義目標而流的血。表現了作者拯國救民的奮不顧身精神。

43.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出處】《孟子·盡心下》

【講解】社稷以象徵國家。意思是:民為國之本,君為國之役,故民貴於國,國又貴於君。

44. 四海之內,社稷之中,粒食之民,一意同欲。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講解】社稷 (jì):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穀神,舊時用作國家的代稱。一意同欲:

一樣看待,同樣要求。意思是:普天之下,全國之內,對所有的百姓,都一樣看待,兩樣要求。

4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出處】《孟子·公孫丑下》

【講解】道:道義。意思是:擁有正義的就能得到多方的支援與幫助,違背正義的就很少有人支援與幫助。

46.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出處】宋·陸游《病起書懷》其一

【講解】闔 (hé)棺:蓋棺。前一句是流傳甚廣的名句。後一句是說,乙個人的成就還須等到死後才能論定,作者認為未死以前還要以為國家做許多事情,表現出一種為國而憂的情懷。

小學生必背古詩名句摘錄

1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 賀知章3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 王之渙4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 王之渙5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曉 孟浩然6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 王翰7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

《論語》經典名句加解釋小學生必背

論語 小學必背50則 求學篇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講解 學習了,而能按時去實踐,不也高興嗎!有朋友自遠方來,切磋學理 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並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嗎!2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講...

有關中學生勵志名言名句

1 我心一片磁針石,不讀清華不肯休。2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3 青霄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4 不奪桂冠誓不回,那怕銷得人憔悴。5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6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有堅忍不拔之志。7 鍥而不捨,存義精思。8 今天的努力,明天的實力。9 競爭不是比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