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學反思

2023-01-31 09:27:02 字數 3067 閱讀 2991

一、課程安排方面

高二上期教學內容應調整為必修三和中國地理,高二下期上選修五和世界地理。而且中國地理的內容比世界地理更少,這樣安排還可以緩解上期時間緊迫而下期時間又太寬鬆的情況。在順序安排上建議先上區域地理,後上必修三或選修五,充分發揮區域地理「平台」的作用。

二、區域地理教學反思

區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主要發揮「平台」的作用,也就是要求學生熟悉各區域的區域特徵。在教學過程中我有以**會:

1.樹立正確的區域地理的地理定位思想

在學習區域地理時,首先應給學生講清楚區域定位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如果對區域不能準確的定位,那麼分析的思路就會發生偏向,答案自然就不可能準確了。所以在學習之前一定要先讓學生明白區域地理的學習定位十分重要,並非簡單的機械式記憶那麼簡單。老師可以出示一些典型的高考題,讓學生體會自己去體會區域定位的重要性。

我建議老師在區域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多穿插一些讀圖或畫圖的活動。

2.認識區域地理的研究內容和研究結構,構建學習區域地理的知識體系

區域的研究內容和結構:

(1)地理位置:經緯網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及範圍等

(2)自然地理環境差異:地形地勢概況、氣候特徵及成因、河流湖泊、資源等

(3)人文地理環境差異:工業生產及區位分析、農業生產部門結構和優劣分析等、交通運輸與城市、經濟發展現狀與格局等

(4)綜合**:結合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差異聯絡實際和時事綜合分析、探索區域的發展方向和潛力,提出相應的發展舉措等

建議老師們以第乙個區域為例,分析介紹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其它的區域則可以採用學案導學法,由學生自己去**學習。

3.充分運用比較法來學習區域地理

比較法是將各種型別的知識進行對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屬性和個別特徵。在學生的導學學案中,建議老師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區域特徵的比較,比如在學習南美洲時,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南美洲和非洲的氣候特徵,還可以比較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地形特徵等等。

三、必修三教學反思

1.「必修3」在高中地理教材體系中的位置

「必修1」和「必修2」兩個模組主要介紹人類與地理環境協調發展的基本原理。「必修3」則是將這些地理基本原理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相結合,並運用到一定區域的人類與地理環境協調發展的實踐中去,也就是說「必修3」的教材內容更注重地理原理和規律的應用研究,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2.教材內容編排特色

本冊教材共5章10節。全書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組織教材,除第一章外,其他章的各節內容都冠以「以xx區域為案例」的副標題。既有國內的案例,也有國外的案例。

但教材各章內容又並不拘泥於副標題所限的地區,而是以此為分析問題的基礎,就某乙個主題向其他區域延伸。例如第二章第一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案例擴充套件到西非薩赫勒地區的荒漠化;第三章第二節「河流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案例擴充套件到澳大利亞墨累-達令河流域的開發。教材內容如此「收」「放」有致的設計,一方面減少單一案例分析可能帶來的某種侷限性,另一方面提供了知識和能力遷移的平台。

3.高中地理必修3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1)教材內容編排與學生現實的基礎知識儲備間存在的矛盾

無論是哪一版本的教材,對「必修3」內容的編排,主要是在「必修1」的自然地理原理和「必修2」的人文地理原理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區域,以案例的形式來探求和說明不同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要分析這些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學生必須對這些具體區域的區域特徵要有比較清楚的了解。

(2)不同版本教材對案例的編選與教師的教學選擇存在矛盾

新課程的實施,乙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在乙個課標的情況下可以出現不同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編排和選擇案例等方面有比較大的差異,雖然這樣的現象在「必修1」和「必修2」的教學中教師都曾經遇到過,但由於這兩個模組主要是地理基本原理和規律的學習,教師在教學處理上還相對容易。但由於「必修3」教材的編寫基本都是圍繞不同的案例進行,各種教材中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現形式也存在差異。

面對各種版本教材在編寫思路及選擇案例上的差異,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取捨上則更顯困難。

4.對高中地理必修3教學策略的**

(1)作好案例教學的知識鋪墊

面對學生對區域地理基本知識掌握欠缺以及地理「必修3」教材中相關區域背景知識缺失的現狀,要較好地完成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對區域地理知識加以補充和進行必要的鋪墊。以人教版地理「必修3」為例,教材選擇的大多都是中國不同地區的案例,因此,學生學習案例的基礎就是對中國地理(包括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基本知識的了解。所以我剛才建議高二上期安排中國地理的教學內容,並且先上中國地理,後上必修三。

(2)案例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地理分析方法和抽取地理原理能力的培養

綜觀「區域可持續發展」中各條標準,基本都要求「以……為例,分析……」來進行範例教學。在面對各種版本教材和不同案例時,教師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各種教材中的所有案例拿出來進行教學。因為掌握案例本身的知識並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應該借助教材中精選的示範性案例,使學生在分析具體案例中注重方法的培養和抽取地理原理能力的培養,即讓學生能從個別到一般,掌握帶規律性的知識和能力,也就是「通過乙個或一組例項的教學,使學習者在掌握這個或者這一組例項的基本內容基礎上,學會學習相同或相似型別知識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師在案例教學中,應注重從分析案例的方法和抽取地理原理的角度出發進行教學。例如:

人教版中的「資源的跨區域調配」是以我國「西氣東輸」為例的,而在其他版本出現或與此相關的例子有「南水北調」「西電東送」等等。在教學中,教師無需對此型別所有的案例都拿來講解,只需要精選其中的乙個具體案例來分析,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該案例,最終使學生上公升到學會總結分析相似型別案例的方法這一高度上來。

比如通過對「西氣東輸」案例的分析,使學生能在分析資源調配時,能形成以下的基本分析方法:

對於資源分布不均與需求的差異,在教學中就需要從地質、自然、社會經濟發展條件的角度引導學生分析;要實現雙贏,也可以引導學生從經濟和環境等方面分析對輸出地和輸入地產生的積極影響。學生形成了這種分析問題的方法,對於分析同型別的案例如「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就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加以很好地分析和解決。

(3)配合練習,重點在於鞏固原理的掌握和使用

對學生學習地理「必修3」情況進行評價,應與傳統的評價方式有所不同。評價的重點不在於對教材案例的重現,而在於考查學生能否運用地理基本原理來解決新的問題。因此,教師在進行學生評價的時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來進行。

如在學習「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一節後,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案例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高二地理教學反思

一 課程安排方面 高二上期教學內容應調整為必修三和中國地理,高二下期上選修五和世界地理。而且中國地理的內容比世界地理更少,這樣安排還可以緩解上期時間緊迫而下期時間又太寬鬆的情況。在順序安排上建議先上區域地理,後上必修三或選修五,充分發揮區域地理 平台 的作用。二 區域地理教學反思 區域地理在高中地理...

高二地理教學反思

高二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本人擔任高二19 20 21班的地理課程,為了抓好教學,本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課前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督促學生及時完成作業並複習,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觀點。具體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 認真備課 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鑽研新課標,根據教材的特...

高二地理教學反思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 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寓教於樂 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創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