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學反思

2021-10-10 15:33:15 字數 4785 閱讀 8109

遂川中學李田古

通過多年的高二地理教學實踐,我覺得應從高考能力要求反思教學活動,不斷探索改進,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

一、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一直沿襲著「死背書,多做題,拼時間,低效率」的老路。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複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我們應該從單純複習知識轉向「知識+方法=能力」,優化複習活動,教師講解多啟發多聯絡多分析,學生多思考(分析、比較、概括)、多動手(繪圖,列表)、多動口(提問,討論,交流)、多總結。例如在複習「影響工業布局的區位因素」的相關內容時,我首先以魯爾鋼鐵工業區為例,讓學生回憶影響該工業區產生、衰落、再度崛起的主要區位因素,從而了解到工業布局是多種區位因素作用的結果,而且這些作用因素對工業布局的影響會隨著社會、經濟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從而說明影響工業區發展的因素是發展變化的。然後以上海寶鋼為例,了解影響其布局的區位因素又是什麼,並分析它與魯爾鋼鐵工業區的布局有什麼不同,並分析原因,從而說明某種工業部門是什麼指向型工業,只是針對某一特定時期、某一特定地點而言。

同時指導學生分析影響鋼鐵工業布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這種變化的總體趨勢又該是怎樣的?最後請同學分析比較長江沿線五大鋼鐵工業基地,並說出它們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

二、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高二地理教學複習實踐中,我們有時會發覺由於學生對所有基礎知識已經學習過,如果老師只是照本宣科,沒有一定的新意和難度,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就會有較大差異,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智慧型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慧型組合,有自己的智慧型弱項和智慧型強項,也有與此相適應的獨特的認知方式。

學生知識面有寬有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認知能力有強有弱。教師必須正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個體差異。比如可以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進行認真的構思和設計,文字材料,影象資訊,多**等等,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要求。

例如在高中地理主幹知識的複習中,大氣環境是個難點,而其中的有關天氣、氣候、季風等內容更是難中之難。如果還像講授新課那樣複習,一是時間不允許,二是學生也提不起興趣。於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做了精心準備,試著編寫了這樣乙個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案例如下:

赤壁之戰前夕,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營精心準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際,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東風」,並應允借東風相助。

其實諸葛亮只是作了一次準確的天氣預報而已。

然後提出下列問題:

(1)赤壁位於我國哪乙個省?試分析當地的氣候型別。

(2)為什麼東亞能成為世界最為典型季風氣候區?

(3)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氣候特徵,及其成因。

(4)這個時候為什麼會出現「欠東風」的現象?

(5)孔明為什麼又能夠借來東風?

(6)你認為季風除了對軍事產生影響以外,還會對哪些方面有影響?

這樣通過案例將要學習的內容轉變成乙個個小問題,教師只提供背景資料,通過學生自己的**找出答案,這樣不僅複習了天氣、氣候、季風等知識,並了解形成該氣候的地理因素,同時拓展地理能力,事實證明,這樣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直觀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輸的效果要好的多。

三、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現在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教材內容進行的,學生學習也更多的是對課本知識的死記硬背,從近幾年高考的參***和評分標準來看,直接要求完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採分點幾乎沒有,需要記憶的觀點和方**知識所佔的分值和比例越來越少,往往把更多的分值放在結合材料的分析和應用上。記得有一年高考中就有讓學生分析蘭州化工廠布局是否合理的題目,當時就有同學只是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對化工廠的布局進行分析,忽視了環境效益對工業布局的影響,認為這是完全合理的,得出了與標準答案完全不同的結果。

因此我在教學中往往會選擇一些有關材料和學生一起討論、共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複習有關廠址選擇的問題。我在給出了大量有關「食鹽」及「食鹽化工」等背景資料(略)之後,提出:

某公司正考慮在某鎮附近建一新的食鹽及食鹽化工廠,給出了某鎮的一部分地圖以及一些有關的資料。請同學對照地圖和資料,討論:圖中「公司提出的地點」和「議會提出的地點」相比,哪乙個方案更合理。

每一大組分別代表不同的角色:公司法人代表、工廠管理人員、議會代表和社群代表。討論之後進行大組匯報。

同時強調:(1)考慮問題時,必須進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實際問題。(2)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是單一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比較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利弊得失,從而優選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問題都應該採取科學的、辯證的、全方位的態度和方法。

在隨後進行的大組匯報中,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學,從工廠經營必須取得更大利潤的角度,希望工廠建在距原工業區較近的地點;扮演工廠管理人員的學生,從方便原料採購和產品銷售的角度,建議工廠建在距交通線較近的地點;扮演議會代表的學生,從保護綠化的角度,呼籲新建工廠不能破壞樹木,工廠應建在沼澤地;扮演社群代表的學生,從維護社群環境的角度,要求工廠建在與常年風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後,在自由發言時間,學生們比較了上述意見的利弊得失,一致認為,雖然從他們各自的利益出發,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綜合大家的意見,從整體、全面的角度看問題,還是公司提出的地點比較合適。

四、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西北地區荒漠化防治」一節教學中,有一位學生提出:「我認為植樹造林並不一定能解決荒漠化的問題,因為樹木生長中要吸收更多的水分,從而會造成進入湖泊、河流和地下的水分變少,反面會導致荒漠化的加劇。」這個觀點與教材相反,我當時作了批駁。

在課後反思中我深感這樣扼殺了該同學積極思考的興趣、大膽創新的勇氣,其實學生的思路也不是一點也沒有道理。於是,在下一堂課中當全班同學的面作了自我批評,並在後來的教學中注意寬容各種觀點,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創新。

這就是說作為老師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既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但也要給予及時適當的匡正。

五、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資訊,在資訊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乙個重要原因在於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因此我注意多與同學個別溝通,了解他們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平時上課也多從他們的能力角度講解,以求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為拓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獲得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在學完「地球的宇宙環境」一章後,我們選學了「月相知識」一節。該部分知識的難度不大,便於學生們聯絡實際理解。

雖然學生對月亮的圓缺形狀司空見慣,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變化規律。如:農曆每月某一天的月亮是什麼形狀,什麼時間可見,在天空中的哪個方位,月面(即半圓面)朝哪乙個方向?

怎麼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住月相變化規律?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我試想了三種方法:

第一,圖表結合法。在學習過程中,可運用空間想象的思維方法,通過讀圖(月相成因圖)可使學生加深對選學材料中文字的認識和理解。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空間結構和空間聯絡。

但是,本課的內容比較抽象,特別是女同學的空間想象思維較差,如果只通過圖表結合的方法,憑藉學生的空間想象,來獲取新知識,對於他們來說那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覺得用這種方法,教學效果不會好。

第二,利用教學器材來演示月相成因示意圖。我自製了乙個簡易的三球儀,可以演示乙個月月相的變化和日、地、月三者的關係。但是,在預演時我發現三球儀也有缺陷,就是儀器太小了,而且整個演示過程中只能靠近三球儀的同學才可以看清楚。

這樣一來,對於課堂教學來講,坐在後排的學生就無法看見。由於課堂時間的限制和課程進度的要求,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花幾分鐘時間近距離**。所以,這種方法也不理想。

第三,我把皮球當月球。經過反覆思考,我想到了用乙個體積比較大的皮球來代替月球,讓學生在課堂上演示月相成因。上課前將乙個充足氣的皮球一半用白粉筆塗成白色,用來表示反射太陽光的一面。

「咦,老師,這個大皮球有什麼用啊?」當我帶著皮球進教室時,乙個學生好奇地問我。我說「上課要用的。

」於是,學生們就先議論開了,並且猜測皮球可能是用來當地球儀的。我沒有跟他們解釋皮球的用途,而是讓他們繼續產生好奇,以激發他們的興趣。

「通過前面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乙個星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稍留意就會發現,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狀是在不斷變化的。下面我們就來演示一下乙個月中月亮的圓缺情況。

」說完這段話後,我拿出了皮球。下面一片譁然,終於知道了皮球的用途。我先設定了日、地、月三者的位置關係,並告訴他們太陽光線從南方照射進來,皮球上塗成白色的一面就代表月球被照亮的部分,要求演示時亮半面要始終朝向南邊。

當我說需要兩個助手來演示月相成因時,學生們積極要求演示,最後,我從舉手的學生中選了兩名同學在教室裡演示。我先分配好兩人的工作,乙個學生代表站在地球上的觀測者,另乙個學生「拿著月球」。在我的指導下,地球上的觀測者站在教室的正**,「月球」在不斷的移動。

我把整個教室八個方位作為月球移動的位置。首先,我讓「月球」站在觀測者的右側,(觀測者要隨著月球的移動在原地轉身,改變觀測方向。)讓觀測者說出他所看到的月亮形狀和月面朝向。

老師的工作就是,根據學生所說的形狀及月面朝向,在黑板上畫出圖形。我發現,每換乙個角度,觀測者觀察到的月相與教材中的月相成因示意圖均一致。當這兩位同學演示時,我留意了一下其他同學,發現他們也在很認真地觀察,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由於理論聯絡實際,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維,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培養,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在移動「月球」時,老師應啟發學生自己運用所學知識來完成,而不應由老師包辦。

江西省遂川中學李田古

高二地理教學反思

一 課程安排方面 高二上期教學內容應調整為必修三和中國地理,高二下期上選修五和世界地理。而且中國地理的內容比世界地理更少,這樣安排還可以緩解上期時間緊迫而下期時間又太寬鬆的情況。在順序安排上建議先上區域地理,後上必修三或選修五,充分發揮區域地理 平台 的作用。二 區域地理教學反思 區域地理在高中地理...

高二地理教學反思

高二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本人擔任高二19 20 21班的地理課程,為了抓好教學,本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課前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督促學生及時完成作業並複習,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觀點。具體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 認真備課 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鑽研新課標,根據教材的特...

高二地理教學反思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 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寓教於樂 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創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