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課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2021-03-04 01:27:14 字數 4802 閱讀 3696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一》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除法初步認識的第一節課,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後學習除法的基礎,它是較難理解的數學概念。而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要突破除法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

課堂上,我充分利用學具盒中的小棒、圓片等,讓學生在操作中探索規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識的過程過程中去。

1、新課一開始,從「分」字入手,利用課本的插圖:學校組織明天同學們去名人廣場春遊,現在要請大家把學校裡下發的物品分給每個同學,請大家說一說該怎麼分。在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中對「平均分」已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很多學生就提到了「平均分」這種分的方法,初步讓學生感知平均分。

2、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分學具的時候再次感受平均分,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讓學生說分的過程,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3、在教學時,讓學生再次操作學具,按要求擺小棒,通過分,觀察、交流,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全過程,體現分的多樣化,從而得出: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乙份的分,也是平均分。整節課都是在學生通過自己親身的體驗、親自動手實踐,得到平均分的概念。

學生在擺一擺、分一分、圈一圈、說一說的過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為學生後續學習認識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礎。

優點分析:教師通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景,使情景教學融於課堂教學之中,借助學生在商店購物的生活經歷來**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增加生活閱歷,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活動情況,靈活的運用投影儀等現代資訊科技手段,使課堂的學習氣氛輕鬆、有序、和諧。進而促進學生樂學、善學。

需要改進的問題分析:

(1)由於受學生年齡和實際生活體驗的限制,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上為學生提供的素材較少,往往致使數學知識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得不夠好。因此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基本素質。

(2)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除法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會用2—6的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這一課時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經歷從「任意分」到「平均分」的過程,了解平均分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把一些具體物品平均分,並知道每份是多少。通過本課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

1. 在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學

二年級的小學生,喜歡動手是他們的天性,具體形象思維是他們認知的特點。數學活動中的操作既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體驗、理解數學的知識。比如通過學生分小棒來理解「平均分」,這樣做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在操作中探索規律,建立概念,這樣將興趣激發,思維訓練,能力培養融為一體,使知識充滿內在活力,充分為學生提供體驗經歷探索的過程,並敢於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現給大家。

2. 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這節課的教學,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展示給大家10個又紅又大的蘋果,分給兩個小朋友,問有幾種分法,然後又提出:要使兩個小朋友分得同樣多,應怎樣分?用小棒來代替蘋果分一分吧!

學生們很願意動手來分,這樣做,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問題的能力,從學數學的角度,注意了數學知識的特點。

總之,這節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們在操作的基礎上,充分理解了平均分。但整節課顯得過於平淡,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的這方面的能力培養,多多採用激勵性的語言,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教學反思

《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中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 的內容

我認為本教學設計有以下值得反思的地方:

1、注重學生對平均分的感受和體驗。 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背讀知識,而是創設情境並通過多次實踐操作,在學生分完梨後,讓他們給「每份分得同樣多」的這種分法取個名字,這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造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注重分法的多樣化。讓學生用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去學習,是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強調的。如「把15支粉筆、15根原子筆芯和15本本子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你會怎麼分?

」 學生有很多種分法。但是在這一環節時,學生沒有完全展示出各種分法了,基本是5個5個的分,因為他們從結果來考慮的。接下來的環節分撲克牌的設計我覺得很有必要。

在學生們不知道總數的情況下,同學們就完全暴露出了多種分法,有一張一張的分,有2張2張的分等等。充分體現了分法多樣化。

3、 注重從多角度讓學生通過比較來認識「平均分」的含義這是認識問題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單一地看問題。如課的開始,讓學生分梨,學生都十分一致的進行了平均分,沒有出現不是平均分的情況。每份分的不是同樣多,就是沒有平均分,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常有的情況,這一設計讓學生認識平均分的同時,也用不平均分來對比學習,對了解這一概念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我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沒有充分體現這一點,當引出平均分之後,我沒有好好利用分梨這一教學資源,就這樣進行下乙個環節了。其實可以再次回到開始,問問除了每份2只,還有其他的分法嗎?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嗎?

這樣就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了。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課後反思

用2-6的口訣求商是學生首次接觸到的除法計算。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2-6的乘法口訣,初步認識了除法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分為三個課時。這節課是第二個課時,是在上節學習了用乘法口訣求商之後,加深對乘法口訣求商的理解,並在此基礎上了解乘除法之間的聯絡。

這部分是學習除法計算的開始,也是進一步學習表內除法以及今後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

這節課我根據新課標精神,抓住教材實質,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創設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絡。低年級的學生都喜歡情境式的課堂,上課初,我則創設情境圖,春天是植樹的季節,同學們為了美化校園,正在植樹呢這個事例設計情境,將學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課的學習。同學們在根據故事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在生活中,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絡。

2、問題來自於學生,變接受式學習為自主探索式學習。我這節課不是由教師直接提出問題,而是由學生自己根據故事情境的資訊提出來的,問題來自於學生,這樣就變接受式學習為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式學習。使學生理解了乘除法之間的區別和聯絡,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掌握怎樣把乘法算式寫成兩道除法算式,掌握除法計算時用乘法口訣能很快求出商。

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體現了把計算教學置入生活情境的編寫意圖。同時,有利於學生借助觸發的關係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不足的是:上課時,自己沒有很好的心理素質,慌亂、緊張,授課語言不連貫、不流暢,環節與環節之間過渡的語言,也沒有銜接好,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不另人滿意

總之,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活動的體驗,都是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樣的教學理念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則。

剪一剪》教學反思

這節課堂實踐中,我主要將教學重點定為探索剪紙的規律。在課的一開始我就出示我剪好的乙個對稱的小人給學生來欣賞,讓學生猜一猜我是怎麼剪出來的。學生因為有了學習對稱圖形的基礎,因此剪出乙個小精靈皮皮很容易。

之後讓學生猜想將長方形紙條連續對折2次會出現幾個連續的皮皮?學生自己先討論,動手剪一剪,得到會出現2個連續的皮皮。這一次的剪,主要是為了解決剪的方法,應該從哪邊剪,怎麼剪。

目的是想了解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讓一部分學生嘗試失敗的感受,讓這部分學生尋找自己失敗的原因,共同猜測他是怎麼在剪的,分析錯誤的原因,在失敗中找到真理。接著也是先讓學生猜一猜連續對折3次會出現幾個連續的皮皮,對折四次出現幾個連續的皮皮,再讓學生動手實踐,,通過對折的次數和剪出來的個數資料,讓學生感悟到剪紙也有規律的存在,用猜想、驗證的方法,尋找出規律。最後,教學生剪一剪圍著圈的皮皮。

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平移和旋轉的不同,初步體會圍著圈的小人的剪法。這樣子安排主要是因為剪一剪教材安排一課時,要進行平移和旋轉兩種圖形的剪法,而且要想體現出:做事有方法、圖形之間的變換關係、找到對折次數和得到小人之間的規律、感受到平移和旋轉、還要讓學生能進行充分的動手操作。

而一節課40分鐘,二年級的孩子動手操作能力又不高,動作又慢,如果將剪一排小人和剪旋轉的小人都安排進去,時間上肯定是不夠的。

整堂課是在學生邊操作邊思考中學習,總結方法、發現規律。然而在課堂反饋來看,我未能很好的做到以下幾點:

1、語言的規範性。比如,學生找出規律,提出每次都多一半時,教師應引導總結規律,每一次都多一倍,使規律具有規範性。

2、對圍成一圈的皮皮,還可以適當的與排一排的規律結合起來,讓學生思考剪8個圍成一圈的皮皮可以怎麼剪。

3、找出規律後,讓學生直接說說連續對折5次,會出現幾個皮皮,從找規律到驗證規律,最後應用規律。

20、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平移和旋轉》課後反思

平移和旋轉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如拉抽屜、國旗的徐徐上公升、螺旋槳、風車的旋轉等,孩子的腦海中儲存著大量的平移和旋轉的具體表象,如何將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上公升到對平移和旋轉兩種不同運動方式的理性認識?

在教學中盡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創設情境,讓學生學習結合實際,在教平移和旋轉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直觀的演示,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拿乙個身邊的例項讓學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轉的現象。「平移與旋轉」中公升旗、房子的平移等等,使學生感受到平移、旋轉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

在動手操作中,認識平移、旋轉,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後的圖形,在課程安排中不僅使學生加深體驗圖形變換的特徵,提高動手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創新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旋轉是乙個教學難點,學生在學習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旋轉方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利用直觀演示讓學生獲得新知。教學中要求我們老師要善於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學習素材,把學生帶到生活中去感悟數學、體驗數學、做數學。

課的匯入是動態出示學生喜聞樂見、親身經歷過的遊樂專案:小火車、觀纜車、摩天輪、大風車、滑梯、轉椅,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在學生認識了平移和旋轉現象之後,我又啟發學生尋找生活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如:

司機開車轉動方向盤師旋轉;開抽屜是平移;拉拉鎖是平移;直公升飛機的螺旋槳是旋轉;鐘錶上的針在旋轉等,巧妙的拉進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了平移和旋轉的特徵。

新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複習

二年級下冊各單元的知識點 第一單元資料收集整理 1.將統計的結果用 的形式展示出來,這種 就是簡單的統計表。2.統計表的特點 可以 直接 看出各種資料的多少 便於 分析問題 和 解決問題 3.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不唯一,可以採用 畫 正 字 打 畫 的方法,其中採用畫 正 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4....

2019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畫

白岩坪小學 2015 2016 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學上冊及滲透法制教育教學計畫 計畫執行人 馮景堂 一 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2 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

2019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畫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畫 一 指導思想 1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2 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3 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